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大三阳会转肝癌吗

2020-07-15

乙肝大三阳会转肝癌吗:
  乙肝病毒感染发展到肝癌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是每一个乙肝病毒感染或者大三阳感染状态的人,将来都会发生肝脏的肿瘤。我们不需要过度担心,但必须要重视。
  对于乙肝大三阳人群,建议进行乙肝的长期监测,包括定期的每年6个月到12个月之间,到专科医院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DNA、甲胎蛋白、腹部彩超以及肝脏弹性等检查。
  这些检查就会尽早发现是不是有慢性的肝炎活动,以便尽早干预,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使得产生肝硬化或肿瘤概率明显下降,或者早期发现肿瘤迹象。



乙肝大三阳会转肝癌吗相关阅读


什么是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在医学上叫乙肝五项,它是用来判断有没有感染乙肝最主要的化验指标。两对半指的是两个抗原、三个抗体,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的E抗原、乙肝的E抗体和乙肝的核心抗体,也是俗称的大三阳、小三阳。如果患者化验的时候出现了135这三个阳性,认为他是大三阳,大三阳往往提示这个病人体内存在活的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如果患者化验显示的是145阳性,叫做小三阳,这时一大部分人没有乙肝病毒,但是也有一少部分人存在病毒,认为它是乙肝病毒的变异状况。出现了这两个情况还要进一步的往下查判定它有没有临床意义,大三阳还要进一步查肝功能、乙肝病毒、B超,综合这些结果来判断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对肝脏的伤害以及需不需要治疗;乙肝小三阳还要进一步的往下查乙肝病毒的DNA,如果没有乙肝病毒DNA,肝脏的B超或者ct也显示没有病变,说明是稳定的感染过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他没有活的乙肝病毒,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的观察,一般要求患者每三个月到六个月复查一次,如果持续的没有乙肝病毒、肝功能正常、肝脏的影像学检查也没有大的问题,即便是小三阳对他的伤害也是很低或者没有伤害,不需要治疗。乙肝大三阳说明患者体内有乙肝病毒,就要根据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的情况、乙肝感染者肝脏的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核磁共振来判断他需不需要治疗、需要怎么样的治疗,医生会给出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的方案。所以判断乙肝五项时一定要根据病毒的指标、肝功的指标来判断他需不需要治疗,而不能因为一个或两个阳性就认为他得了严重的乙肝,乙肝的判定是需要科学的解释的。

乙肝活动期严重吗

乙肝的活动期或者说乙肝病人发病之后,对于当时来说没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事情发生,但是如果出现下面这种情况,就会让病人出现问题。第一种情况是乙肝活动之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使得这种乙肝活动长期存在,会让肝脏出现纤维化。如果纤维化得不到有效治疗,经过10年、/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会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患者就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个时候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在5年以内就会丧失生命。第二种情况是肝炎发作之后容易发生肝癌。肝癌的发生率一般在没有肝炎发作的人群中极低。而在肝炎发作之后,尤其是肝炎反复发作,发生了肝硬化之后,它的发生率就会大大的提高。所以对于有肝炎发作的人,不仅仅是害怕他的转氨酶升高,也不仅仅是害怕他将来会变成肝硬化,更害怕的是这些病人会出现肝癌。因为肝癌是现在最难治的一种癌症,在所有的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只有肝癌没有很好的化疗药,也没有很好的靶向药物治疗,只能是在早期发现之后,通过手术得到根治。如果肝癌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那么几乎就没有很好的根治的手段。第三种情况是肝衰竭。虽然大部分的乙肝病人在肝炎发作的活动期阶段都是转氨酶升高,经过一些保肝治疗之后能够恢复正常。但是也有极少一部分人可能在某次猛烈的发作之后,让肝脏失去了一个功能,这个时候称为肝衰竭。肝衰竭的病人一旦被确诊,存活率可能不到50%,也就是说普通的乙肝病人即使发作,在短期内也不会造成一些影响,但是一旦出现了严重的肝炎发作,真正的出现了肝衰竭,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不做肝移植,大部分人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约1到2个月的时间内就会失去生命。总体而言,临床上不太害怕乙肝病人的肝炎发作或者是进入肝炎活动期。因为进入肝炎活动期,只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让病人保持一个长期的健康。但是如果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出现了肝硬化,出现了肝癌,出现了肝衰竭,会危及生命。所以对于一个乙肝病人,应该强调的是按时的复查,同时一旦发现肝炎发作,就应该及时的治疗。

慢性乙肝的危害

慢性乙肝的危害,慢性乙型肝炎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危害就是会出现终末期肝病,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测、治疗,任由慢性乙型肝炎不断的进展,最终都会出现肝硬化、肝癌,而这些情况一旦出现,通过现在的医学手段无法逆转。医学上把这段时间称为终末期肝病,也就是说发展到这个阶段之后,肝病就发展到头了,再往后的发展,就逐渐越来越接近死亡。而肝硬化之所以会导致患者生命的终结,主要是来自肝硬化的并发症。在肝硬化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有三种,第一种是肝腹水,是门静脉高压引起。肠道内的一些血流,不能够流过肝脏进入心脏,这样就会以渗出的形式渗到腹腔内,就会形成腹水。而在腹水的基础上就容易发生感染。腹腔内的血液是流动的,不断循环的,不容易长细菌,而腹水不容易被吸收回到血液中去,一旦出现了腹腔感染,就会造成人体整个的机能下降,就会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最终会影响人的生命。除了腹水以外,门静脉压力升高使胃肠道的血液不能够有效的流通,也会让血液积攒在血管里,等积攒到一定程度之后,血管会受压而变得越来越薄,血管壁越来越薄,薄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破裂,从而形成上消化道出血,这种出血非常迅猛,很快就会造成失血性休克,使人失去生命。另外由于肝脏解毒能力下降,还会引起脑子的损伤,称为肝性脑病。也就是说,脑子因为肝脏的功能下降,出现了问题,也称为肝昏迷。因为它的表现就是逐渐的发生昏迷现象,而昏迷之后就会出现很多的意外。所以一旦出现这三个并发症中的一种,都会危及到乙肝病人的生命。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同其他的癌症相比,肝癌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肝癌一旦失去了手术时机,并没有很好的内科治疗方法,没有很好的放疗药、化疗药,也没有给病人吃的更加有效的靶向药。所以在到了这种阶段,病人可能就会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会丧失生命。所以对于一个乙肝病人来说,一定要及时的开始抗病毒治疗,只有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才会让乙肝的病人不会出现肝硬化、肝癌这样的终末期疾病状态,才能延长乙肝病人的寿命。

用核苷类药物注意什么

核苷类药物,根据它的有效性和耐药性,分成了一线药物和非一线药。目前在中国上市的一线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两种药物。即将会有一个新的替诺福韦上市,叫丙酚替诺福韦。这三种药物是发生乙肝需要治疗的时候,应该首先选择的药物。除此以外,还有几种药物,这些药物要么是抗病毒的效果差一些,要么是耐药变异发生率高一些,已经不把它作为一线药物使用,比如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这些药物是在一线药物没有条件使用的情况下,或者一线药物出现了一些问题的情况下,才选择的药物。除了这个药物选择以外,在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还应该了解核苷类药物的一些副作用。根据不同的副作用和患者自身的条件来选择不同的药物。比如说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以及新上市的丙酚替诺福韦,几乎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安全,不需要做任何的副作用监测。而替诺福韦酯这个药物就有肾小管毒性的副作用,它和阿德福韦酯是一类的药物,这两种药物都应该关注肾小管的毒性,一旦出现肾小管毒性,就会造成人体的磷元素丢失。而磷元素丢失之后就会造成骨软化,使人的骨密度下降。所以说使用替诺福韦酯和阿德福韦酯的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定期地监测骨密度,监测血磷的浓度,如果有问题,就应该及时地停药,或者去补充磷元素。替比夫定这个药物,它的主要的副作用是肌肉损伤。所以使用替比夫定的人,应该定期监测肌酸激酶,这是反映肌损伤的酶。如果有大量的运动需求,不主张患者使用替比夫定。总之对于核苷类药物的治疗,一般说来非常安全,但是也应该关注这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因为这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服用的过程中,它还有一定的发生率。对于个体而言,一旦发生这些不良反应,如果得不到重视,得不到纠正,就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乙肝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病人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少用药或不用药,很多乙肝病人认为出现乙肝,即使没有发病,也需要吃很多药物来控制,如护肝药及维生素,实际上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吃药本身会加重肝脏的负荷。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生活规律,在养护肝脏的过程中要注意休息,很多人在进行频繁、剧烈的体育运动时会激发机体免疫力的变化,从而引起乙肝的发作。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温软,少量多餐,少量多餐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但是对绝大多数乙肝患者都适合,此外,乙肝患者必须严格戒酒,不能吃过度油腻的食物,否则会造成乙肝肝硬化发病率的发生。

乙肝是怎么得的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乙肝主要有四种传播方式,第一种是母婴垂直传播,得了乙肝的母亲可能把乙肝遗传给孩子,这种传播极少数由宫内感染引起,大多数是因为围产期、围手术期管理不严格造成。第二种传播方式是血液传播,主要由输血传播,是国内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第三种传播方式是性传播,患有乙肝的成年人通过性行为传播的几率比较小。第四种是医源性传播,医学上很多侵袭性的操作行为可能会造成乙肝的传播。

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绝大多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或其他疫苗以后都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疾病就具有了抵抗的能力,但有一部分人对乙肝疫苗的反应性很差,注射疫苗无法产生有效的乙肝抗体,因此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以后1到2个月的时间到医院检查,是否已经产生了乙肝的表面抗体,即保护性抗体,没有保护性抗体时可能被乙肝病毒感染,建议积极监测,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会很长,建议3到5年左右复查一次。对于会经常接触到乙肝病毒病人血液或体液样本的高危人群,要每年进行检查。

乙肝抗病毒治疗时什么时候可以停药

治疗乙肝抗病毒时停药要谨遵医嘱。抗病毒治疗乙肝是为了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乙肝转变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风险。乙肝抗病毒治疗能否停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有些患者因为个人身体因素,必须要停药;但是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药,能否停药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才能进行停药。如果因为各种个人原因,一定要停掉药物,可以在咨询医生以后,考虑是否可以停。停药以后,一定要密切监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的情况,如果有反弹甚至出现肝功能异常,要请医生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得了乙肝怎么治疗

对于什么样的乙肝病人,我们需要抗病毒治疗,首先看两个,一个是转氨酶,如果转氨酶大于正常的两倍以上,也要病毒,DNA的量,根据E抗原阳性,就要大于五次方,E抗原阴性大于四次方,如果是这种两个条件都符合,我们就应该抗病毒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这一部分人,因为他没有肝炎的表现,它只是乙肝病毒核酸阳性,但转氨酶是正常的,对于这一类人需不需要治疗,我们要根据情况来定。但是如果年纪比较大的40岁以上的,有肝纤维化或者肝硬化,或者家里有肝癌肝硬化的家族史,那我们就要治疗。

乙肝患者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已经肝硬化

正常肝脏在显微镜下像一片树叶,一个个肝细胞整齐地排列在一起,被一些像叶脉一样的膜分割成许许多多的肝小叶。那些分割肝小叶的“叶脉”中含有血管和小胆管。人类的肝脏中,大约有150万个肝小叶。

慢性乙肝患者由于肝脏长期发炎,肝细胞不断坏死,就刺激了肝脏内纤维组织过度增生。这些纤维组织就是肝脏里的“疤痕”。疤痕增生多了,也像肝脏中的“叶脉”一样把一些肝细胞分割成不规则的一块一块的,形成一个一个的“假小叶”,并使肝脏变得又硬又小,这就是肝硬化。

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只要有30%的肝细胞工作,就可以维持人的正常生活。肝硬化早期,肝脏的基本功能尚可以由肝细胞中的残兵败将们完成,维持白蛋白的正常供应,产生凝血因子,保证肝脏的代谢功能,因此还没有发生腹水、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医学上把这种早期肝硬化称为“代偿期肝硬化”。如果肝硬化继续加重,肝细胞几乎被纤维组织代替,甚至“全军覆灭”,临床上就会出现腹水、出血、肝性脑病或肝衰竭,这就是“失代偿期肝硬化”了。

肝硬化早期除慢性肝炎的表现外,可以没有其他特殊症状,被称为“代偿期肝硬化”。但随着肝脏内纤维组织的增多,把一些肝细胞裹在一起,形成一个个肝脏“假小叶”。

这些假小叶使肝脏内正常的血管受压,血流受阻,像河道阻塞一样,肝脏门静脉血管内压力增大,“上游”的血管出现“分流”,或形成静脉曲张。食道和胃底的静脉曲张,一旦受到食物磨擦或其他外界因素影响,极易发生消化道出血。痔静脉曲张可引起痔疮出血。

由于肝脏产生白蛋白减少,加之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使腹腔血管内压力增加,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管里的液体渗出到腹腔,造成腹水。腹水形成后,肠道内的细菌可随着腹水进入腹腔,发生腹腔感染。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解毒功能减弱,血中的内毒素和血氨升高。这些有害毒素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肝性脑病(即肝昏迷)。

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高压,可使脾脏瘀血而引起脾肿大。脾脏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灭活的场所。正常情况下,脾脏会“吃”掉一些衰老和异常的血细胞,维持血细胞的正常代谢。肿大的脾脏会把正常的血细胞也“吃”掉了,造成病人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和贫血。这就是医生们所说的“脾功能亢进”。

一旦发生了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并发症,就提示肝硬化已经到了晚期,肝脏失去了代偿功能,称为“失代偿期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可能通过B超检查发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在B超下可见肝脏形态失常,肝脏缩小,肝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分布不均,严重者可见肝硬化结节。另外,肝硬化患者的B超还可以发现门静脉扩张(≥1.3cm)、脾肿大、腹水。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也可以诊断肝硬化,但这是一项有创性检查,不仅存在一定风险,而且花费较高。现在,有一种能检查出肝脏硬度的机器,通过检查肝脏的弹性判断患者是否发展为肝硬化了。

乙肝表面抗原能自然转阴吗

乙肝表面抗原能自然转阴,是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发生的乙肝病毒自发性清除。这种情况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但发生率较低。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HBeAg血清学转换后每年大约有0.5%~1.0%发生HBsAg清除。”

在没有完全治疗的情况下,经过20~50年,体内免疫系统自发地将乙肝病毒清除,HBsAg自然阴转,抗HBs出现,达到自愈,被称为表面抗原血清学转换或乙肝表面抗原“自然转阴”。这种自然转阴率每年大约为0.5%~1.0%。

乙肝表面抗原自然转阴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①e抗原阴性,即:乙肝“小三阳”;

②表面抗原的数值较低,一般<200 IU/ml;

③病毒复制水平低,一般HBV DNA<2000 IU/ml;

④年龄:一般来说,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一生中,HBsAg自然阴转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发生在10~20岁,每年的自然转阴率约为2.7%;第二个高峰发生在50岁以后,每年的自然转阴率可以高达6.6%。

胸腺肽类制剂治疗乙肝有效吗

胸腺肽制剂具有调节和增强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的胸腺肽制剂有三类:普通胸腺肽制剂、胸腺五肽及胸腺肽α1。普通胸腺肽制剂是最早上市的胸腺肽制剂,上市后在重症肝炎的治疗中起到了一定增强免疫的作用,为重症肝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从此在我国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但这种胸腺肽来源于动物的胸腺,化学结构不明确,成分及含量不稳定,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检索国内文献即可发现,没有该药正规的临床试验文献,尤其是一些口服的胸腺肽制剂,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有多少治疗作用并没有得到验证,而注射制剂常常引起过敏反应,曾被国家药监局通报。因此,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不再使用。

胸腺五肽和胸腺肽α1均为人工合成的胸腺肽制剂,胸腺五肽的化学结构为胸腺生成素中第32~36五肽,成分及含量稳定,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少见。但科学家对其进一步研究发现,胸腺五肽中有些具有免疫增强作用,有些没有免疫增强作用,甚至有抑制免疫作用。

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主要是胸腺肽α1,而胸腺肽α7对免疫有抑制作用。经过试验证明,胸腺肽α1比胸腺五肽在增强人体免疫作用方面强10~1000倍。由于胸腺肽α1的分子量很小,不良反应更加少见,临床应用更加安全、有效。胸腺肽α1在胸腺五肽中的比重不到1%,需要经过进一步提纯及人工合成,因而价格较贵。

但是,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或在增进免疫系统反应性方面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药物可能促进了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的成熟并使其激活,积极地分泌一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干扰素和淋巴因子,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一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后病情得到控制。但是,目前在我国市场上进口和国产胸腺肽α1制剂价格较贵,且抗病毒作用没有得到循证医学的进一步证实。

在2005年版《乙肝指南》发布时,由于当时上市上抗病毒药物有限,因此,仅推荐少数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又有经济条件接受胸腺肽α1治疗的患者使用。而现今已经有多种治疗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上市,临床效果肯定,治疗方案和经验已经非常成熟。

美国生产的胸腺肽α1制剂——日达仙在美国的乙肝指南中都没有被推荐,说明其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并不肯定。因此,我国2015年版《乙肝指南》也未推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去花高昂费用使用那些疗效不确切的胸腺肽类制剂治疗。

哪种药物治疗乙肝更好

在替诺福韦上市前,我国有许多核苷类药物耐药的乙肝患者不得不使用一种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治疗。现在,替诺福韦在我国上市了,而且价格降到很低。那么,这些使用核苷类药物联合阿德福韦治疗的患者换用替诺福韦单药治疗是否更好?

许多病人担心换药后,一种药物是否有效?若替诺福韦耐药了,是否就没有办法了?能不能把阿德福韦换成替诺福韦,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治疗?

首先,我们说说两种药物换成一种药是否有效?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属于同类药物,三者有相似的耐药位点,其中一种药物耐药后,病毒对其他两种药物的敏感性也会降低。例如,拉米夫定耐药后如果换用恩替卡韦,不仅容易耐药,而且服药的剂量需要加倍。因此,这三种药物耐药后应该换成没有相似耐药位点的核苷酸类药物(阿德福韦或替诺福韦)。但是,替诺福韦迟迟没有在我国上市,而阿德福韦的抗病毒作用是目前所有药物中最弱的。

如果换成阿德福韦单药治疗,常常控制不了乙肝病毒的复制,或者病毒很快发生耐药。不得以,人们只好想出联合治疗的方法,使用以前已经发生耐药的药物再加上一种阿德福韦。因为耐药的发生往往只局限于部分病毒,并非体内的病毒全部耐药;或者是病毒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并非没有一点效果。

那么,继续使用以前耐药的药物给药力较弱的阿德福韦添上一把力,才能控制住乙肝病毒。实际上,在欧美等替诺福韦获批较早的国家一旦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发生耐药,根本不会采用联合治疗的手段,一般都会直接换用替诺福韦单药治疗。我国只是因为替诺福韦没有上市采用的不得已的治疗方法。

第二,有人以为现在别过早地换替诺福韦,以备联合治疗的方法无效后还有备用药物治疗。实际上,阿德福韦与替诺福韦有交叉的耐药性。如果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治疗也无效时,病毒对替诺福韦的敏感性也会降低,单用替诺福韦的疗效也差,需要选择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治疗。

第三,从药物安全性角度考虑,吃药越少越好。阿德福韦和替诺福韦的副作用相似,都有可能引起血清肌酐升高或/和血磷降低。那么,使用一种替诺福韦当然比使用两种药物更安全,而且也降低了病人的医药费用。

第四,替诺福韦是一种耐药率较低的药物,很少发生耐药;即使耐药,也可以再采用联合治疗的办法应对。

第五,能不能把阿德福韦换成替诺福韦,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治疗呢?当然可以,一般选择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从理论上讲,这样治疗耐药的可能性更低,疗效更佳,但是否真的疗效更佳,还有待于长期观察。不过这样肯定会增加了病人的花费。

有关选择替诺福韦单药治疗或是联合治疗或是继续以前联合阿德福韦的方案治疗,国外已有许多研究。

医学是一门发展迅猛的科学,近些年来科学家对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丙型肝炎已经被攻克,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治疗乙型肝炎的新药,很可能过几年就会有更好的治疗乙肝药物。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下降到什么程度停药更保险

自从核苷(酸)类药物上市以来,许多医生都在探讨服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到什么程度可以停药。近年来,医生们发现HBsAg水平与核苷(酸)类药物停药后的预后有密切关系。HBsAg水平越低,停药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越小。

在韩国的一项研究中,44例服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到基本停药标准后停药。医生对这些患者停药后疾病复发(HBV DNA>2000 IU/ml,ALT>2倍正常值上限)的情况进行随访。结果发现,28例停药时停药时HBsAg水平>1000 IU/ml的患者在停药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5.4%、55.7%和83.4%;11例停药时HBsAg水平>100~1000 IU/ml的患者临床复发率分别为18.2%、28.4%和28.4%;而5例停药时HBsAg水平<100 IU/ml的患者无1例临床复发。

在中国台湾的一项研究中,采用拉米夫定对HBeAg阴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平均89.3±35.9周(52~243周)。停药后随访364周,若连续2次HBV DNA>2000 IU/ml则为复发。根据停药时HBsAg水平分为3组,观察化疗药后疾病复发率。停药时HBsAg>1000 IU/ml组、200-1000 IU/ml组和<200 IU/ml组的病毒学复发率分别为84.6%、88.9%和6.7%。停药时HBsAg<200 IU/ml组的病毒学复发率显著低于前两组(P<0.001)。

在我国香港的一项研究中,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乙肝,停药时HBsAg水平与停药后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和HBsAg血清转换率有关。停药时HBsAg≤100 IU/ml的患者停药后保持持续病毒学应答和停药后HBsAg血清学转换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停药时HBsAg >100 IU/ml的患者。

因此,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应定期用定量的方法对HBsAg进行检测,观察HBsAg的变化。但HBsAg的下降常常非常缓慢,通常6~12个月检测一次就可以了。

相关方剂

乙肝益气解郁颗粒

益气化湿,疏肝解郁。

乙肝宁颗粒

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相关偏方验方

乙肝煎

慢性乙型肝炎。

抗乙肝大三阳方

清热解毒,疏肝健脾,扶正护肝。适用于乙肝“大三阳”。

乙肝宁

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