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影响胎儿吗

2020-07-15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显性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西方化,糖妈妈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它会使胎儿的死亡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正常孕妇的发生率高六倍。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的影响大小最终取决于血糖控制的情况。如果血糖控制在范围之内,和正常孕妇没有太大差别。



妊娠糖尿病影响胎儿吗相关阅读


糖尿病不能吃哪些水果

糖尿病不能吃哪些水果:
  对于糖尿病人,有些水果建议最好是不吃。如西瓜和葡萄。因为西瓜它的含水量很高,相当于西瓜中的果糖充分溶解在水里,吃了后血糖会吸收得很快,血糖会升得很快。而葡萄中本身是单糖葡萄糖,葡萄糖不需要经过人体的消化就能直接被人体吸收,所以我们吃了葡萄后血糖会升得非常快。
  另外水果中的香蕉以及干果中的板栗、白果、腰果、开心果,这些水果和干果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吃这些水果要算进主食的量,如果吃了要适当减少相应量的主食,否则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就多了,等于间接会造成血糖的升高。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红薯吗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红薯吗:
  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红薯的。因为红薯它含有一些粗纤维,还含有其它的营养素,对于人体的需要也是必须的。但是红薯它含有一定量的淀粉,所以我们要把它算进主食的量,就要相应地减少其他淀粉类主食的含量。否则我们在正常进食的情况下,再增加一些红薯这些食物的摄入,就等于加餐了。
  等于实际上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量,可能会增加我们总热量的摄入,会造成血糖的升高,不易控制。但是红薯中它含有的多糖的量相对于粮食来说,相对于我们吃的大米、白面是比较少的。所以糖尿病人作为一种食物多样化的搭配,把红薯作为主食,搭配我们吃的精米、白面来吃,对于食物多样化和改善口感也是比较好的。

中医叫糖尿病什么

糖尿病中医在《内经》里就有记载,2500多年前这本书里它叫消渴,消渴中医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就是喝水比较多,比正常人的饮水要翻好几倍。糖尿病患者一分钟不饮水就口渴难受,这种饮的比较多的叫上消,病位中医认为在肺,即肺热、肺燥。第二个证型叫中消,中消就是患者老饿,患者刚吃完饭一会又饿了。中医认为胃热、肺里有火的时候,病人会出现一种症状叫“消谷善饥”,就特别容易把吃进去的东西消化,所以就出现老饿的情况。因为胃在中医里属于中焦的器官,所以叫中消。下消就是病人小便比较多、尿量也比较多,这就叫做上、中、下三消。这就充分的体现了糖尿病的一个特点:三多一少。三多就是病人喝得多、吃得多、尿得多,但是体重还减轻。

糖尿病的生存时间

糖尿病本身是不会影响寿命长短的。糖尿病患者寿命减少,是因为自身血糖控制不达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血管、神经的并发症等。单纯的高血糖,死亡几率很小,然而并发症的发生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残疾或死亡。

糖尿病运动治疗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喜好和生活习惯来进行选择。运动有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无氧运动的运动强度比较大,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一般选择有氧运动,比如一些抗阻的运动,哑铃适用于不能去户外进行活动的糖尿病患者。对于老年人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比较轻的运动方式,比如平地走、平地骑自行车、轻度家务活动、体操。孕妇要注意孕早期不进行太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流产。对于体型比较胖的人群可以上坡、爬楼、骑自行车、快跑。糖尿病病情较轻,血糖控制较好、年龄小,没有并发症的人群可以选择强度大一些的运动方式,比如体育比赛、游泳。在运动方式中,病人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周的运动时间不能少于150分钟。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与长期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有关,好多糖尿病人都受其困扰,非常痛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以及胰岛素抵抗的状态。高胰岛素的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大动脉、小动脉病变,小血管发生病变以后,血液不能有效的供应相对四肢的神经,神经就会病变、受到损害,患者就会出现麻、凉、冷、痛的症状,出现手末梢或者脚的麻木、发凉、疼痛,以及感觉的减退,患者有穿袜子与戴手套样感觉。感觉障碍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感觉减退,由于感觉麻木,病人对温度、疼痛不敏感,有时由此发生烫伤、割伤、硌破后不自知的情况。

糖耐量试验

临床中经常会有患者血糖未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例如空腹血糖小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但又高于正常的参考范围,例如大于5.6。这部分人群要进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试验时要注意首先前一天晚上十点以后,禁食8到10个小时,并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早上空腹抽血。试验前三天,每天主食量不能小于三两。实验为75克的无水葡萄糖溶于250到300毫升水中,空腹抽血。五分钟内把糖水喝完,喝的第一口开始计时,一小时抽一次,餐后两小时再抽血。等待中,不能剧烈运动、抽烟、喝酒,更不能进食,同时不能绝对卧床影响测定结果。

测空腹血糖注意什么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抽血检测空腹血时应注意:一、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到12个小时之间血糖,如果空腹时间太长对于血糖的测定有影响。在测血糖的前一晚不能太兴奋,进行剧烈活动,要保证充分的睡眠,不能有应激状态或近期有感染。二、当天到医院测空腹血时,建议到医院后休息10分钟左右,再去抽血。三、不但要关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同样重要。

如何预防糖尿病

预防的时候都会提到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就是让人不得糖尿病。第二级预防,就是已经有了糖尿病,不出现并发症。临床上最常见的,尤其是到医院就诊的这些病人,就提到三级预防,就已经有并发症,我们使进展的速度减慢,这就是现在经常提到的三级预防。但实际上,我觉得一级预防的意义更大,就是使人不得糖尿病,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尤其对那些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他的家族里面有糖尿病人,因为只有他的父母是糖尿病人,他的子女显然是属于危险分子。如果是40岁以后,同时又有血压血脂的异常,体重又超重,活动量又偏小,把这一类归结于糖尿病的易感人群,或者是叫危险分子。一级预防,最主要的就是有危险因素的这些人群。通过后天的一些努力,使他不得糖尿病,这可能才是一级预防最主要的一些措施和目标。至于已经发现糖尿病以后,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使他尽量的少出现并发症,或者是出现并发症的时间更晚一些,或者是更轻一些,这可能是二级和三级预防最为主要的。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怎么办

出现低血糖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闷、心慌、出冷汗,严重的病人肢体会出现抖动。首先需要测血糖,明确是否是真的低血糖,可以先喝液体饮料或吃含糖食物,迅速补充低血糖的症状。一般半小时会缓解。出冷汗、心悸的症状可能在血糖恢复一个小时后才会有明显的缓解。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

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约9300万,其中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高达2100万,这部分病人大部分会导致明显的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眼部并发症。临床上一直探索糖尿病黄斑水肿有效的治疗方法,激光光凝、玻璃体切割手术及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主要方法。传统激光光凝治疗相对安全、疗效作用持久,仍具有其无法取代的优势,但只对局限性黄斑水肿有一定疗效;玻璃体切割手术能解除一部分患者的DME,但手术风险及创伤较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由于其明确的副作用,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治疗能从发病机制上阻断DME的发生发展,其疗效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认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疗效相对较短,反复治疗的潜在危险及全身副作用需要更大样本量的长期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联合治疗减少重复治疗次数、提高疗效、增强安全性,可成为将来的发展趋势。现将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现状及优缺点介绍如下。

1、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

激光光凝是治疗DME的传统方法。其机制是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吸收激光光能,进而导致光感受器细胞破坏,破坏的感光细胞由胶质瘢痕替代,从而减少外层视网膜耗氧,缓解内层视网膜缺氧,减轻组织水肿。激光光凝治疗主要分为局部激光光凝、格栅样激光光凝、改良格栅样激光光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研究组证实局灶性激光光凝对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CSME)具有良好作用。激光光凝治疗可使DME引起的中等视力丧失发生率减少50%。激光光凝治疗可以帮助黄斑水肿消退,提高或稳定视力,作用相对安全,具有其无法取代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其并发症包括激光引起的视网膜及脉络膜热损伤、旁中心盲点形成、对比敏感度下降、黄斑中心凹误伤、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视网膜脉络膜吻合等。但在3年的随访期内也仅有3%的患者视力提高3行及以上,10%~15%患者仍发生了中等视力丧失。可见激光光凝治疗尚不能有效治疗所有DME。

2、手术治疗

目前玻璃体切割手术主要适用于弥漫性黄斑水肿伴玻璃体后皮质紧张收缩。已有证据表明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非牵引性DME与传统的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相比有着相近甚至更优的疗效。提示玻璃体切割手术也可作为非牵引性DME的治疗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水肿消退并不意味着视力改善。这可能是由于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的黄斑厚度变化并不意味着黄斑灌注及功能的改善,长时间的黄斑水肿引起了光感受器的功能障碍。这也解释了手术后解剖学改善与视功能提高并非完全相关。

3、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途径起到抗炎作用,下调VEGF表达,抑制眼内新生血管,促进血视网膜屏障功能恢复等多种机制减轻黄斑水肿。目前临床多采用曲安奈德(TA)。但由于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副作用较大,目前主要采用眼局部给药方式。对激光光凝难以治疗的DME患者,对其行玻璃体腔注射TA可在短期内提高视力,但远期效果还不能肯定,因此,通常需要每3~6个月重复注射以维持疗效。糖皮质激素主要副作应包括高眼压和白内障,以及重复眼内注射引起的眼内炎等并发症。提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仍有较大的局限性。

抗VEGF类药物治疗DME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此类药物从发病机制上阻断DME的发生发展,较传统的激光光凝和手术等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抗VEGF药物可使约25%的DME患者获得更好的视力。需要指出的是,抗VEGF药物可引起心血管事件、肾功能异常等全身不良反应,以及眼部不适、前房反应、一过性眼压增高、玻璃体出血、眼内炎等局部不良反应,故其安全性问题仍需引起关注。由于抗VEGF类药物作用持续时间较短,重复注射的风险和经济负担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4、联合治疗

近年来,各项研究在探索治疗DME新药的同时,亦有强调联合治疗的趋势。联合治疗可以减低单药剂量、减少副反应,增强安全性。联合治疗的具体方案有将激光光凝、手术、药物中的两者或三者联合。研究发现,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联合改良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DME,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或激光光凝。也有学者联合应用手术、玻璃体腔注射TA及激光光凝进行治疗,随访3年发现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3的患眼治疗后未见DME复发。分析其原因是先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可解除牵引,增加后续玻璃体腔注射TA通透性,提高视网膜组织对TA的吸收,手术后及时注射TA可使黄斑水肿稳定吸收,后再行激光光凝时黄斑厚度显著减低,有助于提高激光效果。提示联合治疗DME的疗效可能优于单一治疗。但联合治疗的具体方案和时间选择需要更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总之,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并在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真正认识和彻底治疗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的应用

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五十多年的老药,「专利保护期」早已过去,它的生产和销售不受任何药企的垄断,国内生产企业少说也有数十家。而且它很便宜,一瓶国产二甲双胍片的市场零售价不到十元,摊到患者的日均药费也不过几毛钱。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物美价廉的降糖药。

一、二甲双胍的历史

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国人都偏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天然中草药」,而特别排斥通过「化学合成」的所谓「西药」。二甲双胍在中国同样也遭遇到类似情形。早在中世纪,就有「民间偏方」在欧洲大陆流传:一种名叫「山羊豆」的牧草,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尿症状。但直到上世纪初,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才知道该植物中含有丰富的「胍」类化合物,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胍」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大毒性。为了抗击在当时尚无药可治的绝症——「糖尿病」,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胍」的改造工作,合成了一系列胍类衍生物,「二甲双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在历史舞台,那一年,是1929 年。

早在1922年,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胰岛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并以神奇的疗效挽救了一大批糖尿病患者。当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沉浸在对胰岛素的欣喜和狂热中,他们甚至信心满满地认为:糖尿病从此完全解决。

在这几十年间,胰岛素的缺点逐渐暴露在世人面前。首先,使用不方便,胰岛素进入胃内即被分解,无法口服,只能通过注射器皮下注射给药,而且由于作用时间短,没隔多久就又要重复注射。在当时无菌观念尚未广泛普及的条件下,不少糖尿病患者甚至是死于注射造成的严重感染。虽然随着规范注射、超细针头等理念和技术上的进步,以及中长效胰岛素制剂的丰富与完善,这些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诱发低血糖、增加体重等问题至今还依然存在。

人们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抗糖尿病药物,于是又掀起了药物开发的热潮。在这样的氛围下,双胍家族顺理成章地从幕后走到台前。上世纪中叶,苯乙双胍、丁双胍、二甲双胍等陆续在美、德、法等国上市,并也曾有过一时风光。可正当双胍家族崭露头角之时,悲剧也同时发生。医生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发现苯乙双胍可能会诱发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乳酸性酸中毒」,对于任何药物,有效性永远逊位于安全性。很快,苯乙双胍就被完全踢出了市场。好在二甲双胍虽与苯乙双胍同处一个屋檐下,可化学结构略有不同,不曾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但可以想象的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是同根生」的二甲双胍难以不深受牵连,甚至也苦苦挣扎在退市的边缘。

二、是金子总会发光

随着循证医学时代的到来,从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通过凿凿事实,验证了二甲双胍卓越的控糖疗效和良好的药物安全性,甚至被认为是唯一具有明确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成为全球控制糖尿病的核心药物。

近些年来,各大糖尿病专业学术团体更纷纷发布指南指出:对于2型糖尿病,除非存在特殊禁忌,均应从开始就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且联合治疗方案中也应包括二甲双胍。从当初的生不逢时、出师不利,到如今黄袍加身、逆袭成功。二甲双胍正以王者姿态,傲然立于糖尿病治疗领域。而且,这个王冠也不是由哪一位医生给加冕的,而是对近几十年全球糖尿病治疗经验的总结。

为什么选择手术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早在我国《黄帝内经》中就有对糖尿病论述,称其为“消渴”。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糖尿病的病因仍然不清楚,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实质上都是对症治疗。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8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疾病研究报告,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9.7%,其中男性10.6%,女性8.8%。由此推算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达9240万,位居世界第一。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高达15.5%,估算人数约为1.5 亿。并且近年来其患病率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2010年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6%。在所有类型糖尿病中,2 型糖尿病患者约占90%。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引起的冠心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报告,50%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已伴有一个或多个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人体近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目前研究表明HbA1c的水平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关系密切。当HbA1c超过7%后,随着HbA1c的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会明显升高。英国著名研究同样也证实:当HbA1c每减低1%,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可下降21%,心肌梗死率下降14%,中风下降12%,因周围血管疾病导致截肢率可下降43%。因此,我国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制定了相应标准,其中HbA1c

女性糖尿病人吸烟易致心脏病

研究人员指出,吸烟会与一些糖尿病相关问题产生共同作用,例如升高的胆固醇水平和对血管阻塞物质的易感性增加,而这些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而吸烟更会增加其患病危险。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一个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础,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健康也来自我们每一天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美国学者报道,对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吸烟可增加其心脏病风险。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博士指出,通常每天吸15根或更多根香烟的糖尿病妇女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比从不吸烟的糖尿病妇女大7倍。而戒烟时间超过10年的糖尿病妇女患心脏病的危险已经降到和从不吸烟的糖尿病妇女一样的程度。

研究人员指出,吸烟会与一些糖尿病相关问题产生共同作用,例如升高的胆固醇水平和对血管阻塞物质的易感性增加,而这些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而吸烟更会增加其患病危险。

研究人员指出,大量吸烟与心脏病发作存在密切关系。在吸烟的女性中,心脏病患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大大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在现在还吸烟的人群中,中风的危险也升高。

儿童糖尿病运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患儿在运动前必须做好胰岛素和饮食的调节,剧烈运动前需增加饮食量或随身准备充饥食品或糖果。必要时也可将胰岛素用量减少10%。

2、选用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便于患儿长期坚持,如骑车、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跳皮筋、踢毽子、跳绳等,都是很好的体育锻炼方式。

3、由于运动时的肢体血流加速,胰岛素吸收增快,因而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可将注射部位改为腹部。

4、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鞋袜,运动后注意清洁卫生。

5、如有可能父母可以与患儿一起参加运动,将增加儿童对运动的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6、儿童自制力比较差,有时玩上瘾了欲罢不能,以致忘记打针、吃饭,应注意避免。

7、在体育锻炼时,更应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天气太热、运动时间过长时,还要防止脱水,运动时最好随身带上一点食物和水,以便在发生低血糖症或口渴时进食。

8、应避免攀高和潜水,因攀高和潜水时如发生低血糖,则有危险性。注射胰岛素的患儿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期更应避免上述运动,以免出现低血糖而发生不测。

9、已有视网膜并发症者,不宜剧烈运动。

10、如果患儿有感冒、发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16.7mmol/L;尿中有酮体、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身体突然发生剧烈疼痛、视物模糊时,应该卧床休息,避免运动。

由于儿童糖尿病血糖波动大,如血糖控制过分严格会引起低血糖,可能对患儿造成严重危害。因而儿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要比成人宽松的多。研究认为儿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目标为维持糖化血红蛋白(HbAlc)在7.5% 以下且没有严重低血糖发生,短期血糖控制的目标为餐前血糖4—8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较为合理。

如希望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每日血糖监测最好在4次以上。对于持续存在低血糖昏迷及反复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患儿可使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从预防慢性并发症的角度,希望血糖及HbAlc控制得尽可能正常,但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很难实现。

且儿童尤其6岁以下的小儿,由于反调节系统的不成熟及缺乏对低血糖的认知和反应能力,常会发生无意识低血糖,使他们发生低血糖及其后遗症的风险更高。

如目标HbAlc设定太低会增加低血糖危险,而设定太高会增加远期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如HbAlc持续>9.5% ,则发生酮症酸中毒及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大大增加。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方剂

糖尿病常用方

益气养明,温阳补肾。

相关偏方验方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利湿,清暑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祛暑,化湿醒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解暑,祛风润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化湿,顺气和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散风。适用于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