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yu

薯蓣

薯蓣

别名:山药、淮山

性味:味、性

薯蓣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止泻,补肺益肾。

主治

治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喘咳,慢性肾炎,糖尿病,遗精,遗尿,白带。用量9~18g。

选方

1.治脾虚久泻:山药、党参各12g,白术、茯苓各9g,六曲6g,水煎服。2.治小儿腹泻(水泻):山药、白术各9g,滑石粉、车前子各3g,甘草1.5g,水煎服。3.治糖尿病:山药、天花粉、沙参各15g,知母、五味子各9g,水煎服。

药用部位

来源于薯蓣科薯蓣属薯蓣的块根入药。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长可达1m,断面干时白色。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稀3叶轮生;叶片变异大,卵状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长3~9(16)cm,宽2~7(14)cm,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宽心形或近截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中裂片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侧裂片耳状,圆形、近方形至长圆形;幼苗时一般叶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基部深心形。叶腋内常有珠芽。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cm,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偶尔呈圆锥状排列;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苞片和花被片有紫褐色斑点;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内轮卵形,较小;雄蕊6枚。雌花序为穗状花序,1~3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长1.2~2cm,宽1.5~3cm,外面有白粉;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生于山谷林缘或灌丛中。

选购保存

全国各地栽培或野生。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相关中药

相关方剂

薯蓣丸(大山芋丸)

补益脾胃,生化气血,祛风除邪。

黄耆丸

壮气补虚。

韭子丸

温肾壮阳,补气养血,固肾涩精。

猪肚丸

解肌热。

相关偏方验方

薯蓣半夏粥

妊娠呕吐。

一味薯蓣饮

补肺肾,补脾胃,滋阴利湿。

薯蓣粥

阴虚痨热,或喘,或嗽,或大便滑泄,小便不利,一切羸弱虚损之证。

生薯蓣羹

下焦虚冷,小便多数,瘦损无力。

薯蓣鸡蛋黄粥

肠滑不固之久泄泻。

相关食疗

薯蓣红参肚

养元气,补脾胃。适用于脾虚气弱、食少、消瘦、神疲等症。经常食用可使乳房丰满。

相关茶方

枸杞子薯蓣茶

滋补肾阴,涩精止泻。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早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