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拉肚子怎么治疗

2020-07-14

经常拉肚子怎么治疗:
  经常的拉肚子,多数是慢性腹泻的特点,多与自己的饮食或者休息不好,以及压力情绪等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盲目的治疗,首先应该确定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腹泻,因为引起腹泻的症状是比较多的。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多注意饮食习惯,主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改善生活习惯;
  2、防止过度压力,防止失眠、多虑的情况;
  3、给予药物性的对症治疗,另外腹部的保暖也非常重要。这种疾病七分在养,三分在治,所以适当的使用药物就可以,比如可以使用益生菌去调理胃肠道的菌群,这样就可以帮助腹泻的症状减轻。临床上常用的有蒙脱石散、藿香正气口服液、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谷维素片以及安神补脑液、双歧杆菌胶囊等对症治疗。上述几种药物,比如谷维素、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主要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其他类型的主要是改善症状。
  如果反复出现腹泻不见缓解,最好完善肠镜的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经常拉肚子怎么治疗相关阅读


患上了腹泻吃什么药

腹泻虽然并不是什么大疾病,但是这种疾病的出现危害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疗,而针对于腹泻的治疗药物是比较常用到的方式,也是治疗腹泻最主要的方法,所以针对于不同类型的腹泻,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那么患了腹泻吃什么药呢?

腹泻吃什么药好得快
  1、 因为吃错东西出现的拉肚子,可以吃黄连素、氟哌酸、泻立停等药物。
  2、因为着凉出现的拉肚子,很可能是因为肠道中的菌群失调引起的,菌群失调主要是由于过多服用抗生素等原因造成的。可以到医院的腹泻门诊检查一下,服用增加有益菌(双歧杆菌)的药物,平时多喝些酸奶制品也有帮助的。
  3、如果经常出现肠激惹,可以考虑服用“固本意肠”。 治本的话肯定要查明拉肚子的原因,如果是感染的话是什么菌感染,然后再对症下药。治标的话可以直接吃止泻的药,阿托品或颠茄之类的。不过不能自己处理,要医生看过才好。
  腹泻的原因及症状
  1、细菌感染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2、病毒感染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如: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4、生冷食物喜食生冷食物,常饮冰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婴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拉肚子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腹泻,这种疾病在儿童中是比较常见的,婴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是很完全,所以腹泻非常高发,那么对于经常拉肚子的婴儿来说,家长该怎么办才好呢?

1、减少食量
  一个月宝宝消化不良,出现腹胀、食欲下降或腹泻时,家长要控制食量,以减轻肠胃负担,缓解不适症状。如减少喂养的次数和量,腹泻严重的可以停喂奶1-2次。母乳每次喂养的时间要缩短;如果是奶粉喂养,那么可在奶中加适量的水,稀释奶粉。待宝宝症状好转后,再慢慢恢复饮食。
  2、按揉腹部
  宝宝消化不良时,通过按揉腹部,能促进肠胃蠕动,梳理胃气,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痛、呃逆有很好的效果。
  3、推拿缓解
  推拿四横纹:四横纹是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从指尖方向数第二条横纹。家长可以让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这样操作1~2分钟。能理中行气,化积消胀,主治小儿腹胀、厌食、消化不良。
  4、注意观察
  母亲要注意观察婴儿大便的次数及性质,看含水分多还是少;还要观察前囟门及眼窝有无凹陷、皮肤是否干燥、四肢末端是否发凉。这些症状都可帮助判断婴儿有无脱水,如果脱水明显,特别是伴有呕吐、进食。进水有困难时,应立即去医院。
  5、及时就医
  一个月宝宝反复出现肚子胀、吐奶、大便稀,有酸臭味,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等消化不良的表现,要及时就医,知道病源后才可以对症下药,缓解病情。因为幼儿长期消化不良,会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宝宝消化不良就会影响营养的吸收,进而对宝宝的成长发育造成消极影响。对于一个月的宝宝,妈妈一定要精心护理,尤其是对新手妈妈,更不可粗心大意。

生哪些病还有益健康

俗话说:“小病不断、大病不犯”,有些“病”其实生了还有益健康,这是怎么回事?

 1. 腹泻

偶尔腹泻没什么大不了的,尤其当的排泄物有异臭时,就是在排出身体的毒素。所以,当出现腹泻时,不要盲目地服用止泻药,或消炎药,只有严重时才用吃药缓解。状况较轻时,只需要多补充分水,多喝热水,还能帮助气道更快地排出毒素。

 2. 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措施,对机体是有益的。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消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

所以,出现咳嗽症状时,做好保暖的同时,还需补充大量的水分,同时避免胡椒、洋葱等辛辣食物刺激呼吸道。如频繁咳嗽还伴有发烧、胸痛、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就立即就医。

 3. 呕吐

也是为了排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以减少吸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若此时采用药物止吐,会使有害物质滞留在体内,危害健康。如果是单纯呕吐,应适量补充水分,避免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还伴随有肠胃不适,就应在补水的同时按摩胃部和腹部。呕吐后别急着进食,可以稍加活动,让身体舒展后再进食。若呕吐反复发 作或伴有腹痛、发烧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4. 发烧

体温一旦超过了摄氏37度就属于发烧。医学研究证实,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会随体温的升高而增高,同时高体温也使血液中的铁离子浓度减少,造成病原体生长所 需要微量铁离子供给不足,进而抑制病原体发育,这些才是抗病的主力,药物只是外援。

所以,如果在发烧一开始就服退烧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体温不超过摄氏 38度,且精神、食欲没有受到影响时,可以将冰块置于额头缓解不适,同时多喝水,适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吃一些富含营养且清淡的食物。若体温高于摄 氏38.5度,或持续低烧不退,或伴有发疹、剧烈头痛、关节痛、痉挛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秋季腹泻的预防护理

1、注意饮食卫生: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母乳喂养的婴儿,妈妈在喂奶前,应将乳房擦洗干净。人工喂养的婴儿,要特别注意奶具的消毒且不要吃变质的奶。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煮沸后食用,更换一个干净的容器放置。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容器再使用时,一定要煮沸后再使用。

2、添加辅食有讲究:秋季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先从少量开始,在花样上每次只能增加一种,以使宝宝的消化道有个适应的过程。另外,添加辅食时应从半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过早地加固体食物,易导致腹泻。给婴儿制作辅食时应选用新鲜的食物,现吃现做,不要给婴儿吃剩食。做辅食的餐具(菜板、刀叉、过滤纱布或漏网、榨汁机、各种容器等)用后晾干,用前清洗,开水冲烫干净。

3、不要嚼饭给宝宝吃:千万不要给宝宝嚼饭,这可能导致婴儿腹泻。有的妈妈怕烫着孩子,喜欢用舌尖舔一舔,试试温度,这是不好的习惯。还有的妈妈喜欢啄一下奶嘴,尝一尝奶的温度,这更不好。成人口腔内的正常细菌对宝宝来说可能就是致病菌。

4、避免接触其他腹泻患儿:少带宝宝到病儿集中的医务场所,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接触患有腹泻的宝宝。

5、肛周护理: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臀部,尽量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干燥。如出现红臀可涂以鞣酸软膏。应选用消毒软棉尿片并及时更换,避免使用不透气尿片,如皮肤破溃、糜烂,外用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

推拿、贴敷治疗秋季腹泻

1、流行季节: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份是流行的高峰期。秋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故称之为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发病特点是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颜色淡黄,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

2、易感人群:6月龄至3岁的小儿是主要的易感人群,但以6~11月龄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由于体内有母亲的抗体保护,不易患秋季腹泻,母乳喂养的小婴儿,更少得秋季腹泻。

3岁以上的儿童,消化道功能和免疫系统逐步完善成熟,也很少患秋季腹泻,即使患病,病情也会轻很多,病程短。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

主要特征:先吐后泻,伴发热,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病程有自限性。症状表现:

(1)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

(2)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粘液,无腥臭味;

(3)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4)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

(5)病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5-7天,营养不良、佝偻病和体弱多病者,腹泻的时间可能更长。

中医药治疗:秋季腹泻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治疗无效。由于秋泻患儿大多伴有呕吐,口服药物相对困难。我科运用中药辨证敷脐、推拿及捏脊治疗,无创伤、无痛苦、不良反应极少,可缩短病程,操作简单,儿童易接受,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措施。每天1次,疗程3~7天。有轻至中度脱水者,配合服用口服补液盐。

外治敷脐法:丁香肉桂茱萸各等分研末过120目筛混匀装入密封瓶备用,用时用黄酒调成厚糊状,取直径1cm,厚度0。5cm大小涂于脱敏胶布中央,置于神阙穴固定。

中药经皮导入法:中药经皮导入法治疗小儿腹泻起效快、药效强、疗程短,避免了小儿不易口服药物及同时因腹泻时药物难以吸收的缺点,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中医外治法之一。药垫主要成分为党参当归白芍茯苓、丁香、五味子马齿苋白扁豆等。

推拿法:

①湿热泻,以清热利湿,健脾止泻为主。处方:清补脾土200次,清大肠200 次,清天河水200 次,退六腑100 次,摩腹 50 次,推下七节骨100 次。

②脾虚泻:以健脾益气,升阳止泻为主。处方:补脾土200 次,补大肠200 次,推三关100 次,揉外劳宫100 次,摩腹50 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揉龟尾5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