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2020-07-15

打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常见的一种药物。常见的胰岛素副作用,如局部的皮疹瘙痒,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皮下的硬结,尤其是长期注射胰岛素的话,硬结会更多见一些。还有一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之后会出现下肢的水肿,这种情况往往是和胰岛素的特点、作用相关联的。
  皮下注射胰岛素,最常见的就是低血糖,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根据对胰岛素不同的敏感性,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避免出现低血糖。胰岛素作为一种合成的激素,还有增加体重的作用,长期使用胰岛素往往会带来体重的增加,这可以把它认为是胰岛素的副作用之一。



打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相关阅读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的常见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并伴有体重减轻的症状,但是从临床上来看,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会表现为乏力、消瘦、皮肤瘙痒、胸闷、心慌、反复感染以及视力出现问题等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

糖尿病有可能传染吗

目前,并没有研究数据来证明糖尿病是可以传染的。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摄入食物的热量明显增加,但运动量却相对的在减少,同时,精神方面的压力也在增加,这样的生活方式,促使了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的上升。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实际上大家对于糖尿病不陌生,很多人知道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包括口干、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的下降。但在临床工作中,出现这些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很少,大部分病人都是在体检中无意发现。如果在临床过程中,有部分人不明原因的乏力,反复的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时要注意警惕是不是有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的危害

大家对糖尿病并不陌生,但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有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来势比较凶猛,如果有足够警惕,及时发现去医院治疗,一般不会留下长期损害。它主要包括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低血糖或感染。但如果不注意,反反复复发生急性并发症,也会遗留一些并发症。比如反复低血糖可能损害神经,引起神经智力的损害,长期的血糖高没有控制会对各个脏器都有损害。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就是心血管的病变和脑血管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变,还有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慢性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对各个脏器造成损伤。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更要关注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糖尿病怀孕后注意事项

综合管理是保证整个孕期健康正常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发现怀孕后,首先要停掉所有的口服降糖药,改为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来控制血糖。对于血糖的监测,至少每天测4到6次。因为孕期对血糖的管理更为严格,要求空腹血糖,睡前血糖以及餐前血糖在3.3到5.3毫摩尔每升,餐后一小时血糖要小于等于7.8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6.7毫摩尔每升。第二,关于孕期的饮食问题,一般需要一天5到6餐,既要保证热量需求,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的生长发育,其次不能因为控制的过于严格而出现饥饿性酮症。第三,孕妇的运动,在早期和中期、晚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适量运动。孕早期注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的流产。糖尿病孕妇完全可以自然生产,要根据产科医生根据情况决定。生完孩子后,胰岛素量的需求大幅度的减低,所以在生完孩子后仍要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甚至停用胰岛素。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或临床上有糖尿病的症状,随机血糖大于11.1毫摩尔每升。所以在临床中,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很可能会造成5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耐量患者漏诊。有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升高一般比空腹血糖早3到5年,所以在重视空腹血糖筛查时,还要注重餐后血糖的测定。尤其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例如肥胖、体力活动较少、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要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糖尿病运动指导

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喜好和生活习惯来选择运动方式。运动有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无氧运动的运动强度较大,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一般选择有氧运动,例如抗阻运动。对于老年人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较轻的运动方式,例如平地走、平地骑自行车、体操。孕妇要注意孕早期不应做太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流产。糖尿病病情较轻,血糖控制较好、年龄小,没有并发症的人群可以选择强度大一些的运动方式,例如体育比赛、游泳。在运动方式中,病人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周的运动时间不能少于150分钟。

妊娠糖尿病影响胎儿吗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显性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西方化,糖妈妈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它会使胎儿的死亡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正常孕妇的发生率高六倍。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的影响大小最终取决于血糖控制的情况。如果血糖控制在范围之内,和正常孕妇没有太大差别。

糖尿病会传染吗

目前,并没有研究数据来证明糖尿病是可以传染的。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摄入食物的热量明显增加,但运动量却相对的在减少,同时,精神方面的压力也在增加,这样的生活方式,促使了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的上升。

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怎么治

糖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系统病变,其治疗分为三步,第一步血糖一定要控制理想。第二步血糖代谢及心脏病变相关的疾病,如血脂、血压、血糖、体重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第三步通过专业医生对病情的评估,给出合理的方案改变日常生活方式。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

血糖的检查分为空腹和非空腹,空腹测量指的就是八个小时内不吃任何食物,非空腹指的是吃完饭两个小时之后,一般都是空腹测量,因为空腹测量的准确性高,其实非空腹测量的准确性更加完善。那么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1.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测试时间
  非空腹指的是餐后两小时,但是这个检测的时间不是吃完饭之后等待两个小时,而是在刚吃第一口的时候就开始算起,从这个时候到两个小时之后就算是餐后两小时。主要是人吃饭的速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很快就吃完了饭,但是食物还没有来得及吸收,所以体内的血糖含量就没有变化,有的人吃的很慢,吃完之后血糖含量就会有明显的升高,为了不让两者产生很大的误差,所以需要从第一口饭记起。

 2.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
  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值是一个范围,只要不高于7.8mmoL/L,那么就属于正常。如果超过了或者是等于11.1mmoL/L的话,就说明得了糖尿病。如果超过11.1mmoL/L就说明体内的血糖含量非常高,肾脏以及神经的并发症就会出现。如果空腹的血糖正常,但是饭后两小时的血糖值不正常,这就叫做糖耐量降低,这是从健康的身体到达糖尿病的一个过渡期,如果治疗有效地话,就能让身体变为正常状态。

3孕妇的餐后两小时正常值
  孕妇是一群特殊的人群,毕竟肚子里有有个小生命。妊娠性糖尿病非常的危险,所以很多孕妇开始注意自己的正常血糖值,尤其是关于饭后的两小时的血糖值正常变化。孕妇空腹的时候不能超过5.1mmoL/L。一般餐后一个小时是判断孕妇是否得了糖尿病的权威证明,只要不超过10.0mmoL/L就是正常的数值。餐后两个小时规定不能超过11.1mmoL/L,正常的数值则是8.5mmoL/L。
  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的准确度更高,如果第一次检测出超过了11.1mmoL/L的话,那么需要排除一次误差的可能性,再进行一次检查,如果结果一样的话,不排除是得了糖尿病,但是保险起见还是去医院做一下专业的排除检查。

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因素的改变,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逐渐演变成了流行性慢性疾病。据2013年9月完成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大型调查研究报道: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由此推算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者有1.139亿,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已进入“盛糖时代”。如此高的患病率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由于糖尿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难提出确切的病原学预防,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上采用三级预防的策略。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其慢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肾衰、新发致盲及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我国大庆糖尿病研究随访20年结果发现,人群未干预组93%罹患糖尿病,17%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另有12%死于其他疾病。且有44%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该研究还首次在全世界报告了糖尿病预防对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影响。1986至2006年期间,参加大庆研究的568人(平均年龄46.6岁)中有142人(25%)已经死亡,其中约半数(68/142)死于心脑血管疾病。6年强化干预结束后14年间,干预组心血管病死亡比对照组降低34%(10.9% 比16.4%), 全因死亡降低19%(21.5%比26.6%)。鉴于中国大庆糖尿病研究的最新结果。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理应重视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尽量推迟或避免患病。大量研究均表明,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意义重大。以往的前瞻性研究表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当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及以下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明显降低。2008年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了UKPDS前瞻性研究结束后随访10年的结果,早期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10年后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及全因病死率的相对危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都明确规定了血糖控制的目标。

目前传统的内科治疗主要以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血糖监测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策略,其核心是以控制血糖为主的对症治疗。对于相当数量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难保持血糖的长期稳定,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治疗需终身维持,长期服药和注射胰岛素价格高昂,且患者依从性差。2006年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状况调查显示接受内科治疗的患者仅有26.8%达到了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6.5%的目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对糖尿病的二、三级预防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且糖尿病本身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很难阻止各种并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源于治疗单纯肥胖症的减重手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肥胖症患者逐年增加,肥胖伴随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肥胖症逐渐演变成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外科医师就一直致力于寻找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及易于操作的减重术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几种减重术式。同时,教授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甚至出院前就不需使用胰岛素,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系统地观察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并于1995年报道了术后长期(1-14年)随访结果,2型糖尿病完全缓解率为82.5%(121/146),糖耐量受损的完全缓解率98.7%(150/152)。1998年又报道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认为减重手术后体重降低不是血糖改善的原因,因为血糖的改善往往先于体重的降低,而多种胃肠道激素的改变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或许可以解释血糖恢复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减重手术方式也在日新月异。1994年首次报道了5例腹腔镜下胃旁路术,减重外科开始进入微创时代。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使手术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有了大大提高,为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提供了重要基础。2011年全球从事减重外科的医师大约有6705名,全世界共施行了大约340768例减重手术,其中胃旁路术占46.6%,袖状胃切除术占27.8%,可调节胃束带术17.8%: 胆胰分流术占2.2%。尽管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安全性较以往已有很大改善,但不同的手术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不足,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是临床医师研究的重点方向。

氨茶碱注射液溶媒是选择葡萄糖注射液还是氯化钠注射液

《新编药物学》16版及药品说明书都记载氨茶碱用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但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临床药理学》111页上说葡萄糖与氨茶碱有配伍禁忌。另外,有人认为:氨茶碱注射液呈碱性,pH值接近9.6,而葡萄糖注射液(GS)的pH值为3.2~5.5,两者配伍使用会存在酸碱反应。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也不利。

氨茶碱是茶碱和乙二胺的复合物,二者之间的结合力非常松散,其中茶碱约含77%~83%。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因茶碱不易溶于水,加入乙二胺增加茶碱的水溶性,乙二胺的碱性强,使氨茶碱注射液的pH值呈碱性,其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必须说明的是配制输液时,应注意配制方法:氨茶碱宜缓慢注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并不时振摇,以免由于pH值从高降低变化太大而使茶碱析出。再者,虽然氨茶碱用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碱性大,对静脉血管有刺激作用。至于糖尿病合并哮喘患者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氨茶碱溶媒使用时,可同时通过皮下使用胰岛素抵抗,使用剂量按4g葡萄糖用1个单位胰岛素。因此,氨茶碱注射液溶媒选择葡萄糖注射液或是氯化钠注射液均可。

糖尿病人也不能大量吃南瓜

糖尿病人要限制糖的摄入,许多书上说南瓜是好东西,许多糖尿病人就大量吃南瓜,蒸南瓜、煮南瓜、烧南瓜、炒南瓜,似乎把南瓜当成降糖药,这样正确吗?

南瓜,又名番瓜、北瓜、倭瓜,属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多产于夏秋季。虽其貌不扬,但从古至今却备受关注和赞誉,一则在于其独特的风味,二则在于其明确的和潜在的保健功效。这里,我们重点看看后者。

南瓜的保健功效——三本传统医书的记述

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发现了南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史书《滇南本草》中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驱虫解毒,治咳嗽、哮喘、肺痈、便秘等病症”……。

南瓜的保健功效——现代营养学的测定

利用现代营养学技术对南瓜进行分析后发现,南瓜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常量元素(如钙和磷)和微量元素(如铁和锌等),由此构成南瓜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体系。

南瓜对血糖的影响

作为一种含有糖分和能量的食物,南瓜对血糖总的影响是升高而非降低。但与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较,其升高血糖的能力较弱,餐后血糖变化较为平稳、舒缓。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南瓜的含糖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虽然有的南瓜口感很甜,但实际上,100克南瓜中仅含有4.5克碳水化合物,其余为水分。

另一方面,南瓜含有大量的果胶,这是一种可溶性纤维,与淀粉类食物混合后,会提高胃内容物的黏度,延缓胃排空,使碳水化合物吸收减慢,从而有可能延迟了餐后血糖高峰。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吃些南瓜(每日不超过200克)是完全可以的。然而,考虑到它毕竟是含糖的一类食物,同时其保健功效不能替代正规降糖药物,因此,不加限制地大量进食南瓜,或因吃南瓜而自作主张停用正规的降糖药物都是不允许的。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脚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病变或轻微伤常导致脚的破溃、感染、坏疽等严重后果,有些患者被迫截肢。糖尿病可引起很多并发症,脚部的保护非常重要。如何做好脚的护理呢?要注意以下问题:

(1)穿好合脚的鞋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穿鞋穿袜可不是小问题,倘若穿上“小鞋”,内衬不平欠柔软,鞋底薄或足跟高,穿着不舒适,很容易挤压脚趾,硌伤脚底,磨损皮肤。由于糖尿病足的病理特点,组织营养障碍,关节变形,足弓变浅,加之神经病变,使得患者的脚对外来伤害敏感性差而缺乏防御诱发感染引起坏疽。

穿袜也应注意有小洞的袜子就不要穿了,要么尽快修补要么更新,袜子破了小洞很易伤到脚趾。还有,袜线松脱可能会缠绕脚趾,应该清除松脱的袜线。在临床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发病原因中是由于鞋袜问题引起的。

(2)洗脚水温要合适:博主有专门博文提示该问题,冬天尤其要注意。冬天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可以睡个好觉。不少年轻人孝顺父母送足浴盆给老人泡脚用。但对糖尿病患者或肢体动脉硬化患者来讲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为相当一部分患者足温度觉减弱或丧失,很容易被热水烫伤;一定不能用太热的水烫脚。一方面容易造成损伤,一方面容易加重病情。

我们要求洗脚时的水温在35-38度,即用手摸上去感觉是温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试水温也可能出现偏差,应有感觉正常的人协助试水温或用温度计测量为好。再有就是洗过脚后,应注意用柔软的毛巾将脚趾缝逐一擦干,不要被水浸渍,防止糜烂及细菌孳生;用润滑护肤霜擦试足部,防止干燥、破裂;同时检查足部,确认有无裂伤或局部红肿感染,如有要及时就医。

(3)不能忽视胼胝及嵌甲的处理:糖尿病足患者常有脚胼胝及嵌甲,处理脚胼胝及嵌甲,不可大意而置之不理或随意自行剪片,建议找有经验的修脚工或专科医生。因为胼胝可以作为异物,挤压深部组织而导致坏死,导致脚底出现溃烂长洞,成为穿凿样溃疡;嵌甲可因甲缘镶嵌到组织中导致损伤并带入细菌导致甲沟炎。在对胼胝及趾甲的修剪过程中,常因操作不当而损伤组织,并且会因剪刀的污染而诱发感染的发生。所以,一定要正确处理胼胝及趾甲。

(4)积极治疗脚气:脚气一般是真菌感染,称为足藓,存在脚气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因为它是造成脚部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若合并细菌感染将会很难控制,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打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乡间郎中

打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2020-07-15

打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常见的一种药物。常见的胰岛素副作用,如局部的皮疹瘙痒,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皮下的硬结,尤其是长期注射胰岛素的话,硬结会更多见一些。还有一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之后会出现下肢的水肿,这种情况往往是和胰岛素的特点、作用相关联的。
  皮下注射胰岛素,最常见的就是低血糖,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根据对胰岛素不同的敏感性,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避免出现低血糖。胰岛素作为一种合成的激素,还有增加体重的作用,长期使用胰岛素往往会带来体重的增加,这可以把它认为是胰岛素的副作用之一。



打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相关阅读


糖尿病症状

糖尿病的常见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并伴有体重减轻的症状,但是从临床上来看,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会表现为乏力、消瘦、皮肤瘙痒、胸闷、心慌、反复感染以及视力出现问题等一系列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

糖尿病有可能传染吗

目前,并没有研究数据来证明糖尿病是可以传染的。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摄入食物的热量明显增加,但运动量却相对的在减少,同时,精神方面的压力也在增加,这样的生活方式,促使了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的上升。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实际上大家对于糖尿病不陌生,很多人知道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包括口干、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的下降。但在临床工作中,出现这些典型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很少,大部分病人都是在体检中无意发现。如果在临床过程中,有部分人不明原因的乏力,反复的感染,伤口不易愈合,皮肤瘙痒时要注意警惕是不是有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的危害

大家对糖尿病并不陌生,但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有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来势比较凶猛,如果有足够警惕,及时发现去医院治疗,一般不会留下长期损害。它主要包括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状态,低血糖或感染。但如果不注意,反反复复发生急性并发症,也会遗留一些并发症。比如反复低血糖可能损害神经,引起神经智力的损害,长期的血糖高没有控制会对各个脏器都有损害。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就是心血管的病变和脑血管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变,还有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些慢性并发症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对各个脏器造成损伤。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更要关注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糖尿病怀孕后注意事项

综合管理是保证整个孕期健康正常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发现怀孕后,首先要停掉所有的口服降糖药,改为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来控制血糖。对于血糖的监测,至少每天测4到6次。因为孕期对血糖的管理更为严格,要求空腹血糖,睡前血糖以及餐前血糖在3.3到5.3毫摩尔每升,餐后一小时血糖要小于等于7.8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小于6.7毫摩尔每升。第二,关于孕期的饮食问题,一般需要一天5到6餐,既要保证热量需求,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的生长发育,其次不能因为控制的过于严格而出现饥饿性酮症。第三,孕妇的运动,在早期和中期、晚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适量运动。孕早期注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的流产。糖尿病孕妇完全可以自然生产,要根据产科医生根据情况决定。生完孩子后,胰岛素量的需求大幅度的减低,所以在生完孩子后仍要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甚至停用胰岛素。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或临床上有糖尿病的症状,随机血糖大于11.1毫摩尔每升。所以在临床中,如果只测空腹血糖很可能会造成5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耐量患者漏诊。有研究表明,餐后血糖升高一般比空腹血糖早3到5年,所以在重视空腹血糖筛查时,还要注重餐后血糖的测定。尤其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例如肥胖、体力活动较少、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要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糖尿病运动指导

糖尿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年龄、病情、喜好和生活习惯来选择运动方式。运动有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无氧运动的运动强度较大,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一般选择有氧运动,例如抗阻运动。对于老年人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较轻的运动方式,例如平地走、平地骑自行车、体操。孕妇要注意孕早期不应做太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流产。糖尿病病情较轻,血糖控制较好、年龄小,没有并发症的人群可以选择强度大一些的运动方式,例如体育比赛、游泳。在运动方式中,病人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每周的运动时间不能少于150分钟。

妊娠糖尿病影响胎儿吗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包括显性糖尿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西方化,糖妈妈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有很大影响,它会使胎儿的死亡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正常孕妇的发生率高六倍。妊娠期糖尿病对孩子的影响大小最终取决于血糖控制的情况。如果血糖控制在范围之内,和正常孕妇没有太大差别。

糖尿病会传染吗

目前,并没有研究数据来证明糖尿病是可以传染的。随着国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摄入食物的热量明显增加,但运动量却相对的在减少,同时,精神方面的压力也在增加,这样的生活方式,促使了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的上升。

有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怎么治

糖心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血管系统病变,其治疗分为三步,第一步血糖一定要控制理想。第二步血糖代谢及心脏病变相关的疾病,如血脂、血压、血糖、体重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第三步通过专业医生对病情的评估,给出合理的方案改变日常生活方式。

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

血糖的检查分为空腹和非空腹,空腹测量指的就是八个小时内不吃任何食物,非空腹指的是吃完饭两个小时之后,一般都是空腹测量,因为空腹测量的准确性高,其实非空腹测量的准确性更加完善。那么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1.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测试时间
  非空腹指的是餐后两小时,但是这个检测的时间不是吃完饭之后等待两个小时,而是在刚吃第一口的时候就开始算起,从这个时候到两个小时之后就算是餐后两小时。主要是人吃饭的速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很快就吃完了饭,但是食物还没有来得及吸收,所以体内的血糖含量就没有变化,有的人吃的很慢,吃完之后血糖含量就会有明显的升高,为了不让两者产生很大的误差,所以需要从第一口饭记起。

 2.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
  后两小时的血糖正常值是一个范围,只要不高于7.8mmoL/L,那么就属于正常。如果超过了或者是等于11.1mmoL/L的话,就说明得了糖尿病。如果超过11.1mmoL/L就说明体内的血糖含量非常高,肾脏以及神经的并发症就会出现。如果空腹的血糖正常,但是饭后两小时的血糖值不正常,这就叫做糖耐量降低,这是从健康的身体到达糖尿病的一个过渡期,如果治疗有效地话,就能让身体变为正常状态。

3孕妇的餐后两小时正常值
  孕妇是一群特殊的人群,毕竟肚子里有有个小生命。妊娠性糖尿病非常的危险,所以很多孕妇开始注意自己的正常血糖值,尤其是关于饭后的两小时的血糖值正常变化。孕妇空腹的时候不能超过5.1mmoL/L。一般餐后一个小时是判断孕妇是否得了糖尿病的权威证明,只要不超过10.0mmoL/L就是正常的数值。餐后两个小时规定不能超过11.1mmoL/L,正常的数值则是8.5mmoL/L。
  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的准确度更高,如果第一次检测出超过了11.1mmoL/L的话,那么需要排除一次误差的可能性,再进行一次检查,如果结果一样的话,不排除是得了糖尿病,但是保险起见还是去医院做一下专业的排除检查。

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因素的改变,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逐渐演变成了流行性慢性疾病。据2013年9月完成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大型调查研究报道: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由此推算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者有1.139亿,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已进入“盛糖时代”。如此高的患病率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由于糖尿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难提出确切的病原学预防,我国2型糖尿病防治上采用三级预防的策略。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其慢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肾衰、新发致盲及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我国大庆糖尿病研究随访20年结果发现,人群未干预组93%罹患糖尿病,17%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另有12%死于其他疾病。且有44%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该研究还首次在全世界报告了糖尿病预防对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影响。1986至2006年期间,参加大庆研究的568人(平均年龄46.6岁)中有142人(25%)已经死亡,其中约半数(68/142)死于心脑血管疾病。6年强化干预结束后14年间,干预组心血管病死亡比对照组降低34%(10.9% 比16.4%), 全因死亡降低19%(21.5%比26.6%)。鉴于中国大庆糖尿病研究的最新结果。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理应重视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尽量推迟或避免患病。大量研究均表明,早期严格控制血糖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意义重大。以往的前瞻性研究表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当糖化血红蛋白降至7%及以下时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明显降低。2008年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了UKPDS前瞻性研究结束后随访10年的结果,早期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10年后微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及全因病死率的相对危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都明确规定了血糖控制的目标。

目前传统的内科治疗主要以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自我血糖监测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策略,其核心是以控制血糖为主的对症治疗。对于相当数量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难保持血糖的长期稳定,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治疗需终身维持,长期服药和注射胰岛素价格高昂,且患者依从性差。2006年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状况调查显示接受内科治疗的患者仅有26.8%达到了糖化血红蛋白小于等于6.5%的目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对糖尿病的二、三级预防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且糖尿病本身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很难阻止各种并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源于治疗单纯肥胖症的减重手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肥胖症患者逐年增加,肥胖伴随疾病如高血糖、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及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肥胖症逐渐演变成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外科医师就一直致力于寻找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及易于操作的减重术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几种减重术式。同时,教授等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减重手术后,血糖水平明显改善,甚至出院前就不需使用胰岛素,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系统地观察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并于1995年报道了术后长期(1-14年)随访结果,2型糖尿病完全缓解率为82.5%(121/146),糖耐量受损的完全缓解率98.7%(150/152)。1998年又报道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认为减重手术后体重降低不是血糖改善的原因,因为血糖的改善往往先于体重的降低,而多种胃肠道激素的改变及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或许可以解释血糖恢复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减重手术方式也在日新月异。1994年首次报道了5例腹腔镜下胃旁路术,减重外科开始进入微创时代。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使手术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有了大大提高,为外科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提供了重要基础。2011年全球从事减重外科的医师大约有6705名,全世界共施行了大约340768例减重手术,其中胃旁路术占46.6%,袖状胃切除术占27.8%,可调节胃束带术17.8%: 胆胰分流术占2.2%。尽管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安全性较以往已有很大改善,但不同的手术方式都有其特定的不足,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是临床医师研究的重点方向。

氨茶碱注射液溶媒是选择葡萄糖注射液还是氯化钠注射液

《新编药物学》16版及药品说明书都记载氨茶碱用葡萄糖注射液做溶媒,但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临床药理学》111页上说葡萄糖与氨茶碱有配伍禁忌。另外,有人认为:氨茶碱注射液呈碱性,pH值接近9.6,而葡萄糖注射液(GS)的pH值为3.2~5.5,两者配伍使用会存在酸碱反应。使用葡萄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也不利。

氨茶碱是茶碱和乙二胺的复合物,二者之间的结合力非常松散,其中茶碱约含77%~83%。其药理作用主要来自茶碱,因茶碱不易溶于水,加入乙二胺增加茶碱的水溶性,乙二胺的碱性强,使氨茶碱注射液的pH值呈碱性,其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必须说明的是配制输液时,应注意配制方法:氨茶碱宜缓慢注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中,并不时振摇,以免由于pH值从高降低变化太大而使茶碱析出。再者,虽然氨茶碱用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碱性大,对静脉血管有刺激作用。至于糖尿病合并哮喘患者使用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氨茶碱溶媒使用时,可同时通过皮下使用胰岛素抵抗,使用剂量按4g葡萄糖用1个单位胰岛素。因此,氨茶碱注射液溶媒选择葡萄糖注射液或是氯化钠注射液均可。

糖尿病人也不能大量吃南瓜

糖尿病人要限制糖的摄入,许多书上说南瓜是好东西,许多糖尿病人就大量吃南瓜,蒸南瓜、煮南瓜、烧南瓜、炒南瓜,似乎把南瓜当成降糖药,这样正确吗?

南瓜,又名番瓜、北瓜、倭瓜,属葫芦科植物的果实,多产于夏秋季。虽其貌不扬,但从古至今却备受关注和赞誉,一则在于其独特的风味,二则在于其明确的和潜在的保健功效。这里,我们重点看看后者。

南瓜的保健功效——三本传统医书的记述

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发现了南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中医史书《滇南本草》中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二经,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驱虫解毒,治咳嗽、哮喘、肺痈、便秘等病症”……。

南瓜的保健功效——现代营养学的测定

利用现代营养学技术对南瓜进行分析后发现,南瓜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常量元素(如钙和磷)和微量元素(如铁和锌等),由此构成南瓜对人体的营养保健体系。

南瓜对血糖的影响

作为一种含有糖分和能量的食物,南瓜对血糖总的影响是升高而非降低。但与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较,其升高血糖的能力较弱,餐后血糖变化较为平稳、舒缓。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南瓜的含糖量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虽然有的南瓜口感很甜,但实际上,100克南瓜中仅含有4.5克碳水化合物,其余为水分。

另一方面,南瓜含有大量的果胶,这是一种可溶性纤维,与淀粉类食物混合后,会提高胃内容物的黏度,延缓胃排空,使碳水化合物吸收减慢,从而有可能延迟了餐后血糖高峰。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吃些南瓜(每日不超过200克)是完全可以的。然而,考虑到它毕竟是含糖的一类食物,同时其保健功效不能替代正规降糖药物,因此,不加限制地大量进食南瓜,或因吃南瓜而自作主张停用正规的降糖药物都是不允许的。

糖尿病患者如何保护脚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病变或轻微伤常导致脚的破溃、感染、坏疽等严重后果,有些患者被迫截肢。糖尿病可引起很多并发症,脚部的保护非常重要。如何做好脚的护理呢?要注意以下问题:

(1)穿好合脚的鞋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穿鞋穿袜可不是小问题,倘若穿上“小鞋”,内衬不平欠柔软,鞋底薄或足跟高,穿着不舒适,很容易挤压脚趾,硌伤脚底,磨损皮肤。由于糖尿病足的病理特点,组织营养障碍,关节变形,足弓变浅,加之神经病变,使得患者的脚对外来伤害敏感性差而缺乏防御诱发感染引起坏疽。

穿袜也应注意有小洞的袜子就不要穿了,要么尽快修补要么更新,袜子破了小洞很易伤到脚趾。还有,袜线松脱可能会缠绕脚趾,应该清除松脱的袜线。在临床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发病原因中是由于鞋袜问题引起的。

(2)洗脚水温要合适:博主有专门博文提示该问题,冬天尤其要注意。冬天泡脚有利于血液循环,可以睡个好觉。不少年轻人孝顺父母送足浴盆给老人泡脚用。但对糖尿病患者或肢体动脉硬化患者来讲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为相当一部分患者足温度觉减弱或丧失,很容易被热水烫伤;一定不能用太热的水烫脚。一方面容易造成损伤,一方面容易加重病情。

我们要求洗脚时的水温在35-38度,即用手摸上去感觉是温的。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试水温也可能出现偏差,应有感觉正常的人协助试水温或用温度计测量为好。再有就是洗过脚后,应注意用柔软的毛巾将脚趾缝逐一擦干,不要被水浸渍,防止糜烂及细菌孳生;用润滑护肤霜擦试足部,防止干燥、破裂;同时检查足部,确认有无裂伤或局部红肿感染,如有要及时就医。

(3)不能忽视胼胝及嵌甲的处理:糖尿病足患者常有脚胼胝及嵌甲,处理脚胼胝及嵌甲,不可大意而置之不理或随意自行剪片,建议找有经验的修脚工或专科医生。因为胼胝可以作为异物,挤压深部组织而导致坏死,导致脚底出现溃烂长洞,成为穿凿样溃疡;嵌甲可因甲缘镶嵌到组织中导致损伤并带入细菌导致甲沟炎。在对胼胝及趾甲的修剪过程中,常因操作不当而损伤组织,并且会因剪刀的污染而诱发感染的发生。所以,一定要正确处理胼胝及趾甲。

(4)积极治疗脚气:脚气一般是真菌感染,称为足藓,存在脚气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因为它是造成脚部皮肤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若合并细菌感染将会很难控制,可能出现严重后果。