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3~10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疏肝解郁、解表退热、升发清阳、升提中气。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1.解表退热(表证发热,少阳证) 用治外感表证的发热,无论风热、风寒,皆可使用。用治风热表证之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菊花、薄荷等同用;用治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用之尤宜,常与黄芩同用,如小柴胡汤。本品性升散而疏泄,有较佳的退热功用,为用治少阳病证之要药。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2.升举阳气(中气下陷证) 用治气虚下陷所致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脱肛、子宫下垂,以及久泻等病症,常配合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本品升提功用颇佳。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3.疏肝解郁(肝气郁结证) 用治肝气郁滞致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妇女月经失调,痛经等症,常配以香附、白芍等同用,如柴胡疏肝散;若肝郁血虚,脾失健运,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肋作痛,常配伍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4.养胃健脾,化积食。中气不得宣散而致肠胃中饮食痰水停滞积聚,柴胡能镇举其清阳,斡旋大气,使积滞自化,从而养胃健脾,不伤五脏。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5.其他 还可退热截疟,以用治疟疾。
柴胡图片
柴胡图片
柴胡图片
柴胡图片
柴胡图片
醋柴胡图片
柴胡图片
柴胡图片
柴胡图片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等症。 用于外感表证发热、少阳证和疟疾发热、肝郁气滞证、气虚清阳下陷证、痘疹及头面五官的多种病症。普通感冒发热、咳嗽及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病毒性角膜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红斑、腮腺炎、乳腺炎、梅核气、神经痛、疟疾等常辨证配伍用之。
1.柴胡有镇静及延长睡眠时间的作用。
2.柴胡有解热镇痛作用。
3.柴胡有抗惊厥作用。
4.柴胡有抗炎作用。
5.柴胡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6.柴胡有护肝利胆作用。
7.柴胡有降血脂作用。
8.柴胡有抗过敏作用。
9.柴胡有抗溃疡作用。
10.柴胡皂苷有明显的溶血作用。
11.柴胡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12.柴胡有抗肾炎作用。
13.柴胡有抗肿瘤作用。
14.柴胡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柴胡有较明显的解热、镇静、抗惊厥、镇痛、镇咳作用,柴胡皂苷有抗炎、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降胆固醇、抗肿瘤、抗辐射、保肝作用,柴胡水煎剂对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和钩端螺旋体有一定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亦有抑制作用。
肝阳上升、肝风内动者忌用。
呕吐、阴虚火旺者及气机上逆者忌服。
恶皂荚,畏女苑、藜芦,故以上不宜同用。
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①有过敏反应的报道,表现为头痛加重、身热烦躁、全身皮肤红色丘疹、瘙痒等。过量可引起呕吐、少尿、水肿,甚至无尿等反应,或见毛细血管破裂、大量出汗、虚脱等。
②阴虚火旺所致的烦热盗汗、口干、咽痛者慎用或忌用。肝阳上亢所致眩晕、头痛等症不宜用。肝风内动引起的惊厥、抽搐及其气机上逆的病症忌用。
③不宜超大剂量使用。
④不宜与含金属离子的西药同用。
1.分泌性中耳炎
柴胡500g,香附、川芎各250g。共研极细末,制成水丸,早晚各服5g,10日为1个疗程。顾玉如共治疗84 例患者,以听力完全恢复,耳鸣消失,鼓膜色泽正常,标志清晰视为痊愈。结果痊愈36例,好转28例,无效20例。
2.单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柴胡注射液(每1ml相当于原生药1g)滴眼、球结膜下注射及肌内注射3种方法综合治疗;病变程度及症状重者,合并使用10%阿托品溶液散瞳,每日1~2次。共治疗21例患者,18例均获得满意疗效,3例无效。
(1)滴眼:柴胡注射液加生理盐水配制成10%滴眼液,每次1~2滴,每小时1次。
(2)球结膜下注射:每次注射0.3~0.5ml,隔日1次。
(3)肌内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
3.多形红斑
每次柴胡注射液2ml(含原生药4g),肌内注射,每日2次。共治疗13例患者,全部获愈。其中5日治愈5例,7日6例,10日2例。
4.扁平疣
选择母疣,常规消毒皮肤,用柴胡注射液对疣体直接注射治疗;依疣体大小每次注射0.2~0.5ml,致疣体发白即可;拔针后对针孔稍加压1~2分钟,无药液反流即可;1周后根据疣体变化决定是否继续注射。共治疗39例患者,以疣体全部消失视为痊愈。结果痊愈35例,显效4例。
5.高脂血症
干柴胡和适量罗汉果调味,水煎2次,2次煎液混合,滤过,澄清,浓缩,按0.3%的比例加入苯甲酸防腐。每次服20ml(相当于干柴胡3g),每日3次,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86 例患者,结果治疗前三酰甘油均值为2. 66士1.09mmol/L,胆固醇均值为5.67士1.04mmol/L,治疗后三酰甘油为1.61士0.566mmol/L和胆固醇为5.90士0.87mmol/L,其中三酰甘油下降率为39.7%。
6.发热
患者平卧,头后伸位,用注射器抽取柴胡注射液滴鼻,两侧鼻孔各滴1~3滴后,轻轻按摩鼻翼,再继续滴完全量:小儿0.3~0.5ml,成年人0.5~0.8ml。共治疗60例患者,其中感染性疾病所致45例,普通感冒10例,其他发热(如输液反应等)5例。结果显效48例,有效4例,无效8例;普通感冒患者均获显效。
7.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10岁以下儿童每次柴胡注射液(每1ml相当于原生药1g)2ml,肌内注射;10岁以上儿童首剂3ml,每日2次。共治疗28例患者,治愈27例,其中24小时内治愈1例, 48小时内15例,72小时内5例。合并颌下淋巴结炎1例,疗效不明显。未见不良反应。
8.病毒性肝炎
柴胡注射液(每1ml含生药2g)10~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20例患者,其中急性患者97例,总有效率达98.4%;慢性患者23例,总有效率达100%。对改善症状、回缩肝脾、恢复肝功能及促进乙肝抗原阴转均有较好作用。
9.胃溃疡
柴胡、茯苓、半夏、沙参、川楝子、延胡索、丹参、陈皮各10g,黄芩9g,郁金、百合、白及各12g,檀香3g,砂仁、没药各6g,牡蛎15g。每日1剂,水煎服。肖振君共治疗82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5.12%。
10.闪腰岔气
柴胡、桃树皮(从外皮到木质部)、干姜以 4:1:0.5的比例烘干,研极细末装瓶备用。每次10g,每日2次,饭后以老黄酒送服,使其微出汗。
11.变应性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玫瑰糠疹)
柴胡15g,黄芩、半夏各10g,太子参20g。每日1剂,水煎服。 吴玉章共治疗56例患者,均获痊愈。
12.寻常疣
一次性注射器吸入柴胡注射液2ml,在疣周围基底部注射,5~7日注射1次。如局部疣疹数目较多应挑选最大的及中等大的疣疼基底部周围注射。一般经过7~10次注射后;疣疹萎缩脱落,局部皮肤平滑。林玉珠共治疗26例患者全部获愈。
13.治伤寒少阳证
柴胡24g,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各9g,大枣4枚。水煎,去渣,温服,每日3服。
14.治脾虚气陷证
黄芪18g,炙甘草、白术各9g,柴胡、人参、陈皮、升麻各6g,当归3g。水煎服。
方一:治疗感冒
柴胡6g,黄芩、姜制半夏各10g。水煎服。
方二:治疗胸胁胀满,心烦呕吐
柴胡12g,姜制半夏6g,党参、黄芩、生姜、甘草各10g,大枣5枚。水煎服。
方三:治疗无黄疸型肝炎
柴胡、当归、白芍、郁金、栀子各10g,板蓝根、夏枯草各15g,枳壳6g。水煎服。
方四:治疗寒热往来,口苦咽干
柴胡9g,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各6g,生姜3g,大枣12枚。水煎服。
方五:治疗月经不调,经来胸腹胀痛
柴胡、当归、白芍、香附、川楝子各10g。水煎服。
方六:治疗乳腺增生
夏枯草、牡蛎各30g,柴胡、栝楼各15g,橘叶、穿山甲各10g,甘草6g。水煎服。
方七:治疗子宫下垂,脱肛
柴胡6g,党参12g,黄芪15g,升麻5g。水煎服。
方八:治疗神经衰弱、心悸
柴胡6g,龙骨、牡蛎各15g。水煎服。
柴胡鱼头汤
材料:柴胡10g,白芷10g,川芎10g,鱼头1个
做法:将柴胡、白芷、川芎、鱼头一起放入砂锅,加水煮成汤服用即可
养身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发热等。
急性胃炎
功效:止呕止痛 做法:橘络、枳实、柴胡各5克,丝瓜络10克,放入砂锅中,加2杯水,煮至1杯,加入少许蜂蜜调味即成。代茶温饮,不拘时,每日1剂。
消化性溃疡(肝气犯胃型)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做法:柴胡6克,枳壳、郁金各10克,甘草3克,共入锅,加水适量,前者2次,每次20分钟,合并滤汁,放凉后调入蜂花粉3克即成。日服1剂,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
胃下垂
功效:益气升阳,疏肝和胃,清热养胃 做法:甘蔗50克,洗净榨汁。升麻、柴胡各10克,蒲公英20克,分别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武火煮济后,改中火煨20分钟,去渣留汁,调入甘蔗汁即成。每日分3次饮服。
脱肛、胃下垂、轻度子宫下垂
功效:补气,升提固脱 做法:红参5克研粉。升麻10克,柴胡5克,葛根15克,用冷水浸泡30分钟,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拌入红参粉。分2次服,当日服完。
防癌抗癌——柴胡白术炖乌龟
乌龟一只(约300克),柴胡9克,桃仁10克,白术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将龟宰杀,去内脏,洗净,柴胡、桃仁、白术、白花蛇舌草煎汤去渣,药汁中加入乌龟肉炖熟,加盐调味。
疏肝解郁,固摄乳汁一一柴郁莲子粥
柴胡、郁金各10克,莲子(去心)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莲子捣成粗末,粳米洗净。柴胡、郁金放锅中,水煎去渣,加入莲子、粳米煮粥,白糖调味即成。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一一柴胡疏肝粥
柴胡、白芍、香附子、枳壳、川芎、甘草、麦芽各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所有药煎浓汁去渣,粳米与药汁同煮粥,加白糖稍煮即可。每日2次,温热服。
柴胡+生姜 增强发散风寒功效
柴胡+薄荷增强发散风热功效
柴胡+黄芩增强和解少阳功效
柴胡+川芎增强疏肝解郁功效
柴胡+菊花 增强散风清热功效
柴胡+白术增强疏肝健脾功效
小儿伤寒里热,恶热,出头露面,扬手掷足,烦躁,燥粪,掀衣气粗。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和解少阳。
宣湿化痰,透达膜原。
和解散结,温里祛寒。
天行赤眼(红眼病)。
流行性腮腺炎。
肝脾不和之小儿厌食症。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湿热下注型阴道炎。
清肝和胃。适用于肝热犯胃、肝火郁遏引起的妊娠呕吐。
疏肝理气,解郁宁神。适用于妇女更年期脾肾不足、精神不振、失眠多梦、食少便溏、腰酸痛等症。
疏肝理气,清热凉血,化淤止痛。适用于肝郁湿热型产后恶露不绝。
疏理肝气。
柴胡入肝经,能疏肝、行气、解郁;香附可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是治疗肝气郁滞引起的月经不...
养胃生津
疏肝理气止痛。
理气解郁,疏肝健脾,适用于压力大、情绪不佳、更年期肝气郁结所致的胸闷、易发脾气等症。
疏肝解郁,清热除湿,行气止痛,适用于肝经湿热所致的胸胁、腹部胀痛。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疏肝解郁,治疗情绪不佳及经期紊乱导致青春痘严重者,易疲倦者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