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脂肪肝应注意哪些

2020-07-14

轻度脂肪肝应注意哪些:
  轻度脂肪肝一般没有什么症状,因为现在整体的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对饮食摄入的脂肪的食物,包括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很多,在查体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一定的轻度脂肪肝的改变。这个时候更需要注意的是要改善饮食的结构,特别是控制高脂的饮食,同时适当的增加运动,达到动态的平衡。实际上脂肪肝的发生,它主要是由于摄入了过多的脂肪,消耗不够,导致脂肪在体内的沉积,特别是在肝内的沉积。
  这些患者需要注意的就是调整平时的饮食习惯,特别要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应该少吃一些肉类,少吃一些高脂的饮食,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补充维生素,要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多吃那就多动,把这些期间摄入的东西把它消耗下去。当然在饮酒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因为饮酒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所以在平时的生活里面要忌酒,或者是严格的控制饮酒量。对于体重超标的患者,应该督促他减肥。食物中特别是动物的内脏、蛋黄、蟹黄还有一些海产品,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限制。轻度的脂肪肝虽然在早期没有症状,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控制,还会进一步的进展,导致中度甚至重度脂肪肝的发生,这样就会危及到生命的健康,所以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肝脏脂肪确认的情况,特别要定期的复查,对于脂肪肝的患者要及时地随诊。



轻度脂肪肝应注意哪些相关阅读


脂肪肝的运动原则是什么

适当增加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为目标的全身性低强度的动态有氧运动为主。最好的运动方式如登山、、慢跑、中快速徒步行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爬坡、打羽毛球、乒乓球、踢毽子、拍皮球、跳舞、广播体操、跳绳和游泳等。

运动要达到一定强度,如每天跑步,每小时至少6公里才能达到减肥效果。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并做到有恒、有序和有度,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运动量一是主观感觉:如锻炼后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睡眠及食欲好,无心悸、气短,虽有疲劳感,经休息后就恢复正常,说明运动量比较合适。

如果出现非常疲劳,吃不下,睡不好,经休息后仍感到周身无力,甚至对锻炼产生厌倦感,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至合适的运动量。二是客观检查:一般来说,老年人运动后脉搏数较运动前增加60%-65%,保持在110-120次/分,脉搏跳动均匀或运动后脉搏与年龄之和为170较为适合;运动后3-10分钟脉搏应恢复正常;运动中呼吸一般每分钟的次数不应超过24次。否则说明运动量过大。

另外,运动要因人而异,比如说有些患者营养不良合并胃下垂可能就不适宜餐后散步;对下肢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患者来说不宜选择类似慢跑、登梯、爬山等关节活动度较大的运动;有些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最好有人陪同,以免发生意外,同时注意随身带好必需的急救药品。

此外心情要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药物辅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市面上针对脂肪肝的保健品多如牛毛,并不是适合所有类型的脂肪肝,如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多为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应健脾胃、养气血、补肝肾;酒精性脂肪肝需解酒毒。

像市面最常见的决明子茶,主要成分是中药草决明,草决明味甘苦咸,性微寒,功能清肝火,益肝肾,润肠通便。但脾胃虚寒,气血不足的病人用了有的就会伤及脾胃引起腹泻,长期用使脾胃逾亏,气血逾虚。因此,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因人而异使用治疗。

脂肪肝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一般都能痊愈,且不留后遗症,不必惧怕。值得注意的是,每年小升初、中考、高考体检之后我们科就会来一批转氨酶升高的小胖墩,大部分经检查后已是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炎。这因为现在独生子女,想吃什么就给什么,活动又少,就易变成变成“小胖墩”,这就潜伏下了脂肪肝的危机,这就警示我们脂肪肝的预防工作应从小从早抓起。

脂肪肝的自我调护

首先,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控制,治愈脂肪肝。自我调整护理最关键的是饮食、运动。

饮食原则

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少喝不喝酒,少吃辣椒;少用动物性脂肪,如少吃动物油、动物内脏肥肉;少食煎炸食品;不吃或少吃甜食(包括含糖饮料),控制糖、巧克力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即淀粉类的主食的摄取,主食种类要丰富,富含纤维素。

饮食分配上早餐应该占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 人们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一养生经验是有道理的。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使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到正常或超过正常标准,从而使人精神振奋,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习。

午餐应适当多吃一些,而且质量要高。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以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临睡前少加餐,至少要在就寝两个小时前进餐。感觉上,每顿饭量吃到不饿就好,不要吃撑了。

严格来算轻体力劳动时每日热能的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30kcal,超重者则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20-25kcal以减轻体重。

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5-20%,最好1/3以上为优质蛋白,像有磷的淡水鱼、瘦肉(牛肉、柴鸡肉更好)、牛奶、鸡蛋清等。注意老年人不要摄入太多的豆制品,植物蛋白代谢废物较多,增加易肾脏负担。

高维生素:主要从新鲜绿色蔬菜、水果中获取,每天摄入种类要杂,建议量每日摄取蔬菜500g。

碳水化合物:(淀粉类食物)占50-60%量,不宜过分精细,应粗细杂粮搭配。

保证足够数量膳食纤维的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有粗麦粉、糙米、硬果、豆类、香菇,海带、木耳及鸭梨等。饮食要多样性,每样食物都有它寒热温凉的偏性,杂食可以制约单一食物的偏性,同时又做到营养互补。

脂肪肝形成的秘密

脂肪肝可以导致肝硬化,是肝功能下降,长期发展容易形成肝癌!因此,保护肝脏应该从控制脂肪肝开始,肝脏是人体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人体吸收的糖分通过肝脏转化为能量,多于的被转换成脂肪,因此脂肪肝的形成与长期高蛋白饮食相关,也就是常说的吃得太好!当然脂肪肝的形成是多种原因的,特别是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众多,本身肝功能就比较差更容易形成脂肪肝,那么脂肪在肝脏内是如何转换的呢?

瘦素(leptin)是一种含有16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它具有抑制食欲、减少饮食摄入量、促进能量消耗以及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而肥胖基因(ob)对瘦素具有一定影响,人类ob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小鼠ob基因则位于第6号染色体。在缺乏瘦素的老鼠(ob/ob mouse)肝脏中,会诱导产生一种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简称PPARγ),这种物质对于肝脂肪变性(hepatic steatosis)的发生非常关键。

在2008年4月9日出版的《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上,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一组科学家发表文章称,脂肪特异性蛋白27(fat-specific protein 27,Fsp27)在缺乏瘦素的肝脏中是PPARγ的直接目标基因,并且能提高肝脏甘油三酯(hepatic triglyceride)的水平。FSP27属于CIDE家族的一种,目前在CIDE家族中,已经发现3个人类CIDE蛋白:CIDE A、CIDE B、CIDE 3,以及3个鼠CIDE蛋白:CIDE A、CIDE B、FSP27,它们都含有一种CIDE-N域。

最近有报导表示,FSP27是一种脂肪液滴结合蛋白,并且会促进脂肪细胞(adipocyte)中脂类物质的堆积。在缺乏瘦素的ob/ob细胞中,FSP27基因会得到很高水平的表达,而相反,在缺少PPARγ的ob/ob肝脏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程度变得相当低。在试管以及活体实验条件下,腺病毒(adenovirus)会使肝细胞(hepatocyte)中FSP27强迫表达,并最终增加甘油三酯的含量。在实验中科学家发现,相比较感染了腺病毒的肝脏而言,去除腺病毒FSP27表达影响的肝脏中甘油三酯的聚集程度较低。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对于PPARγ导致的脂肪肝形成,FSP27是一种直接调节因子。

从脂肪肝到肝癌仅需四步

啤酒肚、脂肪肝——这对搭档可不仅是“富态”的代表,他们也是肝癌的标签!从非酒精性脂肪肝到肝癌仅需三步!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第一步:单纯性脂肪性

首先是肝脏“长胖”后的单纯性脂肪肝。

第二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

单纯性脂肪肝继续增加,肝脏就变成了“仓库”,进入体内的脂肪覆盖在肝脏上,肝脏好像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呼吸困难,营养也难以送达,肝脏会开始反抗发炎,即脂肪性肝炎。

第三步:发展为肝硬化

炎症继续发作,就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棉衣”逐渐加厚变硬,也就到了肝硬化。

第四步:发展为肝癌

肝硬化之后,如果患者还伴有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内分泌紊乱,人体的内环境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导致免疫系统监督肿瘤发生的功能下降,不能清除异常的变异细胞,进而癌变。

可能很多人不信,脂肪肝这么常见的病,有那么厉害么?大约有0.5%~1%的脂肪肝和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约20年后会发生肝癌。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肝硬化以后,12.8%在3年后有可能癌变,其癌变率仅比丙型肝炎肝硬化少了不到8个百分点!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总体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约15%左右,一线城市已经接近20%~30%。

据此推算,我国目前有脂肪肝病人群至少有2亿人,其中约有10%会发展为肝硬化,3年以后会有20万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展为肝癌!

如何检查脂肪肝

今天,一位病人因长期肝功能异常来信咨询。我建议他排除脂肪肝,并建议他做超声波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查。超声波检查大家都知道,但“瞬时弹性成像”检查脂肪肝许多人都不太了解。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无创检查方法,其优势为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能够比较准确地识别出轻度肝纤维化和进展性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这为临床诊断与评价肝纤维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根据“瞬时弹性成像”仪器的英文名称(FibroScan)译音,一些网民称其为“飞波试肝”或简称为“飞波”。

“飞波”利用超声技术通过肝脏组织对低频超声震动波反射而来的弹性数值,来评估肝脏硬度。新一代的“飞波”仪器不仅能检测肝脏纤维化程度,还能为肝脏脂肪变实施定量检测。

正常人肝脏中正常人肝内脂肪占肝脏重量的2%~4%,当脂肪的积聚超过肝脏重量的5%,或者肝组织中5%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沉积时称为肝脏脂肪变。超声波是肝病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是肝病患者常用的辅助检查。

脂肪在超声波下的回声与正常肝组织相比,回声相对衰减。因此,超声波检查可以用于脂肪肝的诊断。但是,仅凭肉眼观察超声波的回声,受操作医生经验的影响很大。而且,当肝脏内的脂肪堆积<30%时,超声波往往很难检测出来,也不能准确地为肝脏内的脂肪定量。

于是,科学家们想了一个办法,把肝脏内脂肪组织在超声波下回声衰减的情况转化成一种反相射频信号的参数——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使肝脏内脂肪堆积的情况能够比较准确地以参数的形式反映,实现了对肝脏脂肪变的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变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单位是dB/m,可以检测出10%以上的肝脏脂肪变,有利于发现早期脂肪肝。

在一般情况下,CAP<238 dB/m,肝脏内脂肪<11%;CAP在238~258 dB/m时,肝脏脂肪变为11%~33%;CAP在259~291 dB/m时,肝脏脂肪变为≥34%;CAP在≥292 dB/m时,肝脏脂肪变为≥67%。但是,超重、过度肥胖的病人,由于腹壁脂肪较多,往往导致检测不准确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