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用法用量: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散瘀止痛,止血生肌。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定痛(跌打损伤,心腹刺痛证)用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配伍乳香、没药等同用,如七厘散;用治瘀血之心腹刺痛及产后瘀滞腹痛、痛经,多与莪术、三棱等配伍为用。本品为用治损伤及其他瘀滞痛证之要药。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2.化瘀止血(外伤出血证)用治瘀血阻滞、血不归经之出血病证,若用治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或配伍儿茶、乳香等作散剂内服,如七厘散。本品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3.敛疮生肌(疮疡不敛证)用治疮疡久溃不敛之证,常单品研末外敷,亦可配伍乳香、没药等同用,如血竭散。
本品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主要取其活血化瘀、止痛,用于疲血肿痛、经闭、痛经等症。外用主要取其止血、生肌敛疮,用于外伤出血、溃疡不敛、痔漏肿痛等症。 有报道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女阴白色病损、尿潴留、面神经炎、子宫脱垂、遗精、计划生育手术后症候群等。
1.血竭有止血、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的作用。
2.血竭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力作用。
3.血竭有明显止痛的作用。
4.血竭有抗炎、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5.血竭对多种致病杆菌、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主含黄烷及黄酮类成分,如血竭素、血竭红素等,以及血竭白素、黄色血竭树脂经、不溶性树脂、赭朴吩等。具有止血、镇痛,促进组织愈合等作用。
得密陀僧良。
血病无瘀积者不必用。
妇女经期及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毎次用量不宜超过1.5g,且不宜久服。
1、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各50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每日两次。
2、治痔漏疼痛不可忍:将适量的血竭研成细末,用自己的唾液搅拌均匀,涂抹于患处,频繁更换即可。
3、治鼻衄:血竭、蒲黄各等分。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取适量吹入鼻中。
4、治跌打损伤、骨断筋折、瘀滞作痛,血流不止:血竭30g,麝香、冰片各0.36g,乳香、没药、红花各4.5g,朱砂3.6g,儿茶7.2g。将以上8味中药研成细末,收贮瓷瓶,黄蜡封口,用时每服0.21g,温酒送服。
5、治一切恶疮,年深不愈:血竭50g,铅丹25g。将以上中药研成细末,先用盐汤洗疮,再用药末涂抹于患处。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1.《丹溪心法附余》:牙疳并恶疮。 2.《仁术便览》:满口生疮.牙肿,两颊腮内肿,及臊疳疮。
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喉。
胞衣不下属血瘀。
痔漏疼痛不可忍者。
①《儒门事亲》。妇人血枯。②《胎产心法》。胞衣不下,恶血冲心,并腹中血块冲逆作痛;及...
产后败血上冲,健忘,气喘,及胎衣不下。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产后百疾。②《云歧子保...
瘰疬已破,脓水不止。
散瘀止痛、舒筋活血。适用于跌打损伤、血瘀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