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背疽方》。
真琥珀(研) 生犀角屑各一钱 辰砂(研) 茯神(去木皮)各二钱 真脑子(研)二字 人参(去芦) 酸枣仁(去皮,研)各二钱 《赤水玄珠全集》有茯苓,无茯神;《医钞类编》有杏仁,无枣仁。
上人参、茯神、犀角为细末,入乳钵内,别研药味和匀,用炼蜜搜为膏子,以瓷瓶收贮。俟其疾作,每服一弹子大,以麦门冬(去心)浓煎汤化服,一日连进五服。
1.《集验背疽方》:痈疽之疾,初服头药失序,或不曾服内托散,又无药宣得内毒,致令热毒冲心经,咽喉、口舌生疮,甚至生红黑菌。 2.《增注古方新解》:阴火上炎之喉痛。 3.《杂病源流犀烛》:肺与三焦积热,以致悬痈生于上腭,状若紫葡萄,亦发寒热,至口不得开,舌不得伸缩,惟欲仰卧,鼻出红涕;心肝脾三经火热上攻,以致夹疽生喉两旁;心脾壅热,致患木舌,舌肿粗大,渐渐硬塞满口,气不得吐,如木之不和软者。
咽喉口舌生疮菌 向有一贵人,因疽而生此证,医者以为心脏绝,尽皆设辞退医,愚进此药,一日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