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靶向治疗有效吗

2020-07-15

肿瘤靶向治疗有效吗:
  肿瘤的靶向治疗效果非常好。现在的许多临床医学证据表明:对于携带有肿瘤突变癌基因的患者,如果应用针对位点的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可以达到70%-80%,这种有效性,可以大大高于原有的化疗药物,和其他的一些治疗的方案。
  但对于没有肿瘤基因变化的患者,临床上是不建议患者应用这种针对位点的靶向药。但是,可以采用针对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这种靶向药物,对于肿瘤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它的副作用很小,已经进入到临床的一线治疗方案中。



肿瘤靶向治疗有效吗相关阅读


腰椎肿瘤是为什么

腰椎肿瘤是为什么:
  腰椎肿瘤临床上不常见,但是我告诉大家的是,腰椎它分椎体和后边的附件,中间是椎管,所以它从肿瘤上分为椎管内的肿瘤和椎管外的肿瘤。所以说这种肿瘤怎么去鉴别它,怎么从临床上发现,比方说我腰间盘突出了,我经过休息我减轻,但是椎管肿瘤这种病人,他休息完他还不减轻,尤其是晚上夜间痛比较明显,你比方说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这种病人,晚上休息他症状可以非常轻的,但这种椎管肿瘤的病人,他会晚上疼得非常厉害,这么去发现的,以腰部疼痛为主。
  临床上普通片子都不一定发现,这种普通X线发现不了这种椎管肿瘤,需要做CT或者核磁,所以说更需要还可能做一些PET-CT。你比方说男性的前列腺癌容易转移到腰椎上去,所以说这种癌症的病人,突然老年人有时候做完手术了,前列腺癌做完了,两三年之后腰疼得非常厉害,这时候一定要小心是不是,有肿瘤的转移和复发,这是需要提醒大家的。

肿瘤康复的必要性有哪些

肿瘤康复的必要性有哪些:
  随着医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都在不断的进步。经过合理的治疗,大多数的早期癌症和部分的中晚期癌症都可以得到治愈或者控制,相当多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因此带瘤生存者逐渐增多,患者对生存质量的期望也在逐步的提高。
  但是癌症本身或者手术,以及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身体功能异常以及躯体残疾,或者回归社会和家庭的障碍等多种问题。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专业的康复指导与帮助。

肿瘤患者怎么开展运动康复

肿瘤患者怎么开展运动康复:
  适度的运动是肿瘤康复的一大重要原则。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失眠、疲乏、焦虑等症状,还能够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放化疗导致的疲劳、器官损害等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慢走、快跑、游泳以及球类等有氧运动,和传统的太极、气功、武术,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肿瘤患者的运动康复需要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指导下开展,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运动方案,要把运动的强度和康复运动的时间,都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确保患者康复运动的安全性。

甲胎蛋白什么意思

甲胎蛋白什么意思:
  甲胎蛋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也是经常检测的标志物。甲胎蛋白在胎儿期间高浓度存在,一般四到六个月的时候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出生到一岁以后,就达到一个正常的成人水平。甲胎蛋白的检测,在妇科主要监测胎儿有无畸形、有无脊柱裂,但更多的可能用于作为一个肿瘤的筛查,即在胎儿期表达甲胎蛋白,然后到成人以后本不应该表达,但是突然在肝脏又重新表达,这可能就是有肿瘤的发生。
  同时,在体检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肿瘤标志物稍微有一些高,这可能是肝硬化,或者是肝炎造成;一般肝硬化有甲胎蛋白增高,但是要比肝癌低;如果严重增高,有可能是肝癌的表现。同时要注意,甲胎蛋白一般在原发性肝癌会增高,而转移的肝癌不会增高,即肺癌、乳腺癌等转移造成的肝癌,甲胎蛋白并不增高,可以作为一种鉴别。甲胎蛋白增高以后,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及时就诊。

CA199怎么解释

CA199怎么解释:
  CA199是一个重要的糖类抗原,也是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多种肿瘤都可能引起CA199的升高,但最重要的就是胰腺癌,胰腺癌是癌中之王,死亡率非常高;所以CA199的检测就非常重要。CA199在运用的过程中,主要是诊断癌症;如果已经诊断癌症,同时CA199也高,但经过手术之后,CA199的数值明显下降,说明治疗有效;
  如果在2到4个星期下降不多,或者是下降之后又升高,就提示肿瘤有复发。同时,如果有炎症,而非肿瘤性疾病,也可能造成CA199的升高,但是不如癌症升高多,比如胆囊炎、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都可能造成CA199升高。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复查CA199一定要在同一个系统,同一个医院进行检测,这样前后结果才具有可比性。

什么是肿瘤康复

什么是肿瘤康复:
  肿瘤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指导和治疗,能够恢复患者因为肿瘤本身、抗肿瘤治疗造成的躯体残缺、生理功能异常、心理障碍。
  肿瘤康复能够通过综合的指导和治疗,使患者在躯体、心理、社会和职业等方面,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帮助肿瘤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延缓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延长生命,使年轻的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工作能力,避免劳动力的丢失。而患者的家庭成员也能逐步从照护工作中解脱出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肿瘤康复对于患者、家庭和社会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肿瘤康复的必要性

肿瘤康复的必要性:
  肿瘤康复非常有必要。经过合理的治疗,大多数的早期癌症和部分中晚期癌症都可以得到治愈或者控制。
  许多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期得到延长,因此带瘤生存者逐渐增多,患者对生存质量的期望也在逐步的提高。但是癌症本身或者手术,以及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都会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身体功能异常以及躯体残疾,或者回归社会和家庭的障碍等多种问题。肿瘤患者及其家庭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需要专业的康复指导与帮助。

肿瘤康复能解决什么问题

肿瘤康复能解决什么问题:
  肿瘤康复主要解决四个方面:
  生理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疼痛和体质衰弱。
  第一,生理功能障碍。比如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后常见功能障碍,需要康复治疗帮助改善。
  第二,心理功能障碍。肿瘤患者多存在焦虑、易怒、抑郁等心理问题。要通过康复治疗,结合睡眠调理以及药物来帮助患者正视疾病,积极面对治疗和生活。
  第三,疼痛。超过半数的癌症患者会伴发疼痛,康复治疗会结合药物、运动、心理治疗等解决疼痛,效果比单纯药物治疗要好。
  第四,体质衰弱。肿瘤康复可以通过营养支持、胃肠功能康复,结合康复运动来应对。

肿瘤康复具体有什么内容

肿瘤康复具体有什么内容:
  肿瘤康复包括运动治疗、手法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水疗、物理因子治疗,以及中医传统治疗,包括针灸、按摩、推拿等。
  具体而言,康复治疗、手法治疗可以促进躯体功能障碍的恢复。个体或团体化的心理治疗、睡眠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营养康复可以促进患者的食欲,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症状。运动康复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疲乏无力等躯体症状。癌痛康复则能够减轻癌症晚期患者痛苦,保证患者生活质量。

CA125是什么

CA125是什么:
  CA125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期体腔上皮,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的血清中,诊断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所以CA125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主要针对的是卵巢。CA125最重要的是连续检测,如果不同时期内连续检测结果不断升高,提示有癌症的发生;
  但是不建议用一次的检测结果作为肿瘤发生的诊断,因为在应用过程中,也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月经周期、子宫肌瘤;此外,肝癌、肺癌等其他癌症也可能会有CA125升高。所以,CA125需要和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

星形细胞肿瘤的治疗

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星形细胞瘤的术后初始治疗

●新近诊断的 高级别胶质瘤(包括 胶质母细胞瘤 和 间变胶质瘤),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第一步。尽管全切除是最优先选择的方案,但是依据 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部分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也是可行的。

●新近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我们建议术后 放疗 并给以同步的 + 附加的 替莫唑胺化疗(Grade 1A)。我们建议每月一次附加的替莫唑胺化疗共6个周期而不是延长的更多的周期(Grade 2C)。

●除了放疗和替莫唑胺化疗之外,可以和患者讨论选择使用 低强度交替电场治疗(low-intensity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 therapy (TTFields)),后者在大型随机试验中被发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对这个治疗装置感兴趣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尽管为了持续治疗患者需要佩戴这个装置,且保持头部剃发,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这个方案。

●对于新近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我们不推荐使用 贝伐单抗 联合标准放疗和替莫唑胺(Grade 1B)。原因在于我们缺乏 初始阶段就使用贝伐单抗能给患者带来得到好处的证据,且联合治疗导致了毒性危险的增加。

●对于新近诊断的间变星形细胞瘤,我们建议在术后给以放疗 + 替莫唑胺化疗,而不是单一的放疗或化疗 (Grade 1B)。

在胶质瘤面前人人平等。“低强度交替电场治疗”从此刻开始被正式写入指南,原因在大型的随机临床试验发现它真的管用。国内目前没有,如果有的话,治疗费用也将会是天价。

如何预防肿瘤

我们都知道癌症是非常可怕的,因为现如今并没有治疗癌症的特效药,癌症的死亡率依旧很高,所以还是以预防为主。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肿瘤呢?

1.定期进行体检

预防肿瘤的发生,定期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发现身体有异样,通过及时调整、治疗能够降低患恶性肿瘤的风险。

另一方面,定期体检可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即二级预防。

2.平衡心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战胜疾病的良药,不良情绪可能是一种促癌剂。

3.戒烟

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吸烟的危害,但是依旧有许多的人在吸烟,预防肿瘤从戒烟开始,能够有效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出现。

通过任何方式吸食或使用烟草都会致癌,90%的肺癌是有烟草引起的。

吸烟间接引起口腔癌、鼻咽癌、喉癌、食管癌、胰腺癌、子宫颈癌、肾癌和膀胱癌等。

戒烟是以减少患癌危险性的最简单、最不需要花钱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4.预防感染

有许多的癌症是和感染分不开的,如宫颈癌、肝癌、鼻咽癌、淋巴瘤以及胃癌,所以生活中避免感染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HPV(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洁身自好避免多个性伙伴、远离毒品,预防乙肝病毒、HPV、HIV(艾滋病病毒)感染。

实行分餐制有助于预防HP感染。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可以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

5.保持合理的体重和腰围

亚洲人体重指数(BMI)健康范围是18.5-22.9。女性腰围的数值应该小于80cm,男性腰围的数值应该小于90cm。

6.科学运动

任何种类的运动都有助于减低患癌风险,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入运动。运动有助于预防大肠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

7.合理膳食

选择健康的食物和饮料代替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热量的食物,多吃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减少进食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避免食用加工的肉类,限制食用高盐的食物。

8.限制饮酒

为了肿瘤预防,尽量不要饮酒。如果饮酒,则应该限制每日的饮酒量,男士每天不应多于2杯,女士不应多于1杯。

9.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助于母亲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中医是如何治疗肿瘤的

肿瘤康复中医药常用治法,是针对肿瘤这种特殊病证而采取的具体治疗方法,这些治法既与肿瘤的中医辨证特点有关,也与肿瘤的病情变化、病程发展、西医治疗措施的应用等诸多因素有关,通常可分为祛邪与扶正两大类。

祛除病邪法

中医学认为,邪气内聚不解,日久可致气滞、痰凝、血瘀而形成肿瘤,因而祛除病邪法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来说,具有祛除病邪作用而用于治疗肿瘤的中医治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清热解毒法;

2、活血化法;

3、软坚散结法;

4、以毒攻毒法。

扶正培本法

中医学认为,正气内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基于这种认识,扶助正气、固本培元是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思路,临床应用广泛,其中最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益气健脾法;

2、滋阴养血法;

3、补益肝肾法。

上述促进肿瘤患者康复的中医药常用治法在具体应用于病人时,还需根据中医辨证,结合病人的病情特点,进行有机地组合,在康复治疗时将具有扶正、祛邪作用的各类不同中药进行灵活地配伍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清热解毒法

清热解毒法是以具有清火泄热、消肿解毒作用的寒凉中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热毒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常有周身发热、疼痛、肿块增大、局部灼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等热性症状,属于邪热内蕴,就应以清热解毒中药治疗。

国内的研究工作表明,许多清热解毒中药具有较强的抗癌活性,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同时,清热解毒中药能控制和消除肿瘤及其周围的炎症和水肿,在恶性肿瘤一些阶段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

目前治疗肿瘤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有:半边莲半枝莲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连翘、龙葵、山豆根、蚤休、板蓝根鱼腥草紫花地丁芦荟黄连等。

活血化法

活血化法是以具有通利血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滞作用的中药,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机体的血液运行障碍、瘀结于内,日久积而成块,则形成肿瘤。肿瘤病人常见有局部肿块、固定性针刺样疼痛、舌下静脉曲张、唇舌青紫等血瘀证表现,因而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肿瘤具有重要作用。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易造成肿瘤的转移。

活血化瘀中药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抑制肿瘤转移,提高放射治疗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可以预防放射性纤维化等副作用。活血化中药还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破坏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临床一般常用的活血化中药有三棱莪术丹参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乳香没药泽兰三七郁金水蛭五灵脂等。

进行性消瘦可应用哪些康复医疗措施

进行性消瘦是晚期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其原因是肿瘤组织比正常组织的生长速度快,消耗大量人体的营养,同时生多种有害物质,影响机体正常功能,并且通过血流向远处器官扩散,损害这些部位的正常组织,引起机体全身状态的低下,导致形体消瘦,晚期患者甚至出现恶病质。

肿瘤患者进行性消瘦的西医治疗主要是以支持疗法为主,给患者补充足够的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补充必需能量元素。

增加饮食

对已经出现进行性消瘦的肿瘤病人,增加饮食是支持疗法的基础,只有增加饮食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根据患者的口味增加食物中的调味剂,改善其食欲。

在主、副食的制作中多加糖,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糖的摄入,另一方面还可通过调味作用增加病人的进食;对厌食畜类食品的病人,可用鱼或禽肉进行替代,或者用蛋类、乳类食品进行替代,以保证蛋白质的足够摄入;必要时少吃多餐;病人可随意进食各种水果,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糖)与维生素含量高的水果。

 改善膳食种类

一般体温正常,无进食困难的非消化道肿瘤患者可选用普通饮食。特殊情况下,肿瘤患者可选用软食、半流食或流质膳食。

软食:适于有低热或消化道肿瘤,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破裂出血风险,或口腔肿瘤嚼不良的患者。

半流质:适于体温较高,有一定吞咽困难,身体虚弱的肿瘤患者。

流食:适用于高热、咀嚼困难、手术后、伴有感染及体质极度虚弱、生命垂危的肿瘤患者。对于有误吸风险或无法自行吞咽的患者可予鼻饲。

增加营养素

正常人每日基本膳食总热量为 9240~10920 千焦耳。其中蛋白质占总热量的 13%~15%(70~90克),脂肪为 15%~17% ,碳水化合物为 65%~70% 。肿瘤病人膳食营养素不应低于此标准,对于出现进行性消瘦的肿瘤患者还应当及时调整增加饮食中的营养素,以对因肿瘤本身代谢及继发感染、坏死、发热等大量消耗的体内营养加以补充。

高热量饮食:尽可能增加主食及副食量,除一日三餐之外,增加 3~4 次点心,以易消化热量高的食物为宜,如牛奶、甜点、水果等。适于进行性消瘦、体重不足的肿瘤患者。

高蛋白饮食:增加食物中的蛋、牛奶、鱼、瘦肉及豆制品,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适于进行性消瘦的肿瘤患者,特别是手术前后,或因肿瘤放、化疗引起消化道反应与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的患者。

要素饮食

要素饮食是一种纯营养素按照配方人工混合而成的粉状物,溶于水后即成为液体或较稳定的悬液。其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每日摄食 8400~12600 千焦耳的热量,可满足一般膳食供应的营养需求,并具有不需消化、完全在小肠上部吸收及低渣等特点。对于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特别是身体虚弱、不能正常进食的肿瘤病人,选用要素饮食是适宜的,可使患者营养状态改变,为手术、放疗、化疗创造条件。要素饮食的应用方法有口服、鼻饲和造口管饲等。

口服:最为方便,适于能进食的肿瘤患者。

鼻饲:适于身体虚弱、食欲极差的肿瘤患者,可根据病情具体需要,选择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等。

造口管饲:经胃造口管饲适于食管癌进食困难的患者与极度衰弱的肿瘤患者,经颈食管造口管饲适于头颈部肿瘤患者。

静脉内高营养注射

对于进食困难、身体虚弱而又不愿意接受口服、鼻饲或者造口管饲要素饮食的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应进行静脉内高营养注射,包括给予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脂肪乳及电解质等,总热量应不低于 84~105 千焦耳/每千克体重,以保证病人的基本营养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其他治疗。

有关的研究资料表明,成年癌症病人体重下降程度与生存期有密切关系,无体重下降的患者生存期会明显延长。上述的支持疗法措施对于进行性消瘦的肿瘤患者是十分必要的,患者营养状态的改变,可以为手术、放疗、化疗等创造良好条件。

生活中的儿童颅咽管瘤治疗详述

小张和小王结婚3年,恩爱有加,渐渐怀了孩子,足月妊娠,顺产出一个漂亮可爱的男婴,取名叫跃跃。两口子甭提多乐呵了,一心扑在孩子的养育上。可是,随着跃跃的逐渐长大,两口子越来越发现,孩子的个子比同龄孩子要小,反应也较慢,性情内向,不爱说话。

小两口以为是孩子发育的个体差异,没当回事。等到6岁那年,孩子常说头痛,眼睛看东西不太清楚。这下,小两口害怕了,就近找了家医院,医生开具了头颅CT(也叫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结果显示颅内有个阴影,建议他们尽快带孩子到省城大医院去诊查治疗。

小张和小王惊呆了,立即带孩子到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贺晓生教授那里就诊。贺教授详细了解了小跃跃的症状,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跃跃个子矮小,反应迟钝,寡言少语,头颅较大,孩子向前方注视时两眼侧方余光所能看到的范围比正常小。贺教授看了跃跃的头颅CT片,发现孩子颅内垂体与两侧视神经之间长了个东西,遂建议孩子父母带跃跃去进一步做头颅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贺教授看了MRI结果片子,下了诊断。孩子脑子里长了个东西,是一种先天性肿瘤,叫“颅咽管瘤”;此瘤虽属良性,但影响孩子的发育和视力,必须早期手术治疗。

头颅MRI检查

跃跃的爸爸妈妈,如遇青天霹雳,欲哭无泪,竟不承认这样残酷的现实发生在无辜的小跃跃身上,孩子以后咋办呀?万般的后悔对孩子的异常表现疏于重视,耽误了治疗。甚至相互埋怨,争执不休。

贺教授极力安慰着悲痛无奈的小两口,耐心说明了儿童颅咽管瘤的发病情况,如何治疗,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后期问题。看着贺教授中肯和权威的解释,跃跃的父母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遵从教授的建议,带孩子住院接受手术治疗。

对于颅咽管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跃跃的父母实难理解。贺教授又给予了深入解释。

颅咽管瘤——儿童常见的颅内良性先天性肿瘤

颅咽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内先天性肿瘤。据资料统计,我国人群中颅咽管瘤的发病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7%~6.5%;其中,70%颅咽管瘤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

颅咽管瘤为胚胎残余组织肿瘤,起源于原始颅咽管残存鳞状上皮细胞。肿瘤为良性。瘤体生长缓慢,孩子的异常不太明显,很难被家长发现,部分患者就诊时瘤体已相当大。这种瘤子多为囊性,部分为实体性,或囊性与实体相混合。头颅CT及MRI是目前明确颅咽管瘤诊断的最基本影像学资料,经济花销也不过千元。瘤体与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脑组织比邻,随瘤体生长增大,这些结构逐渐受压,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当瘤体压迫垂体时可造成内分泌异常;压迫视神经时,导致视力、视野改变;压迫额叶和颞叶脑组织时出现智力、性格障碍,甚至诱发癫痫;堵塞第三脑室时引起脑积水,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颅咽管瘤发生在鞍区垂体柄上,周围有双侧视神经、双侧颈内动脉、视交叉、终板,瘤体发展增大可压迫损伤这些结构。

儿童颅咽管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儿童颅咽管瘤首发症状多表现为发育异常,视力下降;但由于孩子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描述能力有限,极易被家长忽视。颅咽管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效果极为关键。尽管现代医学科学高度发展,通过CT和MRI几乎可明确诊断, 但父母对孩子的密切观察,仍不失为儿童颅咽管瘤早期发现的关键。

孩子表现出以下征兆,家长、亲属和其他监护人应予以高度重视:

兆1:身体和智力发育异常

在儿童颅咽管瘤中,2/3患者早起出现内分泌紊乱症状,比如:多饮、多尿、智力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向心性肥胖(即脊背浑圆敦实、腹部脂肪堆积),也有骨瘦如柴者。如果是男性青少年发病,性器官可不发育,第二性征缺乏或不明显。贺教授说:“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异常,无管怎样都得引起家长、亲属和幼儿园或学校老师的注意。及早带孩子到医院神经外科或小儿科就诊,常会早期发现颅咽管瘤的可能存在”。贺教授的话,既是建议,更是告诫。

A:个子矮小;B:体质消瘦;C:向心性肥胖

征兆2:视力、视野改变

儿童颅咽管瘤中,以视力视野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并不少见,约占颅咽管瘤的60%~80%。由于肿瘤大小、形状、生长方向不同,对视觉通路压迫部位也就有别,临床表现各异。详细的视力和视野检查,可以推测颅内病变的可能。视觉通路最常受颅咽管瘤压迫和损伤的,是两侧视神经和两侧视神经的连接部位(也称视交叉),表现为双颞侧(两眼外侧)盲区增大,故又称颞侧偏盲。一侧或双侧视神经受压逐渐加重,可造成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甚或完全失明。婴幼儿常难以叙述视力和野情况,加之对医生检查不予合作,其异常表现和体征多难被发现。

贺教授说:因为孩子视力减退,许多家长常常带孩子去眼科检查。由于家长或少数非专科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没有考虑到颅咽管瘤的可能,常使本能早期诊治的问题,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征兆3:颅内压增高

脑内充满着清亮无色透明的液体,叫做脑脊液,起缓冲震动保护脑子不受影响的作用。脑脊液不断产生,沿着自然通路,进入脑池系统,而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被吸收掉。脑脊液产生和吸收,维持动态平衡。颅咽管瘤可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脑室扩张,颅内压增高,临床称作脑积水,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减退等。部分患儿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对婴幼儿,由于其颅骨较薄,骨缝尚未毕合,可出现颅缝裂开,头颅增大。严重时,孩子出现意识障碍,表情淡漠或嗜睡,少数可进入昏迷状态。

 儿童颅咽管瘤治疗

贺晓生教授说,“一般而言,除少数发现较早、体积较小、无明显症状的颅咽管瘤患儿,可接受观察或非手术放射治疗外,对于该病的治疗,手术是目前的首选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保证患儿生命和神经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目前,国内大型综合型医院都具备有条件良好的神经外科,技术和设备不断趋于精密,微创神经外科的理念和技术也不断普及和深入。由于颅咽管瘤切除术所涉及的区域密布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脑组织等结构,这就使得对患儿颅咽管瘤的治疗策略的采取、手术方式的选择、关键操作的把握,以及治疗预后的评估原则,成为小儿颅脑神经外科的难点。因此,家长在给患儿选择就诊医院时一定要谨慎,选择正规大型医院治疗。

一、 针对肿瘤的微创显微外科手术

利用手术显微镜、神经内窥镜,直接针对瘤体进行切除手术。根据颅咽管瘤的位置、大小、形态,选择最优的手术方式和进路,是很有讲究的。

小悦悦的瘤体较大,体积为3cm×4cm×5cm,其中囊性成分占居三分之二。贺教授选择了开颅手术切除肿瘤。手术那天,悦悦被送入手术室,躺在手术床上,哭着闹着找妈妈;护士阿姨一边哄着悦悦不要害怕,一边给他扎针输上了液。只见麻醉医生麻利地往孩子输的液体里加了一支药,小悦悦渐渐不闹了,睡着了。麻醉大夫迅速通过小悦悦嘴巴在他的气管里插入了一根柔软而有弹性的管子,管子的外口连接麻醉机,由麻醉机连续地吹出氧气经这条管子送向悦悦的气道和肺里,维持小悦悦在术中的氧气需要。整个手术过程中,小悦悦感觉不到任何不适,会安静的接受手术。可以说,没有麻醉医生,手术是不可能进行的。

贺教授在手术室奶白色的观片灯前,仔细分析了孩子颅内瘤子的位置、大小、形态,用黑色的记号笔,在孩子的头上画了一条弧线,也就手术切口线。沿着这条线,分层切开头皮,露出颅盖骨。不合适的手术切口,不利于术中对瘤子的显露和切除。

在头皮翻开暴露颅盖骨后,接下来就是要切开颅骨了。坚硬的颅骨是如何打开的?只见贺教授手持开颅钻,先在颅盖骨上钻出数枚洞孔,直径约1.5cm,而后用叫做“铣刀”的设备,将孔与孔之间相连锯开,形成了一块骨板被整体揭了下来。

这时青白色硬脑膜显露了出来。硬脑膜是覆盖脑子表面的一层膜,就像衣服一样保护这脑子。切开这层衣服,脑子清晰可见,就像去了壳的核桃一样。

 剥衣见脑

颅咽管瘤在脑子的底部,需要牵开抬起脑叶才能显露瘤体,便于切除。脑子对人是重要的,所以需要轻牵细抬。只见贺教授,在手术显微镜下用带有尾线的脑面片,盖在脑表面上,用称作“自动牵开器”的装置,将脑子的额叶和颞叶之间,轻柔的分开。沿着这个裂隙,向脑底探查寻找瘤体。这个过程有相当风险,牵拉过度,有可能造成术后脑肿胀,由此引起患儿昏迷甚至死亡;脑底有重要的大血管(颈内动脉及分支)、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以及内分泌腺组织(垂体)(图10),在显露时,稍加疏忽,即会酿成术中大出血,重者患儿休克死亡,或是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眼睑上抬不能,瞳孔散大,眼球运动困难,甚或视力减退。

显示手术中需予保护的神经、血管和垂体腺

显微镜下,贺教授全神贯注,极为小心的分离瘤子周围正常的脑组织、血管和数根颅神经,最大程度的显露肿瘤。手术室内,只听见麻醉机、监护仪有规则的监测提示音。 贺教授左手拿着吸引器,将手术区内脑脊液(脑子表面和内部储存的状似自来水一样的液体,作用是起缓冲作用,以使脑子在受外力影响时不出现明显的的震动和移位,旨在保护脑子)、渗血,予以清除,从而保证手术在清晰的区域中进行;右手把持着双极电凝器,灼烧瘤体表面的血管,阻断肿瘤的血液来源,同时还可使瘤体缩小。由于瘤体较大,不能“一锅端出”,只可电凝烧灼一块,切除一块;再烧灼,再切除。这就是所谓的“分块切除”原则,使瘤体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摘除。

瘤子切完了,剩下的操作就是对手术野彻底止血。除了使用双极电凝器止血外,还需使用外用止血材料,以保证止血的可靠。止血不彻底,手术区有血块形成并积聚变大,造成继发性颅内压增高,会带来致命危险。多数情况下,患儿术后会慢慢麻醉苏醒。但极少比例的孩子,尽管术后已苏醒,也会因为术中止血不彻底,颅内再次出现血肿块,患儿会因此再度昏迷;如不及时发现,错过再次开颅清除血肿块的时机,则殃及生命。手术用的止血材料,都是可以逐渐溶解被机体最终吸收的,有的叫“明胶海绵”,也有“止血纱”,再有“止血纤丝”,还有粉状止血材料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手术中所用的脑棉片,必须全部取出,一旦遗留在脑内,可造成颅内感染,重者患儿持续发热,昏迷,甚至死亡。好在手术使用的脑面片,都带有蓝色或黑色尾线,作为标示,易于取出。

显微镜下,贺教授双手操作,配合有序,有如在拆一枚定时炸弹,时而屏住呼吸,以免呼吸动作引起双手微颤而累及神经、血管和脑组织。

细心、谨慎、缓慢操作,熟悉解剖结构,是主刀医生完成此类手术的关键品格。

肿瘤终于取下来了,教授撤掉显微镜,开始分层缝合,称作“关颅”。缝合不严密,可导致伤口愈合不良,颅内的脑脊液经手术切口外溢,称“脑脊液漏”,常常需要再次缝合。

手术完毕,包扎头颅伤口。麻醉师停止继续追加麻醉药物,患儿也就逐渐清醒。一睁开眼,小悦悦就不配合了,哭闹不止。医护人员忙着哄孩子,生怕悦悦的哭闹,使他的血压升高,原本止好血的手术区域再次出血。麻醉医生赶紧给悦悦用了支镇静药。孩子不闹了,轻柔地被移至神经外科ICU,就是强化护理病房,在那里悦悦会得到最完善的观察、监测和护理。开颅手术后,最关键的是手术后24小时,在ICU,患儿稍有异常变化,医护人员就会发现,及时纠正异常。

术后,悦悦的父母急切地问贺教授:“手术顺利吗?”。贺教授耐心的解释说:“手术顺利,但不是说手术顺利就万事大吉了,还要看孩子的术后反应,关键是术后24小时”。

是啊,揪心的手术完了,可悦悦父母的心仍然是悬着的。

无论囊性、实体性,或是囊性实体性混合瘤体,均可开颅切除瘤体;在肿瘤分离和切除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是防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键环节。通常,开颅手术,瘤体切除的越彻底,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或后遗症的可能性就较大。因此,肿瘤切除与功能保护,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医师的经验。

对于囊性成分较大的颅咽管瘤,为了减少手术风险,可经颅钻孔,穿刺肿瘤囊腔并留置引流管以向颅外引流囊液,减少腔内液体,缩小瘤体大小,缓解肿瘤对周边的压迫作用,以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尤其是对于因肿瘤引起严重内分泌障碍,造成营养不良,极度消瘦,体质衰弱,难以接受开颅手术的患儿,选择这种囊腔穿刺置管引流囊液手术,更为安全有效。在神经导航技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技术的辅助下,囊腔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将会更为简便和精准。

考虑到颅咽管瘤的复发可能,穿刺肿瘤囊腔并留置引流管,该管另一端外接一枚拱顶型储液囊,整个装置埋置于头皮皮下;以后如患儿再出现症状,并经CT或MRI证实复发,可多次经头皮穿刺储液囊,抽出复发的囊液。临床上采用囊腔引流装置(如Ommaya囊),可定期多次经头皮可穿刺储液囊背面抽吸颅咽管瘤腔内囊液,可缓解症状,风险较小。

囊性颅咽管瘤穿刺置管引流

主要生长于鞍内或蝶窦内的颅咽管瘤,多压迫垂体,产生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此类颅咽管瘤,如头颅CT冠状位扫描显示蝶窦发育良好,可采取经口腔(或鼻腔)-蝶窦入路方式切除,和开颅手术相比,风险较小。防止术后脑脊液鼻漏,是该手术的关键点。

经口腔-蝶窦手术切除颅咽管瘤

二、姑息性治疗

对于少数体质极差,视力迅速减退或失明患儿,或是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的患儿,如CT

或 MRI证实为颅咽管瘤伴发脑积水时,为尽快缓解症状,挽救生命和视力,可紧急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将脑室内积聚的水(即脑脊液),经过埋置于体表皮下的脑脊液分流系统,转流至腹腔。在腹腔,脑脊液源源不断的来,源源不断的被吸收掉。术后颅内压得到控制,症状可获缓解,也为下一步治疗创造了积极准备的机会。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颅咽管瘤伴发脑积水

三、 颅咽管瘤手术风险

跃跃的手术成功了吗?手术以后孩子就正常了吗?跃跃的妈妈忐忑地问道。贺教授再一次

耐心的解释:当然,任何手术都有风险,甚至死亡;开颅手术风险较大于经蝶窦手术。现代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发展,使得颅咽管瘤的手术死亡率,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已降为很低。手术后较为常见的问题,也称并发症,有如下报道:1.视力障碍无改善或加重;2.动眼神经损伤,患儿可出现眼球运动困难,如上抬眼睑无力;内分泌异常,多系视丘下部和垂体损伤,表现为多饮多尿,体温失调;3. 肿瘤复发;4.脑脊液鼻漏,表现为有清亮湿咸的脑脊液,经鼻流出,多见于经蝶手术造成鞍隔破裂,导致脑脊液外漏,严重者需二次手术修补;否则,脑脊液鼻漏迁延不愈,会造成逆行性颅内感染,重者死亡。因此,手术的精密实施,术后的观察细心,贯穿了对颅咽管瘤的治疗始终。

四、 非手术治疗

小悦悦住院后顺利接受了颅咽管瘤切除手术。病理结果显示为颅咽管瘤。对下一步还需要什么治疗,跃跃的父母急切想知道。

贺教授说道:通常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有颅咽管瘤,但瘤体较小,未出现临床症状的患儿;或是手术以后为防止肿瘤复发,都应该密切观察并接受非手术治疗,目的是对症治疗和防止复发。针对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放射治疗。放射线照射肿瘤(或术后肿瘤残余区域),对颅咽管瘤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遏制作用,但不能完全杜绝瘤体的复发和增长。放疗次数过多,或剂量过大,也可带来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如放射性脑坏死、内分泌功能低下等。应在放疗科医生的建议下审慎决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马刀治疗,就是一种精准的放射治疗。“伽玛刀”,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名为“刀”,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手术刀。它是将球形分布的201个钴60放射源,集中照射靶目标(即肿瘤),产生高能量杀伤作用,而不致周围正常脑组织受到辐射影响。放射剂量和定位是根据CT或MRI对瘤体的显示和计算完成的。局麻操作,不开刀,无创伤。

术中直接在肿瘤囊腔内置入放射性同位素(如131I),或经Ommaya储液囊向瘤腔内注入,行肿瘤的内照射,也是一种可选用的放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