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头晕怎么办

2020-07-15

血压高头晕怎么办:
  血压高头晕情况,临床上需要鉴别是因为血压升高出现头晕,还是因为其他疾病导致头晕。病人在不舒服情况下会连带血压升高,如常见耳源性眩晕,眩晕之后病人会非常难受,以至于出现血压升高。这时一般建议以治本为主,即尽早明确头晕原因后再进行纠正升高血压。
  另外,如果是血压导致头晕,一旦确诊降压是第一要务,这时可以使用一些短效降压药把血压快速降下来,口服或舌下含半小时血压就可下降至正常,同时头晕也会得到改善。如果患者头晕不缓解,可以辅助使用中成药或者治疗头晕药物对症治疗。



血压高头晕怎么办相关阅读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什么有关

高血压这个病在中医的古代文献里没有很完整的记载,我们认为中医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高血压这个病是有血压计出现以后才有的诊断的名词,所以在古代的文献里它是没有记载的,我们中医给它归在了眩晕和头痛里。眩晕和头痛在中医古籍是有很多记载的,比如陈述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就有一些关于眩晕头痛的记载。这个眩晕的记载,第一条我们最早见的,叫做“故咸者,脉弦也”,就是你吃咸的太多就会出现一种弦脉。我们什么叫弦脉呢?就是摸脉的时候,脉相比较硬,像弓一样,像射箭的弓玄一样,比较紧的、比较硬的一种脉,这种叫弦脉。这种弦脉现在的病人出现动脉硬化的时候,就特别容易出现,这是古籍里记载的一个问题。另外古籍里还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说眩晕的出现,也就是认为跟肝经有关系,跟我们的肝脏有关系。高血压很多病人都会出现头晕的情况,这是相关的一条。还有一句记载叫“无痰不作眩”,就是这种眩晕的出现和痰湿有关系。这种痰湿的出现跟很多原因有关。中医说脾是生痰之源。总结的来说,高血压的发生中医认为跟三个脏器有密切的关系,跟我们的心、肝、肾非常相关。

怎样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因此控制血压便成为预防脑出血的关键。控制高血压的方法包括非药物和药物疗法两种。第一,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避免激动等等。也可以采用体育疗法,比如气功、太极拳等等。第二是药物治疗,通过非药物疗法,血压不能控制时,往往需要药物治疗。应当明白,高血压的治疗只能够达到控制,而不可能治愈。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以为病好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坚持长期规律服药,服用降压药的种类以及剂量应当由医生指导,原则是争取单药控制。对于单药控制不理想,应小剂量多药联用,服药后血压基本控制时,需要以维持量巩固疗效。根据血压水平,适当调节药物剂量以及用药次数,切忌药物吃吃停停,这样会使血压波动,甚至反弹,引起血管壁的破裂,造成脑出血。

如何预防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患者应尽量减少喝酒,过量的酗酒可能会引发脑出血;补充钙以及钾,钾对轻型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保持心态平和;保持低盐摄入,都可有效控制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必须要重视饮食,通过饮食调节,有助于控制血压。提倡多吃粗粮、杂粮、新鲜蔬菜、含钾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等;少吃油腻、甜食,少喝浓茶、咖啡等,另外高血压患者还应该减少盐的摄入,从而逐渐调整饮食远离高血压。

什么是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叫做高血压脑病,一般情况下是短时间之内血压突然间增高,超出了脑血管本身的调节的能力,导致脑血管的痉挛,导致脑组织水肿。高血压脑病不一定和血压成正比,而和基础血压成正比。高血压脑病是否发作,不仅要看血压情况,更要看临床的症状。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吗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吗:
  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已做为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对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帮助,为广大患者接受。但是不能作为一种常用的疗法来运用。
  一些轻型的高血压可以选取涌泉穴这样的穴位,做一些穴位贴敷治疗,中医认为有引热下行的作用。高血压比较常见的一种证型叫做肝阳上亢,主要就是因为肾水不足、肾阴不足,不足以抑制肝热,导致肝经的阳气往上升发,病人就会出现高血压的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这样的症状。
  在涌泉穴贴敷中药,可以把热引下来减轻患者的高血压症状。但是血压比较高的情况,以及其他证型的高血压,就不适宜用这种方法来治疗。

高血压艾灸要注意什么

高血压艾灸要注意什么:
  首先就是血压的问题,如果是血压太高,170、180mmHg的血压,不主张用艾灸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做艾灸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太高的血压,如果出现高血压危象,需要到医院挂急诊去看大夫,血压太高的时候,不适合用艾灸来治疗。
  另外在做艾灸的时候,要注意一些问题,大动脉的这个位置上不适宜做艾灸。大动脉包括了颈动脉、腹股沟动脉,这些动脉血管比较丰富的地方不能做艾灸。
  另外就是病人有湿热,或者是阴虚有热的时候,也不适宜来做艾灸治疗。
  艾灸的时候还要注意,因为艾灸里分好多种,有瘢痕灸、化脓灸、悬灸,需要根据具体哪种灸法。如果是做直接灸,或者疤痕灸,像一些关节活动的部位是不能做瘢痕灸的,一些面部的穴位是不能做直接灸的。
  以上就是高血压艾灸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的危害非常大。因为高血压指血管压力增高,人体全身遍布血管,如果所有的血管压力都增高,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血压持续升高或突然升高,会出现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具体包括以下危害:
第一,心脏:如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叫高血压心脏病、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
第二,脑卒中:如脑出血、脑血栓、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第三,高血压性肾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是长期高血压的严重后果。第四,眼底:如视网膜动脉硬化、渗出、出血等。

高血压停药后会怎样

高血压停药后会怎样:高血压的全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就是指根本的病因现在医学上不清楚,现在采取的治疗,其实并不是对高血压进行治愈的治疗,而是通过一些环节来控制血压,所以一旦停药不控制,就会发生反弹。
第一,大多数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不能去除,一旦高血压形成,往往难以逆转,必须用药控制;
第二,坚持服药不仅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还可以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不受损害。而间断服药或频繁换药,会加剧血压波动,还会加重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注意事项

第一方面饮食,患者应低盐低脂高钾,每天是6克食用盐,6克氯化钠,25克油脂的摄入量。第二方面运动,每天有氧运动一个小时。第三方面就是按规律服药,第四个是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保证足够的睡眠,第五个要保持二便通畅。

见到医生你是否既紧张又焦虑?——谈“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也称“门诊高血压”。是指有些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或24h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正常。这可能是由于患者见到穿白大衣的医生后精神紧张,血液中出现过多儿茶酚胺,使心跳加快及外周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产生所谓“白大衣效应”(white Coat Effect,WCE),从而导致血压上升。

一、白大衣高血压的病因

1。与医务人员相关 白大衣高血压的产生可能与医务人员测压对患者的“加压刺激”有关,在特定的场所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的语气情绪均能影响测得的血压值。

2。患者的原因 患者本身对于应激有增强的反应,有研究发现WCH患者存在着RAAS的激活、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增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也增高。

3。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具有与应激相关的压力反应的遗传特性,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二、白大衣高血压的筛查

白大衣高血压的检查包括:筛查(提高检出率)及综合危险因素的筛查。

①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是监测白大衣高血压的两种有效方法。

②综合危险因素筛查:白大衣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均显著低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而与正常人相比,24h及白昼平均血压均升高,甚至相差显著。因此有必要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以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1。危险因素 包括性别、年龄、吸烟、肥胖、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采集以及血糖、血脂、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

2。靶器官功能状态评价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脉搏波速度、踝/臂指数、肾小球滤过率、血清肌酐测定、白蛋白/肌酐比等。另外,对于有焦虑状态的患者应进行心理测评。

三、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

①在未服药状态下,医生诊室测量时血压升高,而24 h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或家庭自测血压在正常范围时即可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②中国的参考诊断标准: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诊室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并且白昼动态血压收缩压 ? ? ? ?

教你怎样正确降血压——关注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

我们对高血压并不陌生,很多高血压患者也能正确的服药、控制血压。但是不同的年龄段,高血压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降压方法和和预防措施也叫不同。根据年龄来降压,能帮助我们在“抗压”路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儿童、少年:控制饮食、加强锻炼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指出:超重/肥胖、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家族史、出生低体重( ? ? ? ?

吃降压药后出现水肿得换药

几个月前,我们单位一位同事的老伴下肢出现了明显的水肿。开始,老人认为是疲劳所致。可水肿不断加重,在我的建议下他到我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经过专家诊治,水肿的原因查明了。原来,这位老先生一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高血压,水肿是氨氯地平的副作用。医生停用了氨氯地平,改用了其他降压药后,老人的水肿逐渐消退。

无独有偶,今天,我接到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的一篇稿件让我审阅。这篇文章报道了一位高血压患者一直服用硝苯地平治疗。几年后,患者出现下肢水肿。但未引起患者注意,继续服用硝苯地平治疗。患者的水肿逐渐加重,并出现腹胀、胸闷、气短症状。

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患者腹腔内出现大量腹水,胸腔也有积液。医生排除了肝硬化、肾脏疾病后,考虑为降血压药物硝苯地平的副作用,改用卡托普利、复方利血平降压,并分三次从病人的腹腔中抽出了大约6000毫升腹水,同时给予利尿治疗。患者才逐渐好转。以后继续服用卡托普利和复方利血平,随访两年未再发生腹水。

一些降血压药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同时,可能导致水肿。其中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引起水肿的报道药多,有文献报道其水肿的发生率大约为5%~28%。其他降血压药也可能导致水肿。水肿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有关,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另外,老年人、女性、肝肾功能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水肿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双下肢,但严重者水肿可波及全身,甚至导致心包积液、腹水、胸水。

这样严重的水肿大多是下肢水肿未引起注意而逐渐加重导致,虽然少见,但危害严重。因此,我写这篇博客,提醒服用降血压药的病人注意,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下肢水肿,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把自己所服用的药物告诉医生,请医生帮助诊断。如果确诊水肿为降血压药所致,应该换一种药物治疗。每个人对不同的降血压药耐受性不同,也不是所有的降血压药都会引起水肿,改变治疗后水肿会逐渐消退。

融贯中西调“高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各种各样的慢性病,高血压就是其中的一种。资料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8.8%,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达40%以上。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临床征候群,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就像糖尿病一样,高血压本身的危害并没有多严重,但它可以引起心脑肾及血管的损害,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谈及高血压的防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衷敬柏立马改变了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不善言谈,打开了的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了。

高血压鉴别有三招

衷敬柏告诉记者,“高血压作为一个常见病,通过多年来的大力宣传,人们对它的认识有所提高,及时发现高血压的机会也大大地增加了,这是好事。但是由于人们固有的认识‘是药三分毒’,一旦发现高血压,就会很纠结要不要吃药?吃多少药?吃多长时间的药等等”。

在衷敬柏看来,要回答好这些问题,首先要确定是不是真正的高血压,以下几点必须要明确:一是测量血压的方法正确吗?二是近期有没有影响血压的特殊情况?三是是否还有其它没有发现的健康问题?

衷敬柏认为,这三点对高血压的确诊很重要。有部分病人是暂时性血压升高,如工作紧张、焦虑、过度劳累、缺乏睡眠饮食过咸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在治疗其它疾病时服用的某些药物如复方甘草制剂、强的松等也可以引起血压升高,这类情况只要消除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血压往往能很快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也不易复发。所以初次诊断高血压的中青年人,如果没有特殊需要,往往需要先采用非药物疗法,血压过高时给予临时降压,这也有助于鉴别是暂时性血压升高,还是真正的高血压病。根据《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确诊高血压、但属于一般危险或低危者,应采用非药物疗法如控盐、增加体力活动、改变静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生活作息规律、增加植物纤维的摄入等,1—3个月无效才考虑使用降压药物。

用药因病因人而异

衷敬柏告诉记者,即使是持续性高血压,不同的发病机理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造成的高血压,多数以收缩压明显增高为主;青年人因血管弹性好,血压升高以舒张压高为主;老年人动脉硬化明显,血管弹性差,因此就表现为收缩压高,而舒张压较低且压差大。”

从事高血压防治30年来,衷敬柏将中西医药融会贯通,积累了丰富的高血压临床治疗经验。“中医药在稳定血压、减少降压药物用量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更可贵的是中药对高血压所致的血管病变有潜在的保护作用,对代谢紊乱也有调节作用。”

衷敬柏透露,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治疗高血压,最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中医治疗高血压辨证的目的就是强化因人而异,“比如老年人高血压,中医认为以阴虚阳亢以及血瘀为多,而年轻人高血压以肝阳上亢及气滞血瘀者居多,因而中医治疗药物不同”。西药降压辨病的目的强调因病而异,如轻微肾功能异常用普利类、沙坦类,老年动脉硬化主张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平类。“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合用极大地增加了治疗的精准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优势

衷敬柏告诉记者,“西苑医院2006年创建了高血压专病门诊,非常重视建立诊疗程序与中医辨证方案,注重规范化(指南)与辨证施治(个体化)相统一,并且还定期对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完善辨证标准与选方用药”。

在门诊中,衷敬柏一直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处方用药与健康教育并重,强调高血压病人要有三个一,即“一天一万步,一天一斤蔬菜,每天一份好心情”。在治疗高血压时:低危病人先用非药物疗法,如饮用亦食亦药的中药代泡茶,采用中药外治方法如穴位贴敷、中药泡脚等;如果以上治疗无效,则加用中药汤药内服,血压控制后考虑改为非药物疗法。中危病人两步并为一步,如果以上治疗手段仍不能使血压达标,则加用降压西药,等血压控制后,逐渐减至小剂量(剂量大小与初始达标剂量有关)维持;已经用西药治疗的病人,但血压控制不理想或用药剂量不好掌握的人,加用中药治疗,但不能直接停西药换用中药治疗,因为部分停药不恰当可以引起血压反弹;对已经得到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如果有心、肾损伤,动脉硬化等问题,仍宜加用中药对重要靶器官如心、肝、肾、血管等进行保护。

多年的临床经验让衷敬柏体会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好处:一是血压控制的达标率会提高,二是症状缓解会更好,三是降压西药的用量可减小,四是部分病人经中药治疗后,血压可恢复正常,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不用药物。

“除此以外,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适当的体力活动及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他建议高血压病人应每天坚持一小时以上的轻度体力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羽毛球等,将有助于控制血压,而普通人也应将每日的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采访中,衷敬柏如是告诫公众。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安全过节的十大注意事项

元旦,春节双节即将来临,又刚处于二九与四九严寒季节,为了广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过好节日,有心要提醒几句:

1.节日期间,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旅游,不要忘记按时吃药。

2.坚持每天45分钟至90分钟的体力活动。

3.不要过分依恋扑克、麻将,而长时间坐着不动。

4.饮酒要适量,不可醉酒或喝闹酒。

5.不可暴饮暴食。

6.外出期间注意手及头部保暖,以免受寒冷刺激引起血压激剧升高。特别是老年朋友更要注意。

7.避免情绪过分激动。

8.忌突受惊吓,紧张,过分疲劳。

9.忌节日期间讳疾忌医,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10.随身携带针对血压及心绞痛发作的急救药:针对心绞痛发作的急救药有硝酸甘油,心痛定,针对高血压的紧急降压药有普通的卡托普利片、心痛定。服用方法均为舌下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