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严重吗

2020-07-14

糖尿病严重吗:
  有句老话叫做“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所以说糖尿病是否严重,关键是其有没有造成并发症或靶器官损害。并发症越重,造成的后果越严重。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常见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重症感染等,未及时正规的救治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慢性并发症常见有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大面积脑梗死,是目前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是我国透析治疗的首位病因。糖尿病足,严重者需要截肢治疗。所以,糖尿病是否为严重的疾病,主要根据并发症的情况。如果侵犯血管,靶器官损害严重,则远期预后差。要重视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和早期预防。



糖尿病严重吗相关阅读


发现导致糖尿病的新基因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是困扰人类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往人们把它称之为“富贵病”,原因是不能多吃,吃能吃“好的”(高热量食物在困难年代称为“好的”食品),吃得越多越瘦。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疾病,是人体内胰岛素不足所致,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肥胖所致,人体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升高。

血糖升高本身没有什么直接危害,但是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人体血管硬化、血压升高、血脂升高、神经损伤从而带来一些列的糖尿病并发症。特别严重者可造成心脏病、脑出血、肢体坏死、失明、失聪等。

目前治疗糖尿病主要方法是降低血糖,一种就是增加胰岛素、一种就是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因此,需要患者首先要降低体重,减少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第二促进人体自身细胞分泌胰岛素,第三,注射胰岛素。可是这一切都只能减缓糖尿病的症状,根治糖尿病却没有办法。那么如何根治糖尿病?我们必须找到糖尿病发病的机理,今年发现就是发现导致糖尿病的新基因,如果成功了,我们就可以通过基因改变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这是对全球几亿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疾病还是要预防为主,在没有科学改变之前,我们最有效的预防就是“少食多动”。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吃水果

香蕉、菠萝、荔枝、蜜枣、桂圆含糖量很高,有糖尿病的患者就肯定不能选了。而火龙果、普通、苹果、梨、橙子、柚子含糖量中等我们可以适当地选用,但对量的要有控制。

西瓜看上去很甜但含糖量只有5%不到,这一类含糖量相对比较低的水果,可以相对放宽一点,问题不是很大,但量要控制不宜过多。每个病人根据他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要看自己的血糖的指标,每个人的情况因人而异。

饭后吃水果其实是很不科学的!建议在两餐之间,把水果可以当作一种加餐。糖尿病人建议少吃多餐,在这个中间加餐少吃一点水果其实是很好的一个选择。

夏天是一个出汗多、消耗多的一个季节,不光是我们糖尿病人,普通人也一样,只不过是我们糖尿病人尤其要重视加强自我保护,因为我们的抵抗力、免疫能力,因为我们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的发生导致了我们一些防御能力的下降,所以在夏天的时候更要注意。

有些病人可能稍微天气热一点就大汗不止,没怎么运动就有汗往下滴。这个除了有些人他本身就好出汗之外,还跟糖尿病人有可能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这样一个异常。

还有一些人别人都大汗淋漓他一点汗都没有,这些过多或者过少的出汗都可能与糖尿病的植物神经病变有关,那么这一部分有明显的泌汗功能异常的病人,在夏天尤其要注意恒温,避免这种过高或者是过低的温度。

夏天的时候出汗多特别容易口渴,对于糖尿病病人这种口渴会更加的严重。血糖就是血浆当中的葡萄糖高于正常就叫血糖高,就是糖尿病。这些血浆当中的高的葡萄糖其实就相当于利尿剂。人体大量的水分都通过这些糖分从小便把它排掉了,也就是说这些过高的血浆当中的葡萄糖把我们的水分像抽水机一样的把我们的水分抽干。夏天的时候高血糖的病人非常容易缺水。

糖尿病人由于神经病变也可能会有中枢神经病变等等,或者是血管性病变等等。主要是神经病变的情况下感觉不到脱水,没有口渴的感觉。

饮料温度不能够过冷,因为我们糖尿病病人可能会有一些隐患。比如可能已经有些人发生了糖尿病的植物神经病变以后,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这样的病人如果再加上冰水的刺激对肠道的刺激可能不是很好,所以尽量不要选择。

其次,糖尿病人感受冷热的这种反应也是下降的,所以可能说稍稍冷一点或者稍稍热一点是感觉不到的。所以要小心,家人最好这个时候或者先用手先摸摸这个温度合适再喝。

糖尿病的治疗现状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它是继肿瘤、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花费的特征,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公共健康问题。

200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5亿,估计到2010年,患病人数将达2.21亿,2025年将增加至3亿,增长率为46%。其中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其增长率为57%,而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形势更是发人深省。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是糖尿病重灾区,截至2003年,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达2380万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位。据官方统计数字显示,中国政府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费用为800亿元。即便如此,中国糖尿病治疗的现实与理想仍有很大差距。糖尿病的控制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1、血糖控制

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DCCT)和糖尿病并发症干预流行病学研究(EDIC)的研究已显示,强化治疗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使1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达60%~80%。英国的研究亦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经严格的血糖控制后,相关并发症均有显著降低,其中减少微血管并发症25%,心肌梗死16%,减少糖尿病相关死亡10%。

对于2型糖尿病来讲,改善血糖控制可明显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但能达到指南所推荐的控制目标的人群却少之又少。当前各大权威糖尿病机构均倡导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评价血糖控制达标的“金指标”,中国采用的是亚太地区的糖尿病治疗指南标准,即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据亚洲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2003年中国区最新结果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HbA1C平均为7.5%~11.6%。仅有11.5%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而绝大多数(88.5%)的患者血糖未能达标(HbA1C>6.5%),其中HbA1C>7.5%的患者占38.6%。提示目前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尚不充分。

2、血糖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糖尿病治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并发症产生,可以讲治疗的好坏将会影响今后若干年的发展。但是糖尿病又被称作无声的杀手,因为高血糖对人体有害,却常无感觉,因此及时准确的血糖监测是确保治疗达标的重要手段。但是,血糖监测现状还很不令人满意。

在美国,15%~20%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自我监测,香港地区约为10%,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1%。在美国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平均监测频率为30.1次/月,香港地区为8~10次/月,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2.5次/月。

3、并发症和合并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心脑血管并发症已经成为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高达75%),约70%的糖尿病病人是因为心血管疾病住院治疗。新诊断的糖尿病人可能已有慢性并发症,其中视网膜病变16.6%,微量蛋白尿21%。

国内4 000人的糖尿病并发症调查显示:合并下肢神经病变者38%,白内障44%,微量蛋白尿33%,严重并发症(主要指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肾衰、失明和截肢)2%~7%。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逐步增加。 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倡导超越血糖中心模式,降低胰岛素抵抗与降糖并举,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并重。

我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如何作好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社会问题。长远来看,要做到彻底征服糖尿病,实现持久达标,全面改善代谢紊乱纠正糖尿病治疗的低达标率现状任重而道远。

糖友要多练下肢和器械

器械锻炼俗称“举铁”。顾名思义,就是“把铁制品举起来”,杠铃、哑铃、棒铃、单双杠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举铁是力量训练的基础,适合绝大多数人,不分性别、年龄。人体骨骼肌有个明显的“用进废退”现象,如果某块肌肉或肌肉群缺乏应用,就会逐渐萎缩退化,不仅力量下降,对葡萄糖的吸收与利用效率也会降低,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最终引起血糖上升,加大控糖难度。举铁是最有效、灵活的抗阻训练,可通过一定的压力负荷促使肌肉收缩,增加肌肉的力量与体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因此,举铁对糖友来说是一项很好的运动。糖友需注意,举铁最重要的是练下肢力量。因为下肢肌肉占人体全部肌肉的60%,下肢肌比上肢肌粗壮强大,才能维持人体直立姿势,适应负重和行走等功能。锻炼下肢力量,可显著增加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

特别是老年糖友,更应重视练习腿部力量。“人老腿先老”,当我们随年龄增长时,下肢肌肉也会逐渐萎缩,由此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如直立姿势改变、步态改变、行走迟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并且容易跌倒。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跌倒损伤风险,减少骨关节炎的发生。最后需要纠正一个错误观念。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和女性只适合一些中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如慢跑、快走、游泳等,这是不对的。

老年人和女性同样可以进行中高强度的举铁训练,尤其对老年人控制血糖非常重要。只要保持循序渐进的科学锻炼方式,老年人一样可以安全举铁。女性举铁,不仅不会使肌肉线条“男性化”,还能缓解日常工作疲劳,特别对于久坐办公室的女性,举铁可以减少长期伏案引起的颈椎、腰椎不适。

这个手指要截掉,都是糖尿病惹的祸

今天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各类病人纷至沓来,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下午来了一位如此严重的糖尿病引起的手指感染。

大家想一想,手指还能够保住吗?为什么现在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还能拖延至现在才来门诊就治?过去的血糖过高不知道吗?为什么不去控制血糖?

我简直是疑问太多了,患者住院后,急查血糖、血常规、凝血、传染病筛查,请内分泌科会诊控制血糖,抗生素皮试,积极术前准备,立即手术治疗。

经过再三斟酌和与病人及家属的反复沟通,最后还是按照我的意见先做引流减压,观察手指血运是否恢复,后期再采取相应措施,目的是尽量为保住手指多做一份努力,但从手术中的情况看,难度非常大,因为在减压的同时,已经看不到创口内的渗血出现。

回过头来,我再次仔细的追问,断断续续的了解到一些情况。没有医保,害怕治疗花费;血糖高的情况也知道,医生建议用胰岛素控制,听人说会产生依赖,所以坚决不用胰岛素,也不服药治疗;去别的医院看都认为没有问题(我十分怀疑这句话的真伪);还有的医院拒绝收治(我更怀疑这句话的真伪)。。。。。。

原来我曾经以《糖尿病足,每20秒锯掉一只》为题,写过类似的文章,就是要给大家提个醒,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6年4月6日首次发布《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共有糖尿病患者4。22亿人,约占全球人口的8。5%。目前,2型糖尿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90%,其主要诱因为超重和运动量不足。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糖尿病是慢性代谢性疾病,病程长,症状隐蔽,当足部产生了溃疡、感染、变黑,不得不截肢的情况下才到医院诊治,一定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所以说糖尿病足的治疗要趁早,越早越好,要走预防为主的策略。手指的感染初期发生时,也是要提高警惕,尽早干预。

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要高度警惕,都要定期筛查糖尿病足,或者手,一旦发现手部或者足部出现感觉减退、缺血、畸形等危险因素时,就要接受医生诊查、指导,尽可能地去除危险因素,及时有效的接受治疗最为重要。

严格意义上说,预防糖尿病手足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包括尽量减少摩擦、碰撞,尽量选择合适的鞋和袜子,在修剪趾甲时,不要修剪太深,以免诱发甲沟炎等。

相信大家明白了这些道理,从早开始,从严执行,一定在早期预防和避免不应有的悲剧发生。从这些类似的案例中汲取更多教训。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方剂

糖尿病常用方

益气养明,温阳补肾。

相关偏方验方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化湿,顺气和胃。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祛暑,化湿醒脾。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解暑,祛风润肠。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散风。适用于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通用方

清热利湿,清暑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