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冠心病

2020-07-15

如何治冠心病:
  内科治疗、外科治疗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内科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冠脉支架治疗。
  外科治疗主要是根据病变程度,进行外科搭桥,全称叫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解决病人冠脉狭窄的问题。内科治疗是通过药物来度过发病期,从药物抗凝、稳定斑块等办法来治疗。
  如果病人出现急性心梗或血管完全闭塞,要早期放支架或把血栓吸除,进行疏通血管闭塞,这是目前也比较常用的办法。但是如果病变累积的比较多,靠放支架也解决不了问题,就用外科进行搭桥,外科搭桥有适应症,可能是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等。



如何治冠心病相关阅读


冠心病可以运动吗

冠心病患者体育锻炼应避开高峰期,下午或晚上可适量运动。因为起床时血液较粘稠、交感神经活动性较高,血流速度缓慢,易加重血栓形成;进食后因消化与吸收的需要,心脏必须输出大量的血液供给胃肠,增加心脏负担,提高冠心病突发的可能,应避免运动。

冠心病能运动吗

冠心病患者在运动方式上首先可以选择步行,每次持续散步30~40分钟,或每日步行1~2公里,步行时要步态稳定,步幅均匀。其次可以选择慢跑,慢跑前要先做好准备活动,跑鞋一定要跟脚,不要跌倒,如果累了可停止慢跑。另外需注意冠心病病人不建议做用力屏气的运动,如拉哑铃。

冠心病能喝茶吗

冠心病是可以喝茶的,茶叶具有抗凝血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茶中所含的茶多酚,能改善微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强心肌,还可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但需要特别注意冠心病患者不能喝浓茶、刺激性的茶,因为喝浓茶会使神经兴奋、血压升高。

冠心病放支架有风险吗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的风险主要是通过支架的方法来避免搭桥,使血管从里边撑起来,解除狭窄解除,但是支架本身是金属,在体内是异物,金属在体内会诱发血栓形成而导致血栓增加。所以支架术后要常规地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血管内皮覆盖整个支架之后,能保证完好的血管通畅,没有明显的狭窄,同时内皮覆盖后,血栓减少。所以它的术后主要风险就是预防血栓形成。预防血栓形成,一般需要患者进行一年到一年半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氯吡格雷以及替格瑞洛或者是阿司匹林的两联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能运动吗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通过血管穿刺的方法,通过穿桡动脉或者股动脉,采取微创的方法,指引导管建立从体外到体内的通道,通过使用球囊扩张支架的方法,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情况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不用通过开胸。建立支架后可以解除狭窄,恢复血流,纠正心肌缺血,使患者长久获得较好的心脏,患者的运动耐量是增加的,患者不仅可以运动,而且还可以更好的运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会比治疗前的运动耐量更好。这也就是做手术的目的。

冠心病可以吃三七粉吗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管狭窄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可以服用三七粉治疗,冠心病与气血亏虚、流通不畅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三七粉的功效主要是活血、散瘀、止痛,还可以降低心肌提取氧与间接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所以三七粉对冠心病治疗有效,特别适用于心脉瘀阻,有气滞血瘀这两种类型的冠心病。但是单纯三七粉的用药治疗,疗效可能不佳,还是应该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在辩证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三七粉,疗效会更好。

冠心病中医治疗有效吗

冠心病中医治疗有效吗:中医治疗冠心病有一定优势。一般来讲,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的效果会更好。但是有些严重的冠心病,包括一些不能做支架、也不能做搭桥的患者,这些患者有时候服用西药剂量过大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此时如果加上中医的中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等;而且部分西药如阿司匹林会出现耐药情况,而中药不会产生耐药结局。所以医生建议,冠心病的治疗可以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延长寿命,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胸闷胸痛、心慌气短是不是患了冠心病

很多人感到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认为自己就是冠心病,其实不一定。出现胸闷胸痛但是同时伴有体温升高、咳嗽,可能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具体的情况需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才能决定,根据指标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与调整。

六种症状或为冠心病先兆

事实上,冠心病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由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及多种因素逐渐积累引发。实际上,10个心肌梗塞,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冠心病的先兆,希望大家都可以引起重视。

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应当注意以下7点
  配合治疗:积极配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能引发或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过咸过甜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吃鱼、豆制品、蔬菜、水果等,以六分粗粮四分精粮为宜,适量果蔬搭配。要少食多餐,晚餐量少为宜,少喝浓茶、咖啡。
  坚持适量运动:运动应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等。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保持身心愉快:预防冠心病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戒烟少酒:吸烟是引发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当戒烟,适量饮酒,黄酒葡萄酒为宜。
  定期体检: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诊早治。
  几大因素最易诱发冠心病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冠心病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
  性别:在我国男女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例为 2:1,但女性绝经期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增高2~6倍。吸烟不但能引发并加速血管硬化进程,还能直接引起血管痉挛及损伤心肌。
  饮食:进食高热量食物、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
  既往病史: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将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70% 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男性糖尿病者患冠心病几率上升2倍,女性糖尿病者罹患冠状动脉病几率上升5倍。
  高脂血症: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而致血脂异常。家族中年龄小于50岁时患冠心病者,其近亲患病率增加5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易患本病。
  体重超重:体重超重多过20%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体重健康的人高3倍。
  缺乏运动:缺少运动心脏不强壮者得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健康者高出2倍。
  精神压力大: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皮肤病:中药内服兼外用,治疗湿疹、牛皮癣、黄褐斑、痤疮、扁平疣、疱疹、荨麻疹、白癜风等。
  内科:风湿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等疑难杂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高血糖、心脑血管病、脑中风后遗症、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顽固性头痛、重症失眠、便秘及脾胃、肝胆、肺、肾等有关老年性疾病;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
  肿瘤:各种恶性肿瘤的保守治疗,癌症术后康复、减轻放化疗后不良反应等有显着疗效。
  妇科: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崩漏、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炎、附件炎。

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

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研究发现,肥胖者心绞痛和猝死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了4倍。肥胖者因冠心病发作导致的病死率可达总病死率的30-40%。有学者提出,体重超出标准体重30%者,10年之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在冠脉病的发生机制中,最为重要的是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在其中的发病机制和交感神经功能,血小板功能,凝血纤溶功能密切相关,而肥胖患者恰恰在这些环节可能存在异常。

肥胖者心脏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血液总量增加。

众所周知,正常人体的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的收缩和舒张,维持者血液的循环流动,人体血液的总量越多,就会增加心脏的工作负担。肥胖者由于血液众储存了过多的脂肪,所以血液重量也相应的增加了很多。为了适应这种状态,肥胖者的心脏会相应的增加收缩力,当心脏不堪负重的时候,它就再也无法正常的泵血,造成血液积聚在心血管系统的状态,严重者甚至出现明显的心功能衰竭。所以说肥胖者增加心肌负荷的第一个原因是肥胖者血量增加。

2心肌收缩力下降。

肥胖者往往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脂肪堆积,心室肌可能发生代偿性肥厚,而肥厚心肌的弹性就会下降,心脏本身得到的血液供应也不充足,结果造成心肌功能的进一步下降。

3合并有其他疾病。

肥胖者容易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些合并症又进一步影响到心脏,导致冠心病。具体地说,高血压者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外周阻力增加,血脂异常者动脉壁容易出现斑块,变得不光滑,高血糖增加血液黏稠度,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时的阻力,这些改变均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所以肥胖者更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由此可见,肥胖者的心脏实在是危机四伏,需要提高警惕,及时防治。有人发现体重降低10%,冠心病时危险减少20%。因此,减重对于减少肥胖者的冠心病发生率至关重要。

得冠心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1). 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 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 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 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7). 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 还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冠心病的预防

即在没有冠心病证据的人群中减少发生冠心病的危险。主要是针对易患人群,控制易患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要从儿童、青少年及年轻时就开始积极有效的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

1. 不吸烟;

2. 保持血压正常稳定, 理想血压是120/80mmHg.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包括保持正常体重,限制酒精,食盐摄入,保持适当钾,钙和镁摄入,以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3. 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低脂饮食,运动,和服用降脂药。

4. 避免精神紧张。

5. 运动过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地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6. 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7. 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高危病人,建议长期服心血康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得了冠心病全身血管都要查

冠心病是负责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或坏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冠心病只是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脏血管的体现。作为“一根绳上的蚂蚱”,发现冠心病意味着全身其他血管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冠心病患者还应同时关注自己的血管健康,对全身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检查十分必要。

脑血管疾病是威胁生命的元凶之一。其中,脑梗死由脑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表现为突然发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严重者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冠心病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倍以上。此外,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脑出血的风险。所以,冠心病患者应当时刻关注是否有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同时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颈动脉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部位,可导致颈动脉狭窄。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晕厥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颈动脉狭窄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约20%的冠心病患者患有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可以通过B超检测,简便易行。冠心病患者每年至少复查一次颈动脉超声,如发现明确狭窄,应进行干预。程度较轻时可服药治疗,严重时进行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狭窄,改善脑部血供。

冠心病患者也很容易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时,可表现为双下肢不对称的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改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血压降低,较长时间行走后出现腿疼,导致跛行等等。根据上述症状,患者往往可以自行发现该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采用药物或介入治疗,与冠心病类似,植入支架后可以有效缓解。

肾动脉是影响血压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肾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并引起狭窄时,短期之内可引起血压升高,长期狭窄导致肾血流量减小,发生萎缩,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冠心病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病因,如果证实是肾动脉狭窄引起,应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肾动脉球囊扩张术、肾动脉支架等。这样不仅可以治疗高血压,也可以避免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主动脉也可能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小的斑块对机体影响不大,如果粥样斑块持续扩大,可能引起高血压,如果进一步侵袭主动脉中膜,可能引起穿透性溃疡,导致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疾病。虽然这些疾病发生的几率较低,但非常凶险。冠心病患者胸部出现急性撕裂样疼痛时,需要怀疑主动脉夹层,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以上就是常见的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处于表浅的动脉(如颈动脉)可经B超检查发现,每年应进行常规检查,借此也可以提示其他深部动脉的病变情况;对于其他不易检查的动脉,也应警惕是否有相应症状出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当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相当重要。血脂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冠心病患者应进行强化的降脂治疗,无论血脂处于什么水平,在没有肝功能障碍等禁忌症的情况下,均应服用他汀类药物;吸烟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冠心病患者一经确诊,即应戒烟,否则病变将持续加重;高血压一方面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且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甚至血管壁破裂,所以应该严格控制;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的慢性炎症,并且损害血管内皮,糖尿病患者几乎都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冠心病患者也应对血糖严格控制。

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首先应从饮食调整做起,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服用柚子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其次,坚持适度的运动锻炼,加强整体的抗病能力;最后,应遵医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就诊。

冠心病患者的感冒药,您选对了吗

随着天气一天天变冷,感冒也逐渐成为冠心病患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正如前文所介绍的那样,呼吸道感染是引发和加重心功能恶化或不全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感冒,则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那么,对于冠心病患者,能否和其他人一样随意地服用感冒药呢?

感冒药,大体可分为中成药和西药。其中,中成药又可分为风寒感冒药和风热感冒药。西药则主要是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有时也会用到抗生素。要想回答上述问题,应该先从了解每一大类的药物开始。

风寒感冒药:

患有风寒感冒的患者多有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体征;多见于秋冬季节,多由感受寒邪所致病。因此,风寒感冒药多由一些解表散寒的药物组成,药性多偏温热,如麻黄防风白芷、紫苏、前胡半夏等,常见的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丸”等。

风热感冒药:

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出汗、畏寒、舌红苔黄、脉浮数。多因感受风热外邪而患病,多发病于春夏。风热感冒药则多由薄荷金银花连翘柴胡石膏等发散风热、清热解毒一类的药物组成。

中药是具有寒、热、温、凉不同偏性的,如果得了感冒又不能去医院,患者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体征进行自查,对证用药,避免用错了药物,反而延误病情;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市面上的中成药在不同医院、不同地区的差别非常大,因此患者朋友们拿到药之后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此外,对于正在服用中药调理的冠心病患者,保险起见,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如果要服用感冒中成药,可以暂时停用心脏调理的中药,以免二者在药性方面发生冲突。

西药类:

市面上常见的感冒西药常可迅速缓解发热、鼻塞、流鼻涕、头痛等症状,一般含有多种成分,其中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最常见的药物成分。从药物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看,冠心病患者是不可以随便服用抗感冒的西药的。

NSAID也叫做“解热镇痛抗炎药”,常见的用于感冒的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阿司匹林。市面上不少复方制剂,会含有阿司匹林的成分,含量一般在200mg-250mg/片,这对于日常服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来说,无疑是应当引起注意和重视的。如果患者平常稳定服用阿司匹林,而选择的感冒药中也包含阿司匹林,就会造成阿司匹林摄入过多,可能引起出血、消化道损伤等不良事件发生。

NSAID类药物普遍具有胃肠道损伤的副作用,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的胃肠道损伤较小,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损伤则较大,因此,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而引起消化性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布洛芬,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由于阿司匹林属于经典的NSAID,所以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不可服用其他NSAID类药物。

不少冠心病患者合并房颤或其他血栓性疾病,本身已经在稳定使用抗凝药(香豆素类如华法林),而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强抗凝药的抗凝作用,产生出血风险。因此,此类患者在选择抗感冒药时,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验方

心阳亏损冠心病方

温补心脾,理气活血。用治心脾两虚、气滞血瘀所致的心脏病,症见心悸欲按,气短喘息,心痛...

心气不足冠心病方

补气,养阴,止汗。适用于冠心病(气阴两虚型),症见胸闷或心前区疼痛,痛时向左肩放射,...

心阳亏损冠心病方

温中通阳,理气散结。用治心阳虚脱型冠心病,症见胸闷憋气,阵发性心痛,心悸,气短,面色...

心气不足冠心病方

补气活血,散瘀止痛。用治各种类型冠心病。

心气不足冠心病方

益气强心。适用于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