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乙肝怎么治

2020-07-14

重型乙肝怎么治:
  重型乙肝怎么治?
  1、一般治疗,乙肝患者要注意合理休息,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如果症状比较明显,或者病情比较严重时,可以卧床休息。注意戒烟戒酒,适当的吃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容易消化的食物,但是不可以过分的补充高营养,以免出现脂肪肝。重型肝炎并且并发肝性脑病时,应该低蛋白饮食。
  2、药物治疗,1)抗病毒药物,当出现乙肝时,患者可以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对抗病毒,比较常用的药物有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在应用这些药物时,必须高度关注患者是否会出现耐药性,因为一旦耐药,病情会急剧的反弹。2)干扰素类药物,如果是年轻的患者还希望生育,或者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治疗,可以考虑聚乙二醇干扰素,这是一种长效制剂,一般每周给药一次就可以,不过药物价格相对来说比较贵。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应用普通的干扰素进行治疗。
  3、抗纤维化治疗,乙肝病情控制不良,肝脏可能会出现纤维化,导致肝硬化,所以一旦出现乙肝疾病时一定要注意抗纤维化治疗,可以应用抗病毒的药物,也可以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安洛化纤丸等中成药,也有一定的效果。
  4、手术治疗,一般慢性乙肝不需要做手术,但是病情比较严重,出现肝硬化、肝衰竭时,可以进行肝移植手术。



重型乙肝怎么治相关阅读


蚊子真的可以传播乙肝吗

天气热了,蚊子开始增多,一些人又开始担心蚊子传播乙型肝炎的问题了。1975年,纽柯克(Newkirk)和他的同事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在两种蚊子(埃及伊蚊和环跗库蚊)和两个物种(臭虫和长红猎蝽)体内的命运。蚊子、臭虫和长红猎蝽均被HBsAg阳性的血液饲养。

科学家发现,病毒在进入蚊子体内后几小时很快就检测不到了,而臭虫和长红猎蝽在吸血后5周体内仍能检测出HBsAg。科学家们认为,蚊子消化道内可以释放一种蛋白酶(protease trypsin),是这种蛋白酶杀死了乙型肝炎病毒。

其实,除了上面的依据以外,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乙型肝炎不会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有科学家用饱吸了HBsAg阳性病人血液的蚊子去叮咬试验猴子和黑猩猩,但得到的结果都是试验动物没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还有科学家在一些疟疾和乙型肝炎流行率较高的地区进行的长期的观察。他们认为,如果蚊子能传播乙型肝炎,那么夏季急性乙型肝炎应该和疟疾一样高发。经过科学家们的严密监测,没有发现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像疟疾一样在蚊子叮咬的高峰季节明显升高。

国外的一位科学家说:蚊子吸食了人的血液,但它注入人体的是蚊子的唾液,不是血液,肝炎病毒十分挑剔,它们要感染它们喜欢的、能够生存的环境,例如肝脏,但蚊子没有肝脏。

乙型肝炎病毒在蚊子体内不能生存,经过蚊子的消化,很快死亡。蚊子吸血时注入人体内的是蚊子消化道分泌的唾液,不是血液。所以,蚊子不能传播乙型肝炎。

汗液能传播乙肝吗

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汗液中确实可检测到乙肝病毒。不仅公众担心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汗液是否会传播乙肝,科学家们也在关注这个问题。1980年,日本一所相扑俱乐部里曾发生乙肝疫情。当时的疫情暴发原因并不明确,人们担心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运动员在大量出汗时,体内的病毒会不会出现在汗液中?

摔跤运动员在比赛时有身体间的密切接触,也可能会受伤,一旦接触了有病毒的汗液,会不会被感染?2007年,土耳其的科学家对70例摔跤运动员的血液和汗液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9例摔跤选手血液内检测到乙肝病毒基因DNA,这9例选手中的8例汗液内也同样检测到乙肝病毒的基因,但水平很低。奇怪的是,这9例运动员血液的乙肝表面抗原均阴性。

这篇文章报道出来后,立即引起很多关注。许多人担心汗液有传播乙肝的风险。2012年,日本的科学家从9例高病毒复制(血清HBV DNA大于10的6次方)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汗液中检测到HBV DNA,但汗液是HBV DNA的水平明显低于血清HBV DNA。因此可以确定,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汗液中是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的。

但是,检测到病毒并不等于病毒能够传播。体液中的成分与血液中相关很远,在不利于病毒存活的条件下,病毒会很快死亡,失去感染的能力。例如: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大便中是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的,但乙肝病毒并不能像甲型肝炎那样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有科学家对33例儿童和17例成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大便进行病毒检测,74%的大便中检测到HBV DNA。

但是,用这些带有病毒的粪便进行动物试验,无论是口服还是静脉注射,动物都没有被感染。因此,研究者认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大便中的病毒已经失去了感染人体的能力。尽管我没有检索到类似有关汗液的试验,但让我们看看汗液的成分,其中的氯化钠含量很高,约为300毫克/100毫升。这么高的渗透压病毒很难存活。

为了搞清楚摔跤运动员有没有感染乙肝的风险,伊朗运动医学研究中心对420例摔跤运动员进行了有关乙型肝炎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摔跤运动员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

研究人员又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运动员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因素也与对照组一样,主要是危险性行为、共用剔须刀、手术及外科治疗。说明摔跤运动员感染乙肝病毒与他们的职业、出汗及身体接触无明显相关性。

总结上述内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汗液中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的基因,但水平很低,有没有传染性不明,但即使有一些传染性,皮肤上没有新鲜破损的伤口也不会发生感染。

还要补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是可以抵御乙肝病毒的,而且乙肝也是一种可以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容易接触到汗液的运动员或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亲属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不必为接触到一点汗液而如此恐慌。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后怎么办

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治疗时,有可能被病人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刺伤,也有可能被手术刀割伤。这种在工作中皮肤破损意外接触到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在医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乙肝病毒的“意外暴露”。

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发生乙肝病毒“意外暴露”后处理的推荐意见:“意外暴露后预防:当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意外暴露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①血清学检测:应立即检测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肝功能,酌情在3个月和6个月内复查。

②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阳性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m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 mg)。

乙肝病毒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破损感染的风险也与伤口大小、深浅和新鲜程度有关。小而浅的划痕,陈旧的伤口由于血管已经闭合,病毒很难进入。这种乙肝病毒的意外暴露主要见于医护人员,有时也会发生于警察、司法人员等在追捕、看守乙肝病毒感染的犯人时意外受伤,受到乙肝感染者的性侵犯或伤害。

一旦发生乙肝病毒“意外暴露”,可以按照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推荐,进行血清学检测、接种乙肝疫苗或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实施主动和被动免疫。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有什么意义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乙肝血清学5项检查中的第一项,其英文缩写是“HBsAg”。检测乙肝的抗原和抗体有许多方法,如: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微粒子酶免检测法、电化学发光法等。不同的医院用不同的试剂检测,所以检测结果的数值各不相同。不过,这些检测HBsAg的方法都可归为“定性”、“半定量”和“定量”三类。

定性检测就是只报告“阳性”或“阴性”,一般只要体检时使用,疾病诊断和治疗时已经很少使用了。

半定量检测是用标本检测值与临界值的比值。检测到HBsAg的S/CO的数值越大,代表体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量越高。但是,半定量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比定性检测好,但定出的量并不准确,只可以大致判定抗原、抗体在血清中的水平。

最先进的是定量检测方法,目前仅用于对乙肝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的检测。定量检测方法不仅可以灵敏地检测出血中很微量的病毒抗原和抗体,而且可以准确地检测出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在血清中的量(IU/ml或mIU/ml)。

定量检测的方法有: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的代表试剂是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的代表试剂是上海新波公司生产的,电化学发光法的代表试剂是罗氏公司生产的。

大多数医院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和e抗原半定量检测都使用这三家公司生产的试剂。目前在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检测是雅培公司的试剂(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它的检测范围是0.05~250 IU/ml。当乙肝表面抗原>250 IU/ml时,则需要对标本进行稀释,再根据稀释系数计算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值。

对HBsAg进行定量检测有重要意义。HBsAg乙肝病毒复制的模板“cccDNA”的活性密切相关。HBsAg水平越高,说明肝内乙肝病毒cccDNA也越多,病毒则很难完全清除。反之,HBsAg水平较低的感染者,肝内乙肝病毒cccDNA较少,病毒清除较容易。因此,检测HBsAg定量检测可以预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HBsAg定量检测可以在治疗前和治疗的过程中预测干扰素的疗效。治疗前HBsAg > 10000 IU/ml,且HBV DNA>2×108 IU/ml的患者干扰素的疗效较差。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如果24周HBsAg<1500 IU/ml,继续单药治疗至48周可获得较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

若经过24周治疗HBsAg定量仍大于20000 IU/ml,建议停止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改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12周后HBsAg未下降且HBV DNA较基线下降<2 log10 IU/ml,应考虑停止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治疗,改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HBsAg定量检测也可以用于预防核苷(酸)类药物的疗效。治疗前HBsAg<1000 IU/ml,或者治疗期间HBsAg下降速度较快(每年>0.166 log10 IU/mL)的患者,HBsAg被清除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HBsAg定量检测也常作为核苷(酸)类药物停药的指标。HBsAg水平越低,停药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越小。停药时HBsAg<100 IU/ml或消失的患者停用核苷(酸)类药物后疾病很少复发。

儿童乙肝用哪种药治疗更好

到目前为止,被批准用于治疗2岁以上儿童乙型肝炎的药物有普通干扰素、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普通干扰素批准的时间较早,但因为干扰素的副作用和需要频繁注射的缺点,许多医生开始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儿童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2岁以上儿童乙型肝炎的药物。虽然拉米夫定在儿童中使用的安全性很好,但由于拉米夫定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在恩替卡韦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得到证实,被批准用于2岁以上儿童乙型肝炎后,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3月12日发布的《预防、关护和治疗慢性乙肝感染者指南》中推荐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选择恩替卡韦治疗。

因此,选择恩替卡韦治疗更好。因为,恩替卡韦的抗病毒作用更强,耐药的发生率很低。近些年来,我也曾使用恩替卡韦治疗过一些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都获得较好的疗效,e抗原血清转换率较高,病毒应答也很好。

以前,我国没有提供给儿童治疗的恩替卡韦口服液。高兴是的,在最近恩替卡韦口服液也要在我国上市了。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儿童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母亲也需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帮助孩子服药,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提高孩子治疗的依从性。二是,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体重增加,要根据孩子的体重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