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有什么好处

2020-07-14

泡脚有什么好处:
  泡脚是我们比较大家熟悉的一种方法。泡脚它有好多作用,它的作用首先就是疏松经络,活血化瘀,其次还能够帮助安神,能够消炎止痛。
  泡脚它可以有很多好处,下面我们说说泡脚的好处:
  第一可以消除疲劳。
  第二可以改善睡眠。
  第三可以使体温升高,来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顺畅。
  第四可以养肾护肝。
  第五可以通便。
  第六可以排除毒素。
  第七可以降血压。
  第八可以缓解疼痛。
  第九可以退热。
  第十可以驱除寒冷。
  第十一,夏天泡脚可以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
  第十二可以抑制痛经。
  第十三可以美容养生。比如说放些比较喜欢的像玫瑰花百合这类的药物,可以解郁疏肝,有这样的好处。



泡脚有什么好处相关阅读


春捂秋冻为哪般

《摄生消息论》“春捂秋冻”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谚语,也就是“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的概括。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是否正确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春捂秋冻”的说法,希望大家都有所了解。

春天,由于冬天寒冷,棉衣厚被的“惯性”所致,我们的血管还处在收缩状态,对温度的调节功能还不敏感,只有适当多穿些衣服,才能适应乍寒乍暖的春季。否则,你很容易在流感的高发季节不幸中标。同时,在某种意义上,“春捂”还锻炼了你的抗热功能,使你更加从容地适应即将到来的炎热夏季。
  而“一层秋雨一层凉”的秋天,天气是逐渐变冷的,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虽降幅为10~20%,但一般还是“凉而不寒”,过早地穿上厚衣服,身体与“凉”接触太少,体温调节中枢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下降,人体的抗寒能力随之下降,这就很难适应寒冷的冬季气候。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老年人或者一些慢性病患者,还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免诱发疾病或加重病情。从这点来讲,倒是元代养生家在《摄生消息论》中“衣服不可急加急减”比起“春捂秋冻”更值得推敲和仿效。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衣服绝不仅仅是用以遮羞避体了,它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传递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会穿”和“怎样穿”可谓见仁见智。我想借儒家“居不容”观点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所谓“居不容”,是指在家时,不必像待客那样穿戴整齐,可宽衣解带,闲庭信步,轻松自如。儒家对于便服、睡服、家居服、夏衣、冬衣,乃至丧服,都有一定的讲究,概括起来讲,就是合乎礼制。在朝见君侯,待客访友时,必须衣冠整齐、端庄,不可粗服乱发,不修边幅。
  同时主张,家居必有“寝衣”,寝衣应素净淡雅,宽松自然,不可华丽鲜艳。夏季穿葛布衣衫,冬季穿厚衣裘皮等。总之衣着打扮顺应四时变化,符合时代潮流,给人以清洁、美观之感。这些见解顺应四时养生之道,“不逾礼”,也符合现代衣着卫生要求。
  类似春捂秋冻这样的话,民间和中医古籍中都有不少,我的意见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辩证分析,灵活看待,不可过于拘泥死板。

酸性体质与酸碱平衡的八大真相

谣言

谣言主体: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是导致癌症、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卒中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谣言自圆其说:酸性体质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原因是“人摄入的营养超过身体的需要,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积累酸性物质,让体液呈酸性,最后导致疾病”。酸性体质者怎么办呢?主要对策是“多吃碱性食物,少吃或不吃酸性食物,“饮用碱性水”,“服用碱性保健品”等。“亚健康就是酸性体质”,“酸性体质符合中医阴阳平衡的整体观”。

谣言解析

酸性体质支持者所引用的说法和资料几乎都是无法查证的,在严肃学术研究数据库中找不到任何证据,甚至连他们津津乐道的“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等都是虚假的。

在医学教材里也没有关于“酸性体质”的内容。不论肿瘤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还是心血管科医生都没有诊治过“酸性体质”病人。甚至连“酸性体质”这个词都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液酸碱度是不同的,正常血液平均pH为7.35~7.45(弱碱性)、胃液pH为1~3(强酸性)、胰液pH为8.8(强碱性)、小肠液pH在7.2~7.8(碱性)、尿液pH为6.5(弱酸性)、唾液pH7.1(接近中性),酸性体质的“体质”是指哪个部位而论的呢?

人体内存在四大酸碱调节系统,正常情况下,血液的pH相对恒定地保持在7.35~7.45。如果血液pH低于7.35或高于7.45,就属于酸中毒或碱中毒的范畴了。而不论何种类型的酸中毒或碱中毒,都是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与饮食、饮水或保健品的关系不大。在这里,疾病是“因”,酸中毒是“果”,是疾病引起酸中毒,而不是酸中毒引起疾病。在任何有关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研究中,都不曾发现酸性体质是危险因素或促发因素。

酸碱平衡的真相

1.什么是酸碱平衡

所谓“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如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碳酸(H2CO3)等。“碱”的定义则比较复杂,狭义的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广义的碱则指电离时能吸收质子(H+)的物质,也称“碱性”,如氨水(NH3·H2O)、烧碱(NaOH,氢氧化钠)、小苏打(NaHCO3,碳酸氢钠)等。碱可以与酸反应形成盐和水,这一反应称为酸碱中和。

H+浓度是衡量酸碱度最直接的指标,但因为溶液中H+浓度通常较低,所以现在广泛使用H+浓度的负对数即“pH”来表示,如当血液中H+浓度为40(nmol/L,读作“纳摩尔每升”)时,其pH为7.40。pH是表示溶液中酸碱度的简明指标,一般pH=7为中性;pH小于7为酸性;pH大于7为碱性。

不难理解,机体的代谢活动必须在适宜的酸碱度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正常情况下,尽管机体经常摄入一些酸性或碱性食物,在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物质,但体液的酸碱度依靠体内的缓冲和调节功能仍稳定在正常的范围内。人体适宜的酸碱度用动脉血pH表示为7.35~7.45,平均值为7.40,变动在范围很窄的弱碱性环境。这种维持体液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必须强调的是,体内的酸碱平衡主要靠专门的缓冲和调节系统来维持,而不是靠酸碱中和反应来维持。

在病理情况下,很多因素可引起酸碱超负荷或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被破坏,形成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状态判断(血气分析)是临床日常诊疗的基本手段。

体液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主要是细胞内物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食物中也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但量不多,对体内酸碱平衡的影响即使有的话也比较轻微。除非是严重的呕吐、腹泻或饥饿等极端情况,单纯因进食品种不当造成酸碱失衡几乎是不可能的。

2.体内酸的来源

体内的酸性物质主要有两大类,即挥发酸和固定酸。

挥发酸指碳酸,碳酸是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代谢中,氧化最后阶段的终产物有CO2,CO2与水结合生成碳酸。碳酸可释出H+,也可以形成气体CO2,从肺排出体外,所以称为挥发酸。反应式如下:

CO2+H2O=H2CO3=H++HCO3-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CO2的量是相当可观的,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天可产生300~400升。如果这些CO2全部与水合成H2CO3,并释放H+,相当于每天产生H+13~15摩尔。运动、体力活动或某些疾病使代谢率增加时,CO2生成量显著增加。CO2通过肺来排出体外。

固定酸是指H2CO3以外的酸,如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核酸分解代谢产生磷酸和尿酸;糖酵解生成的甘油酸、丙酮酸和乳酸,糖氧化过程中生成的三羧酸;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等。这些酸性物质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故又称为非挥发性酸。固定酸种类虽多,但其总量却比挥发酸少得多,解离产生的H+仅有0.05~0.1摩尔,还不到挥发酸的1%。

3.体内碱的来源

与酸相比,人体碱的生成量要少得多。其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碱性物质,如氨基酸脱氨基所产生的氨。不过,在正常情况下,氨并不是碱的主要来源,因为它经过肝脏代谢后生成尿素(中性)。另一个来源是食物,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有机酸盐,如柠檬酸盐、苹果酸盐和草酸盐,均可以与H+起反应,分别转化为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Na+或K+则可与HCO3-结合生成碱性盐。

4.酸碱平衡的调节

人体内有4个体系控制着酸碱平衡。

1.肺 肺通过改变通气量来控制挥发酸释出CO2的排出量,使血浆中的HCO3-与H2CO3比值接近正常,以保持pH相对恒定。生理学称之为“酸碱的呼吸性调节”。

2.肾 肾脏主要调节固定酸,通过排酸或保碱的作用来维持HCO3-浓度,调节pH使之相对恒定。

3.血液 血液中有强大的酸碱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共5种。

血液缓冲系统可立即缓冲所有的固定酸,其中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最重要,占血液总缓冲量的1/2以上。H2CO3=H++HCO3-。当H+过多时,反应向左移动,使H+的浓度不至于发生大幅度的增高,同时缓冲碱(HCO3-)浓度降低;当H+减少时,反应则向右移动,使H+的浓度得到部分的恢复,同时缓冲碱的浓度增加。

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不能缓冲挥发酸(碳酸)。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其余的缓冲系统,特别是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4.组织细胞 机体大量的组织细胞内液也是酸碱平衡的缓冲系统,细胞的缓冲作用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进行的。如细胞外液H+增加时,H+弥散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K+则移至细胞外。

上述4个方面的调节因素共同维持体内的酸碱平衡,但在作用时间和强度上又各有特点,血液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但缓冲作用不能持久;肺的调节作用最大,缓冲作用于30分钟时达到高峰;细胞的缓冲能力虽较强,但在3~4小时才发挥作用;肾脏的调节作用更慢,常在数小时之后起作用,3~5天才达高峰,对排出固定酸及保留NaHCO3有重要作用。

总之,正是因为有上述调节体系的存在,尽管机体不断生成酸性和碱性物质,同时也通过食物摄入酸碱物质,但血液的pH并不发生显著变化,即正常机体处于酸碱平衡状态。

5.如何判断酸碱是否平衡

用血气分析仪可直接检测pH。正常人动脉血液pH为7.35~7.45,平均为7.4。凡pH低于7.35为酸中毒(或酸血症);凡pH高于7.45为碱中毒(或碱血症)。

pH检测只能判断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不能说明酸中毒或碱中毒的原因。要判断酸中毒或碱中毒的原因,还需要检测“动脉血CO2分压”及其他指标。

动脉血CO2分压是指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正常值为33~46毫米汞柱(4.39~6.25千帕),平均为40毫米汞柱(5.32千帕)。动脉血CO2分压越高,说明血液中CO2越多,表明非通气量不足,故动脉血CO2分压是衡量呼吸功能的指标。如果因为某些疾病(如卒中、支气管哮喘等),肺通气不足(呼吸抑制),CO2潴留使动脉血CO2分压升高(大于46毫米汞柱),pH下降,称为呼吸性酸中毒;如果因为某些疾病(如肺水肿、脑外伤等),肺通气过度(呼吸过度),CO2呼出过多,使动脉血CO2分压下降(小于33毫米汞柱),pH升高,称为呼吸性碱中毒。

6.酸碱平衡紊乱会造成哪些后果

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实际上,酸碱平衡紊乱是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其原因比较复杂。不论何种疾病,只要有器官功能障碍或细胞代谢障碍,使pH发生变动,并超出了机体调节能力的范围,必然伴有血液pH、代谢指标和呼吸指标的异常变化。根据酸碱平衡紊乱是呼吸因素造成的,还是代谢因素造成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酸碱平衡紊乱可分为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分为4种类型: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则更为复杂,有时甚至可同时发生酸中毒和碱中毒。

酸中毒或碱中毒的病因和表现是非常复杂的,上述4种疾病状态还只是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结果,临床上尚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而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在临床上则更为常见和复杂。不过,有几点是非常明确的:①酸碱平衡紊乱有明确的病因和症状,是常见的临床问题;②酸碱平衡紊乱是由疾病,特别是某些严重疾病引起的。普通的进食不当,如偏食、挑食、饮水不当、膳食不平衡等不会引起酸碱平衡紊乱。③饮食治疗不是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的有效方法。

7.预防酸碱平衡紊乱的措施

防治醉酒和酒精中毒

发生腹泻和严重呕吐时要及时补充液体(以及其他治疗)

糖尿病要认真服药,控制好血糖,

不要过度节食

8.食物酸碱性的真相

从食品化学的角度,日常食物是分酸性和碱性的。一般情况下,食物的酸性和碱性并不是指入口味道的酸碱感觉,而是指在身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利用后所得产物的酸碱性。食物中的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除了我们熟知的水和二氧化碳外,还有其他元素的残留,这些元素分成两类,一类是成酸元素包括硫、磷、氮、氯等,呈酸性;另一类是成碱元素包括钾、钠、钙、镁等,呈碱性。如果某种食品代谢后成酸元素占上风,那就是“成酸性食物”,简称酸性食物;反之,如果成碱元素比较多,那就是“成碱性食物”,简称碱性食物。所以,要确定某种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直接检测该食物本身,而是要检测它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当然,从技术的角度,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是很难直接检测,那么就退而求其次,将该食物烧成灰烬,用pH试纸(或更精密的检测仪器)测试其酸碱度,或者更准确的做法是测定酸碱元素各自含量的多寡。

一般来说,蔬菜、水果、海藻类、牛奶等属于碱性食物;酸性食物则包括粮食、鱼、肉、蛋等。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律,要确定某种食物到底是酸性还是碱性必须进行检测才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真正做过检测的食物并不多,尤其国内这方面的检测简直是空白。

一般情况下,食物对血液酸碱性的影响是很轻微的,那种想通过酸性或碱性食物来改变(即使是慢性改变)血液酸碱性的努力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因此,中国营养学会编制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明确指出:“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些说法(酸碱性食物)缺乏科学依据,因而不值得提倡”。

当然,多吃蔬菜水果(通常认为是碱性食物),少吃肉蛋(通常认为是酸性食物)的建议是对的,但这与它们是酸性还是碱性无关,而是因为其营养成分、营养价值不同。

端午节养生

很快我们就将迎来端午节了,这是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的节日,往往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意义,端午节尤其如此。端午节又名端午,午日、重午、地腊、中天、端阳节等,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一旦过了端午,太阳就会显得尤其明亮。端午过后,天上的热气降于地面,地上的湿气往空气里蒸腾,湿热交织,最容易滋生病菌,酝酿各种邪气,使人生病。我们知道,“病”字含有一个“丙”,丙也属火,因此病跟火有着密切关系。端午是火热季节的开端;如有不慎,那么就是疾病的开端。所以,端午到来,必须重视养生防病。

1. 挂香囊。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丁香等,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窍的功能。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2.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端午节粽子主料:糯米, 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糯稻的种子。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益肺气、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少食,腹泻,气虚自汗。竹叶甘,淡,寒。主治:热病心烦口渴,咽喉炎,口腔炎,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尿少赤黄色。配料可以随意选用,有大枣、榛子、苡米、花生、莲子芡实.....也都有滋补保健。不过粽子是粘腻而难以消化的食品,不能多吃,特别是平时消化不良的人,

不过,粽子味美,但不宜多食,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红豆粽和甜粽子不适合多吃。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大米粽或五谷粽;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过于油腻以及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胀气。另外,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总之需要灵活把握。

3. 插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这也是中国古代的卫生防疫重要内容。

4. 喝雄黄

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制备雄黄酒的方法很简单,用于成人饮用的,则取微量经过水飞处理的雄黄细粉,现行药典规定内服用量为0.05克~0.1克放入一只小碗或小杯中,再加入15毫升~20毫升白酒,用筷子将其搅溶,再将上层带有微红黄色的酒液倒入定量白酒中,碗底或杯底的沉淀物则弃之不用,饮用量约15毫升左右。喝雄黄酒,是为了让雄黄和酒的雄烈之气杀死病毒邪气,同时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但是,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众所周知,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人如果误服,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水样大便,便中带血,同时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外用则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中毒后的急救方法,生甘草1份、绿豆2份,煎浓汁频服。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5. 划龙舟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6.注意头部保健

《黄帝内经》说:“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夏季要非常注意头部保养,保养得好,能让人神清气爽,保养得不好,会使人精神昏愦、头痛、头晕。因为头为诸阳之会,火性炎上,头部首当其冲,所以保持头部清凉在端午以后非常重要,挂艾叶菖蒲、佩戴香囊、划龙舟等运动都能够起到保持头部清凉的作用,吃一些薄荷,喝一点清茶,做一个艾叶茶叶枕头,都是解除头部昏聩的好办法。

总之,端午节的到来时中医养生的一个重要时间点,以端午为开端,做好养生,一年中都会受益,祝朋友们过一个健康的端午节。

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春季进入【祛湿黄金期】,湿气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去湿食材:1、花旗参: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2、荷叶: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3、白术: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4、土茯苓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5、薏仁: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6、木棉花: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7、茅根: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给大家推荐很好的食疗法—喝薏米红小豆粥:薏米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

究竟怎么打通经络

由于现在很多人的工作都是久坐不动的,平时也很少去运动,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导致自身的经络不通,从而出现很多疾病,那么,怎么看经络是否通畅呢?如果经络堵塞以后该如何打通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身体经络通畅不通畅怎么看。一般来说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将皮肤轻轻捏起,身体经络通畅,将皮捏起来不会感觉到痛,也不会有捏不起来的情况,如果捏不起来或者是捏起来之后很痛,就代表有不通的地方,但是痛感代表气血还是很充足,治疗比较容易;如果感觉是酸,就代表经络不通,气血也不是很足,治疗的时候以补为主;再往后就是麻,代表身体经络不通,而且气血严重不足,此时需要培补元气,否则随时可能发生危险。

判断好了以后,我们来看看怎么打通经络吧,有个一特别简单的方法,现在奉献给大家。和前面讲的判断的方法是一样的,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从脸开始将皮肤轻轻上捏,捏一捏,提三提,到特别痛或者是捏不起来的地方,就停下来,多揉一揉,只要双手都能接触到的地方,都要照顾到,一天捏一遍就可以了。一般全身捏下来也就十几分钟,可别小看这十几分钟,比吃任何的补药都要对身体好,当每次捏皮肤会松软宜捏起,且不会疼痛的时候,像婴儿的皮肤一样的时候就证明自己经络已将打通了,气血会流动的很顺畅,经络一通,自然百病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