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抑郁症如何调理

2020-07-14

老年人抑郁症在家时,第一需要在医生的帮助下,第二家庭支持系统一定要建立。抑郁症轻度不必太需要注意,如果中度以上,患者就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如果患者年龄再大,70岁以上再加上有躯体疾病,患者很可能就悲观厌世,甚至自伤、自杀的行为都会有发生。一定不能离开家人的视线,要严密观察,严防自伤、自杀行为的发生,这是最大的危险。尤其是老年人患者特别焦虑、特别烦躁,充满了敌意且容易激惹,所以一定要加强看护,老年人思维比较固执,容易激惹,一定要小心,在家里就要注意这一点,要时刻警惕。不仅抑郁症在困扰着患者,而再加上身体的不适,躯体疾病在影响患者,患者很容易发生极端的事情。



老人抑郁症如何调理相关阅读


龙胆泻肝丸的功效与作用

龙胆泻肝丸是现在市面上很常见的药物,经过多项中药的研制,具有消毒,治疗炎症的功效,同时能对多种疾病达到疗效,常见的有失眠,带状疱疹,红眼病,这些都属于细菌传染型的,需要合理的药物搭配治疗。那么龙胆泻肝丸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

功效
  1、失眠:不是所有失眠都可以,只适合于有肝火上扰症状者,即有易怒、性格急躁伴有头晕头胀、目赤耳鸣耳聋、口干口苦、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灼热、舌红苔黄、脉弦数,同时失眠多梦者。龙胆泻肝丸用于此是据中医辩证论治思想而来。
  2、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在中医看来,是肝胆湿热的体现,好发肝胆经经过的地方,此时内服龙胆泻肝丸是对因治疗,内服西米替丁片可止神经痛,外用阿昔洛韦乳膏杀病毒,中西结合疗效好。
  作用
  1、龙胆泻肝丸的功效与作用表现在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抗过敏等,可治疗带状疱疹、流行性结膜炎、慢性中耳炎等,在治疗乙肝方面主要的作用是帮助改善肝功能,但是要注意使用得当,因为其可能对于肾功能造成损伤。
  2、龙胆泻肝丸是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关木通等成分研制而成的一味中成药,它常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的治疗。
  3、肝经湿热下注,故见阴肿,阴痒,阴汗,妇女带下黄臭等,大家可以对照下出现上述症状及时使用龙胆泻肝丸,临床效果非常好。

失眠朋友膳食五原则

失眠患者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如果不积极进行调理,会给大家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危害,其实,失眠除了采用药物治疗之外,还可以通过膳食来进行调理。

饮食的重要性不用多说,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清楚,合理营养的饮食,不仅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失眠症状,以下是失眠患者的膳食五原则,希望大家多多注意和遵守。
  1、日常膳食应以清淡宜消化者为主,如:豆类、奶类、谷类、蛋类、鱼类、冬瓜、菠菜苹果、桔子等。
  2、晚餐不可过饱,睡前不宜进食,不宜大量饮水,避免因胃肠的刺激而兴奋大脑皮质,或夜尿增多而入睡困难。饮食宜清淡,以平补为主,使自己保持比较安定的情绪。
  3、少吃油腻、煎炸熏烤食品,避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温燥食品,如:浓茶、咖啡,忌食胡椒、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4、忌饮浓茶与咖啡。晚上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食品,以免因精神兴奋或尿频影响正常的睡眠。
  5、忌喝酒。研究证明,喝酒好像可以帮助人入睡,但是实际上是不正确的。酒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天然的兴奋剂,破坏我们下半夜睡眠。

排卵期失眠怎么回事啊

排卵期,对于备孕的女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时同房受孕率较高,还有一些女性为了能够提高受孕的几率,专门去医院进行卵泡的监测,不过,也有些女性进入排卵期前后,就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整夜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安睡,那么,排卵期失眠怎么回事啊?

一、激素的影响
  雌激素在排卵前达到一个高峰,排卵后由于卵泡液中的雌激素释放到体内,血循环中的雌激素水平会暂时下降。而月经来潮后女性体内雌、孕激素都会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因为雌激素参与了植物神经调节功能,故当雌激素减少时,女性便会出现失眠、紧张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二、情绪紧张
  有些备孕的女性,一到排卵期心情激动,情绪比较紧张,身体的抵抗力虽然会比平时低一些,但是性欲较强,因为这几天是受孕的最佳时期,所以高度紧张的情绪以及热情饱满的生理欲望,会导致有些女性出现失眠的情况。
  对于排卵期出现的失眠症状,女性朋友不用过度紧张和担心,要学会自我调节,正确对待排卵期的情绪波动和失眠症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乐观自信、心胸豁达,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利于摆脱失眠的情况。
  除此之外,排卵期前一周保持或增加运动,可通过维持大脑内的化学状态平衡,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心理的愉悦。饮食方面尽量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并尽量做到少量多餐。

失眠,需要治疗么

研究表明,约1/3成年人存在失眠症状。失眠既可以是症状也可以是独立的疾病。

慢性失眠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多少心血管疾病患者伴发睡眠问题,失眠也会使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增高,进一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对失眠的治疗至关重要。

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心理行为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的本质是改变患者的信念系统,发挥其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失眠症状。心理行为治疗是失眠治疗的基础,即便患者选择药物治疗,也要以心理行为治疗为基础,通常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刺激控制疗法、睡眠限制疗法、放松训练和睡眠卫生教育。

(1)认知行为治疗:失眠患者对失眠本身感到恐惧,过分关注失眠的不良后果,常在临近睡眠时感到紧张、担心睡不好,这些负性情绪使睡眠进一步恶化,失眠的加重又反过来影响患者的情绪,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内容:

①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

②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失眠;

③保持自然入睡,避免过度主观的入睡意图(强行要求自己入睡);

④不要过分关注睡眠;

⑤不要因为一晚没睡好就产生挫败感;

⑥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

(2)刺激控制疗法:

①只有在有睡意时才上床;

②如果卧床20 min不能入睡,应起床离开卧室,可从事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时再返回卧室睡觉;

③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看电视、听收音机及玩手机等;

④不管前晚睡眠时间有多长,保持规律的起床时间;

⑤日间避免小睡。

(3)睡眠限制疗法:

①减少卧床时间以使其和实际睡眠时间相符,并且只有在1周的睡眠效率超过85%的情况下才可增加15~20 min的卧床时间;

②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则减少15~20 min的卧床时间,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

③避免日间小睡,并且保持起床时间规律。

(4)放松训练:减少觉醒和促进夜间睡眠的技巧训练包括渐进性肌肉放松、指导性想象和腹式呼吸训练。患者计划进行放松训练后应坚持每天练习2~3次,环境要求整洁、安静,初期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5)睡眠卫生教育:大部分失眠患者存在不良睡眠习惯,从而破坏正常的睡眠模式,形成对睡眠的错误概念,从而导致失眠。

卫生教育的内容包括:

①睡前数小时(一般下午4点以后)避免使用兴奋性物质(咖啡、浓茶或吸烟等);

②睡前不要饮酒,酒精可干扰睡眠;

③规律的体育锻炼,但睡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④睡前不要大吃大喝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⑤睡前至少1 h内不做容易引起兴奋的脑力劳动或观看容易引起兴奋的书籍和影视节目;

⑥卧室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及温度适宜;

⑦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2。药物治疗

(1)失眠药物种类: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和部分抗精神病药。常用药物包括:艾司唑仑、氟西泮、夸西泮、替马西泮、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唑吡坦、唑吡坦控释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米氮平、曲唑酮、雷美尔通、阿戈美拉汀、多塞平、喹硫平等。

(2)治疗策略:可采用扎来普隆或雷美替胺作为入睡困难型失眠的起始治疗,如果是睡眠维持障碍型失眠,可以考虑采用唑吡坦缓释剂、艾司佐匹克隆或替马西泮,对于老年患者或肝功能受损患者,可慎用小剂量催眠药。如果药物作用时间不够长,可以换成长效药物(例如将扎来普隆换为艾司佐匹克隆),如果作用时间过长(晨起仍有镇静作用),可以换用短效药物,或者试着减少正在服用的药物剂量。如果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药物效果欠佳,可以尝试换用或联用镇静类抗抑郁药(曲唑酮、米氮平和多塞平)。最后可以试用小剂量的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这类药物具有较多的不良反应,除非有精神疾病或其他治疗失败,通常应避免使用。

(3)合理用药原则:

①尽量明确失眠的原因;

②了解过去用药史;

③给药方法简便,兼顾药物经济学;

④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和和禁忌症;

⑤用药剂量个体化;

⑥及时评估疗效,调整药物剂量;

⑦短期用药、逐渐减量与停药;

⑧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3。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目前一种新型的失眠治疗方案。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影响刺激局部和功能相关的远隔皮层功能,实现皮层功能区域性重建,且对脑内神经递质及其传递、不同脑区内多种受体包括5-羟色胺等受体及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影响,从而有效改善失眠。

综上可知,失眠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证实失眠障碍的治疗能够改善相关的生化指标和心血管疾病,使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在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心脏不仅是一部机械的“压力泵”,更是一部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智能器官”,而失眠障碍会严重影响其功能。因此,加强心血管医生对失眠障碍的识别与诊疗,以防止失眠加重心血管疾病带来的严重危害,这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失眠者如何正确使用安眠药

失眠者选用安全的安眠药更利于身体健康和治疗失眠,无成瘾性的催眠药和安全性高的安眠药更能成功治疗失眠且有利于人体健康,避免失眠严重危害。按需服用佐匹克隆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治疗失眠,国家支持药房积极合理销售佐匹克隆等安全性高的催眠药以利公众健康。

国家还鼓励药店销售副作用较小的催眠药以利人民健康和药店效益,许多催眠药不是精神药品,适当服用安眠药和催眠药是治疗失眠的成功手段。凡能快速诱导睡眠、延长总睡眠时间及深度睡眠过程的药物,均有助于治疗失眠。

目前常用治疗失眠的药物有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非典型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目前极少用于催眠)和中药。迄今镇静催眠药已经历前后三代的发展:

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物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巴比妥类早在1864年已人工合成(巴比妥酸),但到1903年才发现它具有镇静作用,并认识到巴比妥酸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它们的治疗指数较低,需中等剂量才改善睡眠,药物之间相互影响比较大、大剂量可影响呼吸。

其中羟嗪对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较合适;水合氯醛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少,广泛用于药物临床试验与不合作者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时的快速催眠;苯巴比妥可对苯二氮卓类与其他催眠药进行替代与递减治疗,也可用于儿童睡行症、睡惊症和梦魇等疾病,或者用于拮抗麻黄素、苯丙胺、氨茶碱等药物的中枢兴奋不良反应。

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主要是指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该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其中地西泮(安定)曾经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氯氮卓(利眠宁)是这类药中最先被合成者。后药厂药理部动物实验室发现此类药物的精神活性 ;再后不久,第二个药物地西泮问世。

该类药物中前期开发的有甲喹酮、甲丙氨醋、氯氮卓、地西泮、舒必利;后期开发的有三唑仑、咪达唑仑、氟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这些安眠药的特点是治疗指数高、对内脏毒性低和使用安全。到目前为止,仍是治疗失眠常用的药物。

苯二氮卓类药能迅速诱导患者入睡,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延长顾眠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但也改变了通常的睡眠模式,使浅睡眠延长 、REM睡眼持续时间缩短、首次REM睡眠出现时间延迟.做梦减少或消失。

苯二氮卓类药物各有特点。如三唑仑:吸收快,起效快,无蓄积,无后遗作用,是较理想的催眠药物;但缺点是半衰期短,用药后易产生清晨失眠和白天焦虑。氟西泮:半衰期较长,很少发生清晨失眠与白天焦虑,但由于其主要代谢产物有活性,且活性代谢产物半衰期长达47~100h,故易蓄积。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主要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有一些镇静催眠药安全性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发了新一代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唑吡坦是首先面市的该类药物。

唑吡坦能显著缩短入睡时间,同时能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次晨无明显后遗作用。极少产生“宿睡”现象,也不影响次晨的精神活动和动作的机敏度。一些较安全的安眠药久服无成瘾性,停药后很少产生反跳性失眠,重复应用极少积聚,使用较为安全。因此上市后得到广泛认同,已成为治疗失眠症的标准药物,有逐步取代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趋势。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口服吸收良好,半小时达血液浓度高峰,药物代谢排泄快,半衰期为3~6小时,经肾脏代谢。本类药物治疗指数高,安全性高。基本不改变正常的生理睡眠结构,不产生耐受性、依赖性。不良反应与患者的个体敏感性有关,偶而有思睡、头昏、口苦、恶心和健忘等。这类较安全的催眠药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