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2020-07-14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目的主要是降血糖,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肠促胰岛激素等。每一种药物针对的发病类型不同,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自己的身边也有很多患有糖尿病的人,大部分患者需要常年用药,病情才能得到控制。但是长期用药的话,也难免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也需要适当的调整用药。那么,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1、磺脲类药物
  治疗糖尿病使用的药物分为几大类,其中磺脲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率就很高。这类药物为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降血糖。常用的药物有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二型糖尿病患者,且体重正常,不过也有一些副作用,典型的副作用就是容易导致低血糖,或者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2、双胍类药物
  相信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经历,其实双胍类的药物比较适合体重超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它属于胰岛素曾敏剂,是通过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原理来控制血糖的。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就是二甲双胍,但容易造成肠胃反应。
  3、格列奈类药物
  促胰岛素分泌剂中还有一种常用药,那就是格列奈类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格列奈、瑞格列奈等。此类药物的特点是吸收效率高,起效快,不过作用时间较短,不良反应也是容易低血糖。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原理是通过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效率,主要是针对餐后高血糖比较管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但是容易引发胃肠反应,如腹胀、腹泻、排气过多。
  5、肠促胰岛激素
  肠促胰岛激素是一种胰升血糖激素样肽类药物,降糖原理主要是抑制胰升血糖激素的分泌,通过调节摄食中枢来控制血糖。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



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相关阅读


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对于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没有太多不适,只要血糖控制较好,定期到内分泌科门诊复查病情,坚持按时服药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但是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糖尿病酮症、并发感染等急性并发症;或者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的糖尿病足症状,以及门诊血糖控制不理想,都可以住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不但可以进行细致的检查治疗,还可以在住院期间学到许多糖尿病控制的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水平。那么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现介绍如下:

1、可以加深自己治疗的理解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各不相同,有些用胰岛素,有些用口服药,有些应用胰岛素加口服药。除了控制血糖的药物之外,还常服用阿司匹林、调脂药物、降压药等多种药物。

这些不同的药物之间配合有哪些好的作用,主要治疗目的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住院后可以通过和医生的沟通更多的理解自己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糖尿病的达标治疗。

2、进一步了解个人每天的饮食量及每种食品对血糖升高的作用大小许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的基础治疗,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需长期坚持。但是自己每天到底应该吃多少主食、肉、蔬菜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

住院期间病人在院就餐,医生会根据病人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个体情况计算饮食量,由膳食科的专业人员负责搭配,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可以熟悉了解自己的饮食总量、餐量分配、用餐种类等。出院后患者可以参照住院期间的饮食量进行烹调,可以提高饮食治疗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不同的食品升糖指数高低不同,由于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每天测定七次血糖,对于许多食品的升糖作用可以直观的看出来,有利于出院后选择合适的食品。增加对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认识水平。

3、进一步了解运动疗法的作用、注意事项 适当运动可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分解利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保持正常体重,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期间由于血糖检查次数比较多,常常是运动后就测定血糖,可以看到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运动量及运动方式。可以了解多大的运动强度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4、学习更多的糖尿病药物知识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作用机制、服用方法及副作用各不相同,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会按正确的时间和方法让病人服药,通过住院糖尿病病友可以更多了解所用的药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时间及不良反应。

如磺脲类药物一般需要餐前半小时服用,而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就可以饭前10分钟服用,阿卡波糖需要吃饭第一口嚼碎服用,而二甲双胍为减轻胃肠道副作用常常在饭中或饭后服用。促泌剂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阿卡波糖的副作用主要是腹胀、排气多,而二甲双胍副作用主要是腹部不适和腹泻等。

5、学习注射胰岛素及血糖测定的技巧 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通常有腹壁(肚脐周围10cm内不能注射),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其中腹部胰岛素吸收最快,双上臂外侧次之,臂部及大腿外侧吸收慢些,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使局部皮肤吸收胰岛素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用注射器混合两种胰岛素的患者,抽胰岛素时必须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如果把中效或长期胰岛素混入短效瓶内,这瓶胰岛素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胰岛素笔的针头是一次性的,尽量不要重复使用。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重复使用时要注意,注射完毕后不要用消毒针头,因为针头表面经过特殊的硅化处理,光滑易进针,痛感较少。而酒精把硅化层去掉后,就容易疼痛。小针帽经消毒液处理,只要把针头套上针帽即可起到消毒作用。

自己在家测定血糖时可以不用酒精消毒,只要用香皂洗净双手后晾干即可,因为长期酒精消毒易引起局部皮肤干裂、角化,而且酒精没有挥发完之前,采血可以加重疼痛感。采血前可双手下垂甩动几次,用刺针刺入指腹两侧,由于手指的血液供应血管在两侧,针刺两侧更容易采血。另外指腹两侧神经末梢较少,疼痛较轻。

有些病是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基因学说。天生基因好的人,即使生活习惯稍微差些,可能对他的健康乃至寿命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家族性基因不良的人,有时候即使再注意养生,也难保不得病甚至是要命的疾病,这是没办法的,还不能和别人比。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

于某,浙江人,53岁,6年前在北京学习时候与我相识并成为好友。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说父亲和大哥、二哥都是糖尿病,自己非常担心哪一天也戴上糖尿病的帽子,所以,平时各方面都格外的注意,特别是在吃喝方面非常小心,简直早已经把自己当作糖尿病病人看待了。去年在北京相聚,又聊起这个话题,他自嘲说早就戴上帽子了,现在轮到老四着急了。这就是基因在起作用,什么都可以选择,基因无法选择。

有很多疾病怎么得的都不知道,从医学角度也说不清楚。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内科学》中讲到很多疾病的时候,我们同学之间都近乎开玩笑地说,书上第一段可以高度浓缩为“病因不清”,最后一段可以浓缩为“本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和方法”,这可不全是开玩笑,正是由于很多疾病不知道病因,所以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目前的科学水平,真的做不到任何疾病都可以预防,在养生保健方面,我们要积极努力,当然,如果我们问心无愧了,再发生什么疾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这方面,也要有“尽人事,听天命”的思想准备。

本章用意在于提醒人们,要针对自己的不足即生活方式上的毛病尽量改正,或者用加法(比如增加运动量),或者用减法(少抽点,少喝点等)。可是,真正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不仅“管住嘴,迈开腿”不是那么容易做到,还有一件更难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应对“病由心生”。练心修心的方法很多,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那就是不要只工作,只忙事业忙挣钱,建议人人都要培养情趣爱好,提倡情趣养生法。

糖尿病:苦瓜、黑木耳降血糖

提起苦瓜这个降糖明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血糖、血脂异常者,我相信你们家餐桌上更是少不了苦瓜。

大家应该知道,糖尿病在中医里叫“消渴”,而中医认为,苦瓜性味苦寒,《救荒本草》等很多古医书中记载苦瓜可“止渴”“主治烦闷、引饮”,所以对消渴之症有很好的疗效。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了,不需要我多说。

基本上,凡是没有脾胃虚寒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我都会建议他们适当吃些苦瓜,既可以凉拌、炒菜、炖煮,还可以把新鲜的苦瓜晒干,研成粉末,每次取5~1o克,温开水冲服代茶饮。有不少患者反馈,坚持一段时间以后,血糖慢慢变得稳定起来,波动越来越小。

至于另一种食物黑木耳,它的降糖效果也是非同一般的,明代大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性甘干,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等作用。”

似乎古代医书中并没有提到它对降血糖有什么功用,但无疑我们一直都肯定它“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的保健功效。而现代西方医学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木耳多糖可以让小白鼠的葡萄糖耐受量和耐受量曲线得到明显改善,还可以减少得了糖尿病的小鼠对水的需求量。所以,对于血糖异常的人来说,黑木耳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的食疗菜谱:1、 蚌肉苦瓜汤

材料:苦瓜250克,蚌肉200克,荷叶10克,盐适量

做法:(1)准备材料先把苦瓜洗干净,去掉瓤,切成段。蚌肉洗净切成薄片。

(2)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先放入荷叶稍煮,然后加入苦瓜,煮3分钟。

(3)等到苦瓜与荷叶八成熟,加盐,捞出荷叶,最后放入蚌肉稍烫即可。

功效:蚌肉苦瓜汤是降血糖的上品。苦瓜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二者合用,特别适合糖尿病且脾胃阴虚有热的人食用。

说明:由于蚌肉和苦瓜都偏寒,所以素来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2、黑木耳炒蛋

材料:木耳1oo克,鸡蛋2个,大葱、盐、生抽适量

做法:(1)准备材料用淘米水提前泡发好木耳,洗净,去蒂,撕成小块。鸡蛋打散,大葱切末。

(2)炒锅放油,烧热以后,下入打散的鸡蛋,成块后盛出。

(3)锅中放油,加入葱末爆香,然后放入木耳翻炒。

(4)木耳快熟时,加入一点水和生抽,汤汁即将收干时放入鸡蛋,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黑木耳炒蛋营养丰富,适合体弱的糖尿病患者补充营养。

说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木耳乃朽木所生,得一阴之气,故有衰精冷肾之害也。”所以,木耳虽然能补胃理气,但如果是严重肾阳虚的糖尿病患者,并不适合多吃黑木耳。

糖尿病人,如何克服饥饿感

昨天一个已经是糖尿病的朋友告诉我,她经常感觉饿, 问怎么办?如何克服饥饿感?控制饮食后,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饥饿难忍。其实饥饿感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经过治疗病情改善后,饥饿感就会减轻。饥饿感如果很强烈,建议试试以下的方法。

1.吃饭时细嚼慢咽,放慢吃饭的速度。

2.做菜时少加盐调味,使菜肴的味道清淡,有助于降低食欲。

3.多用粗杂粮代替精米、白面,可增加饱腹感。

4.适量多吃些番茄、黄瓜、绿叶蔬菜等低热量、高容积的食物。

5.加餐时选用蔬菜、脱脂牛奶、豆制品等低热量食物。

在外就餐的饮食原则

1.尽量少吃或不吃用油煎炸的食物,如果吃的话建议去除动物外皮和肥肉部分再食用。

2.多选择采用清淡方式烹调的菜肴,比如清蒸、汆烫等。

3.吃一些口味清淡的菜肴,避免吃动物内脏等含脂肪和胆固醇较高的菜肴。

4.不要喝淀粉较多的稠汤,要喝清汤。

5.尽量少喝或不喝酒,如果喝酒,应在主食中减去与饮酒量相等的主食量。

6.不能不吃主食,同时还应吃些蔬菜、瘦肉和豆制品。

7.餐后尽量不吃甜点,如果想吃,要在正餐时减去相应的主食摄入量。

8.炒饭、炒面比起大米白饭与清汤面,脂肪含量更多,应注意别过量食用,浅尝辄止。

9.随身携带凉开水作为饮料,如果觉得口味不好,可以加一些代糖。

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时如果吃了不了解的食物,回家后应马上测量血糖。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初步探讨

目的:对1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进行分析,观察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的Fontaine分级Ⅰ-Ⅳ级糖尿病患者150例(176条患肢),采用以介入治疗为主治疗。观察技术成功率、并发症、临床疗效、踝/肱指数、治疗血管再狭窄等。

结果:150例患者(176条患肢)共进行187次介入治疗,161条患肢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1.4%,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手术成功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前所有患者ABI为0.34±0.27,成功治疗术后ABI为0.96±0.24。共有134例患者(153条患肢)经术后随访,平均随访5个月(1-16个月),术后1个月、6个月ABI比值为0.88±0.34、0.71±0.26;超声检查示术后随访期间有21例(13.7%)治疗血管再狭窄或闭塞,其中11例(7.2%)再次行介入治疗。

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手术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疗效确切,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闭塞性病变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治疗血管的通畅率。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继发于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糖尿病足往往最终导致截肢。PAD患者每年的截肢率约为1.8-11.4例/10000,其中糖尿病患者占48%,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等,病变部位以股腘动脉及以下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等。介入治疗由于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在高龄、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中应用,因此在临床正逐渐的取代传统外科手术用于糖尿病PAD患者的治疗。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长段病变多见,需要反复多次扩张阻断血流,可能为先前研究疗效欠佳的部分原因。近年来随着专用于下肢动脉的小口径、长球囊等系列产品的出现,可较容易的通过长段闭塞病变,减少扩张次数,甚至可扩张足踝部以下动脉,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均有显著的提高。其中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最为常用。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方剂

糖尿病常用方

益气养明,温阳补肾。

相关偏方验方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化湿,顺气和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祛暑,化湿醒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解暑,祛风润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散风。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利湿,清暑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乡间郎中

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2020-07-14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目的主要是降血糖,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肠促胰岛激素等。每一种药物针对的发病类型不同,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自己的身边也有很多患有糖尿病的人,大部分患者需要常年用药,病情才能得到控制。但是长期用药的话,也难免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也需要适当的调整用药。那么,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1、磺脲类药物
  治疗糖尿病使用的药物分为几大类,其中磺脲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率就很高。这类药物为促胰岛素分泌剂,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降血糖。常用的药物有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这类药物主要适用于二型糖尿病患者,且体重正常,不过也有一些副作用,典型的副作用就是容易导致低血糖,或者出现体重增加的现象。
  2、双胍类药物
  相信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有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经历,其实双胍类的药物比较适合体重超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它属于胰岛素曾敏剂,是通过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原理来控制血糖的。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就是二甲双胍,但容易造成肠胃反应。
  3、格列奈类药物
  促胰岛素分泌剂中还有一种常用药,那就是格列奈类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有格列奈、瑞格列奈等。此类药物的特点是吸收效率高,起效快,不过作用时间较短,不良反应也是容易低血糖。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原理是通过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效率,主要是针对餐后高血糖比较管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但是容易引发胃肠反应,如腹胀、腹泻、排气过多。
  5、肠促胰岛激素
  肠促胰岛激素是一种胰升血糖激素样肽类药物,降糖原理主要是抑制胰升血糖激素的分泌,通过调节摄食中枢来控制血糖。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



糖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相关阅读


糖尿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对于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没有太多不适,只要血糖控制较好,定期到内分泌科门诊复查病情,坚持按时服药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疗。

但是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糖尿病酮症、并发感染等急性并发症;或者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的糖尿病足症状,以及门诊血糖控制不理想,都可以住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治疗。

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不但可以进行细致的检查治疗,还可以在住院期间学到许多糖尿病控制的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水平。那么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现介绍如下:

1、可以加深自己治疗的理解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各不相同,有些用胰岛素,有些用口服药,有些应用胰岛素加口服药。除了控制血糖的药物之外,还常服用阿司匹林、调脂药物、降压药等多种药物。

这些不同的药物之间配合有哪些好的作用,主要治疗目的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住院后可以通过和医生的沟通更多的理解自己治疗方案,从而提高糖尿病的达标治疗。

2、进一步了解个人每天的饮食量及每种食品对血糖升高的作用大小许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的基础治疗,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需长期坚持。但是自己每天到底应该吃多少主食、肉、蔬菜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

住院期间病人在院就餐,医生会根据病人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个体情况计算饮食量,由膳食科的专业人员负责搭配,住院病人住院期间可以熟悉了解自己的饮食总量、餐量分配、用餐种类等。出院后患者可以参照住院期间的饮食量进行烹调,可以提高饮食治疗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不同的食品升糖指数高低不同,由于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每天测定七次血糖,对于许多食品的升糖作用可以直观的看出来,有利于出院后选择合适的食品。增加对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认识水平。

3、进一步了解运动疗法的作用、注意事项 适当运动可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分解利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保持正常体重,减少胰岛素或降糖药的剂量,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住院期间由于血糖检查次数比较多,常常是运动后就测定血糖,可以看到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选择合适运动量及运动方式。可以了解多大的运动强度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4、学习更多的糖尿病药物知识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作用机制、服用方法及副作用各不相同,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会按正确的时间和方法让病人服药,通过住院糖尿病病友可以更多了解所用的药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时间及不良反应。

如磺脲类药物一般需要餐前半小时服用,而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就可以饭前10分钟服用,阿卡波糖需要吃饭第一口嚼碎服用,而二甲双胍为减轻胃肠道副作用常常在饭中或饭后服用。促泌剂的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阿卡波糖的副作用主要是腹胀、排气多,而二甲双胍副作用主要是腹部不适和腹泻等。

5、学习注射胰岛素及血糖测定的技巧 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通常有腹壁(肚脐周围10cm内不能注射),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其中腹部胰岛素吸收最快,双上臂外侧次之,臂部及大腿外侧吸收慢些,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使局部皮肤吸收胰岛素能力下降,一旦出现皮下脂肪营养不良,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用注射器混合两种胰岛素的患者,抽胰岛素时必须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长效胰岛素,如果把中效或长期胰岛素混入短效瓶内,这瓶胰岛素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胰岛素笔的针头是一次性的,尽量不要重复使用。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重复使用时要注意,注射完毕后不要用消毒针头,因为针头表面经过特殊的硅化处理,光滑易进针,痛感较少。而酒精把硅化层去掉后,就容易疼痛。小针帽经消毒液处理,只要把针头套上针帽即可起到消毒作用。

自己在家测定血糖时可以不用酒精消毒,只要用香皂洗净双手后晾干即可,因为长期酒精消毒易引起局部皮肤干裂、角化,而且酒精没有挥发完之前,采血可以加重疼痛感。采血前可双手下垂甩动几次,用刺针刺入指腹两侧,由于手指的血液供应血管在两侧,针刺两侧更容易采血。另外指腹两侧神经末梢较少,疼痛较轻。

有些病是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基因学说。天生基因好的人,即使生活习惯稍微差些,可能对他的健康乃至寿命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而家族性基因不良的人,有时候即使再注意养生,也难保不得病甚至是要命的疾病,这是没办法的,还不能和别人比。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

于某,浙江人,53岁,6年前在北京学习时候与我相识并成为好友。兄弟4人,他排行老三,说父亲和大哥、二哥都是糖尿病,自己非常担心哪一天也戴上糖尿病的帽子,所以,平时各方面都格外的注意,特别是在吃喝方面非常小心,简直早已经把自己当作糖尿病病人看待了。去年在北京相聚,又聊起这个话题,他自嘲说早就戴上帽子了,现在轮到老四着急了。这就是基因在起作用,什么都可以选择,基因无法选择。

有很多疾病怎么得的都不知道,从医学角度也说不清楚。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内科学》中讲到很多疾病的时候,我们同学之间都近乎开玩笑地说,书上第一段可以高度浓缩为“病因不清”,最后一段可以浓缩为“本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和方法”,这可不全是开玩笑,正是由于很多疾病不知道病因,所以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目前的科学水平,真的做不到任何疾病都可以预防,在养生保健方面,我们要积极努力,当然,如果我们问心无愧了,再发生什么疾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这方面,也要有“尽人事,听天命”的思想准备。

本章用意在于提醒人们,要针对自己的不足即生活方式上的毛病尽量改正,或者用加法(比如增加运动量),或者用减法(少抽点,少喝点等)。可是,真正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不仅“管住嘴,迈开腿”不是那么容易做到,还有一件更难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应对“病由心生”。练心修心的方法很多,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种方法,那就是不要只工作,只忙事业忙挣钱,建议人人都要培养情趣爱好,提倡情趣养生法。

糖尿病:苦瓜、黑木耳降血糖

提起苦瓜这个降糖明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血糖、血脂异常者,我相信你们家餐桌上更是少不了苦瓜。

大家应该知道,糖尿病在中医里叫“消渴”,而中医认为,苦瓜性味苦寒,《救荒本草》等很多古医书中记载苦瓜可“止渴”“主治烦闷、引饮”,所以对消渴之症有很好的疗效。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了,不需要我多说。

基本上,凡是没有脾胃虚寒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我都会建议他们适当吃些苦瓜,既可以凉拌、炒菜、炖煮,还可以把新鲜的苦瓜晒干,研成粉末,每次取5~1o克,温开水冲服代茶饮。有不少患者反馈,坚持一段时间以后,血糖慢慢变得稳定起来,波动越来越小。

至于另一种食物黑木耳,它的降糖效果也是非同一般的,明代大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性甘干,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等作用。”

似乎古代医书中并没有提到它对降血糖有什么功用,但无疑我们一直都肯定它“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的保健功效。而现代西方医学用小白鼠做实验发现,木耳多糖可以让小白鼠的葡萄糖耐受量和耐受量曲线得到明显改善,还可以减少得了糖尿病的小鼠对水的需求量。所以,对于血糖异常的人来说,黑木耳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的食疗菜谱:1、 蚌肉苦瓜汤

材料:苦瓜250克,蚌肉200克,荷叶10克,盐适量

做法:(1)准备材料先把苦瓜洗干净,去掉瓤,切成段。蚌肉洗净切成薄片。

(2)锅中加水,大火烧开后,先放入荷叶稍煮,然后加入苦瓜,煮3分钟。

(3)等到苦瓜与荷叶八成熟,加盐,捞出荷叶,最后放入蚌肉稍烫即可。

功效:蚌肉苦瓜汤是降血糖的上品。苦瓜能清热、除烦、止渴,蚌肉能清热滋阴、止渴利尿。二者合用,特别适合糖尿病且脾胃阴虚有热的人食用。

说明:由于蚌肉和苦瓜都偏寒,所以素来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2、黑木耳炒蛋

材料:木耳1oo克,鸡蛋2个,大葱、盐、生抽适量

做法:(1)准备材料用淘米水提前泡发好木耳,洗净,去蒂,撕成小块。鸡蛋打散,大葱切末。

(2)炒锅放油,烧热以后,下入打散的鸡蛋,成块后盛出。

(3)锅中放油,加入葱末爆香,然后放入木耳翻炒。

(4)木耳快熟时,加入一点水和生抽,汤汁即将收干时放入鸡蛋,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黑木耳炒蛋营养丰富,适合体弱的糖尿病患者补充营养。

说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木耳乃朽木所生,得一阴之气,故有衰精冷肾之害也。”所以,木耳虽然能补胃理气,但如果是严重肾阳虚的糖尿病患者,并不适合多吃黑木耳。

糖尿病人,如何克服饥饿感

昨天一个已经是糖尿病的朋友告诉我,她经常感觉饿, 问怎么办?如何克服饥饿感?控制饮食后,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常感到饥饿难忍。其实饥饿感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经过治疗病情改善后,饥饿感就会减轻。饥饿感如果很强烈,建议试试以下的方法。

1.吃饭时细嚼慢咽,放慢吃饭的速度。

2.做菜时少加盐调味,使菜肴的味道清淡,有助于降低食欲。

3.多用粗杂粮代替精米、白面,可增加饱腹感。

4.适量多吃些番茄、黄瓜、绿叶蔬菜等低热量、高容积的食物。

5.加餐时选用蔬菜、脱脂牛奶、豆制品等低热量食物。

在外就餐的饮食原则

1.尽量少吃或不吃用油煎炸的食物,如果吃的话建议去除动物外皮和肥肉部分再食用。

2.多选择采用清淡方式烹调的菜肴,比如清蒸、汆烫等。

3.吃一些口味清淡的菜肴,避免吃动物内脏等含脂肪和胆固醇较高的菜肴。

4.不要喝淀粉较多的稠汤,要喝清汤。

5.尽量少喝或不喝酒,如果喝酒,应在主食中减去与饮酒量相等的主食量。

6.不能不吃主食,同时还应吃些蔬菜、瘦肉和豆制品。

7.餐后尽量不吃甜点,如果想吃,要在正餐时减去相应的主食摄入量。

8.炒饭、炒面比起大米白饭与清汤面,脂肪含量更多,应注意别过量食用,浅尝辄止。

9.随身携带凉开水作为饮料,如果觉得口味不好,可以加一些代糖。

糖尿病患者在外就餐时如果吃了不了解的食物,回家后应马上测量血糖。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初步探讨

目的:对1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进行分析,观察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的Fontaine分级Ⅰ-Ⅳ级糖尿病患者150例(176条患肢),采用以介入治疗为主治疗。观察技术成功率、并发症、临床疗效、踝/肱指数、治疗血管再狭窄等。

结果:150例患者(176条患肢)共进行187次介入治疗,161条患肢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1.4%,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手术成功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前所有患者ABI为0.34±0.27,成功治疗术后ABI为0.96±0.24。共有134例患者(153条患肢)经术后随访,平均随访5个月(1-16个月),术后1个月、6个月ABI比值为0.88±0.34、0.71±0.26;超声检查示术后随访期间有21例(13.7%)治疗血管再狭窄或闭塞,其中11例(7.2%)再次行介入治疗。

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手术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疗效确切,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闭塞性病变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治疗血管的通畅率。

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继发于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糖尿病足往往最终导致截肢。PAD患者每年的截肢率约为1.8-11.4例/10000,其中糖尿病患者占48%,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等,病变部位以股腘动脉及以下为主。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介入治疗等。介入治疗由于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可在高龄、身体条件较差的患者中应用,因此在临床正逐渐的取代传统外科手术用于糖尿病PAD患者的治疗。由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以长段病变多见,需要反复多次扩张阻断血流,可能为先前研究疗效欠佳的部分原因。近年来随着专用于下肢动脉的小口径、长球囊等系列产品的出现,可较容易的通过长段闭塞病变,减少扩张次数,甚至可扩张足踝部以下动脉,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均有显著的提高。其中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最为常用。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方剂

糖尿病常用方

益气养明,温阳补肾。

相关偏方验方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化湿,顺气和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祛暑,化湿醒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解暑,祛风润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散风。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利湿,清暑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