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消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3~9g。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驱虫,杀虫,消积。
用于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多种寄生虫所致的虫积腹痛,尤以驱杀蛔虫的疗效较肯定。 现代用于阴道滴虫病、妇女阴痒等。
果实主含鹤虱内酯、天名精内酯酮、三十烷、正己酸、豆甾醇等。具有驱虫作用,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有胆碱样作用,所含的黄酮类能扩张冠状血管。
现代药理研究,鹤虱内酯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抑制作用,表现为四肢肌肉松弛,并呈麻醉状态,可对抗尼可刹米和士的宁的致惊厥作用。
本品有小毒,部分患者用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昏、恶心、头痛、四肢无力,严重时可致阵发性抽搐。
孕妇、体弱、腹泻者忌用。
儿童慎用。
1、治疗阴痒:鹤虱、蛇床子各25g,百部10g。水煎,趁热熏洗,每次20分钟,每晚1次。
2、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鹤虱、榧子、芜荑各8g,使君子、槟榔各10g,乌梅5枚,川椒2g,细辛0.5g,大黄、苦楝皮各5g,水煎去渣,取汁,温水送服。
3、治齿痛:将适量鹤虱研成细末,含入口中30分钟,吐出后漱口,反复直到疼痛消除。可治齿痛。
4、治痔瘘、脓血不止、积年不瘥:鹤虱、雷丸、白矾各30g,皂荚刺,硫黄各15g,硫黄适量。将以上5味中药研成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雄黄为衣。每服20丸,麝香温酒送下,饭前服用。
5、治小儿吐蛔虫:鹤虱、大黄各0.3g,芒硝15g。水煎,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