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liu

石榴

驱虫涩肠,收敛止泻
石榴

别名:安石榴、石榴根、石榴皮、榭梢

性味:果:味、涩,性

归经:归大肠经。

石榴的功效与作用

可杀虫,涩肠,收敛,驱虫,止带,止血,止泻,生津止渴;用于中耳炎,鼻病,创伤出血,便血,脱肛,滑精,虫积腹痛,久泻久痢,血崩,妇女白带等症。

根皮:味苦、酸涩,性微温,有毒。果:味甘、酸、涩,性平。果皮:味酸、涩,性温,有小毒。入胃、大肠、肾经。花:味酸、涩,性平。

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树皮18.5~35g,果皮18.5~70g,花7g。

禁忌

泻痢初起不宜用。

空腹时亦不宜应用。

选方

1、白带、小便白浊

组成:石榴18.8克,白粗糠30.0克,白龙船花头30.0克,益母草18.8克,白肉豆根22.5克,白刺杏头22.5克,白鸡冠花15.0克,猪小肠1根(约1尺长)

用法:第二次洗米水8碗,煎2碗,去渣。加猪小肠,炖烂,分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服用。

2、尿蛋白

组成:石榴30.0克,小本山葡萄37.5克,白橄榄根30.0克,腰尺草18.8克,白甘草18.8克,佛手根18.8克

用法:水8碗煎3碗,分3次服用。

3、赤白带

组成:石榴18.8克,白龙船花头30.0克,小金樱18.8克,橄榄根22.5克,白芙蓉22.5克,白肉豆根18.8克,公猪小肚1个

用法:水8碗煎3碗,去药渣。加公猪小肚,炖烂,分3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及睡前各服1次。

4、细菌性痢疾

组成:石榴皮18.8克,乌糖15.0克

用法:石榴皮用水3碗煎煮浓汁,去渣。加乌糖调匀,分3次服用。服5日。

5、小便白浊

组成:石榴30.0克,小本山葡萄56.3克,白粗糠563克,红骨掇鼻草18.8克,白龙船花根30.0克,公猪小肚1个

用法:水10碗煎3碗,去药渣。加公猪小肚,炖烂,分3次,饭后半小时服。

6、久泻不止

组成:石榴皮75.0克,玉蜀黍轴487.5克

用法:共打碎,用小火焙焦,研成细末,每次服9.4克,淡盐水送服,日服3次。小儿量酌减。

7、急性肠炎、泄泻不止

组成:鲜石榴树叶56.3克,生姜15.0克,粗盐30.0克(炒黑)

用法:水4碗,煎浓汁,当茶频频饮之。另用生姜及粗盐适量,炒热外敷肚脐处。

方一: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干石榴皮30g,加水200~300ml,煎至30~50ml,1次服,每日1剂。或将煎剂浓缩烘干,制成0.5g的片剂,每次4片,每日4次。连服7~10日为1个疗程。

方二:治疗蛲虫病

用石榴皮30g,研粗末。加水500ml,煮开后加食醋15g,凉至适宜温度,熏洗肛门,每晚睡前1次。

方三:治疗烧伤

取石榴皮500g,加水500ml,文火煎成250ml,过滤,加少许防腐剂备用。用时,以上药液浸湿的纱布块多块贴于创面(纱布之间留1毫米间隙)。如无渗液,不用换药,痊愈时纱布自行脱落。

方四: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鲜石榴皮30g,捣烂,敷小儿肚皮,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

方五:治疗鼻出血

石榴花30g,水煎服;并将石榴花烘干,研细末,每用0.3g,吸入鼻孔。

方六:治疗脱肛

石榴皮、红枣树皮(炒)各6g,明矾3g。共研细末,每次便后清洗肛门,外敷患处。

方七:治疗蛔虫、绦虫

石榴皮、槟榔各12g,烘干,共研细末,每次6g,每日2次,沸水送服,连服2日。

方八: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石榴皮50g,黄柏15g,加水煎2次,合并煎液,浓缩成150ml。滴入耳内数滴,5分钟后,用消毒棉签拭干,再滴再拭,反复3~5次,每日2次。

药用部位

安石榴科落叶性灌木或小乔木的根皮、花、果皮。

相关中药

相关方剂

石榴健胃散

温胃益火,化滞除温,温通脉道。

立效散

涩肠止泻,养血和营。

香矾丹

泄泻久不愈。

断下丸

温肾暖脾,涩肠固脱。

六味木香散

开郁行气止痛。

相关偏方验方

蜂蜜酸石榴汁

对过敏性支气管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石榴雷丸饮

绦虫病。

石榴汤

肺痈咳吐脓血。

石榴方

适用于脾胃积热引起的流涎。

石榴花粥

适用于鼻出血、吐血等。

相关食疗

母鸡石榴汤

祛湿。

番石榴芹汁豆浆

番石榴热量低、养分足;芹菜能清热去火、降压减脂,还富含膳食纤维,热量低,利于通便。经...

石榴水

治久痢久泻,大便出血。

高粱米石榴皮水

清热止泻。适宜小儿腹泻之人食用。

石榴子

治肺结核咳嗽,老年性慢支气管炎。

相关茶方

山药石榴茶

健脾益气、固涩止带。

石榴叶姜茶

温中驱寒,涩肠,生津止渴。

石榴茶

抑制细菌,有益健康。

石榴皮茶

涩肠止痢,止血驱虫。

马齿苋茶

消炎止痛,止痒止痢。适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