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患者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020-07-14

丙肝如不及时医治,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及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所以丙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以清淡为主,小心药物和病毒,注意低糖低脂饮食,戒烟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丙肝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还应该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肝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由于疾病发展缓慢,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往往称之“隐秘的杀手”。丙肝如不及时医治,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及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丙肝除了抗病毒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做好防护,那么丙肝患者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饮食以清淡为主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蛋白质,多吃些鱼类、蛋类等,不可过多食用含防腐剂的包装食品、饮料等。
  2、小心药物和毒品
  肝脏可以分解、过滤血液中的物质。丙肝可以减弱肝脏的这种功能。
  因此,药物、毒品可能会滞留在体内更久,而且会作用更强。一些物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特别是对于丙肝患者。
  3、注意低糖低脂饮食
  丙肝患者饮食一定要注意其摄入的量,过多的糖及脂肪摄入不仅可使之转变为脂肪在皮下及肝内蓄积而形成脂肪肝,而且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
  4、戒烟酒
  酒是丙肝患者饮食大忌,酒精可以在体内转化为乙醛直接损害受损的肝脏。烟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不仅损害肝功能而且会抑制肝细胞再生与修复功能,因此建议丙肝患者须戒烟酒。
  5、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以免肝脏负担重,受损加重,导致病情不稳定。丙肝患者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的对外免疫力,有助于患者身体病情的恢复。
  另外,丙肝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还应该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



丙肝患者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相关阅读


丙肝不治疗会怎样

丙肝不治疗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从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该疾病不治疗常见的危害就是会传染给其他人,而且有可能会转化为肝硬化。该疾病有很强的隐匿性所以不容易被发现,易重叠感染,当然病情也会越来越严重。

丙肝很多人都不关注,认为该疾病没有多大问题,所以患者一般都会忽略不计,即使有丙肝也会选择不治疗,但是该疾病不治疗会存在一些危害,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丙肝不治疗会怎样?
  一、传染性
  丙肝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丙肝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针灸,纹身,性接触,母婴传染,共用针筒,献血输血等,所以不治疗会传染给其他人群。
  二、肝硬化
  丙肝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疾病,这些疾病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病人有这类疾病就要引起重视。
  三、隐匿性
  丙肝它的症状不是很明显,所以平时很难发现,因此很多丙肝患者就会不治疗,这样大多数患者就会发展成慢性肝炎,这样也会给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四、易重叠感染
  丙肝这类疾病如果不治疗,身体抵抗力就会很低,这样容易导致重叠感染。该疾病很容易和乙肝重叠感染,这样也会导致死亡率增高,所以是非常危险的。
  五、病情加重
  丙肝对肝脏有损伤,如果不治疗还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这样就会发展成慢性肝癌,一旦发展成为肝癌,它的存活时间会比乙肝缩短一半,所以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所以丙肝的人群要注意不能够共用别人的牙刷及其他生活用品,不然会导致该疾病传染。而且该疾病有沉默杀手之称,所以患有这类疾病也是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的,这样对病人的身体恢复才好。

丙肝症状表现有哪些

丙肝这个病,有急慢性的区别,如果是急性的丙型肝炎,患者会存在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反胃等全身不适症状。其次,丙型肝炎的患者,会存在脸部、眼睛发黄等皮肤症状。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症状,与急性丙型肝炎类似,不过症状相对来说较轻,慢性进展,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到后期会出现肝硬化、急性黄疸、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生活习惯差、生活节奏快、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现代的人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肝炎。丙型肝炎这个病多与遗传、细菌感染、外伤等有密切关系,患病后没办法积极治愈,那么,丙肝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一、丙肝的症状表现
  1.消化道不适
  对于丙型肝炎的患者来说,消化道不适是首要症状,患者会表现出一定的食欲下降、腹胀、恶心等异常情况,如果丙型肝炎急性发作,这类症状会十分严重,十分影响日常生活。
  2.皮肤发黄
  对于肝部不适的患者来说,皮肤发黄是典型症状,首先表现为脸上的皮肤发黄,进一步进展为眼部的发黄。

3.全身不适
  如果丙型肝炎,没有积极的控制及治疗,后期会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良情况,这是会给患者及家属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丙型肝炎注意事项
  1.避免劳累
  如果丙型肝炎慢性发作时,患者会感觉特别疲惫,这类人群要注意做好休息工作。如果劳累的比较严重,建议还是卧床休息为主,每天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
  2.饮食注意
  丙型肝炎的患者,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特别是辣椒生姜、麻辣烫等食物要少吃。丙型肝炎的患者,可以吃点高蛋白的食物,比如排骨、鸡汤、瘦肉等等。

高蛋白的食物多补充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的侵袭。丙型肝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菠菜苹果猕猴桃等等。
  3.适度运动
  丙型肝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运动情况,平时可以跑步、散步、游泳、瑜伽等来改善自身体质,每天尽量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运动。

丙肝怎么治疗

在现代生活中,丙肝在肝病中已经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很多人在听到医生告诉自己患了丙肝之后,内心都十分惶恐,其实我们需要对这个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外,保持合理的饮食及休息,对于丙肝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得了丙肝怎么治疗好,丙肝患者又需要做什么呢?

1、药物治疗
  急性丙肝的药物治疗主要是保肝、降酶、抗病毒和其他对症治疗。对于慢性丙肝患者一般会给予干扰素治疗或者干扰素的联合用药,如干扰素加胸腺肽或干扰素加病毒唑片。在慢性丙肝的药物治疗中,早期治疗同样重要。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合理的休息,适当的锻炼,例如打太极、散步等对丙肝的治疗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劳逸结合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2)因为丙肝是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所以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牙杯、毛巾等生活用品,不要让病毒在我们的亲人、爱人间肆意传播。
  3)有些丙肝患者会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某些人甚至会吸毒,戒掉这些不良嗜好才能让丙肝的治疗事半功倍。
  4)保持健康、合理的性生活。避免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

3、保持合理的饮食
  因为丙肝患者代谢能力下降,所以应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菌类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丙肝患者还应补充充足的蛋白质,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还能帮助受损肝细胞较快速的修复。

上面我们所阐述的都是丙肝治疗的好方法,丙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它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我们每个人都有远离丙肝的机会。

为什么丙肝患者容易得糖尿病

肝脏在血糖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导致慢性肝实质损害的慢性肝病均可影响正常的糖代谢,甚至可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约有80%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

近年来有很多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和其他原因所致的慢性肝病患者,慢性丙型肝炎及其导致的肝硬化患者较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合并2型糖尿病。

美国的一项多中心9千多人的调查显示,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较无丙型肝炎者增加3.77倍。巴基斯坦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13.7%,而对照人群为4.9%。

为什么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更容易得糖尿病呢?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许多研究证实,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的作用下降,被医生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抗性”。

胰岛素不起作用或者作用降低了,当然就会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有医生发现,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一种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的物质增多。大家不要以为这种因子只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近年来发现,这种因子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人们发现,肿瘤坏死因子在体内可以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另外,丙肝病毒常在肝脏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肝和肝脏铁代谢异常。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肝本身就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肝脏铁代谢异常不仅可以影响肝脏的糖代谢功能,多余的铁沉积在胰岛细胞,也可以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丙肝病毒对糖代谢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有许多研究者发现,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可以阻碍胰岛素对细胞发出糖代谢的信号,使胰岛素作用下降。还有医生发现,丙肝病毒包膜蛋白与胰岛细胞上的一种抗原非常相像,免疫系统与丙肝病毒作战的同时可能也“误伤”了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丙肝病毒还可以在胰腺组织中复制,破坏胰腺中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的功能。

另外,丙型肝炎患者常需要使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糖尿病是干扰素的常见副反应之一;利巴韦林可以导致溶血,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元素,红细胞破坏后常引起血清铁升高,影响糖代谢。多种因素影响了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发生,因此,丙型肝炎患者对糖尿病的防治也要从多方位入手。

丙肝是怎样被发现和攻克的

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人们先后发现了甲型肝炎病毒(简称:甲肝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同时也认识到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乙型肝炎通过血液传播。但是,1974年英国医生普林斯(Prince)发现有些输血后肝炎患者的血液中查不到乙肝病毒抗原。

他提出,很可能还有另一种通过血液传播的肝炎病毒。普林斯医生的观点很快得到了许多医生支持。医生们发现,尽管对献血者进行了严格的血液筛查,但仍有许多人在输血后得了肝炎。于是,医生们把这种输血后未知病毒引起的肝炎称为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

为了寻找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因,科学家们将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进行了检查,试图发现他们血液中病毒抗原或抗体成分。尽管人们先后使用了电子显微镜、人工培养和免疫学等多种方法寻找病毒,但这种“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似乎非常不稳定,难以捉摸。

直到1989年,美国科学家利用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分子生物学方法,终于找到了这种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毒基因。由于这种病毒是人们发现的第三种专门感染人类肝脏的“嗜肝病毒”,因此被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

丙肝病毒被发现以后,德国科学家拉尔夫·巴尔特恩斯科拉格(Ralf F.W. Bartenschlager)和美国科学家查尔斯·莱斯(Charles M. Rice)对丙肝病毒的结构和复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创造了一种使丙肝病毒能够在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细胞内复制的方法,发现了丙肝病毒复制之谜。

随后,美国药物研究科学家迈克尔·索菲亚(Michael J. Sofia)根据丙肝病毒复制机制,研制出一种能够有效抑制丙肝病毒复制的新药——索菲布韦(sofosbuvir),大大革新了丙型肝炎的治疗,终于使丙肝病毒从发现走向彻底治愈。这3位科学家也因此在2016年9月13日获得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Lasker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