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5~12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止痛、祛瘀、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1.活血通经(血瘀经闭,痛经,胞衣不下,跌打伤痛证)用治妇科经产诸病和跌打伤痛。用治瘀滞经闭痛经、月经不调,常配伍红花、桃仁等同用,如血府逐瘀汤;用治胞衣不下,可与当归、瞿麦等同用;用治跌打瘀痛,多与乳香、没药、续断配伍同用。本品活血通经功力颇强。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2.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证)用治肝肾不足之腰膝酸痛,软弱无力,多配伍杜仲、续断等同用;若痹痛日久,腰膝酸痛,常配伍独活、桑寄生等同用,如独活寄生汤;若与苍术、黄柏共用,可用治湿热下注之足膝痿软、足膝肿痛,如三妙散。本品尤以用治下半身腰膝关节酸痛见长。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3.利尿通淋(淋证,水肿,小便不利证)用治热淋、血淋、石淋,常与瞿麦、滑石等同用;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多配伍车前子、泽泻等同用。本品性善下行,有颇佳的通淋之效。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4.引火(血、热)下行(头痛眩晕,齿龈肿痛,口舌生疮,呕血衄血证)用治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可与牡蛎、代赭石配伍为用,如镇肝熄风汤;用治火热上炎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常配以地黄、知母、石膏等同用,如玉女煎;用治血热妄行之呕血、齟血等证,宜配以白茅根、代赭石等同用。本品有导热下泄,降上炎之火,引血下行之功。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5.引药下行(作药引)能引导其他药到达人体下半身部位,故用治下半身疾病时多用。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6.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牛膝所含蜕皮甾酮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合成促进作用。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7.调节血糖血脂,促进细胞生长
牛膝所含的蜕皮甾酮还能够调节血糖血脂、促进胶元蛋白合成、抗心律不齐、抗疲劳、调节血糖、促进细胞生长、刺激真皮细胞分裂。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8.增强免疫力
实验表明,牛膝中所含的牛膝多糖有免疫增强作用。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9.止血
实验表明,怀牛膝能使血液粘稠度下降,血流加速,也能使动物血凝加快,可避免或缓解因血管破损引起的内出血。
川牛膝图片
牛膝图片
牛膝图片
牛膝图片
牛膝图片
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产后腹痛、难产、经闭、痛经、淋证、水肿。尚多用于小便淋痛、血尿、吐血、齟血、齿痛、口舌生疮、头痛眩晕、牙銀肿痛、痈疽恶疮、下痢、消渴及皮肤疾患。 有报道可用于扩张子宫颈管,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乳糜尿、中期妊娠引产、抗早孕等。
1.牛膝醇提物、煎剂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还有降压作用。粗毛牛膝全草中的两种生物碱混合物对心脏有兴奋作用。
2.牛膝具有一定的抗凝血、活血作用。
3.牛膝中所含总皂甙能兴奋子宫平滑肌。牛膝能兴奋肠平滑肌。
4.牛膝根有较强的消炎消肿作用。
5.牛膝煎剂有镇痛作用。
6.牛膝具有较强的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
7.怀牛膝总皂甙(25 mg/kg)具有明显的抗生育、抗着床、抗早孕作用。
8.牛膝煎剂或醇提物有轻度利尿作用。
9.牛膝蜕皮甾酮有降血糖的作用。
主含三萜皂苷、蜕皮甾酮、牛膝甾酮、紫茎牛膝甾酮等甾体类成分和多糖类成分,以及多种氨基酸、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凝血、延缓衰老、调脂、增强免疫等作用。
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梦遗失精,月经过多者及孕妇均忌用。
切片加工时忌水洗,且不宜与龟甲、陆英、白前配伍使用。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服。
怀牛膝和川牛膝,作用略有差异,应分别使用。
①本品有一定生殖毒性,用量过大,可致流产、阴道流血。
②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多梦遗精者慎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服。
③《中国药典》已将牛膝分列牛膝(怀牛膝)和川牛膝,作用略有差异,应分别使用。
1、润肠通便:怀牛膝、火麻仁各10g,肉苁蓉、瓜萎仁各12g,炒枳壳8g,升麻2g,郁李仁5g。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饮用。每日两次。可润肠通便。
2、治胃热阴虚证:怀牛膝、麦冬、知母各10g,熟地黄、石膏各20g。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饮。经常服用即可。
3、预防中风:牛膝、地龙、川芎、赤芍、丹参各10g。水煎去渣,取汁,温水送服。每日两次。可预防中风。
4、治湿热成痿、足膝痿软:怀牛膝60g,苍术180g,黄柏120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盐汤送服。
5、治经闭、痛经、月经不调:川牛膝、当归、红花、生地黄各9g,桃仁12g,枳壳、甘草、赤芍各6g,柴胡3g,桔梗、川芎各4.5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方一:治疗高血压
怀牛膝、豨莶草各20g,桑寄生、杜仲各25g,夏枯草5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方二:治疗慢性胃炎
怀牛膝15g,莲须、泽泻各10g,五加皮6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方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怀牛膝、川牛膝各60g,木瓜120g。用白酒500ml浸泡,5日后酌情服药酒。
方四:治疗经闭
怀牛膝、当归、川芎、香附各30g。共研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方五: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鲜土牛膝30~60g剂量(视病情轻重及年龄大小而定)加水煎煮2次,40分钟。分2次内服,服药12小时后,发热仍不退者按前法再服,直到热退。
方六: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逆
怀牛膝、丝瓜络各25g,当归、黄芪各1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方七: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鲜牛膝、月季花根各60g,小蓟根30g。水煎冲红糖服。
方八:治疗口腔糜烂
牛膝15g,野蔷薇根皮15g。水煎,频频含咽。
牛膝粥
材料:牛膝20g,糙米100g
做法:1、将牛膝加水200ml,煎至100ml,去渣留汁。
2、再将糙米100g倒入,然后加水约500ml,煮成稀粥即可。
养身功效:补益肝肾。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酸痛、腰腿无力、头晕健忘等。
补肝肾,壮筋骨,袪风除湿——白术酒
牛膝15克,附子15克,丹参15克,山茱萸15克,马鞭草15克,杜仲15克,石斛15克,当归20克,白术20克,五加皮20克,薏米12克,川芎12克,防风12克,花椒12克,细辛12克,独活12克,秦艽12克,肉桂12克,炮姜10克,白酒1500克。将上述中药切碎后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过滤去渣即成。本品特别适于风湿等症患者饮用。
平肝熄风,降低血压——牛膝炒茄子
茄子(紫皮,长)300克,牛膝20克,料酒10克,姜5克,大葱10克,大蒜(白皮)30克,盐2克,鸡精2克,植物油35克。将牛膝去杂质,润透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茄子洗净切成茄丝;姜切成丝,切成段。将炒锅置于大火上烧热,加入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入姜葱爆香,再放入牛膝、茄丝、料酒炒熟,加盐、鸡精调味即成。适于肠风下血、高血压病等症患者食用。海蜇300克,牛膝20克,料酒、姜、葱、盐、白糖、鸡精、香油、醋各适量。将海蜇煮熟,切4厘米长的段;牛膝洗净润透,切3厘米长的段,姜切丝,葱切丝。将海蜇放入碗内,加入葱、姜、白糖、鸡精、醋、料酒、牛膝、盐、香油,拌匀即成。
补肝肾,清热降压一一牛膝丝瓜汤
丝瓜300克,牛膝20克,猪肉(瘦)50克,淀粉(玉米)25克,鸡蛋清30克,料酒、酱油、姜、葱、盐各适量。将牛膝去杂质,润透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丝众洗净后切去皮,切成3厘米见方的片^猪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片,然后磕入鸡蛋清,放入淀粉、酱油、料酒抓匀;姜切成丝,葱切成段。将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姜丝、葱段爆香,再加入1800毫升清水,置大火上烧沸;然后放入丝瓜、肉片、牛膝煮熟,加入盐即成。本品具有朴肝肾、清热化疫、降低血压之功效,适于热病烦渴、高血压等症患者食用。
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祛瘀,通经络,续断伤,补骨髓。
补肾健脾,祛湿止带。
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祛风,清热,利湿。
清化湿热。
踝关节扭伤,局部肿痛,行走困难。
小儿猩红热。
急性肾炎。
消炎,止痛。适用于乳腺炎。
养血柔肝,活血降压。适用于高血压。
治尚血压。
补虚养血。适用于气虚引起的崩漏。
此汤有温中益气、填精补髓的功效,常吃有利牙齿坚固。
清热解毒
舒筋活络、除湿祛风。适用于关节僵硬、身骨酸痛、活动不便等。
活血祛瘀,消痈散肿,止痛。
祛风除湿,活血祛瘀,适用于鹤膝风、风湿性关节炎、四肢痹痛等。
活血、养血,祛瘀。
活血、清热、燥湿。
化瘀通痹,利水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