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度算发烧

2020-07-14

发烧也是分度数的,如果超过37.3那么就算发烧了,它是属于低烧,一般用物理降温就可以。但超过38度就属于中烧,通过吃药进行降温了,是不能耽误的;而超过39度那就很严重了,需要输液或是药物进行治疗。不管是哪种发烧,都应该及时进行降温,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在生活中,由于天气原因,饮食原因等,经常会导致我们身体不舒服,有时会导致发烧,许多朋友在他们身体不舒服发烧的时候,都不会太去注重它,认为它自己会好,可一定不能这样,如果是发高烧没有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那发烧多少度算高烧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超过37.3度就算是低烧
  一般来说,我们在使用温度计测量体温后,如果体温超过了37.3摄氏度,那么基本可以确定已经开始发烧了,只是症状不太严重,算是低烧。低烧的时候,可以用物理降温进行退烧,洗个温水澡或是用温水擦身体,这些都是可以退烧的。
  2、超过38度算中烧
  我们的体温超过了38摄氏度又不到39摄氏度,就标志着我们进入中烧的范围了,情况也更加严重和紧迫了起来,需要送医院挂水,不能耽误片刻。中烧也会特别难受,所以是不能耽误的,是需要用药物或是挂水进行退烧的。
  3、超过39度算高烧
  超过39摄氏度,就是高烧了,容易出现昏迷的情况,我们千万不能等到高烧,再去医院医治,在低烧的时候就最好去看诊,以免病情蔓延发展,造成不好的后果。这种情况出现是需要立刻降温的,等温度将下来以后,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多少度算发烧相关阅读


发烧捂汗不管用,试试这几个方法

孩子发烧的时候,有的家长会为孩子盖上厚被子,或者穿上厚厚的衣服捂汗退烧,但是这样容易出现捂热综合征,不建议采取这种方法退烧,那么到底发烧捂汗管用吗?试试这几个退烧方法。

 一、发烧捂汗好不好
  针对发烧症状,民间常用盖厚被子捂汗的方法来治疗,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危害性,因为发烧的时候采取捂汗的方法往往会导致越捂越越热,出现捂热综合征,不但不会退烧,严重时甚至会让患者出现高热惊厥的症状,导致患者多个器官受累,孩子出现高烧的时候,应该以散热为主,而不是盲目的捂汗。
  二、发烧时怎么退烧
  1.温水擦浴

  当患者的体温没有超过38.5度的时候,不要急于让患者吃退烧药,可以采取温水擦浴的方法帮助退烧,可以用37度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帮患者擦浴,一般5到10分钟换一次毛巾,这样就可以帮助患者降温。
  2.冷敷
  患者发烧的时候,家人可以用冰毛巾,冰袋等冷敷额头,也能帮助患者退烧。
  3.多喝水
  发烧的时候,应该多喝水,因为发烧会消耗身体中的水分,导致患者出现脱水的症状,所以此时多喝水可以防止患者出现脱水症状。多喝水,体热会随着水分的蒸发散热,所以多喝水也能帮助退烧。

 4.按摩退烧
  发烧的时候对穴位进行按摩也有助于退烧,比如发烧的时候按压合谷穴一分钟左右,就能起到退烧的作用;按压曲池穴两三分钟也有退烧的作用;按摩大椎穴,对大椎穴刮痧,也能起到明显的退烧作用。
  5.泡脚
  如果发烧的时候不出汗,不要盲目的采用捂汗的方式发汗,这时可以试一试用热水泡脚,如果在热水中放一些生姜效果会更好。用这样的水泡一泡脚,可以让身体很快发汗,对于退烧是有帮助的。
  6.泡热水澡
  发烧的时候泡一泡热水澡,也能让身体出汗,这种方法也可以起到退烧的作用,要注意泡热水澡的时间不要太长,以免水凉后导致病情家中。
  如果采取了上述方法退烧效果不理想,或者患者的体温超过了38.5度,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含有扑热息痛的糖浆,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能有效的帮助退烧。

宝宝低烧怎么办

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很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所以宝宝时常会出现发烧的情况,那么,宝宝体温多少度算低烧?宝宝低烧怎么办?

一、宝宝多少度算低烧
  宝宝的正常体温和成年人的稍有差异,而且测量方法不同,体温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口测法,正常体温应该是在36.3到37.2度之间,如果是腋测法,正常的体温应该是在36到37度之间,如果是肛测法,正常的体温应该是在36.5到37.7度之间。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了这个数值,就是发烧了。一般情况下采取腋测法,体温在37.3到38度之间算低烧。
  二、宝宝低烧怎么办
  宝宝低烧的时候,不要急于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可以采取物理方法降温。
  1.冷敷
  宝宝低烧的时候,家长可以把毛巾放到冷水中浸湿,拧干后放在宝宝的额头上,可以5到10分钟换一次,反复进行就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如果宝宝的年龄比较大,也可以改成冷水袋或者冰袋冷敷额头方法降温。
  2.温水擦浴
  宝宝低烧的时候,家长可以准备好37度左右的温水,把毛巾打湿后,用这样的毛巾擦拭宝宝的身体,一般十分钟左右换一次毛巾,这样也能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
  3.退热贴
  现在许多有小宝宝的家庭,都备着退热贴,当宝宝发烧的时候为宝宝贴在额头退烧。因为退热贴中含有高分子水凝胶,它可以通过气化的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起到局部降温的作用。一般一个退热帖可以持续使用八个小时,每天用有1到3个退热贴。
  4.补充液体
  宝宝发烧的时候要注意让他多喝水,必要的时候可以喝一些盐糖水,为身体补充水分。多喝水可以帮助宝宝发汗,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及时为宝宝补充液体,还可以避免宝宝因为发烧出现脱水症状。
  当宝宝出现低烧的时候,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帮助宝宝退烧,但是如果宝宝低烧的时间超过一周,最好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让医生为宝宝对症治疗。

退烧药的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在应用退烧药降温的同时,人们又比较担心退烧药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那么,退烧药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呢?

 一、布洛芬
  优点: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烧药,它的药效比较持久,退烧的时间平均六个小时左右,最高的药效可以达到八个小时左右,尤其是对39度以上的高烧退烧效果比较好。
  副作用:虽然布洛芬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烧药,但是有些人在服用布洛芬后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耳鸣,严重的可能会影响到凝血功能,出现肝肾的损伤,有转氨酶升高的症状等。过量服用还有可能会诱发癫痫,所以这种药物一般应用于三岁以上高热的孩子,服用时要控制用药量。
  二、对乙酰氨基酚
  优点:这种药物退烧非常快,一般口服30分钟以内就能起到退烧的效果,而且这种有没有肾毒性,安全性比较高,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出现发烧症状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种药物退烧。
  副作用:这种药物的副作用相对来说比较小,对胃肠道也基本上没有不良的刺激,但是它药效短,一般退烧的时间只有2到4个小时。
  三、赖氨匹林
  优点:因为它是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的药物,不用口服,所以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退烧的效果不错,而且见效比较快。
  副作用:这种药物含有一定的阿司匹林,所以应用这种药物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情况,也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长期应用这种药物会有剂量依赖性,加大药量后疗效才能上升,所以在应用这种药物是要防止用药过量,以免引起肝脏的损伤。
  四、柴胡注射液
  优点:这是一种中药提取的注射剂,虽然退热的作用相对来说要慢一些,但是它的副作用比较小,适合小儿退烧用。
  药物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的副作用,所以体温没有超过38.5度时可以物理降温,暂时不用退烧药,体温较高,必须用药时一定要严格遵医嘱,自己不可以盲目用药,或者自己盲目加大药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哺乳期发烧吃什么药

发烧,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出现发烧最直接、快速的治疗方式就是服用退烧药,但是对于哺乳期间的女性来说,就不能这么随心所欲了,以免影响到宝宝的健康,那么,哺乳期发烧吃什么药呢?

如果是低烧,最好不要吃药,应在家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逢热就退,因为一定限度的发热,体温低于38.5℃,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高烧期间可暂停母乳喂养1~2日,停止喂养期间,还要常把乳房乳汁吸出,以保持以后的继续母乳喂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生素或者中成药,来进行退烧,千万不可自行盲目服用退烧药,以免影响乳汁,影响宝宝。
  几乎所有存在于母亲血液里的药物,都可以进入母乳中,但母乳中的药物含量很少,能超过母体用药剂量的1%~2%,而被宝宝吸收的药量又仅仅是这1%~2%中的一小部分,所以,通常不至于对孩子造成明显危害。
  如果发热较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一般可以使用抗病毒口服液、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哺乳时,带口罩;用药前喂奶,用药后4-6小时内,暂停喂奶,避开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高峰。
  除了药物之外,还可以选择食疗进行退热:
  糯米葱粥:糯米100克洗淘后,加水适量煮粥,将熟时,加入葱白数根煮至熟,空腹食用。
  梨枣鸡蛋汤:梨1个洗净切块,红枣、生姜、冰糖适量,然后加水煮沸,最后再打个鸡蛋下去。早、晚各1次,服后休息。

刚退烧,不宜大补

家人发烧、大病一场后,很多人会想着给他“补一补”。其实,中医认为,患者刚刚退烧时,引起病症的邪气还未散尽,脾胃功能还未恢复如初,不宜进食一些滋补、滋腻的食物,反而应喝一些便于肠胃吸收的米汤、甜汤等,供给患者足够的阴液水分。

中医理论认为,引起发热的病因可概括为两大类: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外感发热,是指由外部的邪气,如风寒、风热、暑湿等,和时行疫毒侵袭人体所引起的发热,多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症,治疗、康复期间应以发散解表为主;内伤发热则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础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治疗、调养时,应泻实热或补气血。

两类发热中,除体虚感冒需要兼顾扶正补虚外,一般都忌用补敛之品,避免进食滋补、滋腻食物,否则患者体内的“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消除,容易并发其他症状。过于滋腻的食物还容易助湿成痰,影响脾胃运化,使邪气更不易外出,有聚敛邪气之弊。此外,部分患者发烧后有食欲不振的症状,在消化功能不太好的情况下,进食过于滋腻的食物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病情好转。发热后,人体内的津液会被体热蒸腾而出,使各个脏器都处在缺水状态。此时,米汤、甜汤等食物能为身体提供水分,并利于肠胃消化吸收,将津液运化、输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发烧期间及刚刚退烧时,还应多喝温水,补充身体必需的水分;出汗多时,要及时更换衣物,帮助身体散热,减缓病情。

相关治疗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