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氧怎么办

2020-07-14

心肌缺氧怎么办:
  如果发生心肌缺氧,首先应该查找引起心肌缺氧的原因,才能做针对性的处理,才能改善症状。比如如果处于缺氧环境,不仅会有心肌缺氧,还会有脑缺氧。此时最主要的是尽快脱离缺氧环境,必要时候可以吸氧,还要休息,症状会逐渐的改善。如果是一氧化碳中毒,这种情况心肌肯定会严重的缺氧,单纯的吸氧可能效果会差一点,最好的治疗效果是高压氧的持续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会比较明显。还有一种情况,缺氧可能是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痉挛或者闭塞,或者心肌桥的形成等等,造成心肌的供血供氧不足。
  不仅缺氧,还会有缺血,甚至可能发生心肌坏死。这种情况需要治疗冠状动脉狭窄,也就是需要改善心肌供血,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扩张血管的药,比如硝酸酯类的药、硝酸甘油等等,长远治疗还需要口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药、他汀类稳定斑块调脂等等。如果药物治疗效果差或者心肌梗死,就需要根据病情采取溶栓、支架或者搭桥治疗。所以心肌缺氧也要看程度、原因,才能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心肌缺氧怎么办相关阅读


心脏病吃什么好

虽然说心脏病的出现与饮食的关系不大,但是患上了心脏病还是需要注意饮食,因为有一些食物对于心脏病的治疗是有影响的,而合理的饮食能够对治疗起到辅助作用,那么患了心脏病吃什么好呢?

心脏病的饮食如下:
  1、多吃鱼

  长期规律地吃鱼远比单吃心脏病药还要好,而且安全、无副作用,是重要的心脏病的饮食。长期吃富含长链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对于心血管病人所产生的保护效果,近年来已经由很多的学术研究所证明,特别是吃那些生活在寒带水域的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达52%以上。
  2、吃苹果可防血管硬化
  研究显示,每天吃两个苹果能够减少人体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吃苹果还会增加血中维生素C的含量,平均可提升34%。每天吃苹果可以减少肠内的不良细菌数量而帮助有益菌繁殖,从而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也同样可以起到预防和血管硬化等与生活习惯有关的病症的作用。这是心脏病的饮食中比较重要的方面。
  3、吃富钾食物
  香蕉和酸奶中钾的含量较高,有助于控制血压,是很好的心脏病的饮食。国外对2600人跟踪研究的结果表明,一周6天每天吃含1克钾的食物,如一个土豆、一只大香蕉和225克牛奶,5星期后血压可下降4毫米汞柱。还可多喝橙汁,橙汁含丰富的维生素C。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的人,其血压越低。研究认为,维生素C有助于血管扩张。每天服用60毫克维生素C片,或者多吃些蔬菜、柠檬和其他酸味水果,也可以起同样作用。

工作压力大引发心脏病

工作压力就像加在人体弹簧上的外力,太少了没有动力,太大了会破坏张力。科学家一直认为,压力可能会诱发心脏病,但是很少有医学证据来证明,最近,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英国研究人员最近宣称,压力确实会引发心率不齐等冠状动脉疾病,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欧洲心脏杂志》上。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压力可能会诱发心脏病,但是很少有医学证据来证明。最近,英国科学家对514名平均年龄为62岁的男女进行了实验,实验前这些人都没有罹患心脏病的症状。

研究人员对每名实验对象进行了压力测试,并记录了他们的皮质醇浓度。皮质醇是主要的压力荷尔蒙,当人们遭受精神或者生理压力时,身体就会产生这种荷尔蒙,释放这种荷尔蒙会导致人体动脉的收缩。

研究人员对实验对象的动脉进行了扫描,结果发现,遭受了压力的实验对象患有动脉脂肪沉积的几率是没有遭受压力的实验对象的两倍。

该研究证明,压力和心律不齐等冠状动脉疾病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管腔所供应的血液能满足心肌平时需要,但当心脏工作量增加时,心肌的血液供应就会不足,产生心绞痛、心律不齐和心力衰竭。

心脏病的9个征兆

现今由于医疗发达,健康饮食教育也更加普及,死于心脏疾病的人数已较过去少。然而心肌梗塞仍然位居美国人的头号杀手。虽然有些心脏病症状一发作即相当吓人,但也有些征兆相当细微,让人不易联想到可能是心脏病。

专家提供以下九项征兆发生,若有出现以下症状时,也许应该与医生咨商。但也无需过度惊慌,这些征兆也可能由其他事情引起。

一、 极度疲累:这种经常性的疲累类似得到感冒时的那种累,并非来自于睡眠不足。纽约市勒诺克斯山医院(Lenox Hill Hospital)心血管协会之女性心脏健康部主任表示:“多数女性容易对她们的疲劳不以为意,但事实上,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警讯。”造成极度疲累的原因是缺氧,此时心脏必须拼了命地提供身体氧气。

不过造成疲劳的成因繁多,如果你的症状只有这一种,可先咨询医生,勿立刻断定自己得了心脏病。

二、双足水肿:双足水肿的原因五花八门,举凡怀孕、静脉曲张、或是旅途中久坐不动等。但它也可能是心脏衰竭的征兆,因为此时心脏无法有效率地输送血液。

此外,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心血管药学教授说:“心脏瓣膜闭锁不正常、一些血压或糖尿病的用药,也会导致水肿。与心脏相关的足部水肿,通常还会伴随着呼吸急促与疲劳。”

三、走路剧痛:如果你的臀部或腿部肌肉在登高、行走或移动时发生痉挛,而在休息过后又缓解过来,可不要轻率地将之归因于年纪大了或缺少运动。

这有可能是周边动脉疾病的症状,而此疾病患者发生动脉阻塞的机率是50%。不过,好消息是,PAD是个容易治疗的疾病,无需过度恐慌。

四、晕眩:晕眩的成因也是一大箩框,许多与心脏并不相关。脱水、快速站立、都有可能造成晕眩。

如果经常性地发生,可与医生讨论是否因为用药的副作用、内耳问题、贫血而起。

教授表示,少数的起因来自心脏问题,例如动脉阻塞使得血压降底,或是心脏瓣膜缺陷,无法维持稳定血压。

五、身材适中却呼吸急促:尽管你一周运动三次,上楼梯却依然气喘嘘嘘,或是咳嗽常伴随着你吗?这有可能是气喘、贫血、感染,少数也可能是心脏瓣膜问题。

“心脏瓣膜无力将血液经由心脏送至大动脉时,血液就积在肺部,引发支气管气喘。”

有些运动可强化心脏,所以有上述的症况应即刻检查,别让它干扰了你的锻炼成效。

六、忧郁:忧郁是全世界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每年侵袭1,900万的美国人。忧郁症也许不是心脏毛病的征兆,但心理健康肯定会影响生理健康。许多研究指出忧郁的人,罹患心脏病的机率也较高。

况且生理也会影响心理,说:“患有心脏病或心脏病高风险的人,也会出现忧郁倾向。”无论如何,有这方面征兆的人,应尽快寻求帮助。

七、偏头痛:有时偏头痛就只是一般头痛,偏头痛发生在12%的普罗大众身上。但有时则是心脏出了问题,出现偏头痛的心血管患者高达40%。

虽然偏头痛与心脏看似无直接关联,但有些偏头痛的确与心脏异常有关。有一理论说法则是,心脏病与偏头痛皆与自律神经失调有关。

八、入睡时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说:“有些心脏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在入睡时甚至可以想到自己心跳声。”

有些人对此声音已经习以为常,换个姿势就可图个耳根清静。但这不代表你可以忽略这个症状,应就医找出原因。心跳声明显可能是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服药、脱水的征兆,也有可能是其它原因造成。

九、突然感觉焦虑、盗汗、恶心:焦虑、盗汗、恶心是焦虑症的典型病征,但也有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如果这些初期的心脏病症状还伴随着呼吸短促、极度疲累、或是胸胀、胸部疼痛,并扩及到背部、肩膀、手臂、颈部或喉咙,应立即送诊,稍有延迟可能危及生命。

心脏病的饮食准则

心脏病患者需重视的是平日的养护。尤以饮食部份需更为注意。以下是营养师所提供的心脏病饮食所需留心的事项:

1. 少油、少盐、少糖。

2. 选择高纤维的蔬菜水果或全谷类食物。

3. 摄取维生素E,以防止血凝块的形成。

4. 少量多餐。

5. 食用大豆卵磷脂。

如何避免假日幸福的“伤心”——谈假日心脏综合征

圣诞节、元旦刚过,很快就会迎来喜气洋洋的春节,假日总是会有很多聚会,也总是让人觉得放松、开心,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一时期是心脏病以及原发性死亡的高发时期。

有人认为,这个时期为冬季,冬季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与季节有关。近期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与冬季无关,都是“假日心脏综合征”搞的鬼。

 一、什么是“假日心脏综合征”?

“假日心脏综合征”是指健康人在节假日期间过量饮酒后,临床出现以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综合征。这种综合征与长期的心脏病史无关,而是与饮酒密切相关。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均能够延迟心肌的传导时间,进而导致折返发生,也能刺激心肌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从而改变心肌不应期,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早博、阵发性心动过速或房扑、房颤等多种异常心跳节律。

二、如何诊断“假日心脏综合征”?

①在节假日期间有连续或多次过量饮酒史;

②患者以往并无心脏病史,多为青壮年;

③自觉心悸,胸闷,气促,不典型的胸痛,头晕或晕厥;

④心电图检查:明显的心律失常征象,尤以频发和多源性早博、心房颤动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⑤无心肌酶学检查异常,能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⑥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

⑦胸片检查正常。

三、为什么节假日有潜在风险?

①节假日大多数人喜欢聚餐,大吃大喝,不知节制。糖、盐、脂、酒精都会过量摄入,增加房颤等心脏病的发病率。

②节假日人们会因为出游、或者春节的时候住院不吉利等各种原因,推迟就医的时间,进而拖延了治疗时间。

③一到节假日,女性可能就更忙碌,也会诱发心脏病。

四、如何预防和治疗“假日心脏综合征”?

①戒酒

发生了假日综合征的患者,必须戒酒,而且必须彻底戒除,防止再次发生,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健康人,也要尽量少饮酒,少摄入高糖、高盐、高脂的食物。

②静脉输液

将酒精及时排出体外,减轻对心脏的损害作用。

③心电监护

对较严重的患者给予心电监护和必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失常症状消失,心跳节律和频率恢复正常,提示预后良好。

总之,在节假日中,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少饮酒,尽量不饮酒,避免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惊恐发作/障碍常被误诊为心脏病,不得不说的几点

惊恐发作是指一段时间的强烈恐惧,以一组快速发展、在10 min内达到巅峰而且一般不会持续长于20~30 min(罕见超过1 h)的症状为特征。发作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处境性的。有时,发作出现在睡眠中,而罕见仅有焦虑的生理症状却无心理症状。

惊恐障碍为反复出现的惊恐发作,但非继发于物质滥用、内科疾病和其他的精神科障碍。发作的频率从每天多次到每年几次不等。通常是持续地担心再次发作或担心发作的后果(可导致回避恐怖性地点或情境),并且明显地行为改变和发作相关。

惊恐发作是惊恐障碍的一个组成部分;惊恐障碍的惊恐发作间期需存在持续的担心。但并非所有的惊恐发作都意味着或出现惊恐障碍。

 (一)流行病学和可能的病理机制联系

患者就诊时主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濒死感等疑似冠心病的躯体症状,很少说情绪体验。约1/2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首先就诊于综合医院,但90%的患者心脏检查正常,但患者自疑心脏病,按心脏病治疗无效。我国综合医院非精神专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低,所以容易误诊。据报道,误诊为心绞痛发作的焦虑症中有26%~34。2%为惊恐障碍,被误诊者中近半数有类似惊恐发作。另一方面,惊恐障碍也可恶化心绞痛。焦虑在心脏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一定作用。惊恐障碍的发作期除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外,还有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使心绞痛加重。

国外报道,在连续就诊的心脏病门诊患者的50位被试中,62。2%患有惊恐障碍伴或不伴广场恐怖症,一个主要问题是,惊恐发作和心脏病症状可能有重叠。

据估计,25%的心脏病患者有惊恐障碍。心脏病的结局和惊恐障碍有很强的关联性。惊恐障碍可能通过加快心率、升高血压,甚至增加小管状血管阻力而引起(或加重)缺血性疼痛。包括惊恐障碍在内的焦虑障碍的人群冠心病(包括心绞痛)患病率增加;焦虑障碍在冠心病中作用重要且被严重忽视;焦虑患者中,心脏症状或许真的表明有心脏病,这类患者中心脏病的低诊断可能是个问题。焦虑障碍和心脏病之间症状可能重叠也在检验二者之间关联时成为一个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关联性强,而不仅局限于心绞痛和惊恐障碍。焦虑程度也部分反映了心脏不适的严重程度。

(二)临床联系

惊恐发作/障碍与心绞痛临床上存在联系:

1)病程特点相似,均呈发作性。

2)临床表现有相似或重叠。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有:

①躯体症状/征象:与自主神经系统兴奋(如震颤、心动过速、神经性呼吸急促、高血压、出汗、胃肠不适)有关,它常和过度换气综合征混合出现。

②担心死于心脏或呼吸系统问题可能是主要焦点,使得患者(常反复)前去急诊。

③惊恐障碍可能在有“无法解释的”内科症状(胸痛、背痛、包括肠激惹综合征在内的胃肠道症状、疲劳、头痛、头昏或多系统症状)的患者中未被诊断。如根据出现的频率排列,和惊恐发作有关的症状有:心悸、心跳或心率加快;出汗;颤抖或摇晃;气短或憋闷;窒息感或吞咽困难(“癔症球”);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腹部不适;头昏、站不稳、头晕或虚弱感;现实解体或人格解体(感到与自我或环境分离);失控或发疯感;濒死感(“极度痛苦”);麻木或麻刺感(感觉异常);寒战或潮热。可见,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与心绞痛的特征性表现和非特异性表现有很多相似或重叠。

3)辅助检查惊恐障碍可有改变,如心电图可有缺血性改变,也是误诊原因之一。

4)二者可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