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嗝,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3~5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祛风,定惊,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1.熄风止痉(痉挛抽搐证)用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止痉散;用治小儿口撮,手足抽搐,可配伍全蝎、钩藤等同用;若小儿急惊风,可配以丹砂、轻粉各等份,共研细末,以乳汁送服;若破伤风,角弓反张,多以本品为主药,再配伍天南星、防风等同用。此外,本品经配伍后,亦用治癫痫、风中经络,口眼啮斜等。本品与全蝎的功效极为相似,然搜风止痉力更强,常与全蝎同用。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2.攻毒散结(疮疡肿毒,瘰疬结核证)用治恶疮肿毒,疗效颇佳;用治瘰疬溃烂,亦可与茶叶共为细末,外敷;若以本品焙黄,研成细末,以开水送服,或与黄连、大黄等同用,又可用治毒蛇咬伤。本品以毒攻毒,功力颇强。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3.通络止痛(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证)用治风湿痹痛、游走不定、疼痛剧烈者;若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多与天麻、川芎等同用。
用于中风、惊痫、急慢惊风及疮疡肿毒、结核、癥瘕肿块、瘰疬、风癣、脱疽、蛇伤、顽固性头痛、痔瘘、烫伤、破伤风、风湿顽痹、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现代用治脑血管意外、癫癎、面神经麻痹、脑血栓形成、百日咳、颔下淋巴结炎、烧烫伤、乳腺炎、肝炎、阳痿、银屑病、骨结核、瘘管、瘢痕、消化道肿瘤等。
1.蜈蚣有抗惊厥作用。
2.蜈蚣的水溶性去蛋白提取液对动物离体心房收缩力有明显增强作用,有直接降压作用和扩张血管作用。
3.蜈蚣水煎液对黄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蜈蚣水提取物有抗凝血作用。
主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等。具有抗肿瘤、止疼、抗真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口服过量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疲乏无力、巩膜黄染、神志不清、心动过缓、休克等;大剂量可使心肌麻痹,并抑制呼吸中枢而致死亡。
孕妇、小儿慢惊者忌用。
畏蛞蝓、蜘蛛、鸡屎、桑皮、白盐。
小儿慢惊风,大人温疟非烟岚瘴气所发,心腹积聚非虫结蛇瘕,便毒或脓将溃,咸在所忌。
阴虚、血虚者忌用。有过敏史者禁用。
本品有毒,不宜超量使用。
1、治小儿惊风:蜈蚣5g,丹砂、轻粉各等分。娱松去足,炙为末。丹砂和轻粉研成细末,与蜈蚣末搅拌均匀,乳汁和丸,如绿豆大。每岁1丸,乳汁送服。
2、治中风抽搐及破伤后受风抽搐:蜈蚣5g,生黄芪18g,当归12g,羌活、独活、全蝎各6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3、可治蛇咬:蜈蚣8g,白芷25g,雄黄12g,樟脑7g。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用香油搅拌均匀,涂抹于伤口,随干随涂。
4、治甲沟炎:蜈蚣5g,雄黄、白矾各1.5g,鸡蛋1个。蜈蚣、雄黄和白矾研成细末。鸡蛋一端打破,倒出部分蛋清,然后将药末装入蛋内,搅匀,患指插入鸡蛋内,用小火沿蛋壳围烘1小时以上,使患指有湿热感。每日烘烤一两次,一般治疗1~5天可痊愈。
方一:治疗手足抽搐
蜈蚣、全蝎各等份。共研为细末,每次0.5~1g,每日3次,开水吞服。
方二:治疗肿毒恶疮
蜈蚣、雄黄各等份。共研为细末,外敷患处。
方三:治疗瘰疬溃烂
蜈蚣、茶叶各等份。共研为细末,外敷患处。
方四:治疗毒蛇咬伤
蜈蚣适量。研为细末,每次1.8~3g,每日3次,开水送服。
方五:治疗结核病
蜈蚣3~5条。去头、足,焙干,研为细末,每日分3次,开水送服。
方六:治疗面神经麻痹
蜈蚣1条,防风15g。将蜈蚣研为细粉,用防风煎汤,每日分2次冲服蜈蚣粉末。
方七:治疗脑血栓、脑震荡后遗症
蜈蚣2条,全蝎3g。共研为细末,分成12包,每次1包,每日2次,开水冲服。
方八:治疗癌症
蜈蚣2~3条。焙干,研为细末,每日分3次,开水送服。
方九:治疗产妇头风
蜈蚣2条(研细粉),川芎、防风各10g,钩藤15g。将后3味药水煎取汁,每日分3次冲服蜈蚣粉。
方十:治疗百日咳
蜈蚣4.5g,甘草15g。共研为细末,每次2g,每日3次,开水送服。
活血化瘀,拔毒祛腐。
收敛,止痒,止痛。
散寒除湿,活血消肿,排脓生肌。
清湿热,畅宗筋。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误吞蜈蚣。
蜂蜇伤。
蜈蚣咬伤。
误吞蜈蚣。
瘰疬。
活血,化瘀,通窍。适用于血瘀头痛,如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有振斑、脉细涩。
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较重者。
通络活血。可辅助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适用于牛皮癣。
增加视力,降低胆固醇,降血糖,减肥,提高人体免疫力。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血压过...
全蝎蜈蚣中药的功效: 全蝎属于中药的平肝息风药种,它的性味属于辛平,有毒,归肝经。全蝎的作用是息风止痉、通络止...
【水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散表、清热利湿、止咳化痰、去瘀消肿。 用于治疗:气滞腹痛、百日咳、风热感冒...
【蜈蚣草的别名】 黄毛耳草、地蜈蚣、扑地蜈蚣、白头走马仔,细种节节花,蜈蚣草。 【蜈蚣草的形态...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熄风,镇惊,解毒。 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痈疖肿毒,中耳炎流脓,日久不愈,蛇头疔...
【蜈蚣的功效与作用】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的药名】 蜈蚣 ...
《全国中草药汇编》:入地蜈蚣 拼音RùDìWúGōnɡ 别名蜈蚣草 来源蕨类七指蕨...
《中药大辞典》:向天蜈蚣 拼音XiànɡTiānWúGōnɡ 别名叶顶珠、铁精草(《福建民间...
《中药大辞典》:蜈蚣萍 拼音WúGōnɡPínɡ 别名麻藻(《群芳谱》),边箕萍(《纲目拾遗...
拼音WúGōnɡCǎoGēn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的根。 原形态详"蜈...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藤 拼音WúGōnɡTénɡ 别名多叶花椒、马椒、小叶刺椒 来源芸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七 拼音WúGōnɡQī 别名牌楼七、黑驴蛋、大口袋花、大花囊兰 来源兰科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