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头癌的症状

2020-07-14

胰头癌病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是食欲不振,长期发展还会出现人体消瘦的情况,这是因为胰腺与人体消化系统有关,当胰腺部位出现恶性肿瘤,其消化功能一定会受到损害。同时,还会出现黄疸的症状,体现于尿黄,甚至表现为皮肤黄染。而且,胰头癌患者初期会表现出腹痛的症状,病情加重后还会出现全身疼痛的情况。

胰头癌指的是人体胰腺头部出现恶性肿瘤,大多数在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但若是恶化至后期则会危及到人体生命安全。因此需明确胰头癌的具体症状表现,从而发现后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出现因忽视初期症状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情况,那么,胰头癌的症状是什么呢?
  一、食欲不振
  这是因为胰腺控制着人体消化系统,当患上胰头癌后,其消化功能受到损害,体内堆积大量的食物无法正常排出,从而进一步导致人体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甚至还会表现出恶心、呕吐。由于胰头癌病人自身的免疫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没有摄入足够的食物供人体所需,长期发展会导致人体变得消瘦,甚至易受到其他病菌的感染。
  二、黄疸
  这是胰头癌最显着的症状,轻则会出现尿黄,严重者表现为眼睛黄染,甚至是皮肤变黄、瘙痒的症状。而且当胰头癌病人出现黄疸,还能说明人体胰头癌已扩散至胆管,从而造成胆管堵塞至梗阻的后果,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而胆汁对人体摄入食物起到消化作用,若是肠胃中无法进入胆汁,则会影响人体消化功能,因此,这也会成为胰头癌病人消化不良的原因之一。
  三、腹痛
  这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胰头癌初期会表现出轻微的腹痛,病情恶化后甚至还会出现全身疼痛的症状,同时还会伴随着上腹部产生饱胀感。腹痛感强烈时,还会出现出汗、面色苍白的症状,可通过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者是其他止痛类药物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由于腹痛症状较为常见,容易被忽视,因此当发现腹痛后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患上胰头癌后耽误治疗。



胰头癌的症状相关阅读


胰头钩突癌能活多久

胰头钩突癌能活多久?癌症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体的任何角落,常常让患者朋友应接不暇、猝不及防,胰腺癌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但是胰头钩突癌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胰头钩突癌是胰腺癌的一种类型,危害性相当大,那么,胰头钩突癌能活多久呢?

胰头钩突癌是起源于胰腺头部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胰腺恶性肿瘤中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胰腺的外分泌肿瘤,它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近年来国内外发病率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胰头钩突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不易早期发现、切除率低和预后差为本病的特点。可切除病人5年生存率不到5%,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四位。

胰头钩突癌的症状主要包括中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钝痛、胀痛;恶心、食欲不振或饮食习惯改变;体重减轻;黄疸,皮肤瘙痒、小便色黄、大便色淡甚至呈白陶土样;排便习惯改变、脂肪泻;抑郁;胰腺炎发作;糖尿病症状;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原因不明的睾丸疼痛等。

大多数胰头钩突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胰头癌的体征主要包括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胆囊、脾肿大,上腹部压痛或包块。出现腹水、腹部包块、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往往提示晚期病变。

手术切除是胰头钩突癌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无远处转移的胰头癌,均应争取手术切除,以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存质量。姑息性手术适用于高龄、已有肝转移、肿瘤已不能切除或合并明显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病人。

胰腺癌放疗模式新选择

现代放疗在胰腺癌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重要治疗作用,因此,应根据病灶大小、部位和分期以及患者全身情况做适当接受放疗的选择。

 (一) 局限期肿瘤根治性放疗

目前最新的临床证据表明采用现代放疗技术治疗局限性胰腺癌可获得长期生存。因此,因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手术的可手术切除局限期胰腺癌和因肿瘤侵及或包绕大血管而病灶≤3cm的局限性胰腺癌可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选择。

推荐采用CT模拟定位加IGRT调强放疗技术,SBRT也可选用。治疗体积基于增强CT和MRI扫描结果或手术所置入的银夹(如果放置的话)来确定。治疗范围只包括原发肿瘤区域,不建议区域淋巴结预防照射。最佳放疗剂量及分次剂量模式尚没有确定,但应在胃和十二指肠容积耐受剂量允许条件下,提高治疗总剂量(60Gy/25-30f)或提高分次剂量(50-60Gy/15-20f)。

(二)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肿瘤综合性放疗

最近的证据提示同步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后放疗对局部晚期胰腺癌可获益,因此,对不能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可考虑放疗或放化疗综合治疗。采用CT模拟定位加调强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也可选用。如果术中无法彻底切除或无法手术切除者,有条件单位建议术中放疗15-20Gy,术后配合外照射30-40 Gy。治疗体积基于增强CT和MRI扫描结果或手术所置入的银夹(如果放置的话)来确定。治疗范围包括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不建议对区域淋巴结预防照射。

诱导化疗或同步放化疗单药可采用吉西他滨或替吉奥,多药联合可采用吉西他滨或氟尿嘧啶类为基础的方案。同步放化疗中放疗剂量为50-60 Gy(1.8-2.0 Gy/f),肿瘤体积小可提高分次剂量到2.2-2.5 Gy/f。

为什么胰腺癌有“癌中之王”之称

胰腺像一条平躺着的乌鱼,和我们手的长度差不多长,宽度约两个手指头,厚约一个手指头。它位于腹膜后,胃的后下方,右面是肝和胆,头部被十二指肠包绕,尾部比较细,向左上方延伸,和脾门的后下方紧紧挨在一起。

胰腺过于复杂的位置,使之没有良好的手术空间。同时,癌细胞在其生长过程中沿着人体组织的间隙移动,侵占邻近的组织或者器官,或是癌细胞从癌肿上脱落下来,进入淋巴管或血管,通过循环抵达人体其他部位,并继续生长,形成新的肿块,这两种情况都使得手术很难切干净全部的癌肿。

这就好比,悬崖峭壁上长了一棵根系庞大、生命力顽强的树,用斧头能砍掉树干,却挖不掉树根。因此,在手术治疗胰腺癌的方法诞生的70多年里,全世界的外科医生不断改进手术方式,但是却没有使更多的胰腺癌患者生存下来。

据目前临床资料统计,胰腺癌的外科手术切除率,胰头癌为15%左右,胰体尾癌仅5%左右。而且,即使是早期能根治性手术的疗效仍不理想,国内报道平均生存期为17.6个月。欧美报道5年生存率为5-15%,日本报道5年生存率为4.5%。

胰腺癌不能手术该如何治疗

胰腺癌早期发现率很低,首先是其早期诊断肿瘤指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高,二是胰腺解剖位置特点决定了其临床症状隐匿,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上腹部隐痛不适、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等。而其万分之一左右的低发病率,也导致很多临床医生对它认识不足。

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最有效的手段。B超和CT可以检查出小于2cm的胰腺癌,内经超声甚至可以查出小于1cm的微小胰腺癌,而肿瘤小于2cm的胰腺癌手术的切除率为90%左右,所以胰腺癌治疗贵在早期诊断和发现。

不过,胰腺癌本身进展迅速,确诊后自然病程仅有3-6个月。由于其发展很快,外科干预措施可应用的时间比较少。据统计,胰腺癌首次诊断时80%已属晚期,丧失了最佳诊断与治疗时机。特别当肿瘤病灶已经转移到身体各处或出现禁忌症时,再进行手术切除的意义不大。

因此,胰腺癌越来越重视综合治疗,对放、化疗等手段的作用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对全身状况良好的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采用同步放化疗或诱导化疗后放疗可缓解症状,提高生存率。

胰腺癌本身对放疗不敏感,过去普通外照射放疗疗效欠佳,但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IMRT和SBRT正越来越多地用于胰腺癌的治疗,特别是如TOMO(托姆刀)等国际顶尖放疗系统在国内应用后,胰腺癌局控率和生存率获得大为提高,中晚期病人的生存质量亦明显改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胰腺肿瘤。

胰腺为腹膜后位器官,解剖位置较深,周围有脊髓、肾脏、胃、肝、小肠等重要器官,客观上要求治疗靶区具有良好的适形度、较高放射剂量,同时肿瘤边缘剂量锐减,常规的放疗手段及剂量很难取得理想的疗效,而集ART(自适应放疗)和DGRT(剂量引导放疗)于一体的 TOMO 精确放疗可通过层层递增的剂量模式有利于取得靶区内的高剂量和周围正常组织的剂量衰减,比以往的放疗更加精准误差小,且全程治疗无痛苦,只需病人一般情况较好,就可做姑息性放疗缓解症状,消除残余的癌细胞,延长病人的生命。

胰腺癌肝转移有哪些症状

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

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神经内分泌癌,就是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得的那种癌,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恶性程度比较低,病程比较长,治疗方式与常见的胰腺癌也有所不同。

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就是我们常说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有年轻化的倾向。

胰腺癌很容易转移到肝脏,也就是胰腺癌肝转移,之所以容易出现肝转移,和肝脏部位血运丰富有关,肿瘤细胞容易聚集到肝脏,加上胰腺癌由于生长较快,加之胰腺血管、淋巴管丰富,而胰腺本身包膜又不完整,往往早期就发生转移。

胰腺癌肝转移一般可表现为上腹部、后腰背部疼痛,可出现黄疸明显,饮食睡眠差,四肢无力,体重下降。此时腹痛会很明显,经常影响睡眠。肿瘤发展的同时,癌与胃、十二指肠、大肠和下腔静脉粘连,或向脏器发生癌浸润进而浸润肠系膜上动脉和门静脉等,导致门静脉高压而出现腹水等症。另外,胰体部和尾部癌明显地向腹膜后腔发展压迫脾动脉,常常发生脾肿大和食道静脉瘤。

在胰腺癌的中晚期,就可出现可伴有肝脏等多个部位的胰腺癌肝转移症状,多以持续性发热及肝区疼痛首发症状,所以需要人们积极观察,如胰腺癌病人出现肝区疼痛、发热,就要考虑肝转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