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虚证的症状-是什么意思-怎么调理-吃什么

2019-09-08

胃气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胃气虚弱,纳运失司,以胃院痞闷、隐痛、喜按,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缓,疲乏,舌淡嫩,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胃脘痛、嘈杂、呃逆、嗳气、呕吐、虚劳、妊娠恶阻等疾病中。西医学中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神经官能症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病因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劳倦过度,久病失养,其他脏腑病证的影响,损伤胃气所致。

临床表现

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症情分析

胃气亏虚,受纳、腐熟功能减退,胃气失和,气滞中焦,则胃脘隐痛或痞胀,不思饮食;胃气本已虛弱,食后难负消化之任,故食后胃脘胀满更甚;病性属虚,故按之觉舒;胃气失和,不能下降,反而上逆,则时作嗳气;胃虚影响及脾,脾失健运,化源不足,气血虚少而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萎黄;全身脏腑机能衰减,则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为气虚之象。

常用中药

黄芪党参白术白芍甘草饴糖陈皮香附、元胡、半夏生姜等。

针灸疗法

1、针刺

取穴足三里、中脘、关元、中极、脾俞、胃俞等,针用补法。

2、艾灸

取中脘、足三里、神阙。

常见病

1、胃脘痛

初期多为实证,日久伤及正气,胃气受损,常可见胃气虚证。其特点为胃脘疼痛日久,隐隐作痛,空腹为甚,得食稍减,得按觉舒,舌淡脉弱,乃胃气虚弱,经脉失于温养所致。治宜补益胃气,方用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2、嘈杂

表现为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但觉胃中懊憹不宁,莫可名状,口淡无味,恶心呕吐等症状,由胃气虚弱,腐熟无权,浊阴不降,痰饮留滞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方用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3、呃逆

表现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语声低微,不思饮食,乃胃气不足,气失和降,逆之于上所致。治宜补胃和中止呃,方用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加减。

4、嗳气

表现噫气不除,而无食臭,心下痞满,喜揉喜按,此由发汗吐下,伤及中气,胃气虚弱,食滞而致胃气上逆引起。治宜补虚降逆,方用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5、呕吐

有呕吐清涎,或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纳呆,或大便溏薄的特点,乃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方用理中汤(《伤寒论》)加减。

6、虚劳

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纳呆,倦怠乏力,语声低微,少气懒言等症状,由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所致。治宜补脾益胃,可用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加减。

7、妊娠恶阻

受孕初期,恶心呕吐,或食人即吐,恶闻食臭,不思饮食,舌淡,脉滑缓等症状为特点,乃素体胃气虚弱,受孕后气血下聚养胎,胃气愈虚,失于和降,随冲脉之气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中,降逆止呕,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张氏医通》)。

预防调护

1、不吸烟、不喝酒、不饮茶、咖啡、可乐等。

2、禁辛辣、油煎及硬的食物,宜少吃多餐,避免发怒。

3、避免化学药物的刺激,如消炎解热镇痛药,类固醇及降压药物等。

转归预后

在其病机演变过程中,胃气不足,受纳腐熟功能减弱,常致脾气虚,形成脾胃虚弱之候。且由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极易挟杂气血不足之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不华,或面色苍白,少气懒言,四肢倦怠,眩晕,舌淡,脉细弱等症状。同时胃气虚弱,浊阴不降,气滞不行,也易挟杂宿食、痰饮、瘀血等病邪留滞于中,而出现胃脘胀满疼痛,或刺痛拒按,或痞闷不舒,呕吐痰涎等症状。又胃气虚弱,气不得降,呕吐不止,不仅耗阴,且又伤阳,形成胃之阴阳两虚证。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热,纳少嗳气,吞酸,疲倦乏力,手足心热,手指凉,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弱等症,病情更为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