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好吗

2020-07-15

肝癌晚期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好吗:
  肝癌的靶向治疗指的是肝癌的分子靶向精准治疗,只适用于肝癌晚期。肝癌早期是不适用于肝癌靶向治疗的。肝癌晚期的靶向治疗大概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受益,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能够针对晚期病人已经也是非常不容易。
  另外它的有效时间、窗口期也比较短,一般来说只是在半年到一年,过长时间患者会出现耐药。另外肝癌的靶向治疗副作用也非常严重,包括全身性的抑制反应等。



肝癌晚期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好吗相关阅读


肝癌介入治疗是什么

严格意义上,肝癌介入治疗不能归到手术的范畴,它是一个局部治疗的范畴。肝癌介入治疗是通过股动脉插一根导管到肝脏肿瘤的供血部位,向肝脏供血的动脉打栓塞剂即化疗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的目的。肝癌介入治疗是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首选的治疗办法,它有很多优点,它的创伤比较小,操作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单次的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但它也有缺点,它不是根治性的办法,不能完全的杀死肿瘤,而且它对肝脏的功能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如果肝功能太差的患者也不适合选择肝癌的介入治疗。

甲胎蛋白是什么

甲胎蛋白是由胎儿的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蛋白。它往往在原发性肝癌还有其他的恶性肿瘤,如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会明显的增高。在临床当中常常把甲胎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检测的一种指标或者把它用于判断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好坏的一种指标。甲胎蛋白偏高还可以见于一些良性的疾病,如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正常妇女妊娠甲胎蛋白也会增高。所以,甲胎蛋白偏高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如果出现了症状一般患者都是原发性疾病的症状,例如甲胎蛋白增高是由原发性肝癌引起,则患者表现的是肝癌的症状。

肝癌是怎么形成的

肝癌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常见的肝细胞肝癌,还有肝内胆管细胞癌,还有一些罕见的恶性肿瘤,比如肝母细胞瘤、肝脏血管肉瘤、平滑肌瘤肉瘤等等。但是后面的这几种疾病,都相对比较少见。最常见的是肝细胞肝癌。一般在临床上提肝癌的时候,指的就是肝细胞肝癌。在中国也是,肝细胞肝癌最多见,在临床上也是一种肝癌。实际上多数情况下都指的是肝细胞肝癌。肝细胞肝癌最常见的诱因是肝炎。常见有两种,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这两种病毒可以导致肝炎,肝炎时间长以后会变成肝硬化,肝硬化实际上就是肝细胞再生的过程。因为肝炎病毒的存在,导致肝细胞的反复损伤、修复、增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细胞的修复出现错误,就导致肝癌的发生。还有一部分病人是酒精性肝硬化。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比较大。在西方国家过去,酒精性肝硬化导致的癌变多见。中国以前生活水平比较低,可能往往都是肝炎病毒引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相当一部分病人也是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导致癌变。

肝癌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肝癌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肝癌早期其实没有特别的症状,往往和基础病变的症状混淆。因为这部分病人多数合并有肝硬化、肝炎,它的这些症状实际上很难区分。早期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往往到后期,有一些肿瘤长得比较大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症状。比如说肝区的不适或者肿瘤影响了其他的重要脏器,引起相应的症状。早期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而且很容易和它的基础病变混淆。

肝癌病人有什么饮食禁忌

肝癌病人的饮食,要强调营养为主。只有有好的营养的支持,才能经得住各种各样的治疗。一个错误的理论是得了肝癌的病人,大家不太愿意吃好东西,吃了营养丰富的东西都去喂癌细胞去了,正常的细胞得不到。这个观点是没有道理的,是因噎废食。希望肝癌患者,要重视营养,支持治疗。

肝癌分类

肝癌分类:肝癌是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可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种最常见,是发生在肝脏细胞上皮的肿瘤,即肝细胞癌,肝脏本身的病变导致的癌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肿瘤。
第二种为胆管上皮来源肿瘤,即胆管细胞癌;是肝脏它产生胆汁之后,通过胆管收集起来,然后运输到胆囊,通过胆总管再运输到肠道里去,所以胆管上皮来源的癌就叫胆管细胞癌,也叫肝内胆管癌,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发性肝癌,
第三种为混合型,即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
第四种为肝转移癌。

肝癌晚期扩散了怎么办

肝癌是恶性的肿瘤,如果肝癌晚期癌细胞被证实已经扩散,往往意味着患者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此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取一些姑息性的治疗办法,例如靶向治疗,可以应用多吉美即索拉非尼;如果患者对索拉非尼耐药,可以用二代的瑞戈非尼或者是乐伐替尼,甚至用免疫治疗如PD-1、PDL-1;这些治疗可能会延长患者生存的效果。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做好保健工作,心理上要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饮食上应注意膳食结构调整,加强营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剑突下疼痛是肝癌吗

剑突起保护心脏作用,此处遭到暴力击打,强力震荡心脏,使剑突软骨直接压迫心脏,同时也能够直接刺激胃上中枢神经,使人当即产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者因剑突软骨骨折,软骨茬容易刺破心脏。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剑突下的疼痛,除了肝脏疾病,如肝癌或者肝脓肿类的疾病以外,胆道的疾病,如胆囊、胆管、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等,还有胃的疾病,如胃炎或者心脏的疾病,如心肌梗塞等,也能引起剑突下的疼痛。因此,剑突下的疼痛不一定就是肝癌。

低分化肝细胞癌

分化程度的不同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是有一定关师系的,低分化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差距非常大,低分化的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速度快,恶性程度比较高,有的时候对化疗治疗不敏感。手术结合化疗靶向治疗,可能会改善病人的预后。

肝癌晚期全身发黄怎么回事

肝癌晚期全身发黄,说明病人的肝功能已经很差了,身体的胆红素已经进入血液,引起了全身发黄症状,即所谓的黄疸。这时患者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所以在进行治疗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黄,然后再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无法手术的晚期肝癌放射治疗效果如何

原发性肝癌高发于亚洲及非洲,由于肝癌患者多伴发肝硬化,肿瘤多发病灶,容易侵犯肝脏的重要血管等等原因,因此仅仅一部分患者能够接受手术治疗,虽然有报道动脉导管化疗介入治疗使无法切除的肝癌患者生存期延长,但是前瞻性的随机实验中并没有得到证实。局部放疗在局限的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是由于肝脏对放疗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在大肝癌放疗中肝脏的耐受性及放疗剂量一直没有解决。

为解决上述难题,韩国医学中心放疗科教授对59例1998~2002年间的肝癌患者行局部放疗并对放疗的疗效进行了评价。CT模拟定位,放疗剂量为30~55Gy,平均剂量45.3Gy,单次剂量2~3Gy。通过测量CT影像下肿瘤最大径的改变,评价肿瘤应答情况。

结果:5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者为39例,占66.1%。其中肿瘤完全消失(CR)的有5例,34例患者肿瘤缩小大于50%(PR)。等效生物剂量大于50Gy者,CR或PR者占到72.8%,而小于50Gy者,仅有46.7%的患者获得CR或PR,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99)。放疗后,2年生存率为27.4%(中位生存期10个月),而2年生存率受肿瘤反应率(CR+PR)的影响(P=0.0640)。对于CR患者,2年生存率为50%,PR患者,2年生存率为21.8%。本组病例中,未出现3、4级急性毒副作用,3例患者出现进展性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放疗的肿瘤反应率(即近期有效率)为66.7%,放疗的副作用能够接受,放疗剂量是预后的显著影响因子,但是放疗的最佳剂量还没有确定,需要进一步剂量递增临床实验来确定肝癌放疗的最佳剂量。

肝癌分型及病理

☆肝细胞癌按肉眼形态可分为五类:

① 弥漫型,小癌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

② 块状型,瘤体直径在5~10cm之间,根据肿块数量和形态,又分单块型、融合块状型、多块状型;

③ 巨块型,瘤体直径大于10 cm;

④ 结节型,瘤体直径在3~5 cm之间;

⑤ 小癌型,瘤体直径小于3cm,边界清楚。

☆肝细胞癌按组织排列方式及细胞特征亦可分为五类:

① 梁状型:为HCC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②假腺样和腺泡状型;

③ 致密(实性)型;

④ 硬化型;

⑤ 其他类型:紫癜样、菊型团样、自发性坏死及伴其他不同类型的肿瘤成分。

◇肝细胞癌细胞学分型 :

①肝细胞型:最为常见,癌细胞呈多边形,与正常肝细胞相似,但癌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②透明细胞型:癌组织中50%以上的癌细胞胞浆内富含糖原,细胞浆可呈淡染细丝状,或透明状。

③梭形细胞型:约占肝细胞癌的5%,其中约46%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呈阳性。该型常出现门静脉侵犯和肝内转移,预后较差。

④富脂型:为癌细胞脂肪代谢紊乱所致,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如局灶性脂肪变等。

◇肝细胞癌的分化与分级:

Ⅰ级:癌细胞呈高分化状态,类似正常肝细胞,细梁型排列。手术切除率较高,术后生存机率较高.

Ⅱ级:癌细胞中度分化,形态接近正常肝细胞,但核/浆比增大,核染色加深,胞浆嗜酸性增加,在梁索型基础上出现假腺管型结构。大肝癌切除率明显降低且术后短期内复发的机率很高。

Ⅲ级:癌细胞分化较差,核体积与核染色均超过Ⅱ级,核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瘤巨细胞。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切缘见癌浸润;

Ⅳ级:癌细胞分化最差,形状极不规则,高度异型的癌细胞占多数,细胞排列松散。镜下可见较多的血管癌栓或卫星灶 ,伴肝内、外转移。

◆小肝癌

指单结节直径或两个相邻癌结节直径之和≤3厘米的肝癌,少有肉眼可见的癌栓,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小肝癌属早期肝癌,有如下病理形态特点

◇小肝癌的分化与癌灶大小有关;

◇小肝癌具有膨胀性生长和侵润性生长的特点;

◇近60%的小肝癌呈Ⅰ~Ⅱ级高分化表现,需要与肝细胞腺瘤、肝腺瘤样增生、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相鉴别,可做相关免疫组化或肿瘤基因标志物检测以帮助。

◆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癌 占肝脏恶性肿瘤的2.3%。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提示,多基因变异在肝内胆管癌的多阶段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肉眼所见:肝内胆管癌 以肝左外叶多见,瘤体直径2~15cm,可包裹累及的胆管,肝组织常有淤胆,少有肝硬化。

◇镜下所见:典型的肝内胆管癌 为中度分化的腺癌,癌细胞有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不含胆汁,癌细胞核膜清楚,核仁不明显,常见核分裂象。

◇组织学类型:肝内胆管癌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或梁索型。分化差的腺癌包括多形型、腺泡型、黏液型、印戒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等。

◇治疗及预后:总体来说,肝内胆管癌 恶性程度较高,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一般可将平均生存期提高到2年。

◆混合型肝癌

由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 两种成分混合构成,发生率少于肝脏肿瘤的5%。主要表现为在一个肿瘤结节内,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两种成分或相互混杂或分区存在,在基因表型分析上显示分属两个独立的克隆。混合型肝癌属于高侵袭性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为24%,比单纯性肝细胞癌(37%)可能更差,治疗原则同肝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为一种肝脏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占儿童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0% ~62%, 2岁和5岁以下的患儿分别占70%和90%,平均年龄16个月,男女之比为2:1。5%~96%患儿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升高。肿瘤多位于肝右叶,以单个实性大肿块为主,切面为实性分叶状,或因出血坏死而局部囊性变,含有骨性成分时质地坚硬并伴有钙化。肿瘤半数有纤维包膜,肝组织无肝硬化。

镜下可分为上皮型(56%)和上皮-间叶混合型(44%)。

◇上皮型

①胎儿型:最常见,约占31%,瘤细胞犹如6~8周的胎肝细胞,为圆形或立方形,小于正常肝细胞,排列成1~2层细胞厚的梁状,相互交替排列成特征性的亮区和暗区结构。

②胚胎型:约占19%,瘤细胞分化更差,缺乏相互连接,通常排列成不规则索状、条带状、腺泡状、菊花团状。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稀少,嗜碱性,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多见。胚胎型和胎儿型常混合出现。

③粗梁型:约占3%,瘤细胞排列成10余层细胞厚度的梁索状,是肝母细胞瘤分化较为成熟的表现。

④小细胞未分化型:占2%~10%,是肝母细胞瘤中分化最差的一种组织类型。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因连接差而呈松散片状或巢状分布,胞质少,细胞边界不清。

◇上皮-间叶型混合型

由数量不等的胎儿型或胚胎型上皮细胞成分与三个胚层的间叶成分混合出现,最常见的间叶成分是围绕瘤细胞沉积的骨样组织和灶性钙化。

◆纤维板层型癌

纤维板层型癌在我国非常少见。在美国,此肿瘤在所有肝细胞癌中占1%。患者主要为青年人,90%以上发生于35岁以下人群, 患者中多无肝硬化,85%~90%以上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不升高,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可升高。

海扶刀能否治疗肝癌

海扶刀可以治疗肝癌。肝癌以往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动脉栓塞治疗、化疗等,但很多患者发现发现时往往已是肿瘤晚期,或肿瘤位于大血管附近,失去手术机会,有的患者因身体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同时手术切也有很多并发症。海扶刀治疗肝癌,具有痛苦小、不开刀、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可重复等特点,可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命。海扶刀治疗后未发现局部瘤体破裂、黄疸、胆汁漏出、血管损伤等情况,治疗是很安全的。

(1)适应证:晚期肿瘤姑息性治疗、直径小于10cm的右肝单发性肝癌、右肝巨大肿瘤伴卫星结节,且仍局限于右肝肿块;手术后局部复发、门静脉癌栓;

(2)禁忌证:已有恶液质、弥漫性肝癌、晚期肝功能严重失代偿,远处转移。

(3)治疗过程:肿块位于右肝者应右侧卧,位于左肝者常用平卧位。术前B超对靶区肿瘤进行定位,制定治疗计划。然后对肿瘤进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消融”治疗。每日1次,1个层面约40~60分钟,以后逐天逐层累加直至整个肿瘤全部被消融。治疗完成后,观察是否有表皮损伤,然后用机外B超扫描整个靶区的情况,判断疗效。

(4)术后处理:随访患者肝功能及电解质情况,在肝功能较差、有腹水、黄疸者应给予支持治疗。大部分受治者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内,少数患者3~5天内体温可升高,一般低于38.5℃,常规禁食4小时,左叶肝癌者应禁食6小时后从流质开始,逐渐过渡。治疗后部分患者3~5天有上腹疼痛,一般较轻,可自行缓解。

(5)疗效评佑:HIFU可破坏肝癌组织,癌细胞出现不可逆坏死。CT可示靶区CT值明显下降,增强CT示动脉相、门静脉相对靶区均无供血,治疗边缘可见一增强带。MRI平扫T1、T2加权相可见癌灶信号改变、增强示动脉相、门脉相靶区血供消失,延迟相在治疗边缘见一增强带. 超声治疗有效可见肿块逐渐缩小,血供消失,组织坏死、液化、最后被吸收。

(6)随访:治疗后2年内应每2个月随访1次,2年以上半年复查1次,5年以上应每1年复查1次。AFP可作为判断有无肿瘤复发指标。影像学如果治疗彻底,肿块将减小、消失,或者肿块存在,但已无活细胞,肿块直径5cm以上者,2年内仍可见到肿块影,需注意用PET鉴别。

通过临床观察治疗前后甲胎蛋白、肝功能及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海扶刀治疗肝癌患者临床缓解率在80%以上。对于血液供应丰富的肝脏肿瘤可与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在海扶刀治疗前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可以阻断肿瘤中心部供血,同时栓塞用可作为肿瘤标记,便于海扶刀定位。碘油同时改变了肿瘤内的声阻抗差和声波吸收系数,有利于海扶刀治疗时聚焦处能量转换,提高了治疗效果。

硫磺菌对肝癌的治疗有哪些作用

癌症中晚期患者多伴随各种并发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没有食欲,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呼吸系统:癌症患者长期卧床会伴有肺部的感染,出现喘息、咳嗽、呼吸衰竭、气短等症状。

严重疼痛:中晚期癌症患者十个人有九个会出现严重疼痛,临床称为癌痛。西医都用止疼药甚至杜冷丁等麻醉剂,中医治疗可帮助病人缓解癌痛。

严重消瘦:同时还伴有恶液质体质,即晚期肿瘤一种严重消瘦的身体状态。

如何缓解癌症晚期患者的不适?答案是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扶正气,提升胃气,增强患者食欲,是中医治疗晚期癌症的首要措施。有胃气,能吃饭,气血有生化之源,才能有其他的治疗。

真菌的使用需要配合中药的使用,才能更有利于癌症的晚期治疗与保养。

长在云杉、柳树上的硫磺菌,性甘温,有补气养血的效果,适合晚期肿瘤身体虚弱的人群使用。

硫磺菌+猴头菇,再加上中药适合胃癌晚期的患者。硫磺菌+云芝,则适合肝癌晚期的患者保守治疗。

癌症晚期的日常保养平时可用硫磺菌、山药、大枣、枸杞、薏仁来煮粥。硫磺菌补气养血、山药健脾益气、大枣补气养血温胃、枸杞滋补肝肾、薏米健脾利湿,几种药食两用的食材煮粥,对晚期癌症的身体有非常好的补益作用。

硫磺菌+灵芝+桦褐孔菌+云芝,癌症患者可选用这几种真菌代茶饮用。灵芝补气安神,桦褐孔菌益气养津,云芝健脾疏肝,这几个真菌合用,健脾益气,疏肝安神的作用。

肝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肝就像人体的“中央银行”,管理身体三大“货币”——气、血、水的流通。情绪、睡眠、饮食、药物等,均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保肝就是减轻肝脏负担,增加肝脏营养和改善肝脏供血。

情绪波动、熬夜、酗酒等因素是目前我国患有各种肝病的患者数量近亿的部分原因。这一庞大的数字须引起大家注意。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例肝癌发病,我国肝癌发病率占世界每年新发病人的55%。作为乙肝大国,我国的肝癌多是经由肝病三步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发展而来的。

肝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从形态学分类为弥漫型、块状型、结节型及小癌型,镜下分为肝细胞癌(约占85%)、胆管细胞癌(约占7.4%)、混合型(约占7.6%)。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一确诊已经中晚期,中晚期肝癌自然生存期仅有2—6个月。

近几十年以来,虽然肝癌的外科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新诊断出的肝癌患者中只有10%一15%适合手术,同时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很高,肿瘤复发后的处理也相对较为困难。手术治疗可以相对干净地切除肉眼所见原发癌灶,但无法发现癌细胞向肝内门静脉(肝静脉)侵犯的情况;其次手术的出血和挤压亦可造成癌细胞局部种植和沿血道、淋巴道到达远处,形成微转移灶;以及手术创伤可导致免疫力低下等,均可出现日后的局部复发,肝内转移及远道转移等不利情况,这些是手术治疗肝癌的局限性。另外,部分患者在诊断确立时,由于受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肝脏的基本病变、肝功能和患者的整体状况的影响,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此时,非手术性局部治疗方法就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

伽玛刀治疗肝癌的适应症:

一般情况较好;对肝内单个病灶且直径5cm以下或一个大病灶和几个小病灶局限在肝的一个叶,总体积不超过肝体积的60%;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癌栓存在;肝功能基本正常,肝硬化不明显;无远处转移的肝癌患者可行根治性伽玛刀治疗。

对肝内病灶在5cm以上,或多个病灶体积占肝脏总体积60%以上;门脉主干或左右支内癌栓,可针对癌栓伽玛刀治疗;肝门区附近肿瘤有阻塞性黄疸存在;无论原发灶控制与否,存在肺、骨、淋巴结转移或已有压迫症状;手术或介入治疗,癌瘤残存、未控制或有肝内播散的肝癌患者,伽玛刀可起到缓解症状,或稳定病灶发展的作用。

肝癌晚期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好吗-乡间郎中

肝癌晚期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好吗

2020-07-15

肝癌晚期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好吗:
  肝癌的靶向治疗指的是肝癌的分子靶向精准治疗,只适用于肝癌晚期。肝癌早期是不适用于肝癌靶向治疗的。肝癌晚期的靶向治疗大概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受益,虽然不是很高,但是能够针对晚期病人已经也是非常不容易。
  另外它的有效时间、窗口期也比较短,一般来说只是在半年到一年,过长时间患者会出现耐药。另外肝癌的靶向治疗副作用也非常严重,包括全身性的抑制反应等。



肝癌晚期用靶向药治疗效果好吗相关阅读


肝癌介入治疗是什么

严格意义上,肝癌介入治疗不能归到手术的范畴,它是一个局部治疗的范畴。肝癌介入治疗是通过股动脉插一根导管到肝脏肿瘤的供血部位,向肝脏供血的动脉打栓塞剂即化疗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的目的。肝癌介入治疗是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首选的治疗办法,它有很多优点,它的创伤比较小,操作的时间相对比较短,单次的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但它也有缺点,它不是根治性的办法,不能完全的杀死肿瘤,而且它对肝脏的功能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如果肝功能太差的患者也不适合选择肝癌的介入治疗。

甲胎蛋白是什么

甲胎蛋白是由胎儿的肝细胞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蛋白。它往往在原发性肝癌还有其他的恶性肿瘤,如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会明显的增高。在临床当中常常把甲胎蛋白作为原发性肝癌检测的一种指标或者把它用于判断原发性肝癌治疗效果好坏的一种指标。甲胎蛋白偏高还可以见于一些良性的疾病,如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正常妇女妊娠甲胎蛋白也会增高。所以,甲胎蛋白偏高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如果出现了症状一般患者都是原发性疾病的症状,例如甲胎蛋白增高是由原发性肝癌引起,则患者表现的是肝癌的症状。

肝癌是怎么形成的

肝癌这个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常见的肝细胞肝癌,还有肝内胆管细胞癌,还有一些罕见的恶性肿瘤,比如肝母细胞瘤、肝脏血管肉瘤、平滑肌瘤肉瘤等等。但是后面的这几种疾病,都相对比较少见。最常见的是肝细胞肝癌。一般在临床上提肝癌的时候,指的就是肝细胞肝癌。在中国也是,肝细胞肝癌最多见,在临床上也是一种肝癌。实际上多数情况下都指的是肝细胞肝癌。肝细胞肝癌最常见的诱因是肝炎。常见有两种,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这两种病毒可以导致肝炎,肝炎时间长以后会变成肝硬化,肝硬化实际上就是肝细胞再生的过程。因为肝炎病毒的存在,导致肝细胞的反复损伤、修复、增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细胞的修复出现错误,就导致肝癌的发生。还有一部分病人是酒精性肝硬化。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比较大。在西方国家过去,酒精性肝硬化导致的癌变多见。中国以前生活水平比较低,可能往往都是肝炎病毒引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相当一部分病人也是酒精性肝硬化,最后导致癌变。

肝癌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肝癌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肝癌早期其实没有特别的症状,往往和基础病变的症状混淆。因为这部分病人多数合并有肝硬化、肝炎,它的这些症状实际上很难区分。早期没有什么特异性表现。往往到后期,有一些肿瘤长得比较大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症状。比如说肝区的不适或者肿瘤影响了其他的重要脏器,引起相应的症状。早期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而且很容易和它的基础病变混淆。

肝癌病人有什么饮食禁忌

肝癌病人的饮食,要强调营养为主。只有有好的营养的支持,才能经得住各种各样的治疗。一个错误的理论是得了肝癌的病人,大家不太愿意吃好东西,吃了营养丰富的东西都去喂癌细胞去了,正常的细胞得不到。这个观点是没有道理的,是因噎废食。希望肝癌患者,要重视营养,支持治疗。

肝癌分类

肝癌分类:肝癌是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可分为几种类型。
第一种最常见,是发生在肝脏细胞上皮的肿瘤,即肝细胞癌,肝脏本身的病变导致的癌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肿瘤。
第二种为胆管上皮来源肿瘤,即胆管细胞癌;是肝脏它产生胆汁之后,通过胆管收集起来,然后运输到胆囊,通过胆总管再运输到肠道里去,所以胆管上皮来源的癌就叫胆管细胞癌,也叫肝内胆管癌,这是比较常见的原发性肝癌,
第三种为混合型,即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
第四种为肝转移癌。

肝癌晚期扩散了怎么办

肝癌是恶性的肿瘤,如果肝癌晚期癌细胞被证实已经扩散,往往意味着患者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此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取一些姑息性的治疗办法,例如靶向治疗,可以应用多吉美即索拉非尼;如果患者对索拉非尼耐药,可以用二代的瑞戈非尼或者是乐伐替尼,甚至用免疫治疗如PD-1、PDL-1;这些治疗可能会延长患者生存的效果。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做好保健工作,心理上要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饮食上应注意膳食结构调整,加强营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剑突下疼痛是肝癌吗

剑突起保护心脏作用,此处遭到暴力击打,强力震荡心脏,使剑突软骨直接压迫心脏,同时也能够直接刺激胃上中枢神经,使人当即产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者因剑突软骨骨折,软骨茬容易刺破心脏。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剑突下的疼痛,除了肝脏疾病,如肝癌或者肝脓肿类的疾病以外,胆道的疾病,如胆囊、胆管、急性胆囊炎、胆管结石、急性胆管炎等,还有胃的疾病,如胃炎或者心脏的疾病,如心肌梗塞等,也能引起剑突下的疼痛。因此,剑突下的疼痛不一定就是肝癌。

低分化肝细胞癌

分化程度的不同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是有一定关师系的,低分化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差距非常大,低分化的肝细胞癌细胞增殖的速度快,恶性程度比较高,有的时候对化疗治疗不敏感。手术结合化疗靶向治疗,可能会改善病人的预后。

肝癌晚期全身发黄怎么回事

肝癌晚期全身发黄,说明病人的肝功能已经很差了,身体的胆红素已经进入血液,引起了全身发黄症状,即所谓的黄疸。这时患者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所以在进行治疗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黄,然后再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无法手术的晚期肝癌放射治疗效果如何

原发性肝癌高发于亚洲及非洲,由于肝癌患者多伴发肝硬化,肿瘤多发病灶,容易侵犯肝脏的重要血管等等原因,因此仅仅一部分患者能够接受手术治疗,虽然有报道动脉导管化疗介入治疗使无法切除的肝癌患者生存期延长,但是前瞻性的随机实验中并没有得到证实。局部放疗在局限的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是由于肝脏对放疗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在大肝癌放疗中肝脏的耐受性及放疗剂量一直没有解决。

为解决上述难题,韩国医学中心放疗科教授对59例1998~2002年间的肝癌患者行局部放疗并对放疗的疗效进行了评价。CT模拟定位,放疗剂量为30~55Gy,平均剂量45.3Gy,单次剂量2~3Gy。通过测量CT影像下肿瘤最大径的改变,评价肿瘤应答情况。

结果:5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者为39例,占66.1%。其中肿瘤完全消失(CR)的有5例,34例患者肿瘤缩小大于50%(PR)。等效生物剂量大于50Gy者,CR或PR者占到72.8%,而小于50Gy者,仅有46.7%的患者获得CR或PR,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99)。放疗后,2年生存率为27.4%(中位生存期10个月),而2年生存率受肿瘤反应率(CR+PR)的影响(P=0.0640)。对于CR患者,2年生存率为50%,PR患者,2年生存率为21.8%。本组病例中,未出现3、4级急性毒副作用,3例患者出现进展性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放疗的肿瘤反应率(即近期有效率)为66.7%,放疗的副作用能够接受,放疗剂量是预后的显著影响因子,但是放疗的最佳剂量还没有确定,需要进一步剂量递增临床实验来确定肝癌放疗的最佳剂量。

肝癌分型及病理

☆肝细胞癌按肉眼形态可分为五类:

① 弥漫型,小癌结节弥漫分布于全肝;

② 块状型,瘤体直径在5~10cm之间,根据肿块数量和形态,又分单块型、融合块状型、多块状型;

③ 巨块型,瘤体直径大于10 cm;

④ 结节型,瘤体直径在3~5 cm之间;

⑤ 小癌型,瘤体直径小于3cm,边界清楚。

☆肝细胞癌按组织排列方式及细胞特征亦可分为五类:

① 梁状型:为HCC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②假腺样和腺泡状型;

③ 致密(实性)型;

④ 硬化型;

⑤ 其他类型:紫癜样、菊型团样、自发性坏死及伴其他不同类型的肿瘤成分。

◇肝细胞癌细胞学分型 :

①肝细胞型:最为常见,癌细胞呈多边形,与正常肝细胞相似,但癌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②透明细胞型:癌组织中50%以上的癌细胞胞浆内富含糖原,细胞浆可呈淡染细丝状,或透明状。

③梭形细胞型:约占肝细胞癌的5%,其中约46%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呈阳性。该型常出现门静脉侵犯和肝内转移,预后较差。

④富脂型:为癌细胞脂肪代谢紊乱所致,易误诊为良性病变,如局灶性脂肪变等。

◇肝细胞癌的分化与分级:

Ⅰ级:癌细胞呈高分化状态,类似正常肝细胞,细梁型排列。手术切除率较高,术后生存机率较高.

Ⅱ级:癌细胞中度分化,形态接近正常肝细胞,但核/浆比增大,核染色加深,胞浆嗜酸性增加,在梁索型基础上出现假腺管型结构。大肝癌切除率明显降低且术后短期内复发的机率很高。

Ⅲ级:癌细胞分化较差,核体积与核染色均超过Ⅱ级,核异型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瘤巨细胞。不能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切缘见癌浸润;

Ⅳ级:癌细胞分化最差,形状极不规则,高度异型的癌细胞占多数,细胞排列松散。镜下可见较多的血管癌栓或卫星灶 ,伴肝内、外转移。

◆小肝癌

指单结节直径或两个相邻癌结节直径之和≤3厘米的肝癌,少有肉眼可见的癌栓,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小肝癌属早期肝癌,有如下病理形态特点

◇小肝癌的分化与癌灶大小有关;

◇小肝癌具有膨胀性生长和侵润性生长的特点;

◇近60%的小肝癌呈Ⅰ~Ⅱ级高分化表现,需要与肝细胞腺瘤、肝腺瘤样增生、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相鉴别,可做相关免疫组化或肿瘤基因标志物检测以帮助。

◆肝内胆管癌

肝内胆管癌 占肝脏恶性肿瘤的2.3%。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研究提示,多基因变异在肝内胆管癌的多阶段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肉眼所见:肝内胆管癌 以肝左外叶多见,瘤体直径2~15cm,可包裹累及的胆管,肝组织常有淤胆,少有肝硬化。

◇镜下所见:典型的肝内胆管癌 为中度分化的腺癌,癌细胞有立方形或低柱状,胞质不含胆汁,癌细胞核膜清楚,核仁不明显,常见核分裂象。

◇组织学类型:肝内胆管癌 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或梁索型。分化差的腺癌包括多形型、腺泡型、黏液型、印戒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等。

◇治疗及预后:总体来说,肝内胆管癌 恶性程度较高,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一般可将平均生存期提高到2年。

◆混合型肝癌

由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 两种成分混合构成,发生率少于肝脏肿瘤的5%。主要表现为在一个肿瘤结节内,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两种成分或相互混杂或分区存在,在基因表型分析上显示分属两个独立的克隆。混合型肝癌属于高侵袭性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为24%,比单纯性肝细胞癌(37%)可能更差,治疗原则同肝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为一种肝脏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占儿童肝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0% ~62%, 2岁和5岁以下的患儿分别占70%和90%,平均年龄16个月,男女之比为2:1。5%~96%患儿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升高。肿瘤多位于肝右叶,以单个实性大肿块为主,切面为实性分叶状,或因出血坏死而局部囊性变,含有骨性成分时质地坚硬并伴有钙化。肿瘤半数有纤维包膜,肝组织无肝硬化。

镜下可分为上皮型(56%)和上皮-间叶混合型(44%)。

◇上皮型

①胎儿型:最常见,约占31%,瘤细胞犹如6~8周的胎肝细胞,为圆形或立方形,小于正常肝细胞,排列成1~2层细胞厚的梁状,相互交替排列成特征性的亮区和暗区结构。

②胚胎型:约占19%,瘤细胞分化更差,缺乏相互连接,通常排列成不规则索状、条带状、腺泡状、菊花团状。瘤细胞边界不清,胞质稀少,嗜碱性,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多见。胚胎型和胎儿型常混合出现。

③粗梁型:约占3%,瘤细胞排列成10余层细胞厚度的梁索状,是肝母细胞瘤分化较为成熟的表现。

④小细胞未分化型:占2%~10%,是肝母细胞瘤中分化最差的一种组织类型。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因连接差而呈松散片状或巢状分布,胞质少,细胞边界不清。

◇上皮-间叶型混合型

由数量不等的胎儿型或胚胎型上皮细胞成分与三个胚层的间叶成分混合出现,最常见的间叶成分是围绕瘤细胞沉积的骨样组织和灶性钙化。

◆纤维板层型癌

纤维板层型癌在我国非常少见。在美国,此肿瘤在所有肝细胞癌中占1%。患者主要为青年人,90%以上发生于35岁以下人群, 患者中多无肝硬化,85%~90%以上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不升高,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可升高。

海扶刀能否治疗肝癌

海扶刀可以治疗肝癌。肝癌以往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动脉栓塞治疗、化疗等,但很多患者发现发现时往往已是肿瘤晚期,或肿瘤位于大血管附近,失去手术机会,有的患者因身体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同时手术切也有很多并发症。海扶刀治疗肝癌,具有痛苦小、不开刀、损伤小、安全、并发症少、可重复等特点,可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命。海扶刀治疗后未发现局部瘤体破裂、黄疸、胆汁漏出、血管损伤等情况,治疗是很安全的。

(1)适应证:晚期肿瘤姑息性治疗、直径小于10cm的右肝单发性肝癌、右肝巨大肿瘤伴卫星结节,且仍局限于右肝肿块;手术后局部复发、门静脉癌栓;

(2)禁忌证:已有恶液质、弥漫性肝癌、晚期肝功能严重失代偿,远处转移。

(3)治疗过程:肿块位于右肝者应右侧卧,位于左肝者常用平卧位。术前B超对靶区肿瘤进行定位,制定治疗计划。然后对肿瘤进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消融”治疗。每日1次,1个层面约40~60分钟,以后逐天逐层累加直至整个肿瘤全部被消融。治疗完成后,观察是否有表皮损伤,然后用机外B超扫描整个靶区的情况,判断疗效。

(4)术后处理:随访患者肝功能及电解质情况,在肝功能较差、有腹水、黄疸者应给予支持治疗。大部分受治者体温均在正常范围内,少数患者3~5天内体温可升高,一般低于38.5℃,常规禁食4小时,左叶肝癌者应禁食6小时后从流质开始,逐渐过渡。治疗后部分患者3~5天有上腹疼痛,一般较轻,可自行缓解。

(5)疗效评佑:HIFU可破坏肝癌组织,癌细胞出现不可逆坏死。CT可示靶区CT值明显下降,增强CT示动脉相、门静脉相对靶区均无供血,治疗边缘可见一增强带。MRI平扫T1、T2加权相可见癌灶信号改变、增强示动脉相、门脉相靶区血供消失,延迟相在治疗边缘见一增强带. 超声治疗有效可见肿块逐渐缩小,血供消失,组织坏死、液化、最后被吸收。

(6)随访:治疗后2年内应每2个月随访1次,2年以上半年复查1次,5年以上应每1年复查1次。AFP可作为判断有无肿瘤复发指标。影像学如果治疗彻底,肿块将减小、消失,或者肿块存在,但已无活细胞,肿块直径5cm以上者,2年内仍可见到肿块影,需注意用PET鉴别。

通过临床观察治疗前后甲胎蛋白、肝功能及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海扶刀治疗肝癌患者临床缓解率在80%以上。对于血液供应丰富的肝脏肿瘤可与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在海扶刀治疗前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可以阻断肿瘤中心部供血,同时栓塞用可作为肿瘤标记,便于海扶刀定位。碘油同时改变了肿瘤内的声阻抗差和声波吸收系数,有利于海扶刀治疗时聚焦处能量转换,提高了治疗效果。

硫磺菌对肝癌的治疗有哪些作用

癌症中晚期患者多伴随各种并发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没有食欲,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呼吸系统:癌症患者长期卧床会伴有肺部的感染,出现喘息、咳嗽、呼吸衰竭、气短等症状。

严重疼痛:中晚期癌症患者十个人有九个会出现严重疼痛,临床称为癌痛。西医都用止疼药甚至杜冷丁等麻醉剂,中医治疗可帮助病人缓解癌痛。

严重消瘦:同时还伴有恶液质体质,即晚期肿瘤一种严重消瘦的身体状态。

如何缓解癌症晚期患者的不适?答案是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扶正气,提升胃气,增强患者食欲,是中医治疗晚期癌症的首要措施。有胃气,能吃饭,气血有生化之源,才能有其他的治疗。

真菌的使用需要配合中药的使用,才能更有利于癌症的晚期治疗与保养。

长在云杉、柳树上的硫磺菌,性甘温,有补气养血的效果,适合晚期肿瘤身体虚弱的人群使用。

硫磺菌+猴头菇,再加上中药适合胃癌晚期的患者。硫磺菌+云芝,则适合肝癌晚期的患者保守治疗。

癌症晚期的日常保养平时可用硫磺菌、山药、大枣、枸杞、薏仁来煮粥。硫磺菌补气养血、山药健脾益气、大枣补气养血温胃、枸杞滋补肝肾、薏米健脾利湿,几种药食两用的食材煮粥,对晚期癌症的身体有非常好的补益作用。

硫磺菌+灵芝+桦褐孔菌+云芝,癌症患者可选用这几种真菌代茶饮用。灵芝补气安神,桦褐孔菌益气养津,云芝健脾疏肝,这几个真菌合用,健脾益气,疏肝安神的作用。

肝癌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肝就像人体的“中央银行”,管理身体三大“货币”——气、血、水的流通。情绪、睡眠、饮食、药物等,均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保肝就是减轻肝脏负担,增加肝脏营养和改善肝脏供血。

情绪波动、熬夜、酗酒等因素是目前我国患有各种肝病的患者数量近亿的部分原因。这一庞大的数字须引起大家注意。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例肝癌发病,我国肝癌发病率占世界每年新发病人的55%。作为乙肝大国,我国的肝癌多是经由肝病三步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发展而来的。

肝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从形态学分类为弥漫型、块状型、结节型及小癌型,镜下分为肝细胞癌(约占85%)、胆管细胞癌(约占7.4%)、混合型(约占7.6%)。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一确诊已经中晚期,中晚期肝癌自然生存期仅有2—6个月。

近几十年以来,虽然肝癌的外科治疗有了较大进展,但新诊断出的肝癌患者中只有10%一15%适合手术,同时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很高,肿瘤复发后的处理也相对较为困难。手术治疗可以相对干净地切除肉眼所见原发癌灶,但无法发现癌细胞向肝内门静脉(肝静脉)侵犯的情况;其次手术的出血和挤压亦可造成癌细胞局部种植和沿血道、淋巴道到达远处,形成微转移灶;以及手术创伤可导致免疫力低下等,均可出现日后的局部复发,肝内转移及远道转移等不利情况,这些是手术治疗肝癌的局限性。另外,部分患者在诊断确立时,由于受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肝脏的基本病变、肝功能和患者的整体状况的影响,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此时,非手术性局部治疗方法就成为治疗肝癌的重要手段。

伽玛刀治疗肝癌的适应症:

一般情况较好;对肝内单个病灶且直径5cm以下或一个大病灶和几个小病灶局限在肝的一个叶,总体积不超过肝体积的60%;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癌栓存在;肝功能基本正常,肝硬化不明显;无远处转移的肝癌患者可行根治性伽玛刀治疗。

对肝内病灶在5cm以上,或多个病灶体积占肝脏总体积60%以上;门脉主干或左右支内癌栓,可针对癌栓伽玛刀治疗;肝门区附近肿瘤有阻塞性黄疸存在;无论原发灶控制与否,存在肺、骨、淋巴结转移或已有压迫症状;手术或介入治疗,癌瘤残存、未控制或有肝内播散的肝癌患者,伽玛刀可起到缓解症状,或稳定病灶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