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zhongyiqitang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组成

黄芪
黄芪

15克(一钱)

炙甘草
炙甘草

5克(五分)

人参
人参

9克(三分、去芦)

当归
当归

9克(二分、焙干或晒干)

橘皮
橘皮

6克(三分、不去白)

升麻
升麻

3克(三分)

柴胡
柴胡

3克(三分)

白术
白术

9克(三分)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与作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汤主治

脾胃气虚。症见身热有汗,渴喜温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体倦肢软,或饮食无味,面色桄白,脉虚软无力,舌淡苔薄白,及脱肛。子宫脱出,胃下垂,久泻久痢。

补中益气汤用量用法

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方解

本方由李东垣依(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 之意而制。方中重用黄芪,甘微温,入脾肺经,益肺气固表,益气升阳,故为君药;辅以人参、炙甘草甘温,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和中,东垣说:“参、芪、甘草,泻火之圣药”,盖烦劳则虚而生热,得甘温以补元气,虚热消退;佐以白术补脾,当归养血,陈皮理气;使以柴胡、升麻,升举清阳,配合主药提升下陷之阳气,正如《纲目》所说:“升麻引阳明清气上行,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索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诸药配伍,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

补中益气汤按语

本方以身倦体软、少气懒言、阴挺脱肛、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现代多用本方治疗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肾下垂、重症肌无力、子宫下垂、慢性肝炎、腹股沟疝、肠套叠、肠炎、乳糜尿、小儿神经性尿频、尿失禁、肾绞痛、小儿秋季腹泻、放射性直肠炎、白细胞减少症、崩漏、带下、久泻、失眠、耳鸣、呕吐、郁证、癲痫、遗精等。如见气虚眩晕、恶心欲吐者,加天麻、胆南星、半夏;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汗多者,加煅牡蛎、碧桃干、浮小麦;气虚泄泻者,加石榴皮、山药;气虚遗尿,加山药、乌药、益智仁;带下量多清稀,加苍术、茯苓;治崩漏,去当归,加赤石脂、补骨脂;胃纳差者,加木香、砂仁、枳充。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增强免疫、调符肠蠕动功能、防止贫血发展、改善蛋白代谢、增强体质等多种作用。

补中益气汤同方

《傅青主生化编》补中益气汤 本方由人参、白术、当归、川芎、白芍、莱臛子、木香、茯苓构成。功能补气养血,理气舒导。主治产后中气不足,食后发胀,脘腹痞闷,消化不良。

补中益气汤方源

《脾胃论》

相关方剂

补中益气汤

小儿痘后久已无热,因伤食发热。

加减补中益气汤

补气安胎,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汤

痘后脾虚,寒热似疟,非真疟。

相关偏方验方

补中益气汤加减方

补益肺脾,化湿散结。适用于肺脾气虚型鼻息肉,症见流涕清稀或稀白,息肉淡白或苍白...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适用于胃下垂。

补中益气汤加减

子宫脱垂,属气虚下陷。

热门中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