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鞘瘤可以活多久

2020-07-14

听神经鞘瘤可以活多久:
  听神经鞘瘤是最常见的颅内神经鞘瘤,患者在听神经鞘瘤发生之后一般是呈缓慢的进展,初期患者先出现耳鸣、听力下降,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压迫脑干可能会出现头痛、脑积水、双眼视力下降,甚至出现昏迷等表现。总体来说听神经鞘瘤,它的进展是相对比较缓慢症状可以持续数年,甚至十余年之久在患者诊断明确之后,如果肿瘤体积比较小通过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或者手术治疗。患者可以达到长期的比较理想的预后,而对于那种体积特别大的听神经鞘瘤,特别是直径超过4公分以上使脑干受压。
  第四脑室受压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和严重颅内压增高的,听神经鞘瘤也可能会在几周,甚至几个月之内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总体来说听神经鞘瘤属于一种良性肿瘤,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总体愈后还是相当不错的对于体积比较大的。听神经瘤特别是4公分以上的听神经鞘瘤,突然发生瘤内出血也是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的。



听神经鞘瘤可以活多久相关阅读


神经鞘瘤术后怎样调养

听神经鞘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此瘤为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在神经鞘瘤术后需要从饮食方面入手,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吃,不能暴饮暴食,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不要或是少吃面,精米等食物。另外要多参加锻炼,适当运动对恢复有帮助。

通过进行神经鞘瘤术,可以很好地治疗疾病,但是如果觉得这样就结束了,那可大错特错了,在手术以后是需要合理调养,身体才会完全恢复健康的,而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甚至忽略了这一部分,那么具体神经鞘瘤术后怎样调养?
  1、定时、定量进食,不要暴饮暴食、偏食,要有计划的摄入营养和热量。
  2、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蔬菜和水果。常吃含有抑制癌细胞的食物,如卷心菜、荠菜、蘑菇等。
  3、少吃精米、精面,多吃粗粮、玉米、豆类等杂粮。多吃粗粮有助于身体更好地恢复健康,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
  4、低脂肪饮食。常吃瘦肉、鸡蛋、酸奶。少吃盐腌、烟熏、火烤、烤糊焦化、变质食物。
  5、常吃干果类食物,如核桃南瓜子、西瓜子、花生、葡萄干等。它们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纤维素、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这样吃进去的食物更容易被吸收,那么恢复也会更快。
  6、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应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对排痰不畅者,要及时彻底吸痰。术后6小时开始翻身,更换体位,并叩击背部,使痰液松动利于排出。
  7、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多呼吸外界空气,心情都会变得开朗,对自己的病情的恢复十分有好处。但是在做运动时,要做力所能及的,不要勉强自己,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所以,听神经瘤患者术后注意事项不仅需要忌口,还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当免疫力提升以后,可以避免其它疾病形成,这样对于身体恢复也有极大帮助。

腹膜后神经鞘瘤成因

腹膜神经鞘瘤主要源于神经的施万细胞,其成因是施万细胞的增生及基因突变造成,但具体什么因素导致施万细胞形成神经鞘瘤,目前临床上还没具体原因,和大多数肿瘤一样,不能给一个确切的成因。但可以肯定大部分恶性神经鞘瘤是由良性的神经鞘瘤恶变而来,所以当发现神经鞘瘤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大部分可以阻止或预防神经鞘瘤恶变,可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千万不要因为考虑神经鞘瘤是良性的而放弃手术,最终导致其恶变。

神经鞘瘤通常好发于年轻至中年人,女性发生率通常是男性的两倍,而腹膜后神经鞘瘤是罕见的肿瘤,在手术前正确诊断往往是不可能的。腹膜后神经鞘瘤通常是在进行横断面成像时被偶然发现的,其诊断需要依据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目前临床认为,它的出现原因主要就是施万细胞病变。
  一、发病原因
  神经鞘瘤起源于施万细胞。虽然有一些关于神经瘤病因的推测,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找到真正的诱发因素。目前最倾向的原因是:肿瘤抑制基因缺失。
  二、发病机制
  肿瘤具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可呈淡红、灰白或黄色。有时可见由变性而形成的囊肿,内含血性液体。镜下见瘤实质主要由神经鞘细胞构成,偶见成熟神经节细胞和神经干参与。根据组织结构特点可分为致密型和网状型两种。
  1.致密型(Antoni甲型) 有下列特点:施万细胞通常呈窦状或束条状排列,有细的结缔组织纤维;胞核有呈栅栏状排列倾向,并与无核区相间。
  2.网状型(Antoni乙型) 施万细胞排列疏散紊乱,间质水肿。可见基质黏液变性形成多个小囊肿,小囊肿可相互融合形成大囊腔,腔内充满液体。瘤体内可见较多的肥大的细胞。肿瘤内血管丰富,尤其是疏松网状区,血管壁薄,伴有血栓形成及出血。
  腹膜后神经鞘瘤通常是通过横断面成像被偶然发现的。诊断需依据手术后的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完全切除具有治疗作用且预后良好。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能治吗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能治吗?临床上的疾病类型是非常多的,神经鞘膜瘤是神经科常见的肿瘤之一,临床表现随其大小与部位而异,小肿瘤可无症状,很难及早发现,但是较大的患者会引起神经麻痹、疼痛等,危害严重,那么,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能治吗?

神经鞘膜肿瘤有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两类。两者均为神经鞘细胞来源,但临床表现和组织形态有一定差别,神经鞘瘤可发生在周围神经、颅神经或交感神经。颅神经鞘瘤占颅内肿瘤5%~10%,发生于听神经,所以又称听神经瘤因位于小脑脑桥角,故又称小脑脑桥角瘤,其次见于三叉神经。

肉眼观,神经鞘瘤有完整的包膜,大小不一,质实,呈圆形或结节状,常压迫邻近组织,但不发生浸润,与其所发生的神经粘连在一起。切面为灰白或灰黄色略透明,切面可见旋涡状结构,有时还有出血和囊性变。

临床表现随其大小与部位而异,小肿瘤可无症状,较大者因受累神经受压而引起麻痹或疼痛,并沿神经放射。颅内听神经瘤可引起听觉障碍或耳鸣等症状。大多数肿瘤能手术根治,极少数与脑干或脊髓等紧密粘连未能完全切除者可复发,复发肿瘤仍属良性。

神经纤维瘤多发生在皮下,可单发也可多发性,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又称神经纤维瘤病。肉眼观,皮肤及皮下单发性神经纤维瘤境界明显,无包膜,质实,切面灰白略透明,常不能找到其发源的神经。如发生肿瘤的神经粗大,则可见神经纤维消失于肿瘤中。肿瘤质实,切面可见旋涡状纤维,极少发生变性、囊腔形成或出血。

以上两型肿瘤均可发生恶变,但较多见于神经纤维瘤,尤其是神经纤维瘤病有较高的恶变倾向。表现为瘤细胞数目增多,出现多形性及核分裂像并伴有血管增生,肿瘤的形态颇似纤维肉瘤,称为神经纤维肉瘤。患者男多于女(4:1),从幼儿至老年均可发生,病程长,一般在5年以上。

神经肿瘤是怎么引起的

神经鞘瘤起源于施万细胞。虽然有一些关于神经瘤病因的推测,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找到真正的诱发因素。目前最倾向的原因是:肿瘤抑制基因缺失。

发病机制:

肿瘤具有完整的包膜,切面可呈淡红、灰白或黄色。有时可见由变性而形成的囊肿,内含血性液体。镜下见瘤实质主要由神经鞘细胞构成,偶见成熟神经节细胞和神经干参与。根据组织结构特点可分为致密型和网状型两种。

1.致密型(Antoni甲型) 有下列特点:施万细胞通常呈窦状或束条状排列,有细的结缔组织纤维;胞核有呈栅栏状排列倾向,并与无核区相间。

2.网状型(Antoni乙型) 施万细胞排列疏散紊乱,间质水肿。可见基质黏液变性形成多个小囊肿,小囊肿可相互融合形成大囊腔,腔内充满液体。瘤体内可见较多的肥大的细胞。肿瘤内血管丰富,尤其是疏松网状区,血管壁薄,伴有血栓形成及出血。

神经鞘瘤的治疗

1.手术治疗

因其包膜完整,手术从包膜上剥离即可,不必切除邻近的正常组织。

2.药物治疗

一般性手术的预防性抗感染选用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或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如红酶素、青酶素等);手术范围较大、肿瘤部位深在者则一般采用联合用药,如: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药物(如青酶素)+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药物(如庆大酶素)+作用于厌氧菌的药物(如灭滴灵);手术前后感染严重或手术创面较大,修复方式复杂者可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切除

患者,男,66岁,右面部麻木2年,一直难以找到原因,子女带她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贺晓生教授接诊了他。

术前影像(头颅增强MRI):右海绵窦旁及岩骨尖区占位,边界清晰,混杂信号,明显不均一强化,挤压桥脑。脸部麻木可以治疗吗?!

术前诊断:右海绵窦旁及岩骨尖区肿瘤,三叉神经鞘瘤可能性大。

贺晓生教授手术方式:颞下经岩骨入路肿瘤切除

术中情况:释放脑脊液,抬颞,见中颅窝底近中线部硬膜颜色红,切透增厚的颅底硬膜见肿瘤组织,供血丰富,质韧。电凝瘤体表面血管,缩小瘤体体积;辅用电刀和CUSA,分快切除瘤体,小部分为褐黄色液腔。扩大切开至邻近小脑幕缘,见瘤体深部与三叉神经联系紧密,全切瘤体后滑车、动眼、外展以及三叉神经和面听神经清楚可见。

术后经过病理确诊:三叉神经鞘瘤

患者的 术后影像复查(头颅CT):瘤体全切。

术后情况:出院时恢复良好,轻度外展神经受限,面部麻木明显减轻。

此病例治疗分析

三叉神经鞘瘤(trigeminal schwannoma),良性,与听神经瘤均属于神经鞘瘤,但后者发病率更高。三叉神经鞘瘤多起源于三叉神经根部,为三叉神经鞘(雪旺氏细胞)发展而来,逐渐增长,多引起肿瘤侧颜面部感觉减退(麻木),少数也有疼痛发病但晚期麻木者,瘤体逐渐长大,向鞍旁海绵窦发展,引起眼球运动障碍,也可延至上斜坡挤压脑干引起对侧肢体长束损伤征症(痉挛性瘫痪),还可骑跨岩尖,甚至向后颅窝发展造成听神经受累,表现为耳鸣或听力减退。手术难度大,因为瘤体位于近脑中线区域,周边有脑干、三叉神经分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以及基底动脉和其分支小脑上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等重要结构,在分流显露切除瘤体过程中,一旦损伤后果严重甚至危险。

本例采取颞下经岩骨入路(Kawasa入路),在显微镜下微创操作,结合电刀、CUSA等辅助设备,分块切除肿瘤,周边神经血管结构显露保护良好。对于骑跨岩尖累及中后颅窝甚至上斜坡者,也可联合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瘤体。三叉神经鞘瘤,有复发可能,对于残留肿瘤根基,可做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照射)。由于瘤体长期压迫,三叉神经受损严重,尽管手术全切肿瘤,术后仍难于恢复患者面部正常感觉状态;通过轻微手术操作,如能做到对周边正常神经、血管及脑组织无多大骚扰,没有造成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就已经是难得的期盼了。可谓“微创战麻脸,揪心在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