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相思豆、云南豆子、相思子、观音子、鸡母珠、郎君豆
涌吐风痰,杀虫解毒。
用于瘴疟寒热、头痛、疥疮、顽癣、湿疮湿疼、痛疮等。现代用于脑型疟疾、流行性腮腺炎、胃癌、外伤血肿、扭伤等。
主含相思子碱、相思子灵、下箴刺桐碱、N,N-二甲基色氨酸甲酯的甲阳离子、相思豆碱、胆碱、胡芦巴碱、相思子毒蛋白、角鲨烯、β-香树脂醇、环木菠萝烯醇、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5β-胆烷酸、相思子酸以及黄酮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组胺、抗过敏、抗生育、细胞毒作用。
超量或误服可致中毒,见恶心、呕吐、肠绞痛、剧烈腹泻、脱水致酸中毒、休克、溶血、发绀、呼吸困难、脉搏微弱、心跳无力、幻视等症,甚至昏迷,可因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
口干舌燥、形体消瘦、低热盗汗、阴虚无湿热者禁大量久服。
体质虚弱者忌用。
孕妇、儿童禁用。
1、肾炎水肿
组成:红豆93.8克 鲤鱼(去鱼鳞及内脏)112.5克
用法:水煎服。不宜加盐。
2、脚气,下肢水肿
组成:红豆225.0克 生姜7.5克
用法:共煮烂,连汤食。每日1次。
3、慢性肾小球肾炎
组成:红豆112.5克 花生75.0克 红枣20枚 红糖37.5克
用法:共炖烂,空腹时服,连吃2~4个月。
4、流行性腮腺炎
组成:红豆56.3克 鸡蛋2个(去蛋黄,用蛋清)
用法:先将红豆研细粉,调鸡蛋清外敷患处,肿消为止。
5、湿热黄疸
组成:红豆37.5克 茵陈18.8克 鲜翠云草30.0克 虎杖18.8克 白茅根30.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连服7~10天。
6、湿热黄疸,丹毒
组成:红豆56.3克 败泽11.3克 蚊仔烟草18.8克 红枣5枚
用法:水煎,分2次服。
7、小儿急性肾炎
组成:红豆30.0克 麻黄3.0克 连翘壳11.3克 生姜皮3.0克
用法:水煎服,服至尿蛋白消失为止。
8、麦粒肿
组成:蒲公英18.8克 地丁18.8克 忍冬花18.8克 半边莲18.8克 野菊花18.8克 连翘11.3克 白芷根7.5克
用法:水煎,早晚各服1次。
9、急性肾炎,水肿
组成:西瓜翠衣37.5克 红豆30.0克 鲜茅根56.3克
用法:水5碗煮成2碗,早晚各饮服1次。
脾胃不和,气不升降,腹胀肠鸣,反胃吐食,呕吐酸水,不思饮食,心腹痞闷,水谷不消,渐成...
利尿消肿。适用于糖尿病。
肝胃不和之胃脘痛伴吞酸者。
《玉机微义》:太阳头痛。
芳香化浊,健脾和中,行气消积。适于脾胃失和,中焦寒湿所致之口臭。脾胃蕴热者慎用。
补水滋养,清洁净化,润泽肌肤。
滋补养身。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红豆也属于温热性食物。此粥是寒性体质者的补益佳品。
中医认为,夏季多食红色食物可以养心,此饭夏季可适当多吃。
从中医角度讲,红豆具有消水利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的功效;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身暖胃...
利湿消肿,健脾胃,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