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胆结石怎么办

2020-07-14

有胆结石怎么办:
治疗胆囊结石一般区分外科和内科治疗,最佳治疗方法需分不同的情况。有症状的结石,其实有可能已经引起一些并发症,需要排除手术禁忌症进行治疗;没有症状的结石,要看是否会有一些并发症、急性发作的风险有多大等,尽快积极治疗。



有胆结石怎么办相关阅读


胆囊结石吃什么食物好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很多人都有胆囊结石。当患有胆囊结石的时候,患者们也不要太过于担心,这时候可以吃一些食物来进行食疗。患者们可以吃乌梅、橙子、核桃黑木耳。它们对于胆囊结石的抑制和排出是非常有效果的。

胆囊结石是一种四十岁以上人群容易患上的疾病。当患有胆囊结石的时候,一般会在吃的太过的时候,出现右上腹痛等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吃一些食物来进行缓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胆囊结石吃什么食物好?
  乌梅
  胆囊结石的患者可以吃乌梅,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乌梅是一种比较温性的食物,它的味道酸酸甜甜的,是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食物。乌梅具有止渴、止咳、开胃、止泻的功效。乌梅不但可以抗过敏,还可以促进患者胆囊的收缩,促进胆汁的写出,帮助患者消化,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乌梅还有果酸,可以有效的患者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
  橙子
  胆囊结石的患者还可以吃橙子,橙子是一种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的水果。维生素C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的胆固醇在肝脏里面被转化为胆汁酸盐。这样就可以让患者胆汁里面的胆汁酸盐的浓度降低,这样就可以减少胆囊结石的形成。而且多吃橙子还可以让患者的皮肤变得更好。
  核桃
  胆囊结石的患者还可以吃核桃,核桃是一种营养元素非常丰富的坚果。核桃里面亚油酸的含量非常的丰富,亚油酸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胆固醇的形成,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胆汁里面胆固醇的浓度,从而防止胆囊结石的形成。另外,核桃里面还有不饱和脂肪酸,是非常有利于患者胆囊结石的排出的。
  黑木耳
  胆囊结石的患者还可以吃黑木耳。我们可以将黑木耳凉拌着吃,也可以跟其它食材炒着吃或者煲汤吃。黑木耳可以促进患者消化腺体的分泌,可以促进患者体内胆囊结石的排出。黑木耳可以使患者体内的胆囊结石剥落,然后慢慢的变小,最终被排出体外。

得了胆囊结石怎么办

患了胆囊结石以后,一般都是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来把胆囊切除,这个手术的切口小,患者的痛苦小,恢复得较快,而且符合美学的标准,患者还比较容易接受。现在,胆囊切除手术的技术十分娴熟,患有胆囊结石且症状明显的患者,最好尽早的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每当夏天正悄然离去,进入到秋天的时候,我们在总结夏季热门词汇的时候,一般都会说到冰激凌、减肥、啤酒等。在这些高频词汇的指引下,胆囊结石这一疾病词汇,也逐渐变得多了起来。相信我们对这个病并不陌生,但是大家真的很了解它吗?今天我们就从下面的几个问题,来入手了解一下胆囊结石。
  一、胆囊的作用
  胆囊这个东西,就在肝脏的后面,是一个像鸭梨状的器官。当我们不吃东西的时候,肝脏所分泌出来的胆汁就会存储且浓缩在胆囊中;当我们吃完东西后,要消化的时候,由胆囊排出胆汁以帮助脂肪的吸收以及消化。
  另外,胆囊也会有黏液分泌,以保护胆道黏膜不会受到浓缩胆汁的侵蚀。所以,胆囊是不会有胆汁出现的。
  二、有哪些高危因素
  胆结石的种类有很多,由于位置不同,可以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我们常说的胆结石,一般都是指胆囊结石。
  有很多因素比如糖尿病、肠胃手术、不规律饮食、肥胖等,都是可以诱发胆囊结石的。所以,大家的饮食要合理,要按时、有规律的吃饭,必须要吃早饭。
  三、如何知道自己得病
  患了胆囊结石后,有些人是没有什么表现的,而有些人会在吃完饭以后出现剑突下以及右上腹痛,或者是眼球与皮肤发黄,甚至是呕吐恶心等。
  四、患病后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通常情况下,胆囊结石并不是很要紧。有一些静息性的结石终身都没什么表现,这时就不用进行任何的处理。但若发生了结石,甚至是反复发作结石,就要及早的进行治疗。病患不用太过担心,单纯的胆囊结石并不可怕,利用治疗就可以很快的恢复身体健康了。
  然而,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引发感染,或结石跟着胆汁进到胆总管里,引发胆总管结石的话,那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若结石跟随胆汁反流进到胰腺中,引起胰腺炎那情况就变得更重了。因此,患了胆囊结石一定要尽早的进行处理。
  五、得了胆囊结石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由医生来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对于那些没有表现的静息性结石,可以先进行观察不需要治疗。假如需要治疗,一般是用手术的方式来切除胆囊,或依据具体情况采取保胆取石的治疗办法。
  现如今,胆囊切除的手术已经很成熟了,利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就可以完成了。术后的伤口用一块普通的创口贴,就可以捂盖得很严实了,这样既安全,又美观,同时也不会给患者朋友带来太大的痛苦。

胆囊结石的症状及治疗

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其实引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因素,当然不管是因为什么因素而导致的,尽快接受治疗非常的重要,而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出现绞痛的现象,同时也会伴有阵发性的疼痛,治疗的过程中方法虽然并不是很多,但是最为有效的应该就是外科治疗,很多人可能选择了药物治疗,但是最终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在目前的生活中,胆结石本身就是比较常见的,这可能是因为环境或者是其他因素而导致,而一旦患有了胆结石就会导致腹部出现明显的疼痛现象,当然也会伴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可是很多人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胆囊结石的症状及治疗有哪些呢?
  一、胆囊结石的症状
  1、明显腹痛现象
  胆道绞痛患者在吃饱、吃油腻的食物后,当体位发生变化时,往往会患上疝气。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压力增大,胆囊强烈收缩引起绞痛。

2、阵发性疼痛
  疼痛位于右上腹部或上腹部,它是阵发性的或持续性的,可以扩散到右肩胛骨和背部,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有些患者由于疼痛而不能准确识别疼痛部位,第一次胆道绞痛后,约70%的患者一年内复发。
  二、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
  1、药物溶石
  如果胆囊内出现明显结石,大部分都是因为胆固结晶而导致的,那么可以适当性的使用药物的方法来达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人因为结石体积比较大,所以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也并不是很出色。

2、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是治疗胆结石的一种方法。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逐渐成为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法,而且由于其处于研究阶段,具有一定的临床风险,还包括保留胆囊的碎石术,因此有必要与医生详细沟通,以确定是否适合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的达到去除碎石的一种作用,让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患有胆囊结石之后,其实并不需要过于的担心,因为有很多的治疗方法都可以达到缓解的效果。

胆襄结石怎么治疗

患上了胆囊结石并不容易治疗,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比较重要的,而针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种是保胆取石的技术,但是复发性比较高,因此还是比较受争议的;另一种就是中医药治疗,最大的优势在于使患者“带石生存",并减少胆囊结石带来的并发症。但是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的几率。

胆囊结石在生活中可以说是常见疾病了,这主要是因为胆囊结石的发病因素比较多,因此就会增加我们患这种疾病的几率。虽然说患上了胆囊结石不算是大疾病,但是危害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并且胆囊结石并不容易根治,那么,胆襄结石怎么治疗?

"保胆取石"治疗
  "保胆取石"其实是一种手术方式,虽然是一种手术,但是从其字面意义上可以看出,该手术方式只是将胆囊结石取出,而保留了胆囊,因而可以视为胆囊结石的一种保守治疗方式。
  该手术方式最早于1985年由外国学者Akiyama等人提出。该手术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手术所致的胆道损伤、胆囊切除后增加肠癌发病的风险以及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自该手术方式诞生以来,学术界对其褒贬不一,但是,该治疗理念却特别受患者的喜爱。因此,在开展该手术的医院里,从来就不缺少患者。
  该手术方式最受争议的是术后的“高复发率”。但是,近年来,“保胆”学派在严格选择手术对象(如剔除泥沙样结石、胆囊壁厚度>5mm)、控制易复发因素(如控制胆囊收缩功能等)的基础上,术后3年的复发率可以控制在7%以内,术后8-12年的复发率可以控制在5%-12%左右。另外,在联合利胆溶石类药物(如牛磺熊去氧胆酸)或中医药治疗后,保胆取石术后的结石复发率有望降至更低。因此,这种手术方式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治疗手段。
  中医药治疗
  越来越多的胆囊结石患者选择保守治疗, 而中医药在此时的优势也较明显。中药方面,如大柴胡汤为主方的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等也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此外,针灸对于改善胆囊炎症引起的胆绞痛、嗳气、口苦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中医药对胆囊结石的溶石作用仍有限,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使患者“带石生存",并减少胆囊结石带来的并发症。
  在现代医学理念的影响下,胆囊结石的治疗已不是单纯的保守或手术治疗,也不是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都在考虑如何让患者获得最大受益,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精神所在。

胆囊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胆囊结石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常能够完全治愈。但遗憾的是,人们在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较普遍地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着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许多患者正是因为由于这些误区,没有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发生了悲剧和惨剧,抱恨终生。胆囊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常见误区包括如下:

 误区一:胆囊是分泌胆汁的重要器官,没有了胆囊,体内就没有胆汁了。所以,切除胆囊对消化功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这个误区很普遍。这个误区实际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胆汁不是由胆囊分泌的,是由肝脏分泌的,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浓缩肝脏分泌的胆汁,当进食时,胆囊会反射性地将其中的胆汁排入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见,胆囊只是一个胆汁的集散地,类似一个储水池。

治疗胆囊结石只取出结石不切除胆囊是不明智的。一个长有结石的胆囊,无论胆囊本身的病变重否,日后再发结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尤其是胆囊结石的病程较长时,胆囊往往已失去了它的储存、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保存一个有病的胆囊就相当于保存一个病灶,日后更容易再发结石。再者,保留胆囊只取结石的手术较胆囊切除术更为复杂。

切除胆囊后,胆汁直接经胆总管缓缓流入十二指肠,由于餐后缺少了集中排入胆道的胆汁,术后近期内对高脂、高蛋白的饮食多少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每餐食量大者(如青壮年、农发工等)更为显著。三个月后,胆管会有轻微的扩张,相当于是对胆囊储存功能的代偿,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就变得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我们曾对30岁之前接受胆囊结石的人群进行随访观察,绝大多数在手术后三个月即能够恢复手术前的饮食,手术前后的消化功能相差无几。

 误区二:胆囊结石是小毛病,即使不治疗,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

这一误区使许多患者“揣石待治”,或“揣石不治”,吃了各种各样的“亏”。细细算来,这些“亏”有大有小,大致可分为“小亏”、“中亏”、“大亏”和“重亏”。

发作一次急性胆囊炎,经受了病痛,耗费了钱财,可以列为吃“小亏”的范畴。如果患者通过这个“小亏”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治疗,将胆囊结石“斩草除根”,虽说是亡羊补牢,那也是“吃小亏赚了大便宜”。

如果胆囊内较小的结石从胆囊管脱出进入胆总管,形成继发性胆管结石,发生胆管梗阻、黄疸、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时,那患者就算吃了“中亏”了,因为这时的病情已经较胆囊结石复杂得多了,治疗上仅靠腹腔镜也显得不够了,常需要更复杂的治疗。

当急性胆囊炎演变为胆囊化脓、穿孔,胆总管结石进一步并发重症胆管炎和重症胰腺炎时,病情就变得严重了,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发生死亡,即便是救治成功,那患者也是与死神擦肩而过,这种情况,患者可算是吃“大亏”了。

当然,胆囊结石还可以让您吃更大的“亏”,我们姑切称之为“重亏”,那就是胆囊癌。我们遇到过许多让人极其痛心的病例。一些患者发现胆囊结石达10年甚至更长时间,误解缠身,揣石不治。当症状明显不得不就医时,病情已不是简单的胆囊结石了,而是并发了胆囊癌。这种情况,即便是积极治疗,生存期也难超三年。

可见,胆囊结石决不是小毛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误区三: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有了症状再说。

由于B超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有1/3以上的胆囊结石是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的,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还有相当一部分胆囊结石只表现为餐后胃区不适,长期按“胃病”治疗。理论上讲,所谓“无症状”只是相对的,也只是暂时的。随着胆囊病变的发展,机体抵抗力的逐渐降低,胆囊结石终会发生症状,患者不可因暂时无症状就任其不管,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胆囊结石在无症状时治疗,是防患于未然,当然要优于亡羊补牢!

 误区四:小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长大了再说。

这是个非常错误的观点。从专业的角度讲,胆囊结石越大越安全,因为直径超过1厘米的结石,既不容易卡在胆囊管,更不会掉入胆总管,很少会发生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发生各种并发症者,大多是直径在5毫米以下的结石。所以,小胆囊结石更危险,更应该尽早治疗!

误区五:单个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长多了再说。

的确,胆囊结石多发时,常常是大小不等,比单个胆囊结石的症状更常见,更重,更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更危险,更应该积极治疗,但这决不是说单个胆囊结石就不需要治疗。单个结石也同样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也同样会让患者吃上述的几个“亏”。单个较大的结石,由于症状常不严重,容易让患者产生麻痹思想,忽视治疗,更容易让患者吃“重亏“。临床上,并发胆囊癌的胆囊结石常常是单个较大的结石,很少是多发结石或小结石。因此,单个胆囊结石,不论大小,都应该积极治疗。

误区六:胆囊息肉只是胆囊里长了个息肉,不需要治疗

严格地讲,真正的胆囊息肉并不多见。我们常说的胆囊息肉,是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早期病变的一种描述,因为在超声影像上像息肉,所以把它描述为胆囊息肉样变。因此,我们可以把胆囊息肉样变看成是胆囊结石的一种早期形式。

较小的胆囊息肉样变(直径0.2~0.3厘米)通常无症状,很少引起并发症,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采取临床观察,辅助一些内科治疗,有一部分可以消失。直径在0.5厘米以上者,消失的可能性较小,如果症状较为明显,或有明显长大的趋势,可采取手术治疗。

所以,把胆囊息肉样变作为胆囊息肉是不对的,一概地认为胆囊息肉样变不需要手术治疗也是不正确的。

 误区七:高龄患者胆囊结石尽量不治疗。

高龄患者胆囊结石的治疗是个较复杂的临床问题。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低,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老年胆囊结石的症状更多、更重,更容易发生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也更容易发生癌变,在处理上应该比中青年胆囊结石更积极。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常伴发心脑血管疾患、慢性肺损害、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风险较大,在手术决策上应更加慎重。

老年胆囊结石上述的两方面特点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如处理不好,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患者让年龄大“吓”得不敢接受手术治疗,揣石不治,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另一方面,过分地忽略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导致轻率手术,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目前,这两方面的问题是常见的,是亟待解决的。

老年胆囊结石的正确处理具体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积极治疗伴发的心血管疾患、慢性肺损害、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合并症处理好了,胆囊手术的风险就会有明显的降低。另一方面,要解决好术前检查、麻醉、手术等围手术期的各个环节。第二,老年患者的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决不能只考虑年龄因素。如果胆囊结石症状较多,发作较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便是年龄较大,只要身体的主要器官没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在保证身体状况耐受的前提下,应积极地手术治疗,切不可因噎废食。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胆囊结石需要治疗,因合并其它系统的慢性疾病,又无法耐受麻醉等手术创伤,这种情况下,既要保证有效的治疗,又要尽可能地降低手术创伤,可以考虑在局部麻醉下行胆囊结石取除术。当然,如果患者已属80岁以上的高龄,胆囊结石又没有症状,或不重,则尽量避免手术治疗。第三,老年患者的救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院的综合条件,应尽可能依靠大的综合医院,尤其是肝胆专科治疗中心。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老年这个概念是发展的,上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通常把老年的概念限定在60岁以上,80年代之后,通常的概念是65岁以上,今后,随着国人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老年的概念可能还会有相应的提高。老年的概念更是相对的,一些高龄患者,年龄虽逾80岁,但他(她)的生理状况可能只相当于70岁的水平;相反,一些中青年患者,年龄虽只有50多岁,或60岁左右,但他(她)的生理状况可能早已进入老年状态。具体到每个人治疗方案的选择,不能仅看年龄,更重要的是要看生理状况。

总之,仅因为年龄大而不加选择地放弃胆囊结石的治疗是不明智的。

 误区八:胆囊结石可以溶石治疗和排石治疗

这两种方式都不足为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曾做过实验研究,筛选了一些可以溶解胆囊结石的药物,发现有些药物的确可以溶解结石,但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很大,这样的治疗得不偿失。

如果说溶石治疗还有点道理的话,排石治疗就只能叫添乱了。从上文的叙述中,您也许已感受到了肝胆外科的一个重要观点,胆囊结石最怕的就是排石。把胆囊结石从胆囊排到胆总管内,就意味着病情的复杂化,小病就成了大病,病人从此就进入了可以说“危及四伏”的阶段,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也就会接踵而来。许多胆囊结石患者就是因为排石治疗,结石卡在了胆总管的下端,诱发了重症胰腺炎,导致了人财两空的惨局。

误区九:腹腔镜切除胆囊较开腹手术危险性更大,图安全,应选择传统的开腹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需在患者肚脐处作一个0.5cm-1cm的小切口,再在右上腹作2个或3个0.3cm的细小切口,把腹腔镜器械通过这些孔伸到腹腔内,切除胆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常规的手术方式,手术者利用杠杆原理间接操作,而且,所看到的图像也只是个二维图像。从理论上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的手术有更大的风险。但这样的风险主要是针对哪些刚开展这项技术,或开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的医师和单位而言,对于有经验的肝胆外科专科医师来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是相似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基本上不损伤腹壁的血管、神经、肌肉,愈合后疤痕很小,不影响外观,术后很少发生肠粘连、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而且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身体恢复快。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这些优点,该术式已几乎成为了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唯一选择。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验方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肝利胆,通便泻火。主治化脓性胆囊炎,症见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两胁疼痛等病症。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热利湿,消肿排脓。适用于湿热内蕴而致急慢性胆囊炎。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湿,除黄,利胆。适用于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肝热,利湿浊。适用于湿热内蕴而致急慢性胆囊炎,症见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两...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肝解毒,利湿排脓。适用于湿热内蕴而致慢性胆囊炎,症见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有胆结石怎么办-乡间郎中

有胆结石怎么办

2020-07-14

有胆结石怎么办:
治疗胆囊结石一般区分外科和内科治疗,最佳治疗方法需分不同的情况。有症状的结石,其实有可能已经引起一些并发症,需要排除手术禁忌症进行治疗;没有症状的结石,要看是否会有一些并发症、急性发作的风险有多大等,尽快积极治疗。



有胆结石怎么办相关阅读


胆囊结石吃什么食物好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很多人都有胆囊结石。当患有胆囊结石的时候,患者们也不要太过于担心,这时候可以吃一些食物来进行食疗。患者们可以吃乌梅、橙子、核桃黑木耳。它们对于胆囊结石的抑制和排出是非常有效果的。

胆囊结石是一种四十岁以上人群容易患上的疾病。当患有胆囊结石的时候,一般会在吃的太过的时候,出现右上腹痛等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吃一些食物来进行缓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胆囊结石吃什么食物好?
  乌梅
  胆囊结石的患者可以吃乌梅,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乌梅是一种比较温性的食物,它的味道酸酸甜甜的,是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食物。乌梅具有止渴、止咳、开胃、止泻的功效。乌梅不但可以抗过敏,还可以促进患者胆囊的收缩,促进胆汁的写出,帮助患者消化,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另外,乌梅还有果酸,可以有效的患者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
  橙子
  胆囊结石的患者还可以吃橙子,橙子是一种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的水果。维生素C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的胆固醇在肝脏里面被转化为胆汁酸盐。这样就可以让患者胆汁里面的胆汁酸盐的浓度降低,这样就可以减少胆囊结石的形成。而且多吃橙子还可以让患者的皮肤变得更好。
  核桃
  胆囊结石的患者还可以吃核桃,核桃是一种营养元素非常丰富的坚果。核桃里面亚油酸的含量非常的丰富,亚油酸可以有效的抑制患者体内胆固醇的形成,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胆汁里面胆固醇的浓度,从而防止胆囊结石的形成。另外,核桃里面还有不饱和脂肪酸,是非常有利于患者胆囊结石的排出的。
  黑木耳
  胆囊结石的患者还可以吃黑木耳。我们可以将黑木耳凉拌着吃,也可以跟其它食材炒着吃或者煲汤吃。黑木耳可以促进患者消化腺体的分泌,可以促进患者体内胆囊结石的排出。黑木耳可以使患者体内的胆囊结石剥落,然后慢慢的变小,最终被排出体外。

得了胆囊结石怎么办

患了胆囊结石以后,一般都是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来把胆囊切除,这个手术的切口小,患者的痛苦小,恢复得较快,而且符合美学的标准,患者还比较容易接受。现在,胆囊切除手术的技术十分娴熟,患有胆囊结石且症状明显的患者,最好尽早的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每当夏天正悄然离去,进入到秋天的时候,我们在总结夏季热门词汇的时候,一般都会说到冰激凌、减肥、啤酒等。在这些高频词汇的指引下,胆囊结石这一疾病词汇,也逐渐变得多了起来。相信我们对这个病并不陌生,但是大家真的很了解它吗?今天我们就从下面的几个问题,来入手了解一下胆囊结石。
  一、胆囊的作用
  胆囊这个东西,就在肝脏的后面,是一个像鸭梨状的器官。当我们不吃东西的时候,肝脏所分泌出来的胆汁就会存储且浓缩在胆囊中;当我们吃完东西后,要消化的时候,由胆囊排出胆汁以帮助脂肪的吸收以及消化。
  另外,胆囊也会有黏液分泌,以保护胆道黏膜不会受到浓缩胆汁的侵蚀。所以,胆囊是不会有胆汁出现的。
  二、有哪些高危因素
  胆结石的种类有很多,由于位置不同,可以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我们常说的胆结石,一般都是指胆囊结石。
  有很多因素比如糖尿病、肠胃手术、不规律饮食、肥胖等,都是可以诱发胆囊结石的。所以,大家的饮食要合理,要按时、有规律的吃饭,必须要吃早饭。
  三、如何知道自己得病
  患了胆囊结石后,有些人是没有什么表现的,而有些人会在吃完饭以后出现剑突下以及右上腹痛,或者是眼球与皮肤发黄,甚至是呕吐恶心等。
  四、患病后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通常情况下,胆囊结石并不是很要紧。有一些静息性的结石终身都没什么表现,这时就不用进行任何的处理。但若发生了结石,甚至是反复发作结石,就要及早的进行治疗。病患不用太过担心,单纯的胆囊结石并不可怕,利用治疗就可以很快的恢复身体健康了。
  然而,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引发感染,或结石跟着胆汁进到胆总管里,引发胆总管结石的话,那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了;若结石跟随胆汁反流进到胰腺中,引起胰腺炎那情况就变得更重了。因此,患了胆囊结石一定要尽早的进行处理。
  五、得了胆囊结石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由医生来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对于那些没有表现的静息性结石,可以先进行观察不需要治疗。假如需要治疗,一般是用手术的方式来切除胆囊,或依据具体情况采取保胆取石的治疗办法。
  现如今,胆囊切除的手术已经很成熟了,利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就可以完成了。术后的伤口用一块普通的创口贴,就可以捂盖得很严实了,这样既安全,又美观,同时也不会给患者朋友带来太大的痛苦。

胆囊结石的症状及治疗

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其实引发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因素,当然不管是因为什么因素而导致的,尽快接受治疗非常的重要,而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会出现绞痛的现象,同时也会伴有阵发性的疼痛,治疗的过程中方法虽然并不是很多,但是最为有效的应该就是外科治疗,很多人可能选择了药物治疗,但是最终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在目前的生活中,胆结石本身就是比较常见的,这可能是因为环境或者是其他因素而导致,而一旦患有了胆结石就会导致腹部出现明显的疼痛现象,当然也会伴有其他的一些症状,可是很多人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那么胆囊结石的症状及治疗有哪些呢?
  一、胆囊结石的症状
  1、明显腹痛现象
  胆道绞痛患者在吃饱、吃油腻的食物后,当体位发生变化时,往往会患上疝气。胆囊排空受阻,胆囊压力增大,胆囊强烈收缩引起绞痛。

2、阵发性疼痛
  疼痛位于右上腹部或上腹部,它是阵发性的或持续性的,可以扩散到右肩胛骨和背部,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有些患者由于疼痛而不能准确识别疼痛部位,第一次胆道绞痛后,约70%的患者一年内复发。
  二、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
  1、药物溶石
  如果胆囊内出现明显结石,大部分都是因为胆固结晶而导致的,那么可以适当性的使用药物的方法来达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人因为结石体积比较大,所以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也并不是很出色。

2、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是治疗胆结石的一种方法。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逐渐成为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法,而且由于其处于研究阶段,具有一定的临床风险,还包括保留胆囊的碎石术,因此有必要与医生详细沟通,以确定是否适合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的达到去除碎石的一种作用,让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患有胆囊结石之后,其实并不需要过于的担心,因为有很多的治疗方法都可以达到缓解的效果。

胆襄结石怎么治疗

患上了胆囊结石并不容易治疗,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治疗方式是比较重要的,而针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可以选择两种方式,一种是保胆取石的技术,但是复发性比较高,因此还是比较受争议的;另一种就是中医药治疗,最大的优势在于使患者“带石生存",并减少胆囊结石带来的并发症。但是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的几率。

胆囊结石在生活中可以说是常见疾病了,这主要是因为胆囊结石的发病因素比较多,因此就会增加我们患这种疾病的几率。虽然说患上了胆囊结石不算是大疾病,但是危害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并且胆囊结石并不容易根治,那么,胆襄结石怎么治疗?

"保胆取石"治疗
  "保胆取石"其实是一种手术方式,虽然是一种手术,但是从其字面意义上可以看出,该手术方式只是将胆囊结石取出,而保留了胆囊,因而可以视为胆囊结石的一种保守治疗方式。
  该手术方式最早于1985年由外国学者Akiyama等人提出。该手术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手术所致的胆道损伤、胆囊切除后增加肠癌发病的风险以及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自该手术方式诞生以来,学术界对其褒贬不一,但是,该治疗理念却特别受患者的喜爱。因此,在开展该手术的医院里,从来就不缺少患者。
  该手术方式最受争议的是术后的“高复发率”。但是,近年来,“保胆”学派在严格选择手术对象(如剔除泥沙样结石、胆囊壁厚度>5mm)、控制易复发因素(如控制胆囊收缩功能等)的基础上,术后3年的复发率可以控制在7%以内,术后8-12年的复发率可以控制在5%-12%左右。另外,在联合利胆溶石类药物(如牛磺熊去氧胆酸)或中医药治疗后,保胆取石术后的结石复发率有望降至更低。因此,这种手术方式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治疗手段。
  中医药治疗
  越来越多的胆囊结石患者选择保守治疗, 而中医药在此时的优势也较明显。中药方面,如大柴胡汤为主方的中药、柴胡桂枝干姜汤等也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此外,针灸对于改善胆囊炎症引起的胆绞痛、嗳气、口苦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中医药对胆囊结石的溶石作用仍有限,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使患者“带石生存",并减少胆囊结石带来的并发症。
  在现代医学理念的影响下,胆囊结石的治疗已不是单纯的保守或手术治疗,也不是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都在考虑如何让患者获得最大受益,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精神所在。

胆囊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常见误区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胆囊结石如果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常能够完全治愈。但遗憾的是,人们在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较普遍地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着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许多患者正是因为由于这些误区,没有得到及时和正确的治疗,发生了悲剧和惨剧,抱恨终生。胆囊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常见误区包括如下:

 误区一:胆囊是分泌胆汁的重要器官,没有了胆囊,体内就没有胆汁了。所以,切除胆囊对消化功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这个误区很普遍。这个误区实际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胆汁不是由胆囊分泌的,是由肝脏分泌的,胆囊的主要作用是储存、浓缩肝脏分泌的胆汁,当进食时,胆囊会反射性地将其中的胆汁排入肠道,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见,胆囊只是一个胆汁的集散地,类似一个储水池。

治疗胆囊结石只取出结石不切除胆囊是不明智的。一个长有结石的胆囊,无论胆囊本身的病变重否,日后再发结石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尤其是胆囊结石的病程较长时,胆囊往往已失去了它的储存、浓缩和排泄胆汁的功能,保存一个有病的胆囊就相当于保存一个病灶,日后更容易再发结石。再者,保留胆囊只取结石的手术较胆囊切除术更为复杂。

切除胆囊后,胆汁直接经胆总管缓缓流入十二指肠,由于餐后缺少了集中排入胆道的胆汁,术后近期内对高脂、高蛋白的饮食多少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每餐食量大者(如青壮年、农发工等)更为显著。三个月后,胆管会有轻微的扩张,相当于是对胆囊储存功能的代偿,对消化功能的影响就变得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我们曾对30岁之前接受胆囊结石的人群进行随访观察,绝大多数在手术后三个月即能够恢复手术前的饮食,手术前后的消化功能相差无几。

 误区二:胆囊结石是小毛病,即使不治疗,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

这一误区使许多患者“揣石待治”,或“揣石不治”,吃了各种各样的“亏”。细细算来,这些“亏”有大有小,大致可分为“小亏”、“中亏”、“大亏”和“重亏”。

发作一次急性胆囊炎,经受了病痛,耗费了钱财,可以列为吃“小亏”的范畴。如果患者通过这个“小亏”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治疗,将胆囊结石“斩草除根”,虽说是亡羊补牢,那也是“吃小亏赚了大便宜”。

如果胆囊内较小的结石从胆囊管脱出进入胆总管,形成继发性胆管结石,发生胆管梗阻、黄疸、急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时,那患者就算吃了“中亏”了,因为这时的病情已经较胆囊结石复杂得多了,治疗上仅靠腹腔镜也显得不够了,常需要更复杂的治疗。

当急性胆囊炎演变为胆囊化脓、穿孔,胆总管结石进一步并发重症胆管炎和重症胰腺炎时,病情就变得严重了,如果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发生死亡,即便是救治成功,那患者也是与死神擦肩而过,这种情况,患者可算是吃“大亏”了。

当然,胆囊结石还可以让您吃更大的“亏”,我们姑切称之为“重亏”,那就是胆囊癌。我们遇到过许多让人极其痛心的病例。一些患者发现胆囊结石达10年甚至更长时间,误解缠身,揣石不治。当症状明显不得不就医时,病情已不是简单的胆囊结石了,而是并发了胆囊癌。这种情况,即便是积极治疗,生存期也难超三年。

可见,胆囊结石决不是小毛病,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误区三: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有了症状再说。

由于B超等影像学检查的普及,有1/3以上的胆囊结石是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的,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还有相当一部分胆囊结石只表现为餐后胃区不适,长期按“胃病”治疗。理论上讲,所谓“无症状”只是相对的,也只是暂时的。随着胆囊病变的发展,机体抵抗力的逐渐降低,胆囊结石终会发生症状,患者不可因暂时无症状就任其不管,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胆囊结石在无症状时治疗,是防患于未然,当然要优于亡羊补牢!

 误区四:小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长大了再说。

这是个非常错误的观点。从专业的角度讲,胆囊结石越大越安全,因为直径超过1厘米的结石,既不容易卡在胆囊管,更不会掉入胆总管,很少会发生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发生各种并发症者,大多是直径在5毫米以下的结石。所以,小胆囊结石更危险,更应该尽早治疗!

误区五:单个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长多了再说。

的确,胆囊结石多发时,常常是大小不等,比单个胆囊结石的症状更常见,更重,更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更危险,更应该积极治疗,但这决不是说单个胆囊结石就不需要治疗。单个结石也同样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也同样会让患者吃上述的几个“亏”。单个较大的结石,由于症状常不严重,容易让患者产生麻痹思想,忽视治疗,更容易让患者吃“重亏“。临床上,并发胆囊癌的胆囊结石常常是单个较大的结石,很少是多发结石或小结石。因此,单个胆囊结石,不论大小,都应该积极治疗。

误区六:胆囊息肉只是胆囊里长了个息肉,不需要治疗

严格地讲,真正的胆囊息肉并不多见。我们常说的胆囊息肉,是超声检查对胆囊结石早期病变的一种描述,因为在超声影像上像息肉,所以把它描述为胆囊息肉样变。因此,我们可以把胆囊息肉样变看成是胆囊结石的一种早期形式。

较小的胆囊息肉样变(直径0.2~0.3厘米)通常无症状,很少引起并发症,不需要手术治疗,可以采取临床观察,辅助一些内科治疗,有一部分可以消失。直径在0.5厘米以上者,消失的可能性较小,如果症状较为明显,或有明显长大的趋势,可采取手术治疗。

所以,把胆囊息肉样变作为胆囊息肉是不对的,一概地认为胆囊息肉样变不需要手术治疗也是不正确的。

 误区七:高龄患者胆囊结石尽量不治疗。

高龄患者胆囊结石的治疗是个较复杂的临床问题。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力较低,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降低,老年胆囊结石的症状更多、更重,更容易发生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也更容易发生癌变,在处理上应该比中青年胆囊结石更积极。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常伴发心脑血管疾患、慢性肺损害、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风险较大,在手术决策上应更加慎重。

老年胆囊结石上述的两方面特点构成了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如处理不好,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患者让年龄大“吓”得不敢接受手术治疗,揣石不治,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另一方面,过分地忽略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导致轻率手术,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目前,这两方面的问题是常见的,是亟待解决的。

老年胆囊结石的正确处理具体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应积极治疗伴发的心血管疾患、慢性肺损害、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合并症处理好了,胆囊手术的风险就会有明显的降低。另一方面,要解决好术前检查、麻醉、手术等围手术期的各个环节。第二,老年患者的胆囊结石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决不能只考虑年龄因素。如果胆囊结石症状较多,发作较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便是年龄较大,只要身体的主要器官没有严重的功能障碍,在保证身体状况耐受的前提下,应积极地手术治疗,切不可因噎废食。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胆囊结石需要治疗,因合并其它系统的慢性疾病,又无法耐受麻醉等手术创伤,这种情况下,既要保证有效的治疗,又要尽可能地降低手术创伤,可以考虑在局部麻醉下行胆囊结石取除术。当然,如果患者已属80岁以上的高龄,胆囊结石又没有症状,或不重,则尽量避免手术治疗。第三,老年患者的救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院的综合条件,应尽可能依靠大的综合医院,尤其是肝胆专科治疗中心。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老年这个概念是发展的,上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通常把老年的概念限定在60岁以上,80年代之后,通常的概念是65岁以上,今后,随着国人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老年的概念可能还会有相应的提高。老年的概念更是相对的,一些高龄患者,年龄虽逾80岁,但他(她)的生理状况可能只相当于70岁的水平;相反,一些中青年患者,年龄虽只有50多岁,或60岁左右,但他(她)的生理状况可能早已进入老年状态。具体到每个人治疗方案的选择,不能仅看年龄,更重要的是要看生理状况。

总之,仅因为年龄大而不加选择地放弃胆囊结石的治疗是不明智的。

 误区八:胆囊结石可以溶石治疗和排石治疗

这两种方式都不足为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们曾做过实验研究,筛选了一些可以溶解胆囊结石的药物,发现有些药物的确可以溶解结石,但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很大,这样的治疗得不偿失。

如果说溶石治疗还有点道理的话,排石治疗就只能叫添乱了。从上文的叙述中,您也许已感受到了肝胆外科的一个重要观点,胆囊结石最怕的就是排石。把胆囊结石从胆囊排到胆总管内,就意味着病情的复杂化,小病就成了大病,病人从此就进入了可以说“危及四伏”的阶段,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也就会接踵而来。许多胆囊结石患者就是因为排石治疗,结石卡在了胆总管的下端,诱发了重症胰腺炎,导致了人财两空的惨局。

误区九:腹腔镜切除胆囊较开腹手术危险性更大,图安全,应选择传统的开腹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需在患者肚脐处作一个0.5cm-1cm的小切口,再在右上腹作2个或3个0.3cm的细小切口,把腹腔镜器械通过这些孔伸到腹腔内,切除胆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常规的手术方式,手术者利用杠杆原理间接操作,而且,所看到的图像也只是个二维图像。从理论上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的手术有更大的风险。但这样的风险主要是针对哪些刚开展这项技术,或开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多的医师和单位而言,对于有经验的肝胆外科专科医师来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胆囊是相似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基本上不损伤腹壁的血管、神经、肌肉,愈合后疤痕很小,不影响外观,术后很少发生肠粘连、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而且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身体恢复快。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这些优点,该术式已几乎成为了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唯一选择。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验方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肝利胆,通便泻火。主治化脓性胆囊炎,症见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两胁疼痛等病症。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热利湿,消肿排脓。适用于湿热内蕴而致急慢性胆囊炎。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湿,除黄,利胆。适用于慢性胆囊炎或胆石症。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肝热,利湿浊。适用于湿热内蕴而致急慢性胆囊炎,症见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两...

肝胆湿热胆囊炎方

清肝解毒,利湿排脓。适用于湿热内蕴而致慢性胆囊炎,症见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