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水泛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5

阳虚水泛证,中医病证名。是脾阳不足,则运化水湿功能失职;或肾阳不足,则蒸腾气化功能减退,导致水液运行障碍,蓄积体内,泛滥于脏腑与躯体之间而成为水肿等病证。

病因

本证多由久病损伤肾阳,或素体阳气虚弱,气化无权,水湿泛滥所致。

临床表现

腰膝酸软,耳鸣,身体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畏冷肢凉,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常用中药

茯苓、芍药、生姜附子白术

常见病

水肿。

预防调护

避免风邪外袭,病人应注意保暖,感冒流行季节,外出戴口罩,避免去公众场所;居室宜通风。平时应避免冒雨涉水,以免湿邪外侵。注意调摄饮食,水肿病人应忌盐,肿势重者应予无盐饮食,轻者予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3~4g),肿退之后,亦应注意饮食不可过咸。若因营养障碍而致水肿者,不必过于忌盐,饮食应富含蛋白质,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甘之品。劳逸结合,畅情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水肿病人长期服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者,皮肤容易生痤疮,应避免抓搔肌肤,以免皮肤感染。对于长期卧床者,皮肤外涂滑石粉,经常保持干燥,并定时翻身,以免褥疮的发生,加重水肿的病情。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若每日尿量少于500ml时,要警惕癃闭的发生。此外,患者应坚持治疗,定期随访。

转归预后

水肿的转归,一般而言,阳水易消,阴水难治。阳水患者如属初发年少,体质尚好,脏气未损,治疗及时,则病可愈。此外,因生活饥馑、饮食不足所致水肿,在饮食条件改善后,水肿可望治愈。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它病久延,导致正气大亏,肺脾肾三脏功能严重受损,后期还可影响心肝,则难治愈。若水邪壅盛或阴水日久,脾肾衰微,水气上犯,则可出现水邪凌心犯肺之候。病变后期,肾脾衰败,气化不行,浊毒内闭,可由水肿发展为关格。若肺失通调,脾失健运,肾失开合,致膀胱气化无权,可见小便点滴或闭塞不通,则是水肿转为癃闭。若阳损及阴,造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可兼见眩晕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