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体质喝什么茶好

2020-07-14

基本上所有的茶类都是属于这种偏寒,偏温的极少。常说的茶有白茶、绿茶、红茶、黑茶、黄茶、花茶这一些茶叶的基质都属于绿茶,绿茶都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寒性的体质并不见得适合喝这种以绿茶为基质的茶。

如果一定要喝茶的话,像这种黑茶和红茶,熟普洱,是可以喝的。在这些茶里边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像这种枸杞或者是桂圆、大枣,都可以改善这种体质寒的情况,这是可以喝的。

另外除了日常所说的茶以外,其它的一些温热类的茶,我们是可以喝的,比如说姜枣茶、桂圆大枣茶,比如说这种荞麦茶,比如说这种杜仲茶,比如说在寒湿困阻的时候,或者是风寒感冒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喝金桔茶或者是紫苏茶,都可以这种宣发解表。



寒性体质喝什么茶好相关阅读


甘草的功效

大家对甘草都不陌生,它都是生长在干旱的沙土里,它的适应能力强,抗逆性强。甘草是一种中草药,平时人们咳嗽的时候都会食用,而且很有效果。它还有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甘草的功效。

甘草的作用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2、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着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3、祛痰止咳,甘草有止咳化痰作用,用于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引起的咳嗽痰多,气喘,黏痰不易排出等症。
  4、清热解毒,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湿毒,有抗菌消炎作用。也可用于减少其他中药的解毒作用。
  5、调和诸药,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甘草的功效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2。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
  3。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
  4。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着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
  6。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7。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着,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8。甘草常用来治疗随更年期而来的症状。因为甘草里含有甘草素,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于平衡女性体内的激素含量。

钓鱼也能养生

垂钓是自然而然的健体活动。“要使身体好,常往湖边跑”,这是人们通过长期垂钓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句名言。钓鱼出发前整理钓具,制作钓饵,准备食物;清晨起床,身背钓具,或步行,或骑车,甚或跋山涉水。

垂钓过程中不断地抛竿投食,或蹲,或站,或坐,经常改变姿势,协调身体。这些锻炼是在钓鱼的兴趣诱惑下,自然而然的活动,这是其它体育运所不能比拟的。
  垂钓是发自内心找回快乐。若你初始垂钓幸得一条鱼,会令你兴奋的手舞足蹈,这种儿时的乐趣会在你脑海中经久不忘,每当提起总要津津乐道、眉飞色舞。
  垂钓是宁静致使人心旷神怡。钓鱼不仅需要环境安静,尤其需要心情平静。在青山绿水,薄雾朦朦之中,投竿于湖塘池沟,眼睛紧盯着浮漂的动静,此时你必会自然而然地排除杂念,精神高度集中,什么烦恼,什么不如意,统统忘之脑后,达到静心怡神,陶冶情操和磨练意志的功效。
  垂钓能沐浴阳光。日光的紫外线可使得心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活力。
  美丽的景色,清新的空气,能健脑宜智。钓鱼是一种远离浑浊空气回归大自然的活动,垂钓之处水波荡漾、草木葱郁,散发出氧气、负离子、杀菌素,吸入这清新的空气,有益健康,增强记忆力。
  附带说一下,鱼的食用价值高。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鱼体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元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等,是其他任何一种单一食物所不能代替的。食鱼,易消化吸收,其吸收率高达95%以上。世界上患心血管病最低的民族是爱斯基摩人,因为他们常年吃鱼。常吃鱼可防治糖尿病,保护心血管,使皮肤细嫩。可见鱼不仅是美味佳肴,它还是抗衰老、防治疾病和健美的佳品。所以在享受钓鱼之乐的同时,不妨也犒劳一下自己的胃吧!

哪些人需要养生

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有人可能认为养生,就是注意别得病,自己还年轻,还不到养生的时候。其实,养生联系着你我他,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好疾病的预防。

健康人群,未病先防
  第一是健康人群,中医称为“平人”。中医的治未病包括两大块,首先就是未病先防。健康无病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些的,从来没有得病去过医院的,自己感觉体质良好甚至全身有用不完的劲,在他们意识里,可能认为疾病和自己没有关系,是别人的事情,我们强调的未病先防,尤其是要引起这部分人的重视,让他们知道疾病人人都有可能得的,平时不注意养生保健,不定哪天疾病就会找上门来,等得病以后就要花钱买罪受了呢。
  走出亚健康
  其次,应该注意养生的是亚健康人群。亚健康是近年来比较时髦的名词,亚健康人群,就是你已经开始时不时的感觉不舒服了,但还不能扣上某某疾病的帽子,比如常常头晕乏力了、记忆力减退了、糖耐量降低、血脂有点高等等,这已经是疾病的信号开始出现了,提醒你再不注意就该得病了。这时候养生得当,完全有可能使亚健康状态逆转的,反过来,若不注意养生,那就直接大踏步往疾病方向发展了。
  常见病慢性病,已病防变
  第三部分人群就是常见病慢性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慢性肝炎、风湿类风湿、乳腺增生、甲状腺疾病、女性盆腔疾病、男性的前列腺炎患者等等,这些疾病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目前为止都没有治愈的办法,不能完全依靠医生或者药物,所以老百姓才有“三分治,七分养”的说法。
  可不要小看这七分养,调养得当,疾病就会稳定,并发症出现的晚,甚至不出现,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带病长寿,这就是为什么相当一部分人得病很多年,但没准还能高寿的原因。比如糖尿病,发病率非常高,是常见病,而且中西医都没有治愈的办法,有的人就不以为然,认为反正也治不好,孰不知若控制的好,养生得道,一样可以带病长寿,可是,控制不好,不注意养生,各种可怕的并发症就会接踵而来,如糖尿病眼底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等,非常痛苦,甚至可以夺走生命。
  如此看来,以上这三部分人群,已经包括了所有人群,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应该注意养生。

如何看脸知健康

我们的健康可以从脸上看出来,所以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观察我们的脸色变化,如果出现异样就要积极进行调理。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看脸知健康呢?

眼白泛黄:预示肝胆有问题

如果我们的血液中分泌过多的胆汁,就会出现眼白泛黄的症状,所以当我们的眼睛发黄,那么就预示着肝胆有问题。

这是因为胆汁本身为黄绿色的液体,由肝脏细胞分泌出来并贮藏在胆囊之中,具有帮助分解体内多余脂肪的作用。

当胆囊或肝脏的功能运作不良时会造成胆汁堵塞滞留,使得原本应从肝脏经胆管送到胆囊的胆汁从中漏出而流入到血液中,就会产生眼白泛黄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患上肝炎的人眼睛和皮肤会发黄的缘故。

眼睑泛白:小心贫血

如果眼睛黏膜上的血管颜色过浅,就会出现看不清的情形,则可能意味着贫血,这一现象尤其会在女性的经期出现。

另外,也可能借助站立时晕眩,稍微运动就心悸、气喘不停、皮肤干涩无光泽、落发、指甲变得脆弱等症状来判定是否为贫血。

眼皮浮肿:水分代谢不畅

即使睡前并没有喝很多水,可有些人早晨起来总是发现自己眼皮浮肿。这个情形就是体内的水分调节功能无法正常运作的结果。造成水分代谢失调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肾脏机能或肠胃功能降低、心脏疾病等。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则需要综合全身的症状来进行判断。若是眼皮浮肿,且容易疲劳、口干舌燥、排尿不畅,则有可能是肾功能衰退。

中医“三辨法”

随着人们对中医认知和接受程度的提高,中医治疗的受众群体正在逐渐扩大。但目前三级中医医院的患者中,久治或反复治疗失败后选择中医治疗的占很大比例。这部分患者的病情较初治者更为复杂,治疗时其辨证、用药应有所不同,不可与初治者一视同仁。

治疗此类患者,思路应有所不同:虽然仍遵从辨证论治的原则,其辨证应分为“辨症”、“辨治”和“再辨”三个过程。

其一,辨症。初诊时全面了解病史,辨别、筛选患者症状信息,问诊更应仔细,有所侧重,此为“辨症”。对于病史较长、治疗经过复杂的患者,一方面医者应思路清晰,将患者叙述的信息加以提炼归纳,从中抓取主要症状和患者忽略的次要症状,并适时追问,加深对于症状的鉴别,比如头痛,不仅问具体部位,发作特点、持续时间、缓解方式(遇冷加重、得暖缓解?),还要问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麻木痛、头重如裹)。另一方面,应全面细致,不要遗漏特殊病史与生活习惯,包括生活节律(经常熬夜)、饮食习惯(肥甘厚味)、居处(阴暗潮湿)、情志(紧张、压力)等方面的异常,如患者可能曾过度进补,致其虽曾属虚证,亦夹杂实像。又如血液病人应追溯是否有毒物质接触史,如从事化学工作、装修环境或农药残留暴露等。这些对于正确辨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二,辨治。应仔细了解患者既往治疗经过、处方用药,包括中、西医药及药物毒副作用等,清楚治疗对疾病证候衍变的影响,此为“辨治”。一方面,总结既往有效、无效辨证与治则,症状缓解、治疗有效之处加以借鉴;无效者引以为戒,及时寻求新的治疗思路,避免继续贻误病情、延长无效治疗。另一方面,分析既往治法用药现在证候的影响,如既往用药对患者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以往治则治法(温补清泄等)对证型衍变的影响,了解现在证候是本病如此,还是因治而得,如舌苔厚腻,可能是湿热所致,也可能是过于温补造成。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重复无效治疗,矫正辨治思路,使辨证更准确。

其三,再辨。在复诊时根据用药反应,辨别治疗有效、无效,更改思路、辨证及治则等,使治疗更精准,此为“再辨”。复诊时首先就前次就诊症状询问,并对前次就诊症状进行好转程度评价,了解主次矛盾解决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疗效反馈,重新审视辨证与治疗思路,及时予以调整,以助于更进一步准确施治,巩固疗效,使治疗循序渐进、更精准。症状繁杂者,不断抓住其最亟待解决的症状,再次进行辨症,分层次分步骤解决。

在临床实践中,导师注重将“辨症”、“辨治”、“再辨”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诊疗信息,贯穿疾病治疗始终,这其中,重要的是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和交流,同时交待影响病情的相关注意事项,方能使医患双方的目标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