乳香古籍记载

乳香

《名医别录》:微温。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风瘾疹痒毒。


《日华子本草》:味辛、热、微毒。下气、益精、补腰膝,治肾气,止霍乱,冲恶中邪气,心腹痛,疰气。煎膏,止痛,收肉。


《本草纲目》:乳香香窜,能入心经,活血定痛,故为痈疽疮疡,心腹痛要药。《素问》云: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是矣。产科诸方多用之,亦取其活血之功矣。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阳也。无毒。疗诸般恶疮及风水肿毒,定诸经卒痛并心腹急疼。亦入敷膏,止痛长肉。更催生产,且理风邪。


《景岳全书》:味苦辛,性温,微热。辟邪恶诸气,治霍乱,通血脉,止大肠血痢疼痛,及妇人气逆血滞,心腹作痛,消痈疽诸毒,托里护心,活血定痛,舒筋脉,疗折伤。煎膏止痛长肉。


《本草备要》:乳香一名熏陆香,宣,活血伸筋。香窜入心,苦温补肾,辛温通十二经。能去风伸筋,筋不伸者,敷药加用。活血调气,托里护心,香彻疮孔,能使毒气外出,不致内攻。生肌止痛。治心腹诸痛,口噤耳聋,痈疽疮肿,产难折伤,皆取其活血止痛。亦治癫狂。以能去风散瘀。《灵苑》辰砂散:辰砂一两,乳香、枣仁各五钱,酒下,恣饮沉醉,听睡一二日勿动,惊醒则不可治。《本事》加人参一两,名宁志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