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白芍12克 天冬10克 麦冬10克 黄芩12克 丹皮12克 玄参12克 栀子10克 桔梗12克 山药12克 地骨皮12克 女贞子12克 生甘草12克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滋阴清热。
复发性口疮,口腔扁平苔薄,干燥综合征,白塞综合征,盘状红斑狼疮属阴虚火旺型者。除局部病损外,常伴有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头晕目眩,心烦急躁,手足心热,失眠多梦,腰膝酸软,便干尿黄,舌质偏红或舌尖红,舌苔薄黄,脉细弦或细数等症状。
临证时可选用生龙骨、生牡蛎以加强平肝潜阳收敛之功;知母、黄柏加强滋阴降火之力,并清中下焦之热;或加茯苓、泽泻以增加健脾淡渗利湿之效;加升麻升举清阳并解毒。
本方由六味地黄汤和甘露饮化裁而成。以生熟地、女贞子、二冬补益胃肾之阴,润肺生津,养血填精,滋阴凉血;黄芩、栀子苦寒清热燥湿,降火除烦;丹皮清肝胆之火,凉血活血;山药补脾益肾;白芍柔肝养血;玄参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桔梗清热利咽,载药上行;地骨皮清热凉血,透除虚热;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王某,男,31岁,工人,入院日期1988年2月1日。初诊:自诉3年前夏季,阴部和肛周发痒,以后生殖器处溃烂疼痛,经某医院服维生素B、维生素C等而痊愈。之后,每隔几个月发作一次,且伴有口腔黏膜溃疡,两手背大小形状不同的红斑。曾在我院门诊,诊断为“白塞综合征”,服中药痊愈。3日前又发作,伴有食欲减退,口燥咽干,大便不畅,心烦急躁,失眠多梦,头晕目眩。检查:口腔黏膜有溃疡数个,多0.3厘米x1厘米左右,上覆白色腐物,四周红晕。阴部有0.18厘米x 0.8厘米溃疡数个,四周色素沉着。两手背散发10数个大小不同,形态多样的红斑。苔薄黄,舌尖红,脉滑数,证属心脾积热,肝胃火旺,有灼津伤阴之象,拟养阴泄热,保存津液,清肝胃火,利二便,祛脾湿。处方:鲜生地15克,黑玄参12克,金石斛10克,川黄连4.5克,炒黄柏10克,肥知母10克,生石膏20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制大黄10克,泽泻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外用:(1)青吹口散油膏搽唇部。(2)苦参90克,地肤子15克,每日1剂,水煎,外洗生殖器及手背脓点处。二诊:2月8日,口腔黏膜,生殖器溃疡基本愈合,仅唇部尚有点状糜烂,脾热未清。仿前方减其量:鲜生地10克,黑玄参10克,金石斛10克,肥知母10克,黄柏10克,银花10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生米仁10克。生甘草3克。外用:青吹口散内搽唇部。又经1周,痊愈出院。后随访2次,愈后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