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如何形成的

2020-07-14

足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以疼痛及行走困难为主的病症,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形成,本病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及肥胖之人。

【解剖生理】

跟骨近似长方形,是人体负重的主要部分,在人体站立时至少有50%的体重需要跟骨与距骨来负担。为了行走和吸收震荡,足部形成了内、外二个纵弓和一个横弓,内纵弓较高,由跟骨、距骨、舟骨、楔骨和一、二、三跖骨组成,外纵弓较低,由跟骨、骰骨和四、五跖骨组成。在足的前部,三个楔骨和五个跖骨基底部背宽阳窄呈拱桥式排列,组成所谓横弓。足弓能起弹簧作用,以缓冲人在行走、跳跃及跑步时所产生的震荡。

跟骨与距骨组成纵弓的后臂,以负重为主。通过跟距关节可使足有内翻、外翻或外展、外旋的作用,以适应在凸凹不平的道路上行走,跟骨结节为跟腱附着处,其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贝累氏角),为跟距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志。此角常因跟骨骨折而减小、消失或成负角,从而减弱腓肠肌的力量及足的弹簧作用。

足底是三点负重,足跟部负重约50%,拇趾和小趾球部联合负重约50%。由于第一跖骨一般比其他跖骨长,而且还有二个子骨垫在它的头下,因而拇趾球部的负重比小趾球部为多。

跟骨体的后面呈卵圆形隆起,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光滑;中部为跟腱起止部,跟腱止点上方的前方与后方均有小的滑囊;下部移行于跟骨结节,有拇展肌、趾短屈肌及距腱膜附着,起维持足弓的作用。跟骨结节的下方亦有滑囊存在。足跟部皮肤是人体中最厚的部位,其皮下组织由弹力纤维和致密而发达的脂肪构成,又称脂肪垫。

跖筋膜呈三角形,后端狭窄,厚约2mm左右。起自跟骨结节内侧突的前方,其深面与趾短屈肌密切结合,向前逐渐增宽、变薄,于跖骨头处分成五束,分别伸向1~5趾,止于足底前端皮肤和移行于各趾腱鞘。跖腱膜有保护足底肌肉、肌腿、支持足弓等作用。

【病因病机】

(一)跟腱止点滑囊炎:主要因穿鞋摩擦所致,尤其是女性经常穿高跟鞋,鞋的后面与跟骨结节之间反复摩擦,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使滑囊增大,囊壁增厚,发生本病。

(二)跟骨下脂肪垫炎:一般患者有外伤史,多因走路时不小心,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路伤,引起跟骨负重点下方脂肪组织损伤,局部充血、水肿、增生。

(三)跟骨骨骺炎:本症只发生于跟骨骨骺出现到闭合这段时间内,跟骨第二骨化中心从6~7岁出现,13~14岁逐渐闭合,所以本病多发生在少年发育生长期。

(四)跖筋膜炎:本病因长期的职业关系站立在硬地面工作,或因扁平足,使距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在其起点处因反复牵拉发生充血、渗出,日久则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五)肾虚性跟痛症:年老体弱或久病卧床,肾气虚衰,则骨萎筋弛,现代医学认为久病卧床,足跟部因不经常负重而发生退行性变,皮肤变薄,跟下脂肪垫部分萎缩,骨骼发生脱钙变化而致。



足跟痛是如何形成的相关阅读


足跟痛如何热敷

足跟痛发病时会有疼痛感,但是却不不红不肿,会影响正常的行走,所以说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可以通过热敷缓解不适感。一般采用干热敷法与湿热敷法进行,要注意掌握好温度,不能伤到皮肤。通过热敷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是要注意如果是感染性炎症所引起,就不能热敷,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热敷。

足跟痛,是指足跟的一侧或者是两侧发生疼痛。足跟痛一般不红不肿,但是会影响人的行走,对于工作需要长期站立或者是行走的人来说,很是不便。所以及时的进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热敷,一起来看下足跟痛如何热敷?
  一、干热敷法
  1.把热水袋加热水温至60-70摄氏度,将热水袋使用毛巾或布套包裹,放于跟腱患处,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
  2.不可加温过高,热水袋需有毛巾等物品间隔,不能直接与皮肤接触,以免造成烫伤。
  3.可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中代替热水袋,重量高与患处更贴合。温度同上,不可过高,防止烫伤。
  二、湿热敷法
  1.将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润在热水中,轮流取出并拧至半干,用手掌测试水温,不宜过烫,敷于患处,约每5分钟更换一次,共计30分钟左右。
  2.可于热敷处上加盖棉垫、毛巾,以免热气失散,影响效果。
  热敷的作用是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以达到促进病情恢复的效果。一般足跟痛急性受伤后24小时之后便可以开始热敷,或慢性劳损的足跟痛平时可采用热敷治疗。
  热敷对于足跟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是感染性炎症就不能热疗,因为感染性炎症它本身是细菌作用,热疗以后血管扩张会导致细菌更加扩散,加重病情。但除此之外的情况,热疗是可以的,因为热疗能增加血液循环,大家都知道疼是由炎症引起的,通过增加血液循环,炎症因子可以释放到血液里,可以通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排出体外。

足跟痛中医怎么治疗

患者出现足跟痛的情况后,可以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其中主要包括艾草泡脚、按摩穴位、药浸法和尿渍法。大多数患者通过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治愈足跟痛的情况,但是需要坚持使用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对于一些经常站立或行走的人来说,很容易出现足跟痛的情况,足跟痛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但如果疼痛剧烈,则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还会导致患上其他疾病。大多数足跟痛的患者都会采取西医治疗,但是西医通常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建议患者可以进行中医治疗,那么足跟痛中医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1、中医艾草泡脚
  患者会出现足跟痛,可能是肾不好所引起的,肾气是人体气血运行的动力所在,如果肾气不足,就会导致气血瘀滞不通,从而出现足跟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选择中医艾草泡脚,这是很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疏通足部的经络,消除足跟疼痛的情况,还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治疗方法也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准备一盆废水,加入适量的冷水调节水温,然后放入一大把艾草,泡脚半小时后,可以有效的缓解足跟疼痛的症状。
  2、中医按摩穴位
  患者出现疾病症的情况后,还可以采取中医按摩穴位的方法,首先需要用拇指尽力捏住另一只手的内掌纹,在患者可以接受的情况下用力捏压。三分钟后变为有节奏和规律的一松一压,联系捏压三十六次,等到有所缓解之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足跟痛的情况。一般治疗5天之后,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如果患者属于骨质增生型足跟痛,那么使用这个方法一般不会有明显的作用。
  3、中医药浸法
  患者首先需要准备麻黄、川穹、苏木当归、白附子各30克,用水煎开后浸洗脚部,还需要同时用手揉搓足跟,这样可以是肌肤充分的吸收药物。建议每次浸泡15分钟左右,每天两次可以有效的治疗足跟痛。
  4、中医尿渍法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患者还可以使用中医尿渍法,首先准备一个比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放在地上,将童子尿渍于花岗石上,然后患者需要立即将足部置于花岗石。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足跟痛的症状,如果没有花岗石,也可以选择使用铁块,如果没有童子尿,则可以使用芒硝饱和液和白酒调匀后替代。

脚后跟骨头疼是什么原因

脚后跟骨头疼的原因一般分为非病理性和病理性原因,非病理性原因包括鞋子不合脚、气温过低、过度运动,患者只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用脚即可。病理性原因包括跟骨后滑囊炎、根脚长骨刺,建议患者可以去医院进行拍片检查,确定病因后再针对性治疗。

一些长期行走或久站的人经常会感觉到脚后跟骨头,这大多是劳损过度所引起的,通过休息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还有一部分患者在穿上新鞋后,也可能会出现脚后跟骨头疼的情,这大多是新鞋磨脚所引起的。除此之外,有很多原因都可能会导致脚后跟骨头疼,出现这种情况后,首先需要注意休息,其次找出病因,那么脚后跟骨头疼是什么原因呢?
  一、脚后跟骨头疼的非病理性原因
  1.鞋子不合脚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脚后跟骨头疼,都是鞋子不合脚所引起的,鞋子不合脚会导致脚后跟受到挤压,从而出现疼痛感。如果长期这样不及时治疗和处理,还会形成炎症,产生更剧烈的疼痛感,尤其是穿新鞋的时候,磨脚的情况会很严重,所以会脚后跟骨头疼。
  2.气温过低
  脚后跟骨头疼可能是气温低所造成的,气温太低脚部就可能受凉受寒,所以血液流动会变得很缓慢,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热量交换,就会使局部受凉或损伤,尤其是冻伤,则会导致脚后跟出现疼痛感。
  3.过度运动
  如果突然过度运动,也会使脚后跟疼痛,这大多是过度疲劳所引起的,所以平时需要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此外,如果患者是因为过度运动所引起的脚后跟疼痛,则建议休息一段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行走和站立。
  二、脚后跟骨头疼的病理性原因
  1.跟骨后滑囊炎
  部分患者会出现脚后跟骨头疼,可能是跟骨后滑囊炎所引起的,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皮肤和跟腱之间的滑囊,主要是由不合适高跟皮鞋摩擦损伤造成的。会导致滑囊壁变得肥厚,囊内滑液充盈,从而出现局部肿胀和压痛的情况,建议患者改善鞋型,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穿刺吸引,注入氢化考的松。
  2.脚跟长骨刺
  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脚后跟骨头疼,大多是长了骨刺所引起的,因为骨刺会使患者软组织磨损,从而引发炎症,会出现疼痛感。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适当的按摩,避免长期行走或站立即可。

足跟痛不是骨刺的治疗方法

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足跟痛,所需要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的足跟痛不是骨刺所导致的话,那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治疗方法,比如中药疗法、理疗法、手术疗法以及偏方疗法,其中比较推荐手术和理疗法,效果比较显著。

足跟痛是目前常见的一种疾病,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往往会存在着足跟肿胀以及麻木疼痛等等症状表现。而导致大家出现足跟痛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说骨刺等等,不同的原因所需要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那足跟痛不是骨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一、中药疗法
  对于存在着足跟痛的症状,但又不是骨刺的人来说,中药疗法就是不错的治疗方法,中药疗法往往需要根据患者所出现的具体症状表现来辨证施治,不同类型的足跟痛症状所针对的中药也有所不同。比较常见的治疗药物主要有川乌透骨草、川椒以及鸡血藤等,大家在使用中药治疗的时候,可以先将药材水煎熏洗,这样当药物作用于局部的时候,能够将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直达大家患病的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气血流通,以及改善局部血液运行的作用,帮助大家有效的缓解自身的疼痛感。
  二、手术疗法
  即便大家不是因为骨刺,而出现的足跟痛的症状,也可以考虑采用手术疗法来进行治疗,比较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有跟骨滑囊切除术,跟骨神经切断术以及跟骨钻孔术等。
  三、偏方疗法
  对于长时间出现足跟痛的患者来说,也可以考虑尝试偏方疗法,比如说点穴按摩疗法,药浸法以及足跟痛消除法等,足跟痛消除法需要患者双手抱在脑后站立,然后蹲下之后再起立如此为一次,每天需要做满200次,才能够起到治疗的效果。而药物浸泡法主要是选择松木,麻黄当归以及白附子等中草药水煎以后,进行自己的逐步让药液进入到肌肤当中,从而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四、理疗法
  对于经常性出现足跟痛,但又不是骨刺引起的患者来说,理疗法也是不错的治疗方法。比较常见的理疗法有自然疗法,人工疗法以及力学疗法等。

足外翻最佳治疗时间

足外翻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畸形疾病,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大部分都是因为先天性因素而导致的,那么在最初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积极的接受治疗,如此才能够减少危害的出现,可以尽快的帮助孩子摆脱疾病的困扰,让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

当孩子成长到一定的年龄时,有不少的家长都会发现自家的孩子好像出现了足外翻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就是因为足部一侧出现明显的畸形而导致的,也会让孩子在走路的时候出现了明显的外翻现象,此时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那么足外翻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呢?
  一、足外翻最佳治疗时间
  事实上,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许多父母在孩子还没有学会走路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种疾病。此时,父母不能错过最好的治疗时间,因为在这个时候就会让孩子饱受一定的痛苦。我们可以选择保守治疗的方法,可以用比较宽的带子绑住孩子的膝盖或脚。虽然这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适,但是这么做却能够有效的达到缓解的作用,所以说一定要硬起心肠。在最佳的时间内接受治疗,就可以有效的缓解脚外翻的现象。
  二、足外翻的病理原因
  事实上,足外翻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足畸形病,大多是由遗传引起的,因此家长和医生需要合作来缓解这种疾病。由于儿童长期的脚外翻,会使儿童的腿慢慢失去协调性,进而出现背部向外伸展的现象,有时儿童的健康肌肉会痉挛。这本来就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现象,所以说为了有效的控制病情,早期接受检查和治疗本来就是非常重要的。
  三、足外翻的危害性
  由于小腿肌肉力量长期失衡,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严重,有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皱折现象,严重时会失去行为能力,脚畸形会加重,所以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治疗孩子的脚外翻,使孩子们的足外翻现象会慢慢纠正,这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只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注意这些小细节,那么对于足外翻的患者来说也并不需要担心,能够有效的摆脱疾病的存在。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验方

足跟痛通用方

补肾活血止痛。适用于腰痛和足跟痛。

足跟痛通用方

补肾活血止痛。适用于腰痛和足跟痛。

足跟痛通用方

补肾活血止痛。适用于腰痛和足跟痛。

足跟痛通用方

祛湿清热止痛。适用于腰痛和足跟痛。

足跟痛通用方

补肾活血止痛。适用于腰痛和足跟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