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型感冒该怎么治疗

2020-07-14

一般来说,患者在出现了肠胃型感冒的症状之后,自身是需要注意的,并不能盲目来进行控制和处理,最好是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自身的症状划分,具体区分类型,并且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不能盲目进行控制和操作。

对于感冒的情况,这都是较为常见的,但是具体的情况还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具体进行划分,才能有效处理这类的问题。能够最大限度控制病情,减少对于自身免疫力的影响,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肠胃型感冒,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出现这类感冒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是什么,那么,肠胃型感冒应该怎么治疗呢?
  1、症状划分
  肠胃型感冒的治疗,一定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划分,这样是能够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的。在临床医学上,首先还是要鉴别肠胃型感冒的临床型,一种是上呼吸道感染兼有肠胃道的运动功能紊乱,另外的一种是肠胃道感染兼有外感症状,这两个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所以,这一类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了解自身的病症情况,以免影响到了具体的治疗效果。
  2、治疗方案
  根据上述的症状划分,可以将肠胃型感冒,分为两种。而两种都是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案的,首先,第一种的患者,一般首先是需要调整患者的肠胃道功能,同时要兼具解表,中医治疗方法是组委有效的。如果从西医这个角度来说,一般还是要处理原发病,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假设有流感,一般考虑可能还会要进行抗病毒的治疗,同时也会进行肠胃道动力调整治疗,比如使用肠胃动力药。如果是肠胃道的感染兼有外感症状,比如肠胃炎,早期的时候,患者会出现畏寒、发热甚至咽痛表现,但它实际上的感染灶是在肠胃,可能要以肠胃道的处理为主,比如有细菌性肠胃炎,可能要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3、注意事项
  对于已经出现了肠胃型感冒的患者,自身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划分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建议如果出现肠胃型感冒这样的一些临床表现,还是应该积极的寻求专业医师的指导,主要是消化科医师或者是肠道的专科医师,或者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寻求呼吸科医师的帮助。这样可以有效处理好自身的情况,能够有效避免出现病情的延误。



肠胃型感冒该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教你学会感冒用药

春季是忽冷忽热的季节,稍不注意感冒就会“盯”上你。随着天气的转暖,因感冒来门急诊就医的患者日益增多,但是看到一些医生尤其不懂中医的西医医生,不进行辩证随手拈来就是——双黄连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等,害人不浅,深恶痛疾。

西医是不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几乎统统是抗生素来治疗,在运用双黄连和板蓝根的时候认为这些药是抗病毒的,抗病毒是不分风寒和风热的。都不知道这是哪儿来的理论,竟然冠冕堂皇的说出口,难道你上厕所不分男女厕所随便进吗?

说说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吧:

无论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出现发烧或者不发烧,但是风寒感冒还有头痛,鼻流清涕,咽不红等症状,而风热是以流黄鼻涕,黄痰,咽痛为主。很简单就能记住,为了病人请你分一下寒和热再用这些药好吧?

那么,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及冲剂属寒性的药,寒性的药是用来“浇灭火”的,是去火的,如果是流清鼻涕这本身就是风寒感冒而你却用这些双黄连、板蓝根寒凉的药来治,不是寒上加寒吗?是让病人说祖国的中医药不行呢?还是让病人说中药慢呢?举国上下皆为西医所控,且在胡乱用中药,且不说治病了,而让中药“阳痿”——疗效慢,可是做足了宣传!

风寒感冒的成药较少,治疗原则就是发汗,可以用热水泡脚,用热水袋放到后脑勺处(小心别烫伤了),喝生姜+香菜+葱花汤或者粥,可以用点川芎茶调片、正柴胡饮冲剂、感冒清热冲剂(有些市面上的是治疗风热的,要注意)等。

风热感冒有银翘片(或者维C银翘片、银翘解毒片),板蓝根,双黄连,清热解毒口服液等药物,包括扁桃体炎(或者化脓的)。

如果发烧病人,尤其女同志月经期间感冒——小柴胡颗粒是首选的,否则会影响月经的正常通行。

冬季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菜果小处方

冬天到了,天气变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和普通感冒等疾病增多。一些水果和蔬菜处方在民间流传,有利于防治冬春季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家不妨试试。

处方一:“白萝卜汤”。白萝卜一根炖汤。白萝卜有下气消食,除痰润肺,解毒生津,和中止咳,利大小便。可以用于食多消化不良,痰多咳嗽,口干舌渴,小便不畅,声嘶咽干,解酒毒等。

处方二:“四根汤”。葱根、萝卜根、白菜根、香菜根在盐水中浸泡5分钟,然后加生姜两片及冰糖少许一起上锅熬成汤。不苦,小孩也能喝。萝卜中含有的芥子油和大量粗纤维,能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使大肠中的毒素正常排解;白菜根有清热、解毒、止咳等功效;大葱根有解热、泻火、止血和镇咳的功效;香菜根具有促进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改善手脚发凉,还有温中健胃的作用;生姜片具有发汗、解热、解毒、杀菌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发热、咳嗽等症。

处方三:“白菜皮枣汤”。白菜1000克,豆腐皮50克,红枣10个,加水适量,炖汤。白菜为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是清凉降泻兼补益良品;豆腐皮有清热养胃之功能;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用于肺燥咳嗽、大便干结。

处方四:“姜汤”。生姜3片,大葱1条,大蒜2瓣,胡椒粉少许。用料洗净,将大蒜和葱切段;放适量清水在煲内,用料一起放入,煮滚后加油盐调味即成。喝姜汤是民间普遍使用的驱寒、防治感冒的办法。

处方五:“冰糖梨水”。雪花梨1个约600克、银耳10克、冰糖50克、枸杞5克。将干银耳提前用水泡发,雪花梨洗净,去核切成大块,加入冰糖、枸杞、泡发好的银耳,加水2升小火炖烂即可。梨能生津止渴,滋阴润燥,润肺止咳;银耳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补脑、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冰糖有生津润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咽降浊之功效;枸杞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生津等功效,并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适用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病症。

处方六:“川贝梨水”。雪梨1个,川贝粉2克。梨洗净,切开两半,挖空梨核,将冰糖和川贝粉填入其中,再将两半梨合在一起插上牙签将其固定好,将封好的梨放在已烧开的水上蒸透,时间为30分钟。川贝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可以用于慢性去气管炎,痰多粘稠的咳嗽。

处方七:“核桃生姜饮”。核桃仁30克,生姜汁30~50毫升。核桃肉捣烂,用生姜汁送服;也可以将核桃和生姜一起放在嘴里慢慢咀嚼成汁后下咽;还可以取核桃仁30克、杏仁9克,生姜3片、蜂蜜30克。将核桃仁、杏仁捣烂,再将生姜捣烂取汁与蜂蜜共和入搅匀,炖汤服用。有润肺、止咳、平喘作用,可以用于慢性咳嗽。

冬季巧洗保健康

常言道,“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温水刷牙,牙齿喜欢”,“热水洗脚,如吃补药”。这些话是不无道理的。尤其是在冬季,更不要忽视刷牙、洗脸、洗脚这些日常小事,否则对健康是不利的。

冷水洗脸用冷水洗脸,不仅利于卫生,也利于美容。因为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的弹性,消除或减轻面部皱纹。冷水洗脸还可锻炼人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的发生,对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患者也有益处。当然,洗脸用的冷水温度也不能太低,以10℃左右为宜。

温水刷牙人的牙齿在35~36.5℃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35℃左右的温水是一种良性的口腔保护剂,用这样的水漱口,会使人产生一种清爽、舒服的口感。如果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则可能导致牙龈出血、牙髓神经痉挛或其他牙病。

热水洗脚用热水泡脚,可使血管扩张,局部的血流速度加快,从而增加了下肢营养的供应。人体足部的穴位很多,洗脚的过程也是穴位按摩的过程。睡前用热水洗脚,既干净卫生,又解除疲劳,还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冬季坚持用热水洗脚,对冻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患有失眠症和足部静脉曲张的人,每晚用热水洗脚,能减轻症状,易于入睡。当然,洗脚水也不能太烫,以不超过45℃为宜。

冷水洗浴当冷水作用到皮肤时,皮肤血管剧烈收缩,血液流向内脏或深部组织,可使内脏新陈代谢增强,胃肠功能活跃,肠蠕动加快,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增强,提高消化吸收能力,令人食欲旺盛。在冷水的刺激下,大脑也会立刻兴奋起来,调动全身各器官组织加强活动抵御寒冷,周身血管的舒张运动,就是K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

长期坚持冷水浴锻炼,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减缓脑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同时冷水浴锻炼对神经衰弱、头痛、失眠等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冷水浴能使细胞活跃,保持青春永驻,从而达到美容的目的。

给宝宝喂药的十个不要

1:不要捏鼻子喂

有的父母给小孩喂药,不注意方法,孩子不张嘴,家长就捏鼻子硬喂,这种喂药办法危险性很大,人的气管和食管是并排挨着的,鼻子不能吸气,就只能通过嘴吸气了,这样就非常容易把药和水呛入小孩的气管,甚至可因气道被堵而使小孩窒息死亡。所以,给小孩喂药千万不能这样做。

2:不要在打骂下喂药

有些家长,没有耐心,看到孩子哭闹就心急上火,容易采取哄、吓、压或打的办法,其实喂药也有技巧,对小孩子,可以采用“偷梁换柱”的方法,如在他玩的时候给他喂果汁的中间,插入药物,孩子可能不会注意到。对于大孩子,要耐心劝说,并给予适当的奖励或鼓励,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3:不要在饭后立即喂药

如今儿童药物,大多口感比较好,尽量选择孩子喜欢的药物剂型,如果必须要吃苦药(比如阿奇霉素),最好在孩子饥饿的时候先给他吃,孩子胃是空,不容易把药物吐出来,相反如果饱食后喂药,孩子很容易把药和饭都吐出来。

4:不要用开水化药

有些家长着急,不等开水晾凉就开始冲药,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许多药物,遇热后会变质,如活菌制剂(妈咪爱)用开水冲后就失去作用了,所以家中时常晾点凉开水是很有必要的,对所有的药物,还是用温水化开。

5:不要用蜂蜜水喂药

没有热开的蜂蜜里可能含有肉毒杆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所以,要给药物里添加“佐料”还是用白糖比较好,但是吃完药物后最好用凉白开漱口比较好,不然长时间会形成龋齿。

6:不要在夜间喂药

孩子发烧多在晚上,在给孩子物理降温的同时,通常只给孩子吃点退烧药物就行了,第二天再吃消炎药等其他药。因为孩子夜间处于瞌睡状态,如果吃太多的药物,容易呕吐,肠胃不舒服导致睡不好,反而会加重病情。

7:不要将药物和牛奶混在一起喂

因为牛奶和药物的混合可能会出现凝结现象或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加之喂奶与喂药同时进行也影响孩子的食欲,最好还是单独喂服药物。

8:不要用过多的水喂药

最近电视上总在播放一个感冒药的广告,孩子发烧了,妈妈马上拿出药物,倒入了一大瓶水杯中.其实这是错误的,那一大杯水化药,孩子怎么能喝完?因为小宝宝胃容量有限,而且生病的时候,胃肠功能经常不如平时,用最少的水,把药喝下去最重要.

9:不要用大勺子喂药

用大勺子喂药,不容易掌握药量,一次喝不完不说,容易洒落,还容易容呛住孩子,所以对于小孩子,还是使用滴管比较合适。如可用喂鱼肝油的滴管,将药液吸满后,把管口放在小婴儿口腔颊粘膜和牙床间慢慢地点点滴入,要随着新孩子吞咽的速度缓慢进行。对大孩子,用小勺子,或买专用的喂药器比较好。

10:不要给小孩子喂大人吃的药物

一些孩子,平时体质好,家里很少备药,一旦孩子突然在夜间发烧,有些家长就凑活,用大人喝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给孩子吃,这是非常危险的,阿司匹林容易引起胃出血等,所以,孩子家里准备一些常用药很重要,另外发烧的时候,没有退烧药其实可先用比体温低几度的温水降温,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

感冒,不需要预防

天下事,无奇不有。

据悉,北京市某区的一家幼儿园,为预防感冒统一安排给孩子吃了两天的抗感冒西药。其间,有孩子出现过敏症状,家长因此在网上发帖,质疑园方私自用药。对此,园方解释说,感冒药是某基金会捐赠的,安排孩子服药是为了预防感冒。

看了这样的新闻,我哑然失笑,随后的的感觉是不舒服甚至是愤怒的。

感冒能不能预防呢?需不需要预防呢?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私自用药,这样做合适吗?

我想说的是感冒不能预防而且不需要预防,因为适当的感冒是好事情,它是人体尤其是小孩子建立自身免疫机制的一种方式。一个孩子一年内感冒6次以下可以认为是正常的现象。如果老不感冒,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预示着有可能要生一次大病。

我们知道,感冒药的成分是复方制剂(某儿童抗感冒药物说明书如下: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0.1克,盐酸金刚烷胺0.04克,人工牛黄4毫克,咖啡因6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8毫克。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

要说吃一两天有多大的副作用,可能最常见的是过敏反应,还会打乱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倒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熟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西药,都有副作用。没有疾病却用药,而且是搞“一刀切”,美其名曰为“预防”,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甚至是把生命当儿戏的做法,我认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甚至是追究责任的事情。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根本没有必要吃药,只要孩子足够强壮,绝大部分孩子都能扛过来的。不少去国外的朋友给我发来邮件说,在国外,药品管理非常严格,儿童抗感冒药,抗生素等都是处方药,家长不能私自购买到。而在我们国家,药房比比皆是,买药和买东西一样方便,售货员不断的向顾客推荐者各种药物,比专业的药师都“专业”。一旦孩子出了问题,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医生,这些都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天,忽然有点义愤填膺的感觉。

不过,最后还是要心平气和下来。我的个人建议:

如果孩子反复感冒,一年大于6次以上的感冒,那么我们应该去医院找找原因,需要到医院详细检查,不要私自乱用药物。

最后,用澳大利亚营养学家安娜.尼克奥斯华写的《如何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里的观点为结束语:“宣称能提高免疫力的微生物营养品,也许对孩子抗感染有着短期的效果,但是药补不如食补,要想孩子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让孩子少感冒,合理的膳食,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