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金沙古籍记载

海金沙

《本草纲目》:海金沙,小肠膀胱血分药也。热在二经血分者宜之。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本草蒙筌》:用为丸散,专利小肠。得栀子、牙硝、蓬砂,可共疗伤寒狂热。本注又云:小便不通脐下满闷者,用此一两,腊茶五钱,绝细研成,煎生姜、甘草梢,调下三钱。不通又再服之,旋可以取效。


《景岳全书》:此草出黔中,七月收其全科,晒干,以杖击之,则细沙自茎叶中落。味甘性寒,乃小肠膀胱血分药也。善通利水道,解郁热湿热及伤寒热狂、小便癃闭肿满、热淋膏浊、血淋石淋、茎中疼痛,解诸热毒。或丸或散皆可用。


《本草备要》:通淋,泻湿热。甘寒淡渗。除小肠膀胱血分湿热。治肿满五淋茎痛。得栀子、牙硝、硼砂,治伤寒热狂。大热利小便,此釜底抽新之义也。


《本经疏证》:海金沙无花实,其气专钟于叶,而成沙则不同,于吐其华而凝其元,惟得气之流散者以致其自然之化机而已。然如蒲黄而色黄赤,则有可参者,夫肾主水而脾主湿,是肾水之用寄于脾也,此其治必在于色黄者。小肠行水而合于心,心主血,血乃水之化,血和而水化自行,此其治必在于色赤者。方书但知其治血淋膏淋石淋等证,讵知其种种所患,皆本于湿土之气不能运化,而又有火以合之,乃结聚于水道,有如是乎?要知此物是于土中布其流散之用,而并达火之丽于土,以病于水者,则可以思其功之所在,固不徒在行水之脏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