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丸

来源

《普济本事方》卷五。

别名

菊花丸(《普济方》卷七十一)、熟地黄丸(《医学纲目》卷十三)、黄连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二)。

组成

干地黄(酒洗,九蒸九晒,焙干称)一两半 黄连一两(去须) 决明子一两 没药(别研) 甘菊防风(去叉股) 羌活(去芦) 桂心(不见火) 光明朱砂(水飞)各半两

用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熟水送下,一日三次。

功用

益血镇肝明目。

主治

1.《普济本事方》:勤读书伤肝,风热上凑,目昏疼痛。 2.《普济方》:肝虚血不足,肢节拘急,筋脉挛痛。及用力劳心,肝虚风热攻眼,赤肿羞明,渐生翳膜,兼肝肾风毒热气上冲目痛。

方论

《本事方释义》:熟干地黄气味甘苦微寒,入足少阴;黄连气味苦寒,入手少阴;草决明子气味咸苦平,入足厥阴;没药气味苦平,入足阳明,能通瘀入络;甘菊花气味辛凉,入手太阴、足厥阴、少阳;防风气味辛甘微温,羌活气味辛甘平,皆入足太阳,乃引经之风药;桂心气味辛甘大热,入足厥阴;光明朱砂气味苦温,入手少阴。此肝虚风动,热气上升,致目不明,攻补皆在难投,故用一味壮水之药,佐以苦辛诸品,则升降得宜而奏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