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气虚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9

气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胆气亏虚,心神不宁,以胆怯易惊,恐惧,神志不宁,闷闷不乐,悲伤欲哭,失眠多梦,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多见于惊悸、不寐、癫狂、郁证、厥证等疾病中。西医中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贫血、癫痫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病因

本证多由七情内伤,或气虚累及胆腑,致胆气虚怯,决断失司而成。

临床表现

胆怯,怔忡,常易惊恐,遇事不决,夜寐不安,多梦,气短乏力,或伴头目眩晕,视物模糊,舌质淡红,脉弦细。

常用中药

茯苓、茯神、人参远志石菖蒲龙齿等。

针灸疗法

1、针刺

取穴神门、内关、三阴交、期门、日月、胆俞、心俞,大陵、丘墟、丰隆等。每次选3-4穴,每日1次。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15-30分钟。

2、艾灸

灸内关,三阴交、神门、百会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

3、耳针

取心、神门、胆、皮质下、胸区、交感,每次2-3穴,留针20分钟。

其它疗法

按摩

揉按印堂、胆空、睛明、人中、迎香等穴,每穴揉按2-3分钟,每日2次。

常见病

1、惊悸

表现为头晕欲呕,胆怯易惊,坐卧不安,虚烦不得眠,善叹息,视物模糊,烦躁多痰,食少泛恶,苔腻,脉弦细,系七情内伤,气机逆乱,痰热上扰所致,治应化痰降浊,温胆宁神,方用温胆汤(《千金方》)加减。

2、不寐

表现为失眠多梦,善惊易恐,胆怯心悸,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脉弦细。乃体质羸弱,胆气素虚;或暴受惊骇所致,治应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选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或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3、癫狂

表现为精神失常,沉默痴呆,恐惧易惊,语无伦次,或不寐烦躁,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因思虑太过,胆气虚怯,心神不宁,痰气郁而化热所致,治须清热涤痰,宁神定志,方选温胆汤酌入磁石,生代赭石朱砂等重镇安神之品。

4、郁证

表现为心情抑郁,精神恍惚,触事善惊,多忧善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每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累及胆腑所致,治宜解郁理气,养心安神,方选越鞠丸(《丹溪心法》)合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加减。

预防调护

1、忌食辛辣、肥甘、厚味食品,禁烟酒。

2、宜食清淡,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品。多食豆类、鲜菜、猪心、脑等。做到饮食有节,少量多餐,勿食过饱。

3、本证多与精神因素有关,要注意病人的情志护理,解除烦恼,避免情绪紧张,注意调养,做到起居有常。

4、保持病室内外的安静,病室内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特别要注意避免各种噪音及其他刺激因素,以免加重病情。

转归预后

胆气虚证日久失治,常影响心气,导致心胆气虚证,而见惊悸怔忡;胆与肝相表里,胆气虚每易发展成肝胆气虚,出现胁下隐痛、筋脉挛缩、耳鸣耳聋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