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怎么治

2020-07-14

现在有很多冠心病患者会选择中医来治疗自己的病症,而中医治疗冠心病也有很多种办法,比较常见的有药物疗法、芳香温通法活、血化瘀疗法以及补气养血法等,但是这些治疗方法都是需要大家长期使用才能够起到疗效的。

冠心病是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而现在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办法在医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种,虽然有部分患者会选择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也有部分患者会选择中医的调养方法,因为这样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那冠心病中医怎么治呢?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经常会使用的一种办法,比较常见的药物有当归,川穹以及黄芪等等,当归具备着降低血小板聚集以及抗血栓的作用,能够起到显着的增加冠脉血流量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大家的心肌耗氧量,而黄芪则可以起到很好的利尿消肿,补气升阳以及固表止汗等等功效,川穹则具备着通经止痛以及活血行气的效果,能够帮助大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所以对于冠心病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二、芳香温通法
  芳香温通法也是中医治疗冠心病比较常用的一种办法,因为在中医学上认为人体内的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和大家的寒热关系非常密切,而芳香温通,就是针对这种状况,让大家的气血流通,从而缓解大家的冠心病症状,这种办法能够起到快速止痛的效果。
  三、活血化瘀疗法
  活血化瘀疗法也是中医治疗冠心病最常见的办法,能够帮助大家治疗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血瘀症状,而血瘀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过活血化瘀疗法需要大家长期的坚持才能够见效。
  四、补气养血法
  中医在治疗冠心病的时候,也会使用补气养血,补气养血法,就是通过使用四君子汤,八珍汤,参苓白术散,养心汤以及四物汤等等方剂,来起到很好的治疗调理的作用,经常被使用到的药物,有五味子丹参山药,黄芪以及当归等等。



冠心病中医怎么治相关阅读


冠心病饮食禁忌

虽然冠心病的出现与饮食的关系不大,但是由于饮食对于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有一些食物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也存在危害,因此患上了冠心病对于生活中的饮食也需要多去关注,避免因为饮食不当影响治疗,那么患了冠心病饮食禁忌有哪些呢?

忌暴饮。 暴食患有严重冠心病的患者,应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切忌暴饮暴食,尤其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尽量多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
  忌冷饮。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日常一定要注意禁食冷饮,因为在气温高时,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进食冷饮,大多数患者的肠道突遭刺激,再者就是会引起全身血管收缩,血压突然升高,容易突发心绞痛、心梗、脑溢血。
  忌吃糖。 糖类即指碳水化合物,它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摄入过多可造成热量入超,在体内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经研究证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故提倡进食复合糖、控制精制糖:选用淀粉,糙米、玉米等植物纤维多的食物,少进食单糖,如蔗糖、果糖。
  忌油腻。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日常饮食一定要清淡。平时应多吃新鲜蔬菜,以及水果、黑木耳,或者是豆制品;还可适当吃一些瘦肉及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如果有条件,可以多喝绿豆汤以及莲子汤、百合汤或者是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
  忌烟酒。 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常饮烈性酒,可因酒精中毒导致心脏病和高脂血症。过多的乙醇还可使心脏耗氧量增多,加重冠心病。应戒烟、限酒,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也应慎食。
  忌脱水。 一些中老年人没有定时喝水的习惯,反而等到渴了想喝时才喝,其实这已造成程度不同的“脱水”了。老年人平时要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老年人(特别是冠心病患者)的血黏度都有所增高,脱水导致血液浓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建议睡前半小时、或者是半夜醒来及清晨起床后最好喝一些开水。

冠心病人为啥常常睡不好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而对于冠心病病人来说,好睡眠更重要,一些睡眠问题有时可能是疾病的信号,需要特别留心。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人为啥常常睡不好,希望能帮助大家。

鼾症、冠心病互为作用
  在睡眠问题中,“鼾症”是最常见的原因。“鼾症”是俗称,医学上叫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该病通常表现为白天嗜睡、头晕乏力、无精打采,夜间打鼾、多动不安,出现呼吸暂停,甚至憋醒。
  鼾症的发生,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或)外周气道病变引起,后者更为多见,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多见于肥胖的人。由于冠心病病人中,胖人偏多(有研究发现,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中50%患有冠心病),因此,鼾症与冠心病便有更密切的关系。
  对于冠心病病人来说,鼾症可不仅仅影响夜间睡眠或日间工作学习,近十年来已经有很多研究显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本身就可能导致冠心病的发病或发作增加。
  因为鼾症使得正常呼吸受阻,病人血中含氧量降低,进而通过神经、血液循环的一系列反应,导致冠状动脉中原有的斑块不稳定,血管功能也发生不良的病理改变,于是血压升高、冠心病也可能反复发作。
  欧洲有一项研究显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人,冠心病发病或死亡相对风险增加70%。另一项研究发现,近30%的鼾症病人在睡眠中出现心肌缺血,心电图可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因此,对于睡不好的冠心病病人,首先是要排除有没有鼾症的存在(可在呼吸科或者睡眠科诊断该病)。

得了冠心病全身血管都要查

冠心病是负责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或坏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冠心病只是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脏血管的体现。作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发现冠心病意味着全身其他血管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冠心病患者还应同时关注自己的血管健康,对全身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检查十分必要。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生命的元凶之一。其中,脑梗死由脑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表现为突然发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严重者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冠心病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倍以上。此外,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所以,冠心病患者应当时刻关注是否有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同时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颈动脉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部位,可导致颈动脉狭窄。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晕厥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颈动脉狭窄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约20%的冠心病患者患有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可以通过B超检测,简便易行。冠心病患者每年至少复查一次颈动脉超声,如发现明确狭窄,应进行干预。程度较轻时可服药治疗,严重时进行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狭窄,改善脑部血供。

冠心病患者也很容易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时,可表现为双下肢不对称的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改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血压降低,较长时间行走后出现腿疼,导致跛行等等。根据上述症状,患者往往可以自行发现该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采用药物或介入治疗,与冠心病类似,植入支架后可以有效缓解。

肾动脉是影响血压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肾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并引起狭窄时,短期之内可引起血压升高,长期狭窄导致肾血流量减小,发生萎缩,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冠心病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病因,如果证实是肾动脉狭窄引起,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肾动脉球囊扩张术、肾动脉支架等。这样不仅可以治疗高血压,也可以避免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主动脉也可能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小的斑块对机体影响不大,如果粥样斑块持续扩大,可能引起高血压,如果进一步侵袭主动脉中膜,可能引起穿透性溃疡,导致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疾病。虽然这些疾病发生的几率较低,但非常凶险。冠心病患者胸部出现急性撕裂样疼痛时,需要怀疑主动脉夹层,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以上就是常见的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处于表浅的动脉(如颈动脉)可经B超检查发现,每年应进行常规检查,借此也可以提示其他深部动脉的病变情况;对于其他不易检查的动脉,也应警惕是否有相应症状出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当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相当重要。血脂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冠心病患者应进行强化的降脂治疗,无论血脂处于什么水平,在没有肝功能障碍等禁忌症的情况下,均应服用他汀类药物;吸烟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冠心病患者一经确诊,即应戒烟,否则病变将持续加重;高血压一方面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且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甚至血管壁破裂,所以应该严格控制;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的慢性炎症,并且损害血管内皮,糖尿病患者几乎都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冠心病患者也应对血糖严格控制。

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首先应从饮食调整做起,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服用柚子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其次,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加强整体的抗病能力;最后,应遵医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就诊。

大量吸烟的人容易得冠心病

大量吸烟的人,非常容易得冠性病。据统计,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3。5倍。

有一次,我去一个单位给他们员工做健康讲座,讲座结束后,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就过来问我,说他今年发现自己得了冠心病,问我冠心病不是老年人的病吗,他才30多岁,不胖,吃的也不油腻,平时还会经常运动,为什么会得冠心病,我就问他是不是烟瘾很大,经常吸烟。原来他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吸烟,烟瘾很大,一天两包都不够。我就告诉他,他得冠性病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吸烟太多。

吸烟有害健康可能很多读者都听说过冠心病,但是对它不是很了解,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大量吸烟的人,非常容易得冠性病。据统计,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3。5倍,而且开始每天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得冠心病的概率就会越大。

西方医学一般喜欢研究某些具体的成分,很多时候我认为这种科研方法比较局限,不能看到全貌,但是有的时候解释起病因来就比较方便。目前西方医学研究发现吸烟之所以会导致冠心病,主要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它们会可以使冠状动脉中的血流减慢,血流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血液的黏稠度增加,影响血脂代谢,升高血脂和血压,促进动脉的粥样硬化形成,加重心肌缺血的发生。

吸烟过多对于已患冠心病者,吸烟可加速其病情进展和引发心脏病急性发作,容易发生猝死。对已经得了冠心病的人,吸烟是造成冠心病的元凶,治病不如防病,吃药不如戒烟。戒烟年龄越早,对冠心病的预防效果越好。

除了吸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吃得太油腻、糖尿病、长期吸烟、不运动等等。尽管是老调重弹,还是要提醒一下大家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起居的规律性,不管工作还是生活一定要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此外,和大多数心血管疾病一样,得了冠性病一定要注意保暖防寒,否则可能加重疾病或诱发疾病的急性发作。

日常最好常备一些中成药,像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和毛冬青片都可以。饮食上注意特别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很多朋友问我,有冠心病的人能不能吃鸡蛋黄,现在很多观点是鸡蛋黄里的胆固醇偏高,吃得过多,对身体不好,会增加血胆固醇浓度,升高血脂。

其实总体上来说,鸡蛋中的胆固醇并不会对血脂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因为它是一种特别容易被人体吸收代谢的胆固醇,像我们之前物资比较贫乏的时候,坐月子的女人每天都要吃很多鸡蛋来供给自己和孩子的影响,千百年来皆是如此,她们也未因此而得冠心病,所以,即使自己有冠心病,每天吃一个鸡蛋还是对身体很好的。蛋黄里很多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都很多,特别是用眼多的人,每天一个鸡蛋可以很好的保护眼睛,防止视力衰退。

吸烟有害健康有冠心病的人可以多喝山楂何首乌水,用干山楂10克,何首乌15克,加水煎汤,再加适量红糖调味就行。山楂活血化瘀,软化血管,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经常喝山楂何首乌水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对冠心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食疗的方法一般起效缓慢,但是起效后作用时间很长,所以如果本书的一些食疗方法大家觉得喝了以后身体好转,一定要坚持下去。但如果喝了以后身体不舒服,那就不要勉强再继续喝,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膏方在冠心病康复中的作用

秋去冬来,一年又到收获的季节。心血管疾病的慢性患者,又到了调理的好时机。

为什么心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在在40岁以后,女性在绝经后也直追男性。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中医则认为心血管疾病产生与人体精气不足有关。人体的精气来源于先天,成长于后天,先天之精气的强弱在出生时就确定了,也不会变的,多数人都有百年之寿。而后天的精气成长则取决于个人,有的人早得病,有的人晚得病,有的人容易得心血管病,有的人容易得脾胃病,这些都与个人是否注意养生有关。如果人不注意养生,精气不但不能很好地成长,而且消耗也快,就容易生病、早衰。

如果预防精气早衰:其实道理很简单。防范于未然是基本原则。防范的基本方法就是养生。如情绪调节、饮食有节合理、生活方式调整、劳逸适度、预防病邪侵入及损伤等都是必须身体力行的。

但是,人生活在自然界中,难以做到处处经心,事事在意,有时不知不觉中会因未知或已知原因损伤精气,造成精气不足,病邪如瘀血、痰、水湿在体力贮积,就会出现微病状态,而在临床上可以没有可诊断的病,也可能诊断为某病,但未达到用药的程度。此时,在养生的基础上,配以膏方调治,扶正祛邪,就可以发挥很好的康复作用,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医强调的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冠心病用膏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心梗后心功能下降,包括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下降;

2.冠心病介入后的康复,残留心肌缺血的康复;

3.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合并肾脏损伤、颈动脉粥样硬化;

4.各种原因的心力衰竭,目前无明显急性发作者;

5.心血管疾病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验方

心气不足冠心病方

补气,养阴,止汗。适用于冠心病(气阴两虚型),症见胸闷或心前区疼痛,痛时向左肩放射,...

心阳亏损冠心病方

温补心脾,理气活血。用治心脾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脏病,症见心悸欲按,气短喘息,心痛...

心气不足冠心病方

补气活血,散瘀止痛。用治各种类型冠心病。

心阳亏损冠心病方

温中通阳,理气散结。用治心阳虚脱型冠心病,症见胸闷憋气,阵发性心痛,心悸,气短,面色...

心气不足冠心病方

益气强心。适用于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