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ejia

鳖甲

鳖甲

别名:上甲、鳖壳、鳖盖子、甲鱼壳、团鱼壳、团鱼甲、团鱼盖、脚鱼壳

性味:味,性。无毒。

归经:归经。

煎法:先煎

古籍:鳖甲古籍记载

鳖甲的功效与作用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手足瘈疚,经闭,癥瘕,久疟疟母。

用法用量:9~24g,先煎。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补虚、滋阴潜阳、平肝熄风、软坚散结。

鳖甲的功效与作用1.滋阴潜阳(肝肾阴虚证)用治肝肾阴虚所致的阴虚内热、阴虚风动、阴虚阳亢等诸证。用治阴虚风动,手足瘈疭,常与阿胶、麦冬等同用。

鳖甲的功效与作用2.软坚散结(癥瘕积聚,疟母证等)用治癥瘕积聚、疟母等,多与土鳖虫、桃仁等配伍同用,如鳖甲煎丸。因本品味咸,故能软坚散结。

鳖甲的功效与作用3.退热除蒸(骨蒸潮热,盗汗证)用治阴虚内热所致的骨蒸潮热,常与秦艽、地骨皮等同用。也可用治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等症,常与生地黄、青蒿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鳖甲图片

鳖甲

鳖甲图片

主治

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虚风内动、经闭、癥瘕、久疟、疟母及疮肿痈疡等病症。 现代研究证实,本品能软缩肝脾,常用于肝脾大。尚用于肺结核、颈淋巴结核、肠瘘、结核性溃疡、夏季热 所致低热等。

现代药理研究

1.鳖甲具有抗肿瘤活性。
2.中华鳖多糖能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和抗冷冻作用,有抗疲劳作用。
3.中华鳖多糖能提高小鼠PFC的溶血能力,促进抗体生成,增加DTH反应。
4.中华鳖多糖有增加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高度、延长持续收缩时间的作用。

成分

主含角蛋白、骨胶原蛋白、维生素、氨基酸、多糖及微量元素。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肝损伤、抗疲劳等作用。

用法用量

入汤剂9~24g,打碎入煎。亦可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多烧存性研粉撒或调敷,亦可水煎洗渍。

禁忌

脾胃阳衰,食减便溏或孕妇慎服。

不宜与理石,矾石同用。

过敏体质应避免使用。

选方

1、治温病热邪久羁下焦、热深厥甚:鳖甲24g,龟甲30g,炙甘草、生地黄、白芍各18g,麦冬、牡蛎各15g,阿胶、麻仁各9g。水煎服。

2、治产后受风、泄痢及带下:鳖甲如手大,当归、黄连、干姜各60g,黄柏30g。将以上5味中药细切,水煎,去渣,分3份,每日早、中、晚各1次。

药用部位

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背甲。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药材呈圆形成卵圆形,长10~18厘米,宽7~15厘米,厚约5毫米,背面微隆起。黑褐色或黑绿色,满布皱纹。背甲中央有不明显的骨节隆起,两侧各有8条对称的横凹纹。甲的边缘呈齿状,类白色。腹面灰白色,中央有突起的脊椎骨,两侧各有8条肋骨。质坚硬。微有腥气,味咸。野生,多生活于大淀、小河和池塘旁的泥沙里。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选购保存

以个大、完整、甲厚、无残肉、无腥臭味者为佳。

相关中药

中药配伍

相关方剂

秦艽鳖甲散

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青蒿鳖甲汤

养阴透热。

鳖甲煎丸

消症化积。

鳖甲汤

二岁至七岁儿不能食,或呕,或头热,或下痢,或渴,或手脚热,有时冷。

人参鳖甲煎丸

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

鳖甲黄连丸

小儿诸疳羸瘦,发热盗汗,寒热,肚大脚细,不肯进乳食,气粗促急,脾胃不调。

相关偏方验方

二地鳖甲方

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阳瘘症,症见临事即软,伴有早泄、惊悸出汗、精神紧张、口渴...

鳖甲汤

肋软骨炎。

鳖甲散

①《圣惠》。久患劳疟、瘴疟。②《普济方》。寒疟。

鳖甲丸

疟疾屡散,取汗既多,发于昼者。

鳖甲汤

温病斑疹烦喘,小便不利。

相关食疗

鳖甲蛤粉

主治吐血不止。

鳖甲炖鸽

能滋补精血。适用于肝肾不足型闭经。

炙鳖甲束

主治胃下垂。

鳖甲头烧灰

主治男子龟头痈及妇人阴疮脱肛。

红枣鳖甲汤

清热利湿,疏肝软坚。适用于肝硬化变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