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的危害

2020-07-14

一般50%的正常人都有早搏的情况,还有心脏病、心衰、呼衰患者也会出现早搏,还有因为早搏诱发恶性心脏导致死亡。对于正常人出现的早搏,一般认为是良性早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影响;第二种是潜在的危害因素,如果早搏的次数超过了2万次,或者说占总心跳的20%以上的时候,患者有15%几率会逐渐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但是85%的患者一辈子也不会出现问题,生活质量和心功能都没有影响,所以这类患者一般称之为有潜在隐患的早搏;还有部分患者早搏会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死亡。所以早搏的危害是要靠专科大夫进行评价,对于良性早搏不需要治疗,对于潜在危险的因素要进行干预或者是预防性干预或者密切随访,而对诱发室颤的恶性早搏则需要积极的处理,例如一旦有证据明确它是导致病人发生猝死诱发室颤的因素,可以通过导管消毒方法治疗或者通过植入ICD预防病人猝死。



心脏早搏的危害相关阅读


早搏中医能治疗吗

早搏中医能治疗吗:
  早搏可以使用中医治疗,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里最常见的是频发的室性早搏,或者是室上性早搏。
  中医治疗早搏应该从一千多年前的《伤寒杂病论》开始,就已经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所以,中医药治疗频发早搏应该历史悠久,而且疗效也非常可靠。
  其中《金匮要略》上,炙甘草汤就是治疗早搏典型的代表方剂;《金匮要略》里还有几个方剂,也对频发早搏有治疗作用,比如柴胡桂枝汤、五苓散,以及苓桂术甘汤,这些方剂对心肌的治疗都有作用。

良性早搏症状

良性早搏症状:
  早搏是指在正常心脏收缩周期以外的提前发生的一次收缩,根据发作的部位可以分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区早搏。早搏的原因较多,部分正常人由于紧张、情绪的激动等等,也可诱发早搏,这种情况无需处理,少部分患者合并了冠心病、高血压等器质心脏病,才会诱发更多的早搏发作。
  早搏的症状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也与早搏发生的数量有关。部分患者早搏的数目较少,每分钟小于五次,属于偶发,症状可能不典型。当早搏的次数较多时,会引起心慌、心脏骤停感等不适。总体而言,良性早搏相对安全,患者的症状轻微,部分患者是由于过度的心里紧张等因素,会过度地夸大早搏的不良感觉。

早搏的自我缓解方法

早搏的自我缓解方法:
  早搏属于一种生理现象,患者首先要正视,部分正常人在情绪紧张、外界诱因的刺激下,也可以发生早搏,这种早搏称为生理性的早搏,对身体没有影响,无需特殊的关注,
  部分患者早搏的数量相对较多,达到每分钟五次以上,发作频繁,自我感觉症状比较明显,可合并紧张、焦虑等症状,严重者影响生活与作息,需要服用少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早搏吃什么药

早搏吃什么药:
  早搏分为病理性早搏和生理性早搏。如果患者是没有病理意义的早搏,可以给予观察;如果早搏是其他疾病相关性、具有病理意义,可以给予对症治疗。
  早搏可以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比如普罗帕酮、乙吗噻嗪、倍他乐克、可达龙或合心爽等,对早搏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患者一定要找到早搏的发病原因,不推荐发现早搏就贸然给予病人用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都会引起其副作用。所以早搏患者一定要找到发病原因,对症治疗。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都具有病理性原因,但大多数早搏患者没有病理性危害,但是患者如果发现早搏,一定要查明原因。
  正常成人做20小时血压监测,即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都会发现有一些早搏现象,可能检查者本人一点症状都没有,但也有一些病态的早搏。如果早搏每天大于几千次,病人就会产生明显的心慌、心悸、不舒服感觉,部分患者早搏时还会引起咳嗽、嗓子发噎症状。这种情况要查明原因,因为早搏本身可能会是某些疾病的症状,比如心肌病、高血压病、心肌缺血,甚至代谢性疾病症状都会引起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