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肝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2020-07-14

乳腺癌出现肝转移预示着乳腺癌已经进入晚期,患者会出现黄疸、疼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相关并发症。对于该时期的乳腺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首要治疗方法。乳腺癌除了会发生肝转移之外,也会转移到其他器官,只要发生转移,治疗预后不佳。所以对于乳腺癌一旦发生要及时的治疗,避免发生转移。

乳腺癌的危害性并不在于病情的本身,早中期乳腺癌在选择手术治疗之后,结合术后放疗或者化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乳腺癌发展到晚期,有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器官,比如乳腺癌晚期会出现肝转移,一旦出现肝转移,则预示着病情较为严重,一般性的治疗方法并不奏效,那么乳腺癌肝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一、乳腺癌肝转移的症状有哪些
  多数乳腺癌患者发生肝转移之后没有明显症状表现,仅从复查中发现肝区有一很小病灶,而随着病程发展转移病灶过多时,会促使体内肝酶上升,患者出现黄疸。另外,由于疾病已经浸润到肝脏,这时肝脏体积会相对增大,牵拉干包膜造成肝区出现疼痛、食欲不振。
  二、乳腺癌还会发生哪些转移
  1.脑转移
  乳腺癌晚期发生脑转移的几率在5%~7%左右,根据转移部位不同可以分为脑实质转移和脑膜转移脑转移会引起脑部出现明显的水肿,这样会诱发患者颅内压增高,因此出现头痛,恶心,视力障碍,甚至是昏迷。
  2.肺部和胸腔转移
  乳腺癌也会发生肺部或者是胸腔转移。乳腺癌发生肺转移时,患者会感觉到胸闷、咳血、咳嗽、呼吸困难。而转移到胸部时,胸部会有明显的积液。
  3.骨转移
  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几率也比较高,大概在10%左右转移的主要位置为肋骨、骨盆或者是椎骨。乳腺癌发生骨转移主要侵犯于骨髓,在做x检查时可以发现骨质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患者因此会感觉到全身骨骼发痛,严重时影响到骨骼的正常功能。



乳腺癌肝转移的症状有哪些相关阅读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肿

乳腺癌根治术后约5%~8%发生迟发型患肢淋巴回流障碍,即使近年来采用了改良根治性乳腺癌切除,仍有部分患者发生患侧淋巴回流障碍导致的象皮肿,治疗上,患肢浅静脉-集合淋巴管吻合技术似乎成为早中期患者的选择方法之一。

适应症: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性肿胀2年以内者,皮下纤维化程度轻,尚未形成胓詆样或者疣状增生者

患者仰卧,患肢外展,常规消毒铺巾。在上臂外1/3处,以0。25%甲蓝5ml环形点状皮下或皮内注射,1h后可见皮下蓝线。在注射部位以上10cm,头静脉贵要静脉附近各作一横切口,约3cm,切皮时保留皮下浅静脉分支。切开皮肤后,用纹式小弯钳钝性分离,撑开脂肪小叶的膜性组织,摘除脂肪小球,寻找蓝染的淋巴管。

寻及淋巴管后,寻找集合淋巴管,适当游离剔除拟吻合部位的脂肪组织。端端吻合法,静脉的近心端与淋巴管远心端吻合。要求吻合对位准确,静脉进针,淋巴管出针,边距及针距均匀,边距为壁厚的2倍,淋巴管为壁厚的3~4倍。打结张力不能太大,第一结所成线圈相当于静脉壁厚的2倍。如静脉与淋巴管径的差异大,还可以用端侧吻合,插入吻合法。术后常规抗炎抗凝。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如何饮食

许多乳腺癌病人术后要进行一定周期的化疗,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免疫力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白细胞降低等等,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因此在化疗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恢复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顺利完成化疗。

1、营养要充足

乳腺癌病人身体一般比较虚弱,化疗期间要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分的摄入,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多食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或鱼肉等;忌食油炸类食物,少吃腌渍食品,严禁食用刺激性强的调味品。饮食上讲究多样化,荤素搭配、酸碱平衡,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厌食的病人可适当吃一些山楂、萝卜、金橘等健胃食品,增加病人食欲。

2、适当进食一些新鲜的水果

新鲜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杏、苹果、梨、草莓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维生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大枣不仅含有山楂酸等多种抗癌成分,同时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有治疗作用,因此乳腺癌病人化疗期间可以经常食用大枣。

3、多吃富含抗癌成分的食物

研究表明以下几类食物对乳腺癌病人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a.卷心菜、大白菜、甘蓝等含有抗癌物质吲哚-3-甲醇,可以阻止体内致癌物诱导肿瘤细胞的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

b.大蒜、洋葱等含有大蒜素,能够阻断亚硝胺的合成,同时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A等成分,可以起到抗癌作用。

c.豆腐、豆浆、黄豆芽等豆类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类雌激素,可以竞争性抑制体内雌激素的作用而起到抗癌效果。

d.芦笋中含有组蛋白,实验证明能够有效控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另外,海带、紫菜、西红柿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抗癌成分,经常食用对于乳腺癌病人有一定的益处。

4、合理安排饮食与化疗的时间

化疗常可以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因此化疗时要合理安排饮食。化疗当天,饮食应清淡可口;经静脉化疗时空腹进行,因此应 在化疗前3小时进食,此时食物已经基本消化排空,化疗结束后晚餐晚些吃,减少恶心、呕吐的症状。

口服化疗药物时,饭后半小时服用较好,血药浓度达高峰时, 此时已呈空腹状态,消化道反应会轻些。化疗呕吐时可将生姜片含在嘴里,对于止吐有一定帮助。

哪些因素导致的乳腺癌

你知道乳腺癌究竟是怎么患上的吗?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其实也是很多的,今天就给大家分析一下,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的乳腺癌?乳腺癌幕后有六大“黑手”,早期如何发现乳腺癌?

孕激素

激素补充法治疗妇女绝经期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可增强妇女骨骼,改善心情,甚至可以预防心脏病。但是美国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妇女患乳腺癌与孕激素有关。换言之,孕激素有增加患乳腺癌危险之嫌。研究人员发现,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是仅服雌激素妇女的两倍。

另有科学家对绝经后的妇女研究的结果显示,服孕激素和雌激素5—10年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概率比未服激素的高出51%,而仅服雌激素的妇女乳腺癌发生率稍微有所下降。这就说明孕激素可以抑制子宫内膜中的雌激素受体,并激活乳腺受体,刺激其细胞无序生长,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

甜食过多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20个国家的糖消耗量与乳腺癌发病率作了专门调查,结果表明,那些糖消耗量大的国家,如英国、荷兰、丹麦和加拿大等的乳腺癌发病率都很高,而糖消耗量小的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南斯拉夫和日本等的乳腺癌发病率则很低。女性的乳房是一个能过度吸取胰岛素的器官。

长期摄入高糖食物使血中胰岛素含量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因而乳房组织得到的胰岛素就更多了。虽然胰岛素是乳房正常组织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但早期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也需要大量胰岛素,如果胰岛素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胰岛素是一种致癌物。它与乳腺癌的关联性,同雌激素、催乳素与乳腺癌的关联性是完全相同的。

身材

据最新研究显示,身材丰满的女性患乳癌的机率与死亡率特别高。据刊登在《美国癌症期刊》的研究报告指出,超过三十岁的妇女如果身上的肥肉集中在腰围,将增加患乳癌的死亡率。

研究发现,有两大主要因素会加剧乳癌的危险性,一是腹部肥胖,二是三十岁以后体重增加。研究人员指出,过去许多研究都发现肥胖的女性为乳癌的高危险群,但这次的研究更进一步发现,女性身材丰满加剧了乳癌死亡率。

 胸罩

美国癌症专家对5000余名成年妇女的调查证实,白天戴胸罩超过12小时,与不戴胸罩者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要高出20倍,而晚上也不摘下胸罩者,更要高出124倍。统计还证实,那些紧身的胸罩,危险性比宽松的胸罩还大,专家们对此解释说,胸罩特别是过紧的胸罩,往往可能影响乳腺部分淋巴液的正常流通,因而不利于及时清除有害物质,结果导致正常细胞的癌变。因此,专家们建议妇女要正确对待胸罩,最好选用宽松型的,晚上一定要摘下。

乳房过分坚挺

芬兰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拥有“坚挺乳房”的芬兰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乳房松弛者的三倍。如果前者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患癌症的风险进一步增大。这项研究结果还显示,女性随着年龄、体重和怀孕次数的增加,乳房脂肪组织就越多,乳房结构就越松弛。年轻女性一般来说乳房坚挺,随着年龄增长和荷尔蒙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多次人流

医学研究表明,人工流产不同自然分娩。前者是强行中断妊娠,后者是瓜熟蒂落。妇女妊娠以后,全身内分泌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随着激素水平的升高,乳腺也发生变化,到妊娠4周以后,乳腺的导管和腺泡逐渐发育,血管增多,这时乳房逐渐发胀、饱满、增大。

人工流产后,妊娠突然中断,激素水平骤然降低,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细胞变小,腺泡消失,乳腺复原。但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乳腺的疼痛诱发乳腺疾病。

胸大与乳癌没啥关系

不少女性朋友都很关心这样一个问题:胸部越大,是不是越容易患乳腺癌?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表示,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乳房的解剖结构。

乳房主要由乳腺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乳房大小,更多由脂肪组织的多少决定,脂肪多则乳房大。不管胸大胸小,只要是发育正常的女性,其乳腺组织体积差别就不大。而乳腺癌又是发生在乳腺的疾病,因此胸大胸小与患癌风险并无太大关系。乳腺组织的密度才是跟乳癌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的因素,乳腺较为致密者,患癌风险略高,而致密型乳腺大多存在于乳房较小的女性。由此看来,胸小的女性可能更危险。

那么脂肪与乳腺癌的发生完全无关吗?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医师罗杰进一步解释说,脂肪既有好的作用,也有不良影响。在青春期,女性乳腺组织中嵌入的脂肪组织随身体发育进入了分化阶段,会降低未分化细胞转变成癌细胞的概率,这时的脂肪扮演着正面角色。而绝经后,卵巢功能不断退化,乳腺癌的罪魁祸首——雌激素的水平会急剧下降,本来这意味着乳癌风险也会相应下降,但这时乳房里的脂肪便扮演起了反面角色:大量脂肪细胞代替了卵巢,成为雌激素的主要来源,继而变成更年期女性乳腺癌高发的凶手之一。

总之,目前还没有研究能确定乳房大小与乳腺癌的直接联系,反倒是其他增加患癌风险的因素更值得重视:月经初潮至绝经期的时间较长、绝经后肥胖、哺乳期过短及有乳腺癌家族史等。要想预防乳腺癌,需要保持正常体重、增加母乳喂养,并定期做专科咨询。

乳腺癌筛查指南

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以及分类

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人群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作诊断。

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和群体普查 (mass screening)2种。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提供乳腺筛查的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普查是社区或单位实体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筛查。

2、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⑴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周岁开始,但对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 20周岁。

⑵群体普查暂无推荐年龄,目前国内开展的任何群体普查均属于研究阶段,缺乏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的数据,卫生部开展的农村妇女免费乳腺癌检查年龄为35-65 岁,采用超声检查为主,补充乳腺 X 线检查。

3、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3.1乳腺 X 线检查

⑴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国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⑵建议每侧乳房常规应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 (CC) 位和侧斜 (MLO)位。

⑶乳腺X线影像应经过2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⑷乳腺X线筛查对40岁以上亚洲妇女准确性高。但乳腺 X 线对年轻致密乳腺组织穿透力差,故一般不建议对40 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进行乳腺X 线检查。

⑸常规乳腺X线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妇女健康,但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 X 线检查。

3.2乳腺临床体检

⑴乳腺临床体检单独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方法效果不佳,尚无证据显示该方法可以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一般建议将体检作为乳腺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可能弥补乳腺 X 线筛查的遗漏。

3.3乳腺自我检查

⑴乳腺自我检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

⑵由于可以提高妇女的防癌意识,故仍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向妇女传授每月 1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绝经前妇女应建议选择月经来潮后 7-10 d进行。

3.4乳腺超声检查

可以作为乳腺 X线筛查的联合检查措施或乳腺 X 线筛查结果为 BI-RADS 0级者的补充检查措施。鉴于中国人乳腺癌发病高峰较靠前,绝经前患者比例高,乳腺相对致密,超声可作为乳腺筛查的辅助手段。

3.5乳腺磁共振 (MRI) 检查

⑴MRI检查可作为乳腺X线检查、乳腺临床体检或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

⑵对设备要求高,价格昂贵,检查费时,需静脉注射增强剂。

⑶可与乳腺X线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

3.6其他检查

目前的证据不支持近红外线扫描、核素扫描、导管灌洗等检查作为乳腺癌筛查方法。

4、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4.1 20-39 周岁:不推荐对非高危人群进行乳腺筛查。

4.2 40-49 周岁:适合机会性筛查。每年1次乳腺X 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4.3 50-69 周岁:适合机会性筛查和人群普查;每 1~2 年1 次乳腺 X 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4.4 70 周岁或以上:适合机会性筛查;每 2 年 1次乳腺 X 线检查,推荐与临床体检联合;对致密型乳腺推荐与 B 超检查联合。

5、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 (40岁前),筛查间期推荐每半年 1 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B 超、乳房 X 线检查之外,可以应用 MRI等新的影像学手段。

 6、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⑴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⑵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

⑶既往有胸部放疗史的患者。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遗传性乳腺癌 -卵巢癌综合征基因检测标准 a, b

⑴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 BRCA1/BRCA2 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⑵符合以下 1个或多个条件的乳腺癌患者 c:

①发病年龄≤45岁;

②发病年龄≤50岁并且有 1 个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 d 也为发病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和 (或)1 个或 1 个以上的近亲为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 / 输卵管癌 / 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③单个个体患 2个原发性乳腺癌 e,并且首次发病年龄≤50 岁;

④发病年龄不限,同时 2 个或 2 个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患有任何发病年龄的乳腺癌和 (或)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

⑤具有血缘关系的男性近亲患有乳腺癌;

⑥合并有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的既往史。

⑶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⑷男性乳腺癌患者。

⑸具有以下家族史:

①具有血缘关系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符合以上任何条件;

②具有血缘关系的三级亲属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乳腺癌患者 (至少有 1 个发病年龄≤50 岁)和(或)卵巢上皮癌 / 输卵管癌 /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注:

a. 符合 1个或多个条件提示可能为遗传性乳腺癌 - 卵巢癌综合征,有必要进行专业性评估。当审查患者的家族史时,父系和母系亲属的患癌情况应该分开考虑。早发性乳腺癌和(或) 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提示可能为遗传性乳腺癌 -卵巢癌综合征,在一些遗传性乳腺癌 - 卵巢癌综合征的家系中,还包括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和黑色素瘤。

b. 其他考虑因素:家族史有限的个体,例如女性一级或二级亲属<2 个,或者女性亲属的年龄>45岁,在这种情况下携带突变的可能性往往会被低估。发病年龄≤40岁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考虑进行 BRCA1/2 基因突变的检测。

c. 乳腺癌包括浸润性癌和导管内癌。

d. 近亲是指一级、二级和三级亲属。

e. 2 个原发性乳腺癌包括双侧乳腺癌或者同侧乳腺的 2个或多个明确的不同来源的原发性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