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大的时候可以进行疝气手术治疗

2020-07-14

儿童发生疝气,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周岁以内如果疝气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都建议暂时观察,因为手术的过程中需要麻醉,麻醉对于儿童的智力发育是有一定影响的。一周岁以后发现疝气的患儿都可以进行手术,最好的治疗年龄在1至6岁。



宝宝多大的时候可以进行疝气手术治疗相关阅读


疝气术后注意事项

我们的器官每天都在工作,长久下去,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疝气这个是我们很常见的一个疾病,很多人在小时候都觉得这个病不重要,不去理他,后期就出现疼痛严重的情况,需要手术治疗。那么,疝气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平躺
  如果是疝气术后的患者,这时候要注意出手术室6个小时以内一定要保持平躺的姿势,千万不可以垫枕头、起床等等。
  2、术后6小时不得进食
  疝气术后6小时内不可以吃东西或者喝水,如果病人觉得嘴巴特别干,可以选择用棉签沾湿嘴部,并擦拭嘴唇,千万不可以大口饮水。
  3、术后监测血压情况
  疝气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要做好自身的血压、心率、血流量的监测情况,如果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备医务人员。

4、卧床休息
  疝气这类手术需要伤元气,患者在手术后三天以内尽量卧床休息为主,如果觉得长期躺着比较累,可以适度的垫枕头。要关注患者的后背臀部情况,看看是否有褥疮的发生。
  5、避免伤口感染
  患者的伤口要保证干燥干净,不可以碰水,这样子才可以减少炎症的出现,如果纱布有异常,一定要及时通知护士更换纱布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发烧、红肿热痛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备医生或护士。

6、加强营养
  疝气术后要注意及时补充营养,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鱼等等。平时也应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果蔬,其丰富的维生素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比如火龙果、苹果、橙子、猕猴桃等等。

小肠疝气症状

小肠疝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比需要接受治疗,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自愈的。小肠疝气在各个年龄阶段都是可以发生,病因也是不同,虽然初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疝气症状永远不会停留在原地。那么小肠疝气症状是什么?

一、小肠疝气症状
  腹股沟区有局部胀痛,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特殊不适。早期肿块不是特别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从而影响到起居生活。滑动性疝一般见于右侧,左侧比较少见,概率是右侧的六分之一。发生嵌顿性,疝块会突然增大,患者可以感受到突如其来的疼痛感,且容物是无法回纳。

二、小肠疝气的危害
  1.影响消化系统
  小肠疝气会严重影响到消化系统,小肠疝气患者会出现下腹部坠胀、便秘等病症,同时还可能会导致肠坏死、肠梗阻等等其他危险性疾病的发生。
  2.影响发育和生育
  小肠疝气部位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隔距离不长,因此很容易出现尿频、尿急等等,老年患者比较常见。小孩疝气还会影响小孩的睾丸发育,对今后的性生活造成了恶劣影响。中年患者直接带来的影响是性功能下降,女性可能会出现不育不孕。

3. 心理影响
  疝气给患者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为身边人的不理解,受到了很多人的排挤,患者内心是承受不了,心理压力就会很大,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甚至性格扭曲或者分裂。
  4.危及生命健康
  由于疝气上下来来回回反复,那么肠道很容易受到摩擦,从而变得十分肥厚坚韧。如果长期受到刺激,那么很容易发展为绞窄疝,从而对患者生命造成了危险。

疝气的症状

小儿疝气症状最难发现,所以在婴幼儿看护期间,看护人员或者培育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或者儿童的身体状况,以免发现较晚,导致疝气进入阴囊使病情严重,下面我们来看看小儿得了疝气之后有什么症状?

1.腹股沟位置有凸起物
  小儿疝气前期没有明显的感觉,所以孩子也不会感觉到身体有异常。培育家长或者看护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比如给孩子洗澡或者按摩的时候,可以定期按摩一下腹股沟位置,看是否有梨形的突起物,站立或者婴儿哭泣的时候会比较明显,但是平躺的时候就会消失。如果发现有梨形凸起的症状,就需要立即去医院检查,确诊是否为疝气及早治疗。

2.有拉扯或者疼痛感
  疝气一般在十二岁以下的儿童,都会病发,当孩子说自己的腹部位置,有拉扯感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是否为疝气所影响,这个时候,同性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检查腹股沟位置,是否有梨形肿块,并且在运动或者站立的时候,肿块会变得比较明显,伴随着拉扯性的疼痛感以及腹部胀痛的症状。如果有,那就有可能是小儿疝气,需要及时就医确诊并且进行治疗。

3.严重的伴有恶心便秘等症状
  对于肠管壁疝,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情发展为绞窄性疝,肠管壁疝一般来说,患者会表现出胃肠道消化不适的反应,比如胃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并且常常会伴有便秘。
  但是这些病症容易被患者忽略,或者不容易与肠管壁疝联系在一起,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在便秘的同时,又伴有恶心的时候,需要及时就医,确诊是否为肠管壁疝,以免耽误治疗。如果确诊为这种类型的疝气,一定要积极进行医治。

便秘酿成的大麻烦

--盆底疝

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通便排毒类药物和保健品也成了孝顺老人的佳品,由便秘引发的直肠、肛管疾病也为患者所重视,但是却很少有人将习惯性便秘与盆地疝联系在一起,不仅是病人,许多临床医师对盆底疝也知之甚少。

盆底疝又称盆腔疝是指疝囊在骨盆盆缘以下的腹内、外疝,从解剖部位及疝内容物可以分为: 坐骨孔疝、闭孔疝、会阴疝、盆底腹膜疝。近年来我国盆底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是医生对本病的重视程度及诊治水平较前有所提高,临床报告病例逐年上升;二是随着结直肠及子宫、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接受结直肠癌根治及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增多,导致术后盆底肌肉筋膜组织薄弱,进而出现盆底疝;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突出,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主要保健和社会问题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更为突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2亿,估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全国人口20%左右,作为退行性病变的盆底疝及其导致的盆腔脏器脱垂、移位引起的诸如便秘、老年女性的尿失禁等病症也越来越引起外科领域的广泛关注。

盆底疝的诱因是多方面的,总结来说有两大原因:一是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腹内压或盆腔内压的升高,主要见于肥胖、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长期吸烟或肺部疾患引起的咳嗽、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女性妊娠等;二是手术或非手术因素造成的盆底筋膜组织损伤,多见于女性分娩、结直肠手术、妇科手术等。事实上,人类因为直立行走而导致腹内压较爬行动物高数十倍,必然导致腹外疝的发病率远高于爬行动物,而位于腹腔最低点的盆底也承载着最高的腹内压力,盆底疝发病率的升高也就显而易见了。

盆底疝因疝环位置较深,初始症状不典型,且目前缺乏特异性辅助检查,故而诊断较为困难,漏诊、误诊率较高。结合我中心近年来诊治盆底疝的经验,盆底疝有以下特征:一、有前述盆腔、腹腔手术史且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注意自身疾病变化,有无近期加重等现象;二、盆底疝同其他腹壁疝相同,一般均有腹壁包块出现,但包块位置也因盆底疝的类型不同而相异,坐骨孔疝包块多位于在臀部,会阴疝包块在大阴唇或会阴部,盆底腹膜疝包块位于较深的阴道后壁、直肠前壁或Douglas 陷凹,闭孔疝则位于大腿根部;三、疝囊压迫局部的血管、神经时可以出现相应症状,如闭孔疝疝内容物压迫闭孔神经, 可出现患侧大腿内侧、臀部、膝关节疼痛, 即Howship –Rhomberg 征(80%阳性) ,而坐骨孔疝压迫坐骨神经时可以出现下肢放散痛;四、同其他腹部疝一致,盆底疝如出现嵌顿亦可出现肠梗阻症状,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当出现肠绞窄时则可能危及生命。

早期盆底疝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患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的增加腹压的慢性疾病,便秘患者还应进行饮食疗法:戒烟,多进食膳食纤维、多饮水,养成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以及提肛锻炼等,对于饮食疗法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必要时可辅以口服泻剂,但是对含有蒽醌类物质的刺激性泻剂要慎重选择,尽量避免长期应用,否则会损害肠神经系统,导致结肠无力,并可诱发“结肠黑变病”。

对于非手术治疗收效不大的顽固病患,应考虑手术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常规开放手术或微创的腹腔镜手术,值得一提的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中视野好并可观察多种腹腔、盆腔内病变,建议在本病中优先选择,但腹腔镜手术技术难度较高,建议患者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实行手术

我们为什么会有“疝气”

人类是唯一一种长期直立行走的哺乳类动物,直立行走和劳动是人类与动物的显著区别。但直立行走也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它所特有的疾病:疝、痔、下肢静脉曲张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这四种疾病是人类所特有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直立行走必然会导致人体重心上移,身体低垂部位受到的压力增大,从而导致上述疾病的发生。疝气就是其中的一种。

什么是疝呢?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中医称之为“疝气”或“小肠串气”。最常见的疝是腹外疝,其中95%是腹股沟疝,是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疝的一般发生率为1-4%,男性是女性的15倍。

什么原因能引起疝呢?刚才从进化论的角度说了直立行走必然会导致人体重心上移,人体最低部位(腹腔)的压力增大。这是疝形成的外在因素,别一方面是内在因素:腹壁的强度和孔洞。老年人腹壁肌肉、肌腱退变,强度减低,男性睾丸在胚胎时期从腹腔下降到阴囊留下的孔隙,这就是为什么小孩、老年人及男性病人多易患疝气的原因所在。将以上理论作如下比喻可能助于好理解:我们的腹壁就像一个木桶,腹膜就像一个气球,气球里面的水就像腹腔内脏器,将装满水的气球放入木桶中,用手压这个气球时,如果木桶壁有一个窟窿,试想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是不是水和部分气球会从窟窿处突出,形成一个小的半球状物。这个东西就是疝。所以引起疝的原因是: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两个因素。

哪些情况可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呢?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肥大、习惯性便秘;长期的慢性咳嗽、排尿困难、排便费力;心肺疾病、肝脏疾病引起的腹水;老年人腹壁肌肉、肌腱退变,强度减低,加上肥胖或长期患病卧床等极易导致腹壁肌肉萎缩而患疝气;小孩因为哭闹,精索鞘膜未闭导致先天性疝或鞘膜积液。

疝有什么症状呢?疝是可以看到或可以感觉到的。当您发现大腿根部或腹股区附近有肿块出现,平卧时可能消失,偶尔可感到疼痛不适,运动时可加重,这时您可能得了疝气,应尽快看医生。小孩出生后一年内,家长可以看到或摸到这些小婴儿的阴囊明显增大有肿物,用手指轻压肿物可以使它还纳腹腔。这就是婴儿疝气。

得了疝气怎么办:疝气发病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又以男性患者居多。能回纳的疝一般只会在局部有肿块,偶有胀痛,部分突出的小肠如不能回纳入腹腔将会坏死、感染,严重的可合并毒血症,威胁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疝气均应尽早施行手术修补。而婴儿的腹股沟管到出生后6个月才闭锁,所以婴儿疝气在6个月以内还是有可能自愈的。但是如在一岁以后,疝气不消失或有增大的趋势,就不可能自愈了。因此6月以上婴儿患有疝气应考虑手术治疗。

有没有通过不做手术治好疝气的方法呢?回答是肯定没有。手术是唯一能治愈疝的方法。道理可从木桶、气球和水的比喻中得出。任何用中药、硬化剂、疝带等方法是无法修复木桶上的窟窿的。只有用手术的方法将窟窿修补上才能真正解决疝。

疝的手术方法。由于人类对疝的解剖知识的认识不全,在诞生外科手术的一百多年内,疝的手术方法就有80余种,但经得住实践考验的已为数不多了。认识疝的手术治疗理论也可以用一个生活中的比喻来说明:我们常穿的袜子经常会在大脚趾处出现破洞,大脚丫常从破洞处露出,怎么办?年轻人的做法是用线将破洞缝合了事,但没几天,大脚丫又露出来了,最后只能买新的。而我们的母亲会用打补丁的方法将破洞补上,又能穿好长时间了,所以俗话是这么说的: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一缝一补就是疝手术的两种主要术式。缝,不结实,容易复发。现在它正遭遇淘汰的命运。补,是一种好的方法,但补的材料呢?目前国内全部采用的进口补片,所植入的合成材料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唯一符合植入材料八项标准的生物植入材料。所以目前的补片材料是绝对安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它就类似于生活中的打补丁的方法。

无张力疝手术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大多数无张力疝手术都可以在局麻下完成。因此,手术前医生只会要求做一些常规的例行检查。而局麻下手术无需禁食水,无需灌肠,无需下尿管,术后即可进食。年轻人若无基础疾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但建议卧床1-2天,不限制活动,无需拆线,术后3-4天可以出院。

相关治疗图解

相关偏方验方

疝气外治方

温肝散寒。适用于寒疝。

疝气通用方

清热利湿,散瘀消肿。用治睾丸肿大,牵痛难忍,偏坠,小肠气痛等。

疝气通用方

理疝消肿。适用于小肠疝气所致之睾丸肿痛。

疝气通用方

理疝消肿。适用于小肠疝气。

疝气外治方

温肝散寒,利湿祛疝。适用于鞘膜积液而致水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