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是什么原因

2020-07-14

心律不齐是什么原因:
  心律不齐原因非常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即为心脏本身疾病引起,以及心脏以外疾病引起。
  所以,心律不齐分型方法非常多,生理性心律不齐,比如在紧张时候,就会出现心跳加快,心跳超过每分钟一百次以上,也叫心律不齐;另外,憋气时候心跳会变慢,比如潜水时会憋一大口气,此时心跳会越来越慢,也属于心律不齐范围,但是属于生理性心律不齐;生理性心律不齐可能很快就能恢复,如果是病理性心律不齐,即心律不齐持续存在,或者患者有基础病变,就叫病理性心律不齐。
  病理性心律不齐还可能是心脏本身疾病,或者心脏以外疾病;心脏本身疾病,比如心肌病,患者如果心脏结构不正常、心脏增大,就会出现心律不齐;冠心病、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心肌损害,都会引起心律失常;心脏以外疾病,也会引起心律失常,比如甲亢病人最典型症状即为心跳增快,因为甲亢患者甲状腺素增高后就会导致心跳加快。但是这种患者是心脏以外疾病引起心律不齐,还有电解质紊乱、低钾、拉肚子导致血钾降低,血钾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心律失常;还有缺氧、煤气中毒,各种药物性损害,都会引起心律失常。



心律不齐是什么原因相关阅读


我们的心脏很脆弱——心脏不适却检查不出问题时,请注意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的产生,使心理问题与心血管疾病十分常见,共病存在的发生率也超过预期。心血管病的严峻形势有目共睹,心理疾病也表现出较高的终生患病率。

本文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心脏病的症状以及特征,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之后,能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更明确的认识,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就医,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一、年轻人为什么会发生猝死

有一些人本身心脏就不好,平常有一点不舒服就忍一忍就过去了,也没有做过检查。突然有一个原因可能一下子把他的病就勾出来了。比如突然有一个大血栓堵住了冠状动脉的血管,患者一下子就不行了。年轻人最易发生的是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急性肺栓塞等,危害特别大。

二、猝死发生之前会有哪些征兆

人可以被累死、生气气死、着急急死。这是跟人的情绪、心理以及连续的工作身体得不到恢复有关。大部分人发病前都有迹可寻的。如突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几天,患者可能会有连续的胸闷、心慌或者后背难受,但好多人觉得没有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特别是年轻人对健康关注的少,生理卫生的知识也偏弱,总觉得工作压力大顶一顶就过去了,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害。

三、不得不连续工作怎么办

连续工作没有及时的休息,会造成心脏恢复不畅,引发心脏损伤。医生每周工作60~80小时都是非常正常的。出完门诊,接着要回病房,还要给学生讲课。我自己的小窍门是:在医院里这个楼走到那个楼的时候,会刻意地放慢脚步,调整一下自己的内在节奏。晚上值夜班的时候,如果病人少,就稍微休息一下,这都是可以自己调整的。不管你有多忙,连续工作1个小时后,站起来活动活动、休息休息,哪怕是你站起来倒一杯水喝,转一小圈再回来,对身体都是一个很好的帮助。

四、情绪真的会“伤心”

心理、情绪问题都会带来心脏损伤,这一点是无疑的。脾气大的人,容易引发心梗、心绞痛、心功能不全,也是无疑的。主要原因是在哪呢?如果人经常激动、生气,体内它会自然产生出肾上腺素,这样连续的刺激,让肾上腺素的水平很快升高,持久地作用于心脏,就会引发心脏损伤。

五、控制情绪是为了保护自己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爱发火,缺乏情绪自我管理,容易造成心脏的损伤。怎么办?稍微缓一缓,脑子转一转,想说的话咽回去,过一分钟再说,或者连续深呼吸几次,非常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短期的焦虑不见得是坏事,因为焦虑可以帮助人最大程度地调动潜能,比如应付明天考试。所以,偶尔闷闷不乐,短时间之内是没关系,如果是每天都非常郁闷,老生闷气,气着气着真能气出心脏病。

六、检查不出心脏问题,要小心双心疾病

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当中,大概有1/3的人存在心理情绪引起的心脏问题,但他们又查不出器质性的心脏病。尽管医院里有很多的检查,但不是所有的病在早期都能查出来。如果有心脏不适,赶紧到医院去做筛查,有各种手段来帮助你识别是不是双心病,也就是心理心脏病,有情绪量表来进行监测,做一个系统的评估,早一点防治,会改变人体的身体情况。

心脏疾病没有单一的特异症状,当心脏不适,却检查不出问题时,请注意双心疾病的存在。双心疾病是一定要治疗的。不想吃药,只是开导自己,很多情况下是不行的。因为心理心脏病存在相应的物质基础,神经激素的紊乱,甚至匮乏。如果不改善这些问题,患者的状态可能还是缓解不了。

更年期男女、高危职业者易患心理心脏病

目前,心理心脏病的发病率有多高?

心理心脏病的发病率应该很高,但据我们所知,相当大一部分的患者被忽视掉了。现代医学的模式就是要找器质性的心脏病,如通过影像学的检查,看患者的血管到底有没有堵,堵了多少,心肌有没有缺血等。某些心理心脏病患者往往大的血管可能看不到病变,或者检查发现的病变不足以解释他本身的症状,可能就被忽视掉。

目前,心理心脏病的发病率没有明确的数据。但据我们观察,在门诊就诊的所有病人当中,大概有1/3的人存在心理情绪引起的心脏问题,但他们又查不出器质性的心脏病。

但还有非常多的心脏病患者在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有创的治疗之后,出现了心理情绪问题。因为,目前各种有创的检查越来越多,对病人而言,这些检查或治疗也是一个精神刺激。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缓解,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脏症状,或使原来的心脏病的症状加重。据现有的调查,大概50%-60%的心脏病患者会合并心理问题,也就是患上双心病。

高发人群:更年期男女、高危职业者

哪些人容易患上心理心脏病?有没有高发人群?

首先,更年期的女性是高发人群。一般在绝经前后,女性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心脏症状。然而,有些人在这个时间过渡不好,慢慢就真的由心病变成了真正的心脏病。因为内环境紊乱,激素对整个血管的损伤有可能是不可逆的。

其实,不只是更年期的女性,处于更年期的男性也面临类似的情况。50多岁的男性,由于激素水平下降,常常会觉得力不从心。但由于工作的压力可能依然存在,但又没有适当调整,渐渐地,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心脏的问题。

此外,某些高度紧张的职业人群也容易发生心理心脏病。长期从事高危作业,难免会出现心理上的紧张情绪,而时间长了可能会演变成心理心脏病。

除此之外,本身就存在精神问题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也非常容易患上心理心脏病。抑郁症患者往往体内五羟色胺不足,而这种情况恰恰会引发血管的损害。其次,患有抑郁症的人往往不爱活动,干什么都没有精神。然而,常年的久坐、静坐,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很容易引发心脏病。所以,抑郁症患者很多是以心梗事件死亡的。

心理心脏病的发生也与特定的性格相关。有些人往往爱着急、易敏感、易受伤,或者性格内向,承受很大的压力却不发泄。这些人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容易被激活,分泌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多,从而引发血管收缩,容易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的损害。

吃什么有利心脏

心脏病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了,患有心脏病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心脏的健康。那么日常生活中吃什么有利心脏呢?

燕麦

燕麦是我们经常吃的食物,燕麦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经常食用对我们的健康非常有帮助,对心脏非常有利。

燕麦是一种纤维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够很好的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帮助保持动脉血管的通畅,另外它所富含的欧米茄-3脂肪酸、叶酸和钾对心脏都很有好处。

大豆

大豆是人们保护心脏、摄取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它能够帮助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而且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低。

黑豆

我们生活中如果经常吃黑豆,不仅对我们的肾脏非常有利,对于保护心脏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多吃黑豆对心脏很有很出,因为心脏中含有叶酸、抗氧化剂、镁,它们可以降低血压和体内纤维,帮助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

坚果

核桃杏仁、腰果等坚果中都含有大量的欧米茄-3脂肪酸和单元以及多元不饱和脂肪,对心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鲑鱼

鲑鱼是对心脏健康最好的食物之一,它富含Ω-3 EPA和DHA(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Ω-3(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心率失常(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专家建议一周最好服用鲑鱼或其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鱼(如金枪鱼)两次。

初榨橄榄油

我们都知道橄榄油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用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橄榄油,对于保护我们的心脏功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橄榄油是一种健康的不饱和油,可帮助降低胆固醇,而且初榨橄榄油中含有较多的多酚(一种对心脏有益的抗氧化剂),可保护人体血管。

运动对心脏有什么好处

心脏发病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是缺乏运动。在同一环境里生活的人,经常坐着不动的,患冠心病比经常活动者高出2倍。运动对心脏有什么好处呢?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

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此外,还能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过高,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很有帮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护心脏,我们建议以下一些锻炼方式:

体育锻炼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一心二用不可取,伤神更伤心

一心多用对心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这要从大脑处理问题的机制谈起。很多国家的科学家已经证实,我们的大脑不能同时处理两件以上的事情。

比如,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是这样的:心理学家找来很多被试者,要求他们在闹钟铃响时,指出那一刻钟表指针所指的位置。结果,谁也说不清楚。也就是说,听清铃响和看清指针的位置这两件事,我们是没有办法同时办到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同时把注意力放在两件事情上。

那么,我们自以为的“一心二用”是怎样做到的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可以快速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上去。而且,你越是经常这么做,这种转换的速度就会越快。由于它转换得非常快,就给人可以同时进行的错觉。

所以,当我们同时处理两件甚至多件任务的时候,需要大脑迅速地在两件或者多件事情之间进行转换,这显然并不利于提高效率。看起来,他们的工作速度加快了,但是实际效率是很低的。而且,由于大脑除了要处理问题,还要迅速、高速地换来换去,会让血压明显升高,而且,心率将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时间长了,就很容易出现高血压和心脏病。

而且之前提到过A型人格,这类人有一个特征就是,永远不能专注下来做一件事情。他们总是在琢磨,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时间,怎样才能同时做好一件以上的事情。所以,他们总是一边吃饭一边盯着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一边洗脚一边看文章同时还开着广播,一边听别人说话一边想自己的心事……

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的效率很高,非常懂得统筹安排时间,而且这种高效率、多线程的工作方式似乎也正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可是,长期这样做,对心脏的健康是没有好处的。而且,这些人之所以特别容易发火,在某种程度上,也跟他们喜欢一心二用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