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shi

滑石

利六腑之涩结
滑石

别名:滑石粉、液石、飞滑石、冷石、番石、脱石、共石、画石

性味:味、淡,性

归经:归膀胱经。

古籍:滑石古籍记载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用法用量:10~20g,先煎。外用适量。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清热,解暑,祛湿敛疮,利尿通淋,渗湿止泻。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1.利尿通淋(热淋,石淋,尿热涩痛)用治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小便赤涩疼痛等症,常配伍车前子、木通等同用,如八正散;用治石淋,多与金钱草、海金沙等同用。本品质重而滑,泻膀胱之热而通利小便,为用治石淋之要药。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2.清热解暑(暑湿,湿温证)用治暑热烦渴,小便短赤,或有水泻等症,常配以甘草同用,如六一散;若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可与薏苡仁、白豆蔻等同用,如三仁汤。本品为祛暑除湿之要药。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3.吸附水湿(湿疮,湿疹,痱子)用治湿疮、湿疹,可单用或与枯矾、黄柏等为末,撒布于患处;用治痱子,可与薄荷、甘草等,配制成痱子粉外用。此外,还可作为小儿推拿的润滑剂。

滑石图片

滑石

滑石图片

滑石

滑石图片

滑石

滑石图片

主治

用于热淋、石淋、尿道涩痛、暑热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等。 为祛湿清热的常用药,凡小便不利而属于热证者均可用。 现代临床常用治急性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夏季感冒腹泻、感染性疾病中期和极期持续发热,见身重、口渴、苔黄者。尚有报道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复发性口疮、牙龈炎、小儿水痘、百日咳、疟疾、烧伤、宫颈炎、痔疮、肛裂、腋臭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

1.滑石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2.滑石制成的粉末对皮肤和粘膜均有保护作用,能防止毒物的吸收。
3.滑石粉末内服后能保护发炎的肠粘膜,达到消炎、止泻、镇吐的作用。
4.滑石中所含的硅酸镁有吸附和收敛作用,故可保护皮肤、粘膜及发炎破损组织。

成分

主含硅酸镁,尚含氧化铝、氧化镍及钙、铁等元素。具有抑菌及吸附、收敛、保护胃肠黏膜与皮肤黏膜等作用。

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10~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也可用水煎服。

禁忌

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津伤者忌服。

孕妇慎服。

恶曾青。

用量一般不宜超过15g。

不宜与西药四环素类抗生素、异烟肼、泼尼松同用。

选方

1、治身热吐痢泄泻、下痢赤白、癃闭、石淋、腹胀痛闷、口疮、中暑、伤寒:滑石180g,炙甘草30g。将滑石和甘草研成细末。每服9g,温水送瓶每日3次。孕妇忌服。

2、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滑石120g。研成细末。每服10g,煎木通汤送服。不拘时服,每日1剂。

药用部位

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

选购保存

以细腻、整洁、色青白、滑润,无杂石、无杂色者为佳。

相关中药

中药配伍

相关方剂

滑石黄柏散

清热通淋。

黄苓滑石汤

清热利湿。

杏仁滑石汤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滑石散

小儿吐逆。

海浮石滑石散

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亦治大人。

相关偏方验方

绿豆滑石粉

痱子。

麦苗滑石粉

清热利湿。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白茅拫滑石粉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适用于尿路结石。

滑石敷方

妊娠小便涩。

百合滑石散

①《千金方衍义》。百合病若变发热,乃血脉郁而成热,佐滑石以通利之。 ...

相关食疗

小蓟栀子粥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适用于下焦热结血淋证,症见血尿、赤涩热痛、小便频数。

佛手金樱砂仁炖猪脬

适用于气滞型前列腺炎下腹至阴囊胀痛麻木、小便涩滞难出、淋漓不尽。

相关茶方

泽茵茶

护胆利尿。

益母草茶

润肤祛斑,消皱。适用于面晦、肤燥、皱纹增多、黑斑症状。

荷叶凉茶

防暑解暑,降温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