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陈廩米、陈米、火米、老米、红粟
性味:味甘、淡,性平,无毒。
归经:归胃、脾、心、大肠经。
养胃,渗湿,除烦。
主治病后脾胃虚弱,烦渴,泄泻,反胃,噤口痢。
主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
实热积滞者不宜用。
不宜与马肉同食。
1、治胃反及膈气不下食:陈仓米(焙干,为末)250g,沉香末25g。令匀,米饮调下。
2、治吐痢后大渴,饮水不止:陈廪米(水淘净)二合,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晚食前再煎服。
3、陈仓米二升,麦芽200g,黄连200g(切)。同蒸熟,焙,研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送下。
驱风醒脾,酿乳。
小儿疳伤,紧泻遗粪,带馊酸臭,气秽至二三尺远。
理脾助气。预防和缓解心绞痛。
痢后大渴不止,欲饮水。
伏暑或吐或泻。
食积、茶积,饮食减少,面黄腹痛。
痢疾。
养虚补血。对于肠风下血病症患者疗效显著。
补脾养胃,利湿益肾。适用于脾虚泄泻、倦怠纳少。
健脾益气和中,厚肠胃,适用于老年脾虚者。佐餐食用。
补脾养胃,祛湿益肾,适用于脾虚食少便溏者。可作早餐酌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