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吃奶量大正常吗

2020-07-14

孩子出生以后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喝奶量是否正常,如果孩子吃奶量大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喝奶量大出现呕吐腹胀问题就应该小心,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寻找原因使用正确方式喂养,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受到危害。

喂养孩子是非常辛苦的,在喂养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每一个孩子的喝奶量是不同的,孩子喝奶量大一些家长会非常开心,认为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也是需要小心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吃奶量大正常吗。
  吃奶量大没有不舒服的反应就不用担心,如果出现呕吐腹胀症状就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大便小便,由于每一个孩子的身体有差异,吃奶量多少也是不一定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吃奶量比较大的时候,会非常担心害怕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有一些孩子吃完奶以后饿的特别快,证明没有吃的饱,应该增加喂奶量。
  在喂养宝宝过程中一定不能孩子吃多少,家长就一直喂,吃饱以后就应该让孩子停止,安安静静的睡觉。吃得太多也是不好的,容易出现饱胀感觉,孩子吃饱很舒服的状态下,一般可以睡上好几个小时,不会有什么哭闹反应,如果没有吃饱就会哭闹,所以应该观察孩子平时的表现。
  在喂养新生儿过程中,大概每隔三个小时需要喂一次奶,喂养方式不同,时间方面并不是硬性的,应该根据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如果是母乳喂养,那么就按照需求来喂就可以了,如果是奶粉喂养一般都是每隔三个小时喂一次奶为标准,奶粉和母乳比起来会没那么容易消化,短时间之内不能再继续喂,很容易出现蛋白质不消化或者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给孩子喂完奶以后把孩子抱起来拍打嗝,如果拍不出嗝,最好抱着孩子半个小时左右让孩子更好的消化,在人工喂养过程中奶粉的水温一定要适合,一定不能过烫,也不要过量,否则就会对奶粉里面的营养物质造成破坏,喝完以后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没有什么好处。



新生儿吃奶量大正常吗相关阅读


如何回奶

母乳喂养虽然好处很多,但是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而且宝宝渐渐大了需要多吃一些辅食。这个时候妈妈就需要断奶,但是断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很多妈妈在断奶期间还不断分泌乳汁,那么该如何回奶呢?

一、自然回奶
  1、自然回奶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好处,而且成功率也比较高。
  2、逐渐减少喂奶次数
  当妈妈奶水不是太充足的时候可以循序渐进的减少喂奶次数,这样通过减少宝宝的吸吮次数来降低乳汁分泌量。
  3、加长喂奶时间间隔
  等宝宝饿的时候不要立即喂奶,可以多给他吃一些辅食,增加两次喂奶的时间间隔,让宝宝慢慢的习惯,这样乳房也会因为适应而回奶。
  4、缩短喂奶时间
  喂奶的时间越长宝宝的吸吮刺激就越强,因此每次喂奶的时候要把握住时间不能太长。
  5、减少蛋白质的摄入
  回奶期间就不需要吃富含高蛋白质的食物了,最好不要吃鱼肉、鸡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而且还要少喝汤水。

二、人工回奶
  1、口服中药
  回奶的时候可以经常喝大麦茶,每次饮用的时候要注意量,要选择至少100克的大麦茶放在开水里浸泡,如果量太少了反而还会下奶。喝大麦茶时不要空腹喝,也不要在睡前喝,更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2、找催乳师
  可以请专业的催奶师通过按摩来帮助女性回奶。
  3、药物回奶
  使用雌激素类的药物,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来抑制奶汁分泌。

4、使用吸奶器
  这很适合奶水量较足的妈妈,断奶期间乳汁分泌过多可以用吸奶器先吸出来一部分,但是不要再乳汁分泌高峰期使用。

断奶后如何回奶

断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将母亲和宝宝隔离就行,但是要想断奶成功却并非易事。很多女性在短奶的时候乳汁还在不断分泌,加上没有宝宝的吸吮会让女性疼痛难忍,很多人因此而断奶失败。所以有些女性在断奶期间想知道断奶后如何回奶呢?

一、一些奶水不足的妈妈在断奶期间不需要和孩子隔开,但是要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而且每次喂奶的时间间隔要拉长,同时还要缩短单次喂奶的时间,这样会让宝宝慢慢适应吃奶的频率,进而就减少了对乳房的刺激,那么女性乳汁分泌的量自然也会跟着下降。

二、想要回奶还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比如说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了,更要远离那些汤汤水水,饮食减少鸡鸭鱼肉的摄入,尤其不能吃高蛋白的食物。其次还可以穿一些紧身的衣服,尤其可以经常穿紧身的内衣,在内衣的挤压下也能够减少乳汁分泌。
  三、回奶的时候还可以利用一些中药材,最常见的就是饮用大麦茶。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只能用炒麦芽或者焦麦芽,因为生麦芽是用来下奶的,能够促进乳汁分泌。回奶的时候可以把已经培炒过的大麦茶放在锅里煮,一般100克的大麦茶需要加上两升水,煮上15分钟以后即可饮用。要想回奶效果好,不要再搭配其他花茶或者中药材。

四、在回奶期间女性还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每天都应该保持愉悦的心情。如果经常因为宝宝哭闹而焦虑上火的话会刺激乳房分泌乳汁,这样也不利于回奶,最终会导致断奶失败。

宝宝吐奶什么原因

吐奶让很多的宝宝会感觉非常不舒服,故而很多的宝妈也在寻找较为合适的方法尽量减小宝宝吐奶的次数。有不少宝妈认为宝宝吐奶只是喂奶过多所造成,其实宝宝喉咙上火也有可能会造成吐奶,那么具体有哪些原因会造成宝宝吐奶呢?

1.宝宝喉咙上火
  幼小的新生儿在喉咙上火会出现粘液,却无法将粘液吐出口外,在喝奶时会把粘液连同乳汁一同吐出。故而在出现宝宝吐奶时宝妈应查看下喉咙是否有发红、干涩等上火现象。
  2.吸入过量空气
  很多的宝宝在吸奶时会重复吸气与出气的动作,在重复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室内的空气会随着宝宝的吸吮而进入胃中,这就容易导致出现吐奶现象。大量的胃部粘液以及奶渍残液也会随着宝宝吐奶而排出。这时宝妈可以将宝宝竖抱起来,轻轻拍打其后背以帮助宝宝排除体内多余吸入的空气。

3.牛奶蛋白所引起的敏感反应
  在奶粉中富含大量的牛奶蛋白成分,有些宝宝对于牛奶蛋白较为敏感,故而在喝奶粉时有可能会引起大量吐奶现象。这时宝妈需要及时为宝宝更换可抗过敏的奶粉。

4.宝宝胃部与喉部发育不全
  新生宝宝之所以易发生吐奶现象是因为胃部横躺处于不不稳定的状态,一喝奶就易造成奶汁与母乳回流。另外,新生儿的喉部发育要略高于成年人,因其较高的位置会在喝奶时产生空隙,故而易引起回流现象。这时宝妈需要注意在喂奶时抬高婴儿的上身位置,并且控制奶瓶的流速。
  喉咙上火、吸入过量空气、牛奶蛋白所引起的敏感反应、宝宝胃部与喉部发育不全等各种不同的原因都有可能会造成宝宝出现吐奶的现象。宝妈在宝宝吐奶时需要及时调整喂奶的方式以及喂奶的量。

宝宝吐奶怎么回事

很多宝宝都会有吐奶的现象,虽然宝宝吐奶的时候不会表现出痛苦的表情,也不哭不闹,但是家长们也十分担心,担心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那宝宝吐奶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针对这个问题来看一下吧。

1、生理性因素
  跟我们成人所不同的是,宝宝的食管黏膜还未长成熟,弹力纤维和肌层发育不良,食管的两个生理性狭窄还没有完全长好,因此会产生吐奶的现象,出现了这种现象妈妈们只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就好了,不必太过于担心,一般是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的,随着宝宝逐渐长大,这种现象也是会慢慢消失的,一般在6个月左右可消失。

2、吃的太多
  如果宝宝经常发生吐奶的现象,绝大多数的由于吃的太多造成的,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十分小,如果妈妈们没有控制好喂奶的量和速度的话,就非常容易造成宝宝吐奶的现象。

3、过敏因素
  有些宝宝会因为喂养了母乳或者配方奶后,除了会反复出现鼻痒、喷嚏、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之外,还会发生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很有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如果宝宝喝的是配方奶,可以考虑改用部分水解配方奶粉,如果宝宝喝的是母乳,那妈妈的饮食就要格外注意了,如果妈妈们食用了过多高蛋白的食物,会过奶给宝宝,这个时候妈妈们在饮食上要注意少食用牛奶、鸡蛋、花生、鱼虾类等食物。
  4、疾病引起
  宝宝吐奶现象的发生还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发烧引起的,所以宝宝最好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

心理学家们发现,难以抚养的婴儿约占婴儿总出生率的10% 左右,他们在睡眠和饮食习惯方面相当不规律,对新环境很难适应,对环境情绪反应强烈,容易表现出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声哭叫,暴怒等,是让爸爸妈妈头疼的宝宝。对这类难以抚养的宝宝的成因,现在还没有定论,但父母的抚养方式可能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宝宝哭闹不休,脾气大,比起人家的孩子不是个乖宝宝……如果你的宝宝很难缠,又没有其他身体上的不适,你会带宝宝去看心理医生吗?相信很多家长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其实婴儿也存在心理问题。笔者经过归纳,发现这些难缠宝宝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母爱缺乏型

孩子患的是母爱缺乏综合症,其哭闹是对父母对自己忽视的抗议。

对策:对这类孩子的处理是父母增加和孩子的接触,寄予孩子足够母爱和关心,让孩子有被爱和安全的感觉。听从了心理医生的建议后,吴女士调整了工作安排,增加了和孩子接触的时间,晚上也让孩子和自己一同共寝。一个月后,孩子的无休止哭闹便停止了。

 第二类:溺爱型

心理医生经过询问了解到,孩子由外婆抚养,采用的是溺爱式喂养方法,往往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加上父母平时因为没有照顾孩子,心中存有愧疚感,所以无形中也会成为溺爱孩子的共犯。孩子的尖声喊叫和乱抓打人是被外婆和父母强化出来的,导致最后大人都被孩子控制住了。

对策:心理医生给琼的建议是:尽量自己带孩子,如果做不到,也要让外婆对孩子有原则:

一、要给孩子制定规矩;

二、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

三、如果她尖声大叫、打人就不要满足需求,安静下来的时候再满足她。

 第三类:病后失宠型

来到心理门诊后,心理医生详细地了解了患儿最近的情况,原来孩子在两个月前曾生过一次病,受到了大人们的特别呵护:一不舒服便抱在怀里哄逗,或举起来摇晃;对其要求也是百依百顺,那怕是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去满足。

待孩子病愈后,孩子便不愿躺在床上,只要将之放到床上就哭闹不休。不仅如此,对其需要如有一点怠慢或不满足便大喊大叫,又抓又踢。孩子的这种哭闹行为也是被父母在其生病期间强化出来的。

对策:消除这种哭闹行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行为消退法,并去除相应的强化因素,如多余的注意和过多的怀抱和摇晃等。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孩子获得父母注意和关注的手段,或是控制父母的手段,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关注或满足,孩子的哭闹就会被强化。反之就会被弱化,以后就不会再用哭闹来解决问题或控制父母了。

解决的方法是,父母定时把孩子放在床上,即使哭闹也坚决不予理会。不过父母要忍住心疼才行,否则孩子一哭闹,他们就舍不得、受不了,继续强行溺爱孩子,如此孩子的哭闹便永远没有消除的可能。按照心理医生的建议,珍每晚把儿子单独放在床上便离开,无论如何哭闹也不予理睬。

◎心理医生的抚养建议

从以上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理问题大都来自父母不当的抚养方式。3岁以内的孩子,父母在养育方式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敏感的父母,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因为及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和解除他的不适或痛苦会给孩子带来信任感、安全感和被爱感;

二、尽量自己带孩子,不要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或自己的父母亲抚养,因为父爱和母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需品,是任何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

三、要做一个权威民主式的父母,不要做溺爱、忽略和专制式的父母,既要给孩子合理的原则,又要给他无条件的爱,二者缺一不可;

四、父母要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知识,以使自己能顺应孩子的心理规律科学地养育孩子,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因自己的不当养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