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常山的功效与作用

2019-08-18

常山的功效与作用

截疟,涌吐痰涎。用于疟疾,胸中痰饮积聚。酒炒后可减弱呕吐的副作用。

【常山的注释】

{1}恒山:《证类》、《品汇》、《纲目》、《图考长编》、《顾本》作“常山”。《敦煌本新修》、《千金》、《千金翼》、《医心方》、《御览》、《本草和名》、《和名类聚钞》、《狩本》、《森本》、《孙本》作“恒山”。

{2}寒热:《御览》无“寒热”二字。

{3}热发:《新修》原脱“热”字,据《证类》补。《人卫政和》以“热发”二字作《别录》文。《商务政和》、《大观》作白字《本经》文。

{4}淡结:《证类》、《品汇》、《纲目》、《孙本》、《顾本》、《本经疏证》、《图考长编》作“痰结”结”。按“痰”、“淡”古本草通用。

{5}互草:《御览》作“玄草”“玄”改为“元”。

【常山的译文】

恒山味苦,性寒。主治外感伤寒而恶寒发热,温疟发热而神智异常,胸中痰结,吐逆。又叫互草。

【常山的形态分布】

虎耳草科黄常山。落叶灌木。小枝常有四钝棱,疏生黄色短毛,茎有节。单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边缘细锯齿,幼时两面被棕黄色短毛;叶柄长1.5~5cm。伞房状圆锥花序,花序轴与花梗均有毛;花蓝色,萼筒5~6齿裂;花瓣5~6枚,反折;雄蕊10~20枚;花柱4~6枚,初时基部连合。浆果圆形,深蓝色,有宿存萼齿和花柱。花期5~7月,果期8~9月。主产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生于山谷、溪边和林下。根入药,8~10月采挖。

【常山的药材特征】

药材:根圆柱形,常弯曲扭转,或有分枝,长9~15cm,直径0.5~2cm。表面棕黄色,具细纵纹,外皮易剥落,剥落处露出淡黄色木部。根端有根茎。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裂片状,有粉尘飞出。气微,味苦。

饮片:一般切薄的横片,片厚1~2mm为不规则形薄片,表面棕黄色,外皮薄,常脱落。切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质坚硬。气微,味苦。酒炒常山,形同常山片,表面米黄色,略有酒香气,味苦。

【常山的附方】

1.治胸中多痰,头痛不欲食:常山200克,甘草0.5克,水7升,煮取3升,内0.5升蜜,服2升,不止,更服,无蜜亦可。(《补缺肘后方》)

2.治疟疾:常山、厚朴青皮陈皮、炙甘草、槟榔草果仁各1.5克,用水酌加酒煎。发疟前2小时服。(原发方细切作一服)酒水各半杯,寒多加酒,热多加水煎入,露一宿,空心冷服。(《千金方》)

3.治肺疟寒热,痰聚胸中,病至令人心寒寒甚乃热,善惊如有所见:恒山15克,甘草2.5克,秫米35粒,水煎未发时分3次服。(《千金方》)

4.常山涤癖汤:治疗肺炎,积液,胸肋痛,不得息。常山、忍冬藤各6克,炒芫花血竭花各3克(为末温水;中服),泽泻茯苓各30克,枳犋子、枳实炭、白慈姑、莱菔子各20克,大戟、芥子各1克,半夏15克,泽兰60克。以水煎服。

相关方剂

常山白虎汤

清热生津,祛痰抗疟。

常山饮

祛痰,截疟。

相关偏方验方

常山饮

疟疾。

竹叶常山汤

温疟,壮热微寒,或瘅疟依时手足冷,少时便壮热,或手足烦热干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